2020年11月30日星期一

江獻珠經典回顧|淺談「茸」和「蓉」

 江獻珠經典回顧|淺談「茸」和「蓉」


最近亞蘇在烹飪節目中,特別指出蒜茸的茸是錯的,蒜蓉才對。

我一向用「茸」字,但在中秋時節,「蓮蓉」、「麻蓉」、「豆蓉」、「椰蓉」飄揚港九。平日又有魚蓉麵,蝦蓉麵等等,如果把「蓉」字都改為「茸」字,不被人笑你是文盲纔怪呢!因此好奇心大生,真希望有人出面去解答這兩個既對亦錯,既錯亦對的字。

事有湊巧,同一時期我登在本刊的一個食譜,是先祖父平日最愛吃的薯茸免治牛肉,豈料我用的「茸」字,全都讓把文字關的超級校對改成「薯蓉」,連蒜茸也不能倖免,於是便自己先下一番功夫,查考一下。

首先,這是江家的食譜,先祖父在他為郭文泰姑丈(已故)所題的「生朝素食」詩內,其中有一句說:「薯仔茸充綠豆沙」,所用的是薯仔茸,而冒充的是綠豆沙而不是綠豆蓉,可見在祖父那時,用茸字多於用蓉字。為甚麼要用薯茸冒充綠豆茸呢?想那時戰後物質匱乏吧!

一查字典,開始有點端倪,「蒜茸」或「蒜蓉」,在普通話叫「蒜泥」,《現代漢語詞典》、《辭源》、《辭海》中都沒有收進「蒜蓉」或「蒜茸」這兩個詞語。從單字去看,茸類是初生的草;柔軟的獸毛,可能來自毛絨的絨,常用於「鹿茸」。而蓉是四川成都的簡稱,因城中遍植芙蓉花而得名。另《漢語大詞典》卻有一解是豆類、瓜果煮熟曬乾後磨成粉做成的糕餅餡兒,如以上說及的蓮蓉等,但沒有說明出處。由此我們可以推想,茸或蓉作為斬得極碎的食材,為廣東獨有的方言,其他地區只用「蒜泥」或「蒜末」而已。而在廣東,看來「茸」先用,後漸變成「蓉」。

再查一下飲食典籍。古代沒有把蓉字當茸字的用法,宋代就有「茸切」一語,指的是細碎地切。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端午》「紫蘇、菖蒲、木瓜皆茸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茸也指細碎的物品,宋.周密《武林舊事.酒樓》有「蝦茸」一詞,說的是剁成細碎的蝦肉。

為了證明茸或蓉都是廣東的烹調方言,我特地查考《中國食經/任百尊主編.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6重印》,發覺只有與廣東飲食有關的食譜,方有「蓉」與「茸」這兩個字分別出現。其他菜系,用的只是泥、末、屑、或粉,如蒜泥、薑末、葱屑、栗子粉等等,實難確定對錯。所以蒜蓉應是蒜茸的同音假借。如果這個蓉字因為流行的關係,進入了普通話詞彙系統的話,可能慢慢會取代正字「茸」也未可料,那時真是真假難分了。

廣州出版的粵菜食譜,全用蒜茸、薑茸,甚至蓮茸,但一提到月餅甜餡,便由蓮茸改為蓮蓉了。百粵據海運之要衝,與外國交易頻繁,在本土方言之外,尚有外源的詞語,外省人無法明白。粵菜食譜,方言極多,甚麼蓉/茸的,只是小問題,要是向普通話看齊,那我們的食譜便要重新改寫了。

為解說廣東烹調術語與普通話常用術語的弔詭,特介紹下列的「芙蓉雞片」。芙蓉是雞片的形狀如芙蓉花的瓣,雞片是「用雞胸肉剁成雞茸」,在小火下用油浸熟(或更簡單一點,在微波爐內加熱成熟)。普通話會說成「用雞脯肉斬成雞泥」,這麼一個工序,述說的方式竟然不同。我看大家不必「拘泥」去「正」些甚麼了。

(原文刊於2009年703期《飲食男女》)

江獻珠

上世紀初食壇名人江太史之孫女,經典的太史蛇羮便是源於江家,江女士自小吃盡考究之食物,由此練成一張懂吃的嘴。成年後經自學煮得一手好菜,又撰寫中、英文之食譜,著作有《蘭齋舊事與南海十三郎》、《古法粵菜新譜》等。


2020年11月29日星期日

憲法怎麼教?- 顏純鈎

 憲法怎麼教?- 顏純鈎

林鄭在施政報告中預告要在香港學校教憲法。

憲法怎麼教?憲法每個字都淺白,任何中學程度的年輕人都能看懂,也都能領會。憲法需要教,除非憲法寫得模糊隱晦,一般人無法理解,那才需要教。

憲法不是教育的問題,是是否得到遵循的問題,是能否統禦一個國家的法治的問題。

舉例說,中國憲法明文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學生會問:如何做到?我有沒有一點屬於我的權力?如何體現我的權力?

政府會說,有人民代表啊!學生再問:如果我沒有選過人民代表,沒有授權給任何人做代表,也沒有任何人民代表曾經來徵詢過我對國事的意見,那麼,「一切權力屬於人民」這個條款,又怎麼兌現?

再舉例說,「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學生又會問:那國安法與憲法抵觸呢?政府會說,國安法沒有抵觸憲法。

學生又會問:國安法不抵觸憲法,那「年滿十八歲的公民」,除了依法律被剝奪權利的人之外,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人大常委會又憑什麼DQ四個議員?

學生再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那為何今日在香港,連「一生平安」都不准說,「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也有罪?在這條憲法條文之前,並沒有任何前設條件,也就是說,政府沒有權力禁制人民的嘴巴。

以香港教育局官員的本事,大概編寫不出憲法的教程,一定要請大陸專家來教路,中共在這方面有豐富經驗。

憲法是不用教的,除非志在洗腦,除非要扭曲憲法的基本精神,把憲法當作獨裁統治的工具。

真的要教,那也沒辦法,但至少課堂上應該可以提問,可以辯論,可以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吧?

中共迷信洗腦,但香港孩子有那麼蠢嗎?

細味雙城

 細味雙城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這個年代充滿智慧,這個年代充滿愚蠢。

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

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

《雙城記》轉換了時代佈景,搬至另一個大舞台──香港與上海,竟也遇上似曾相識的四季更迭,風吹過「石屎森林」,撩起了片片落葉,一抹黃澄澄綠油油鋪滿街道,踏過的足迹是虛幻的,頓時襲來的傷春悲秋卻甚真摯,百年前與百年後,可能只剩下一片滄海桑田。只要牢牢地抓緊當下一刻,真情實感為一呼一吸賦予殊深意義。位於柯布連道上「三六九」黑底金字的招牌,見證了佇立香城逾半個世紀的上海菜館,戴氏傳承三代的心血結晶,時代流轉,三代親情依舊血脈相連,窩心的味道仍然不變。影響深遠的疫情,彷彿突如其來的早雷,重挫「三六九」的生意額,三十多歲的戴康富是現時第三代接班人,他感恩獲得祖蔭,對父親深深感激,他一臉堅持地直言:「就算生意幾差,都唔會放棄咁多年心血,唔能夠因為一個疫情放棄。其實都有街坊熟客嚟支持,我哋梗係要盡量做好,繼續守住招牌。」在最壞的時代,人性光輝愈是閃耀,只要家人彼此守望相助,深信總能夠度過酷冷寒冬。


三加六加九等於十八,實發,取其意頭。
三加六加九等於十八,實發,取其意頭。
舊式上海館子門口的滷味檔,這兒仍保留。
舊式上海館子門口的滷味檔,這兒仍保留。
油炆筍也是經典上海菜之一。
油炆筍也是經典上海菜之一。
鱔糊是十分地道的上海菜,飯店堅持用最鮮味的中國黃鱔。($162)
鱔糊是十分地道的上海菜,飯店堅持用最鮮味的中國黃鱔。($162)
姑丈主理了飯店的廚房多年,真正的廚房大佬。
姑丈主理了飯店的廚房多年,真正的廚房大佬。
戴德曾中風,都堅持每日到店裏幫忙,順道見見街坊。
戴德曾中風,都堅持每日到店裏幫忙,順道見見街坊。
飯店最特色的滷味總匯,現時仍保留約四十款菜式。
飯店最特色的滷味總匯,現時仍保留約四十款菜式。

盤中餐解鄉愁

小說《蘇絲黃的世界》呈現了上世紀五十年代灣仔酒吧區燈紅酒綠的景象,竟為廿一世紀市區發展埋下伏筆,傳統與時尚交織而成當代的灣仔,洋溢新舊結合、中西交融的文化氛圍。上海三六九飯店在灣仔經營逾半個世紀,體現了灣仔區的歲月變遷,世景流轉。在早年的香港,上海菜館幾乎隨處可見,由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大批上海人輾轉南下到香港另覓一番新天地,連帶將上海的飲食文化南移香城,戴德的父親戴鳴岐便是其中一員。戴鳴岐先離開家人來港,至六十年代初期,戴德年僅三歲便隨母親鄭氏來港與父團聚,一家團圓。戴德憶述父親的過去,眼眸流露思憶之情,原來其父親輾輾轉轉,曾任職不同工種,閱歷甚豐,「佢曾經喺上海做消防員,做文職繙譯,接觸過唔少外國人。因為共產黨執政之後失業,所以落嚟香港搵工做。落咗嚟香港,佢行過船,因為英文好,又喺寫字樓返過工。直至七十年代初,咁啱見到盧押道招租,就租咗間舖用嚟開上海菜館,改名叫『三六九』係因為有好意頭,將三加六加九,就等於十八,實發,做生意嘅個個都想啦!」三六九上海菜館的廚師大多是上海和揚州師傅,對於離鄉背井南下香城的上海人而言,故鄉的味覺記憶在這兒沉澱下來,千里之外的故鄉,濃縮成咫尺盤中餐,四溢香味以慰難耐鄉愁。


受疫情影響,老店的生意大受打擊。
受疫情影響,老店的生意大受打擊。
阿富接手飯店多年,亦懂得下廚。
阿富接手飯店多年,亦懂得下廚。
隨着現時講求健康養生,飯店的油鹽份量都有減少。
隨着現時講求健康養生,飯店的油鹽份量都有減少。
小籠包的湯汁原來加了大菜糕的大菜。($68/10隻)
小籠包的湯汁原來加了大菜糕的大菜。($68/10隻)

愈簡樸愈稀罕

戴康富秉承着祖輩傳承下來老派上海菜的傳統,味道愈是簡樸愈是稀罕,他說:「新派上海菜唔同味道,由爺爺到我而家,我哋秉承幾十年嚟傳統口味,保持傳統上海菜,迎合大眾之餘都唔能夠改變本色。」驀然回首,戴康富油然生起了「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感慨,物是人非,除了堅持守住傳統味道,店內裝潢仍保留昔日的樸實無華,可能有人看來感到過時,然而件件老派陳設,蘊藏昔日點滴回憶,溫情仍在流動,壁掛時鐘,圓枱卡位,毛筆字菜譜,還有清一色着白衫黑褲的侍應,踏進餐廳內猶如走進八十年代的港產電影,「餐廳最初由盧押道搬嚟呢度直至而家,都差唔多有三十八年,舖頭都冇咩點樣裝修過,一直保持住原本咁樣,有客人就係鍾意咁樣,覺得好似返番去八十年代嘅飯館,可能,咁先至食得返佢哋以前嗰種回憶中嘅味道。」同時,八十年代可謂「三六九」的生意鼎盛期,戴家一連開了三家分店,其中兩家在灣仔,還有一家開在觀塘康寧道。戴德的姐夫、負責後廚的曾德祥憶述:「觀塘間舖有五千幾平方呎,生意非常之好,因為工廈多,所以客流量都好大。嗰時,要灣仔同觀塘兩邊跑,因為仲後生,精力充沛,唔覺得攰。」

過去,灣仔作為香港重要的核心區,夜總會集中,「三六九」的消夜生意亦得益不少。此一時,彼一時,隨着一間間夜總會相繼結業,還有一九九七年金融危機引致的經濟低迷,「三六九」生意一落千丈,其他兄弟姊妹將店轉讓甚至移民海外,只有排行最末的戴德與姐姐一直堅持經營着,僅剩柯布連道這一間。直至二零零四年,戴德不幸中風,當時他跟兒子戴康富商量,如他不接手餐廳則打算關門大吉。身為長子的戴康富,原本與妹妹在英國讀書,明白到家裏有需要支援,便毅然放棄學業趕回香港接手餐廳,「冇理由自己逃跑,我作為大哥就更加有責任照顧屋企,返嚟接爸爸手打理餐廳,一試就試咗咁多年,一直都係沿用傳統方法去做。」在飽歷風浪的戴德看來,一個年代自有一個年代的新機遇。自從灣仔會展中心自九十年代末建成之後,因着地理位置的便利,「三六九」逐漸受惠於展覽會帶動的新客流,生意因此愈來愈興旺。「往常書展期間,就連下午時段店裏都坐滿晒客,爆晒棚,做到無停手。」好景不常,於二零零三年,香港爆發「沙士」,人心惶惶,生意艱難。回想十多年前入不敷支的情形,戴德感觸良多,他憶述:「冇咩人出去外面食飯。冇客人,自然無賺錢,白交租,每日都蝕緊錢,點樣維持落去?我哋迫不得已要減人手,只留低幾個同事。好在捱咗幾個月之後,生意就稍有好轉。」

小籠包都是每日新鮮即製。
小籠包都是每日新鮮即製。
燻魚是傳統的上海冷盤,現時甚少見。($70)
燻魚是傳統的上海冷盤,現時甚少見。($70)
雲吞雞改良了製作方法,令雞肉更嫩滑。($125)
雲吞雞改良了製作方法,令雞肉更嫩滑。($125)

三代傳承心血

將近耳順之年的曾德祥是「三六九」的主廚,竟是煮得一手滋味滬菜的地道廣東人。不同於粵菜強調原料,上海菜的主旋律是鹹中帶甜,且講究廚師的烹調技巧、火候、調料等,全都馬虎不得。曾德祥的廚藝來自數十年經驗的積累,他堅持傳統方法炮製上海佳餚,所以「三六九」一直都有一批定期嚐鮮的老主顧,也毋須刻意賣弄花巧,「有好多幫襯咗好多年嘅熟客,有啲由外國返嚟第一時間就會去我哋呢度。所謂『濃油赤醬』即係油重味濃,以前煮完要淋上一勺滾油,由得蒜茸一直爆。」不同年代,衍生不一樣的飲食潮流,如今人們較注重均衡健康飲食,所以曾德祥足足十多年已沒有以「濃油赤醬」之法來烹煮。此外,在油鹽的比重上亦作出相應改良,不過,若有顧客要求,曾德祥亦非常樂意烹調舊式上海菜,「如果有熟客要求,梗係會照做。紅燒大魚頭係一道自創菜式,汁醬雖然厚,但唔會冚過魚嘅鮮味。」滷水冷檔亦因時代轉變而有所變化,入口處附近的架上擺放着包括燻魚、豆腐乾、醉豬手在內的多款涼菜,其實,這是舊式上海餐館必備的滷味櫃,「滷味總匯係舊時嘅上海菜,一般冷盤先上。舊時,滷味檔比而家嘅大得多,差唔多有七八十款。大概八十年代,就減少咗,不過都有成五六十款,而家大大減少。」一般而言,客人先點冷盤,用來佐酒,及後再嚐熱葷,暖一暖腸胃,啤酒配上嫩肉更添滋味。

就曾德祥個人而言,他最喜歡的是鱔糊和雲吞雞,前者用的必然是中國黃鱔,皆因較美味;後者則是一道正宗上海菜,餡料有些少白菜及豬肉,「煮鱔糊一定要新鮮,起骨要乾淨,將葱薑蒜爆香,落花雕酒,再加好濃嘅醬油,落多糖,一路煮到濃縮。至於整雲吞雞,以前起碼要燉一個鐘頭,而家燉嘅時間相對無咁長,食落有啲似白切雞。」傳統菜式再滋味,沒有手藝傳承便成為時代巨輪下的遺憾,然而,手藝傳承不易,自己一手調教的徒弟常被高薪挖角或自立門戶,曾德祥顯得很無奈。即使如此,戴德仍舊強調對年輕一代的培養,他寄望子女能夠一直傳承傳統上海菜,免致失傳。戴德自中風復元後,雖然走路有些跛腳,但他以一貫「知足常樂」的心態去應對,這並未影響他堅持每天到店舖巡視,樂在其中,反而賺錢不是重點,「我唔鍾意價錢賣得太貴,我同仔女都係咁諗,唔使賺太多錢,都有需要回饋社會。再多嘅錢亦都帶唔走,人生在世係一種過程,瀟瀟灑灑走一回。」

人生踏過半百,更能體悟「萬般帶不走」的無奈,兒子戴康富甘願圓父親心願,好好保守這三代傳承的心血。●

上海三六九飯店

地址:灣仔柯布連道30-32號地下

電話:25278611/25272343

營業時間:11am-4am

撰文: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

編輯:潘惠卿

美術:魏家祺














2020年11月28日星期六

周而復始的民族史觀 - 陶傑

 周而復始的民族史觀 - 陶傑


中國人的玄學,以易經八卦為宗,喜歡將時間劃分為周期。如六十年為一甲子,一甲子為上中下三運,每九運為一百八十年之一循環,然後運用卦象,再循環計算變化的氣數。

西洋歷史學家沒有這種心智模式(Paradigm),觀歷史以事件為點,多點連結成線,線而成面,面而成體。西方人與中國人不同的文化根源,決定了對世界和人生不同的態度。

中國人的時代循環觀,加入了他們的玄想,是他們看待歷史的一種角度。但是由外面觀察,這個民族的集體性格,有一種病變的循環。有如黃河,有平靜和氾濫的兩面。

黃河什麼時候平靜,成為航運貿易的渠道,何時氾濫,蔚然成災難?中國人對於命運,由外在地理環境千百年的觀察,內在化而成為平時貌若平和、時辰到而極端發作的民族集體行為,也不脫離周期循環的圓形模式。

即使在香港,幾十年來,你看到周圍這許多人,許多受西方教育,許多是專業人士,明明已你認識的這些人士,幾十年來的思考方式和情緒管理,不是這個樣子。但忽然之間因外部形勢之變動,像天文學星象之某種奇特排列影響到地球的潮汐氣場,這些人忽然性情大變,或面目扭曲,或歇斯底里,或封閉盲塞,喪失幾十年殖民地專業教育遺留的少許理性思考,加上網絡全球化,TikTok風潮一樣,跟着周圍的億萬人一起手舞足蹈起來。

不分年齡,也不分富貧,族裔基本陷入周期性的輕度瘋狂,互相辱罵,亦即「文革」之熱身,若無節制,會繼續惡化。以人類學和歷史學的角度觀察,這就到了其黃河基因定期躁動的時刻(Yellow River Flooding Moment)。

與法國朋友談起此歷史與玄學相扣的中國人命運性格循環問題,我說:法國經過大革命的恐怖時代,只發了一次瘋,以後兩百年,連同巴黎公社在內,只有一點點無害的餘震。進入二十世紀,就沒有了。第三世界其他民族如越南和柬埔寨,也各發一次瘋,以後沒有復發。伊斯蘭世界是另一個問題,但是中國人有一個周而復始的循環復發期,此一民族性之特徵,該是西方人類學家本世紀研究的重點之一。

二十一世紀,人類的社會科學,要研究的新課題很多。中國人的民族性對於西方學術界,是一大片空白。學者不敢探討,怕這也敏感、那也變成歧視。但是學術無禁區。人類與這個民族共處而不惹上麻煩,對於中華民族,其所知極為膚淺,必須由頭研究起。



火雞不好吃? - 王偉雄

 火雞不好吃? - 王偉雄


邁克說「火雞一點都不好吃,肉地既粗入口又沒有味道 ……用來填三文治,必須加很多很多白汁,否則難以下嚥」(〈火雞和南瓜批 〉),太過分了,一定要為火雞平反!我不是要證明火雞美味無窮,可比山珍海錯;其實單是雞比雞,火雞的肉質和味道都不及一般的雞,尤其是所謂「有雞味」的走地雞。我想指出的只是火雞也可以弄得好吃,邁克大概是被個人的吃火雞經驗所限,才給火雞蓋上「難以下嚥」的污名。

以前在香港根本不吃火雞,初到美國時,我也是覺得火雞難吃的。在美國過的第一次感恩節,是鄰居夫婦請我們到他們家,那大餐,下午三點鐘左右便開始(不是這家特別,美國人吃感恩節大餐一般都是這個時間開始,是一個傳統)。他們烤了一隻二十多磅重的火雞,火雞內腔塞滿填料(stuffing),其他食物包括馬鈴薯泥、焗蜜汁甘薯(baked candied yams)、蔬菜沙律,還有很多批(pies)——南瓜批、蘋果批、櫻桃批和胡桃批(pecan pie)。主菜當然是那隻大火雞,卻是最不好吃的。火雞有股獨特的肉味,這個我不拒抗,但吃到的味道主要來自淋上的醬汁(gravy),平平無奇;最要命的始終是肉質乾硬,就是廣東話說的「似柴皮」,當真是邁克形容的「難以下嚥」。當時我邊吃邊想:「火雞不好吃啊!美國人真的愛吃嗎?」

事實上,美國人平時並不常吃火雞,最愛吃的是牛,其次是雞,然後是豬和羊。感恩節和聖誕節期間火雞特別便宜,最平可以低至每磅$0.5以下,二十磅一隻火雞不用$10,可供十多人吃,沒有比這更便宜的肉類了。可是,一般的日子火雞價錢比雞高大約30%。既然沒有雞那麼好吃,卻又較貴,自然較少人買了;就算買,也不是買一整隻,而是買部份,例如胸肉和翅膀。

入鄉隨俗,吃過那次「難以下嚥」的火雞後,我在家裏過感恩節通常都烤火雞(但偶爾會用火腿代替),起初兩三次效果不好,仍然是似柴皮。後來我喜歡上烹調,於是研究了一下烤火雞之道。在網上找到的方法不少,試過幾個之後,我決定謹守一向採用的做事大原則,就是「寧簡勿繁」,於是只用兩個非常簡單的方式處理火雞:(1)要做到火雞烤熟後肉質嫩而多汁(tender and juicy),只須烤前在火雞的皮底下放一層厚厚的牛油,主要是放在胸部的皮底下,但其他能塞進牛油的地方也不妨放一些;(2)要火雞肉有味道,只須浸鹽水,要浸八至十個小時,至於用多少鹽則隨自己口味調節。浸過鹽水的火雞烤後也較嫩和多汁,和(1)配合,效果當然更好。不過,(2)比(1)麻煩一點,也要有一個很大的容器;如果認為醬汁的味道已夠好,那便可以省去(2),烤出好吃的火雞便容易之至了。

如果邁克吃過這樣處理的烤火雞,可能會收回「火雞一點都不好吃,肉地既粗入口又沒有味道」那句話了。如果他吃過我做的蝦膠火雞煎肉餅,甚至會說「原來火雞可以這麼好吃」。這道菜做法簡單,只是要有點耐性,我將做法寫出來,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一試:

蝦與碎火雞肉(ground turkey)各一磅(使用十進制的讀者請自行轉換單位) 。蝦不要用太小的,每磅二十隻左右的最好;碎火雞肉不要用太瘦的,12% fat的最好。蝦剝殼後剁成蝦膠,通常要剁十多分鐘,一定要剁至起膠,越膠越好(懂得用「撻」法的,可以在起膠後把蝦膠「撻」十多下,以增加彈性)。加入碎火雞肉,下少許胡椒粉和一茶匙鹽,與蝦膠一起剁,剁至兩者混為一體,整體起膠;然後分成約二十份,煎成肉餅,煎至兩面都金黃色。這道菜的口感很好,彈牙而兼有啖肉的感覺。如果想口感有點變化,可另備幾隻蝦,剝殼後切成尾指指甲大小的蝦粒,待蝦與火雞肉剁成膠以後,加入蝦粒拌勻才煎;如果想香味有點變化,可加入蔥粒拌勻才煎。

有人可能會說我這是取巧,因為味道好的不是火雞,而是蝦。非也,因為食材的配合很重要。我試過用豬肉來做,效果差很多,有膩感;火雞肉跟蝦膠混合後,會令火雞的獨特味道消失,煎後吃起來有陣清香的肉味,介乎豬與雞之間,妙甚。




2020年11月27日星期五

港情講趣●自建低密度住宅 四正千呎連車位  借三萬起樓住三代…完結

 港情講趣●自建低密度住宅 四正千呎連車位  借三萬起樓住三代…完結

上世紀做公務員,有長俸之餘,原來還可與同事自組合作社,向政府借錢起樓自住。這些公務員樓是五六十年代產物,間間面積動輒過千呎,實用率逾九成,巨型露台分分鐘大過你屋企個廳,這樣的單位成本價也不過三萬多元,但現今已升值至過千萬了。在這個樓價癲得嚇人、納米樓盛行、單位開則三尖八角的年代回望過去,也許只能慨嘆自己遲了幾十年出世,生不逢時。

在土瓜灣美善同道、靠背壟道一帶,有一座座排得整齊,又有舊香港風味的樓宇,這些全都是公務員合作社房屋,又稱公務員樓,至今超過半世紀歷史。這一帶大約有30個合作社,算是規模最大的一組公務員樓。小區旺中帶靜,一排工整又古舊的樓宇整齊地排列着,鐵窗花、大露台、紙皮石隨處可見,在當中遊走仿似置身舊香港,毗鄰的豪宅半山一號,似在平行時空。

「公務員建屋合作社計劃」是香港政府五十年代推出的華人公務員房屋福利,合資格的長俸公務員可以自組不少於10人的合作社起樓自住,政府會以大約是地價三分一的特惠價錢批出土地,並提供低息貸款。貸款分20年攤還,樓宇業權由合作社擁有,條件是不可以出售,且成員要放棄其他房屋福利,還要在政府工作至退休,猶如簽了賣身契。合作社計劃在八十年代中期終止,其間先後成立了238個合作社,單位數目逾5,000個。因為以前大部份合作社都和漁業、農業相關,所以所有合作社一直由漁農署規管。

土瓜灣一帶的公務員樓在50多年前建成,屬現代建築,開則簡單實用。一般樓高五層,一梯兩伙,合作社10個成員一人一伙。地下單位通常有後園,樓上單位則有露台,樓底有10呎高。樓宇前後的街道、後巷,都要合作社出資建造,建好後要得到工務司署批准,再給政府做保養維修。每一座公務員樓都由一個合作社興建,每座只得十多廿個單位,住戶多數來自同一政府部門的同事朋友,鄰里關係十分好。

90後藝術家黃嘉瀛(右)籌備土瓜灣公務員樓的展覽,街坊Ada亦提供了不少資料。
90後藝術家黃嘉瀛(右)籌備土瓜灣公務員樓的展覽,街坊Ada亦提供了不少資料。
位於美善同道及江蘇街交界的公務員樓,樓下設有私家停車場。
位於美善同道及江蘇街交界的公務員樓,樓下設有私家停車場。
鄭伯伯的家建築面積逾900呎,三房兩廳,另加逾百呎露台,因為是自找建築師設計,所以非常實用。
鄭伯伯的家建築面積逾900呎,三房兩廳,另加逾百呎露台,因為是自行找建築師設計,所以非常實用。

教師揀中土瓜灣 十人組合作社

今年已87歲的鄭伯伯以前是官校老師,隸屬教育司署。他亦是土瓜灣公務員樓的第一批住戶。他指出合作社主要由三個人牽頭組織,分別任主席、財務及文書,再各自找朋友共10人註冊成合作社,鄭伯伯曾任主席。他指當時每人向政府借了33,000元,「當時月薪大約是1,000元,一家十幾人住唐樓,有機會就出來置業。有很多地段供選擇,當時在上環荷李活道教書,見土瓜灣算交通方便就選了這區。」1963年入伙,結果一住就是50多年。因為是自行找建築師商討設計和建造,所以單位都很大很實用,三房兩廳,更有露台和工人房。

90後藝術家黃嘉瀛(KY)最近籌備展覽,將土瓜灣這個充滿特色的小社區介紹給公眾。她原本未曾聽聞公務員合作社的歷史,在資料搜集期間,才發現很多電影如《奪命金》、《孤男寡女》等都曾在這取景。

「每一座公務員樓都好工整,有個性,全是由社員商討怎興建,原來以前努力工作,一班人團結是可以成功做到大事,不像現今要在社會找狹縫生存那麼辛苦。」紙皮石、鐵窗花、手刻字,舊建築在美善同道隨處可見,然而,在發展急促的香港,這些舊樓可能很快就逃不過拆卸的命運,KY說:「我們這代人見過這些建築物,但下一代可能已不知是甚麼,希望將曾經存在的歷史一直保存下去。」

今年已87歲的鄭伯伯,是土瓜灣公務員樓第一代住戶,也是當年合作社的主席。
鄭伯伯
土瓜灣美善同道、靠背壟道一帶大約有30個合作社,算是規模最大的公務員樓群。
土瓜灣美善同道、靠背壟道一帶大約有30個合作社,算是規模最大的公務員樓群。
這座紅白色樓被譽為美善同道最靚樓宇,地下閘門和信箱設計很有特色。
這座紅白色樓被譽為美善同道最靚樓宇,地下閘門和信箱設計很有特色。

初出茅廬做到退休 「這就是福利」

土瓜灣港鐵站將在2022年啟用,其中一個出口剛好位於浙江街,市建局今年5月通知公務員樓的住戶,將以靠背壟道及浙江街為其中一個試點,收購後興建私營房屋。媽媽是退休公務員的Ada,八十年代開始在土瓜灣公務員樓居住,得知市建局計劃,即成立了「靠背壟道及浙江街重建項目關注組」,召集街坊一起爭取權益和更好的收購方案。「突然收到這個通知很徬徨,好多街坊八九十歲,不知道發生甚麼事,個個住了幾十年,是他們退休居所,亦是唯一的居所。大家擔心收購獲得的賠償,未能買回同樣面積的單位;這裏很多戶都是三代同住,在附近讀書、看醫生,住了50年的老街坊怎會想離開?他們沒有能力搬屋,搬離後也難適應新環境,這問題不是一般社工能幫忙。」

這些公務員樓雖然保養得不錯,但因為沒有升降機,老人家出入要行樓梯有點吃力,鄭伯伯直言,免得過都不會外出,「我相信未必可以給回相同面積的地方,現在樓價很貴,我們搬出去都未必能享受相同大小的空間。這個合作社計劃本來很好,但現在要收樓就麻煩了,我們一輩子為政府賣力,初出茅廬做到退休,這就是我們的福利,但現在沒有了。」

公務員樓最初不能出售,但在1993年改了法例,只要合作社有75%成員同意,就可以解散及分契,補地價自由買賣單位。截至2015年,香港已有186個合作社解散。有街坊問過,補地價至少要幾百萬,賣樓剩餘的錢,在同區沒可能買回相同面積的單位。Ada和街坊曾向市建局提出「原址原大方案」,希望賠償的樓宇面積和現居一樣,以保障生活質素,同時不用擔心之後的樓價升幅和補地價問題。其實合作社被收購也有先例,如1956年西環落成的香港第一個合作社,1989年被私人發展商收購,重建成大型私人屋苑寶翠園,據悉當時原住戶除了得到搬遷費,還獲安置於該屋苑,住戶得到的賠償和政府收樓價相差甚遠,Ada說:「街坊當然可以選擇收錢離開,但希望市建局給我們多一個選擇。」

樓齡超過60年,沒有升降機,老人家出入行樓梯較吃力,所以盡可能都減少外出。
樓齡超過60年,沒有升降機,老人家出入行樓梯較吃力,所以盡可能都減少外出。
附近的天光道亦有不少公務員樓,更有一塊1958年落成的奠基石。
附近的天光道亦有不少公務員樓,更有一塊1958年落成的奠基石。
每座樓的角落都刻有K.I.L及數字,代表屬於當時港英政府哪一塊地。
每座樓的角落都刻有K.I.L.及數字,代表屬於當時港英政府哪一塊地。
大部份樓宇都有井,以水泵將山上流下來的水用作沖廁,不用鹹水,市區樓少見。
大部份樓宇都有井,以水泵將山上流下來的水用作沖廁,不用鹹水,市區樓少見。

豪宅區起唔少

九龍塘、跑馬地、大坑、何文田一帶也有公務員樓,都是豪宅地段,部份建築亦相當有特色。

九龍塘義德道獵苑

落成年份:1960年

特色:

• 建於斜坡上,建築師用X形佈局解決這問題。

• 露台呈曲線,公務員樓少見。

• 門牌設計特別,兩邊角落有燈,三十年代裝飾風格。

位於九龍塘義德道的公務員樓「獵苑」,於1960年落成。

大坑融苑

落成年份:1959年

特色:

• 大閘鐵藝精緻,運用幾何圖案。

• 閘旁石柱用上海批盪,邊位有紋理,香港少見。

• 樓宇前方有較大的共用空間。

1959年落成的大坑「融苑」,同樣是公務員樓。

九龍城公務員合作社文獻展

日期:11月28日至12月6日

地點:The Mahjong麻雀客棧土瓜灣北帝街16號

記者:黃子配

攝影:潘志恆、鄭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