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0日星期四

為何藝人致敬出事? (曾志豪 )

為何藝人致敬出事? (曾志豪 )


為何演藝界向消防的「自拍致敬」行動,不再得到輿論一如以往的支持?
時機很重要。
星期二晚上,傳來第一位消防殉職消息,網上洗版致哀。星期四晚上,傳來第二位消防遇難消息,網上民情炸了鍋,情緒也由過去兩天單純的「致哀」,轉化為「批判」、「質疑」,那其實是民情悲傷的另一種表現。
星期日,火勢受控,大家着眼於責任問題、防火安全等等「向前看」的部份。
然後在這個時候,演藝界突然衝出來,高呼「向消防員致敬」,那簡直是退回基本點,回到意外發生的第一階段。
可惜時間不等人,這個城市已經哭過、爭吵過、冷靜過,當中複雜的感情,已不是「致敬」兩個字所能承載。
時代也變了。
以往「科技原始」年代,普通市民人微言輕,的確需要演藝名人,振臂高呼,以名人效應推動社會參與。
但科技進步,消防遇難,市民自發關心、討論、援助,透過網上平台,一呼百應。
並非我們不再需要「名人效應」,而是我們期待名人能做得更多,而不能只停留單純的「呼籲」。
可惜,演藝界有點落後形勢,當那些無名小商鋪義賣飯盒義送冰粒,作出實際而及時的援助時,演藝界卻在事後才推出「亮燈」這種形式化的打氣活動,兩相對比,「愛得太遲」。
選擇性「致敬」出事。
李波林榮基,你沉默,何韻詩是演藝人的事,你還是沉默,當你終於發聲時,市民便會認定,並非因為事情本身有意義你才支持,而是因為「安全無後果」才發聲。
名人本來有帶領潮流、設定議題的功能,譬如脫歐公投,碧咸便大力主張留歐,絕不隱瞞政治取向。
但香港主流藝人,只能追隨安全風向,許多重要議題完全隱形;現在忽然現身,的確讓人無所適從。

火災元兇放題香港(鄧達智)

火災元兇放題香港(鄧達智)

放題這兩個日文字,原意大概與漢字差別,不期然聯想崩潰、破堤、放任、無度。
朋友約在旺角彌敦道某商業大廈8樓,吃放題日本料理。電梯大堂的人龍排到大廈大門外,超過十層,層層餐廳,不論韓餐中餐、日餐泰餐,泰半以上標榜放題。三輛電梯有兩輛壞掉,決定走樓梯到八樓,但是扶手電梯只去到三樓,隨後沒見明顯指示有樓梯可走。無奈返回地面大堂,再等超過10分鐘才得迫入電梯上樓,非常不方便。
指定在個半鐘頭之內必須吃完(似餓殍是不?)埋單,離場。
另外兩輛電梯仍未修復,依循上樓模式等候,環顧四圍,沒見明顯指示Exit,如遇意外,大家爭相逃生的話,心慌馬亂,定必出現人踩人死得人多現象。
當時迷你倉大火仍未救熄,難免敏感。
政府那個部門發牌讓這些一棟接一棟的商業大廈,開設同一時間每層樓人客動輒二百人的餐廳?
莫說電梯壞了三分二,就是全部正常服務,繁忙時間上落也不容易。出現狀況,例如火警,電梯停止服務,我們細心尋過,不易找到逃生門連接樓梯,人心惶惶之際人人互相逃命定出現:
1,找不到逃生口。
2,樓梯空間不足以容納那麼多同時逃命的食客。
3,逃生口縱使明顯,不易找到。
4,如何相信樓梯間有足夠空氣流通?
不要說找不到逃生口?找到,如何迫入樓梯?未逃出街外之前早已被踩死,或焗窒息而死!
跟自己飲食起居原則違背,如非非常特別情況,拒絕浪費食物,不吃自助餐。就是吃光面前自己所取,長餐桌上鋪起連綿小山似各類食物,鮮見沒有餘下而且份量不輕。
不輕易吃自助餐,更難發起吃放題餐,但放題跟目下香港人心性完全吻合,一種喪屍模式,不管轄、沒控制,從政府部門表現到平民百姓吃食模式,淫行無道!
沒規管迷你倉火災慘情的苦況一點不迷你,創傷痛楚直達港人心臟,都為年青生命一而再的犧牲感到可惜,憤怒。
聯想「放題」,猶如香港普遍放任現象,那才是殺人真正元兇。
(待續)

2016年6月26日星期日

亞洲第一「地鐵宋」換新裝 網民公投like爆(蘋果日報)

亞洲第一「地鐵宋」換新裝 網民公投like爆(蘋果日報)

金鐘港鐵站月台換上新玻璃面板,字體亦同時更換,引起大批網民討論,並在facebook上「公投」何種字體較美。
「地鐵宋係全亞洲第一套用喺交通工具嘅宋體」,字體設計師許瀚文(Julius)道。facebook專頁「MTRiders」六月初上載一張金鐘站的照片,說地鐵宋體要換成蒙納繁黑體,Julius望了一眼,「呢個(新的字體)係第二代地鐵宋,可能佢哋認錯咗」。從事字體設計多年,港鐵站內不同的字體,他望一眼便可以分辦。Julius與記者在金鐘港鐵站走一圈,原來一個港鐵站內,官方字體竟會多達五種;單單一個單程票售賣機,已經可以看到三個不同字型的「程」字、兩個不同字型的「紙」字。
記者:周詠雯 攝影:朱家駿、彭志行
「MTRiders」的圖片一上載,便吸引不少網民留言,更有逾千人在帖文「公投」:喜歡新設計的按「讚好」;喜歡舊設計的,按「心心」。集體回憶一詞常被販賣的香港,「公投」結果卻一面倒,約千人愛新設計,按下「心心」的,只有三百餘人。
第一代地鐵宋,以尖角見稱,撇、剔及勾等均以尖細筆畫收尾;橫線比較幼,一點的水滴形比較長,文字裏「卜」字的一點,亦變成一橫。經過時代轉變,第二代地鐵宋部份尖角已修改得較為圓滑,字亦比第一代較闊,看上去比較穩重,但「卜」字的一點就變成一豎。
日本及台灣的交通系統,大多使用黑體,Julius形容香港地鐵全數使用宋體「大膽」,「係好劃時代嘅做法嚟……企業嘅品牌字型嚟講,係一個幾大嘅特色」。除了第一第二代地鐵宋,近年港鐵公司亦有在出口指示牌上,使用與地鐵宋相近的華康儷宋體或蒙納宋,即使並非設計中人,細心一看亦不難看出分別。但這種尖尖長長的宋體,真的配合公共交通工具嗎?雖然理論上尖長字型較為冷冰冰,但用在車速高的地鐵上,「係一種爽快感、係一種效率嘅感覺,我係幾鍾意」,Julius說。
尖長的中文字型並無被淘汰,但英文字型卻悄悄轉換。以往港鐵站內的英文字型,是Julius口中「冷酷嘅Helvetica」,現時變成了不少果迷均感「熟口熟面」、較為圓渾的Apple專用字型Myraid。由字母「i」字分辨至為簡單,舊字體的一點是正方形,新字體的一點是圓形。Julius認為,這個改變令帶爽快感中文字型,配上親和力強的英文字型,一剛一柔甚為合適。「大家日日都睇住,點解唔溫鈍一啲,大家好睇啲?」加上英文字的使用者大多是遊客,「咁如果對佢地friendly(友善)一啲、有親和力一啲、其實我覺得都不錯」。
字型變換引起大批網民關注,港鐵回覆《蘋果》指,字型由90年代開始微調,以「老宋」為基礎,雖然新一代地鐵宋與初代有所分別,但強調字體仍是「地鐵宋」。
與記者在金鐘港鐵站走一圈,在同一個車站碰上多個官方字型,Julius大呼不妙:「希望佢哋快啲統一翻」。但五套字型中,那種才是Julius心中的那杯茶?「其實我希望用第一代嘅筆畫,再用第二代嘅架構,去做一套屬於地鐵專用嘅宋體字,亦都肯定咗呢個歷史」。 

金鐘港鐵站月台換上新玻璃面板,字體亦同時更換,引起大批網民討論,並在facebook上「公投」何種字體較美。在這個角度看金鐘站A出口,便可發現有三種不同字體的「鐘」字。三個「鐘」字的不同,你能看出嗎?
柱上「金鐘站」三字,是第一代以尖長見稱的「地鐵宋」。一部單程票售票機,便可看見三個不同字體的「程」字,及兩個不同字體的「紙」字。字體設計師Julius希望港鐵可各取第一代及第二代地鐵宋的特色,設計一套真正屬於香港地鐵的字體,而不應在同一站內使用多種字體。
日本鐵路不少車站亦使用黑體而非香港的宋體。台灣部份車站亦非使用宋體。第一代地鐵宋,「荃」字中的「入」字兩筆明顯分開。
除了金鐘,其他車站亦陸續換上新一代地鐵宋。英文字型亦同時更換成Myraid,是Apple的專用字型,對「果迷」來說份外有親切感。


「Road Research Society 道路硏究社」facebook專頁近期爆紅,兩張介紹路牌字型的圖片,合共逾3,000人讚好、過千人分享。爆紅背後,只因有人希望捍衛優良傳統、拒絕路牌隨便挑選字型。港人對字型超乎想像的熱愛,令年僅十八歲、喜愛研究公路路牌字型的邱益彰Gary坦言,facebook專頁只成立了一周,原為分享電腦遊戲資訊,「無諗過突然間咁樣(受歡迎)」。
中學開始研究公路路牌字型,談到香港公路路牌英文字型「Transport」的特點,縱然並非設計專才,Gary亦如數家珍。「圓滑得嚟睇落就比較舒服啲」,而Transport的設計原意,就是讓駕駛者高速經過路牌時,亦容易辨認相關文字,「一擸就擸到」,不需多加思索分析。
這個來自六十年代英國的字體,雖然現時仍然使用,但在回歸前後亦曾經一度消失。細心一看,有些路牌採用普通電腦字型,例如大家日常在文書中使用的「Arial」及「Helvetica」;字母間的間距用在路牌上變窄、但字詞之間的間距卻莫名變闊。同一內容的路牌新舊對比(如圖),Transport辨識度之高可見一斑。
雖然現時政府已在新公路路牌中復用Transport字型,字型經改良及統一,但Gary最愛的,仍是手造路牌有著的不統一。元朗西鐵站外那塊有「黑白腳」舊款手造路牌,就是Gary的最愛,雖然路牌上的字及圖案並非如電腦編排般百分百一樣,「但我覺得反而會人性化啲,有啲懷舊嗰種感覺」。
記者 周詠雯 

2016年6月24日星期五

消防員一條人命值多少錢?(高慧然)

消防員一條人命值多少錢?(高慧然)



迷你倉失火,消防員張耀升殉職,遺下新婚一年半的妻子及四個月大的兒子。張耀升的同袍及港大同窗為他發起民間募捐,希望為他的遺屬籌募到1000萬元,助孩子順利成長。

原來消防員一旦殉職,現金賠償只是殉職當時的月薪再乘36個月,換言之,消防員一條人命,政府現行的賠償方案只是消防員三年人工。那數字究竟有多少?普通消防員入職薪水是18895元,消防隊長則是34905元,出生入死,上山下海,進入煉獄般高溫、濃煙密佈的險境救人救物撲火,一旦殉職,前線消防員的遺屬可以得到的賠償就是以上兩個數字的36倍,60多萬港幣至120多萬港幣不等。


消防員是充滿危險的工作,前線消防員隨時做好犧牲的準備,可是他們一旦犧牲,遺屬便陷入生活困局,讓他們情何以堪?如果每一次有消防員發生意外,都要由社會人士自發捐款去幫助他們的遺屬,那政府是不是應該徹底檢討賠償制度?起碼讓消防員在險境中不會有後顧之憂,擔心家中高堂與妻小?


消防員殉職了,巿民自發捐款,是人間溫情。同袍與同窗發起募捐,是手足之誼、同窗之情,同時卻也非常諷刺,政府實在應檢討公務員薪酬機制,當吳克儉之流坐收數十萬月薪的時候,前線消防員的賠償金居然只是60多萬至120多萬!你,能接受嗎?


再有消防殉職 點解?

2016年6月19日星期日

誰能保護林榮基?(陳惜姿)

誰能保護林榮基?(陳惜姿)

銅鑼灣書店出版的《2016中共崩潰》,或者《彭麻麻暗鬥宋貴妃》,我好奇翻了幾翻,但看來都是杜撰的多,裏面暗藏幾多玄機,我不能參透。中共以如此力度整治銅鑼灣書店的負責人,不惜跨境執法,禁錮港人,連其訂書讀者名單都不放過,過程粗暴而拙劣。又使人懷疑,難道那些書裏說的是真的?

事件由去年十月開始,至今連綿八個月,高潮迭起,李波被捕與獲釋,是第一個高潮。本以為桂民海才是重頭戲,林榮基只是過場人物,回港後循例向警方銷案,以you know why的理由言不及義一番,大家心照不宣,他便會被人忘記,從此隱沒在茫茫人海裏。

林榮基是真漢子,勇敢地揭破真相,不甘忍氣吞聲。手持訂書讀者名單北上大陸,乘港鐵至九龍塘突然折返,擺脫內地人員,然後找何俊仁協助開記者會,感動無數港人。

但我們同時關心林榮基的人身安全。《星島日報》報道,寧波公安局的「民警」表示會「適時提請啟動與香港警方的相關工作機制」,然而中港沒有引渡逃犯協議,這說法純粹靠嚇。

誰能保護林榮基?特區政府?香港警方?罷了。深圳河一水之隔,一國兩制是一道觸不到的幕牆。有人說,林榮基愈高調愈安全,保護他的,是香港人,是輿論,是國際傳媒與社會。除此以外,已別無其他。


2016年6月18日星期六

德國人講真話了(陶傑)

德國人講真話了(陶傑)

英國公投前夕,德國萊比錫大學民意調查,五成德國人認為,有太多的伊斯蘭移民。德國人認為喧賓奪主,伊斯蘭移民太多,自己成為少數。

這是一家德國大學的科學普查。換了在香港,會有許多愚蠢而又充半桶水的政棍質疑:這家大學的民調機構主持人是不是鍾庭耀?幕後是不是美國中情局付出經費?而中情局是不是與杜林普合謀,為共和黨上台製造全球的排外輿論,所以用萊比錫大學的民調來打前鋒?


沒有這等無聊的喧嘩,因為日耳曼民族始終是優秀的民族,與缺乏理性基因的中國人不同。因此,萊比錫大學這個民調,麥克萊夫人的政府沉默下來,不敢再反抗。德國政府也不豢養一伙網絡五毛黨,因為德國人有尊嚴,重誠信,即使麥克萊夫人要招聘五毛黨,德國人不是一個為賺幾毛錢一眨眼就可以轉化為說謊機器的劣質民族,我相信無人會應徵。


麥克萊夫人犯了世紀的歷史錯誤:因為一張難民兒童溺斃的新聞圖片,感性氾濫,理性蒸發,一年之內,竟然收容了一百一十萬阿拉伯世界的「難民」。聯合國警告:伊斯蘭國恐怖份子已經混入難民叢中,歐洲將會面臨全面的恐襲。


九個月之前,歐盟的官員還對此說嗤之以鼻,聲稱恐怖份子哪會乘隨時沉沒的破船進入歐洲?現在歐盟不敢聲張了。恐怖份子之稱為恐怖份子,就是因為沒有底線,做事做絕,出乎正常人預料。歐洲由一群低智商的左膠白人來掌舵,英國如果還不退出歐盟,才真正的在一條破船上沉沒自殺。


德國人後知後覺,或者有常識的德國人,在左膠標籤「種族主義法西斯」的種種竭斯底里的恐嚇之下,不敢聲張。然而兵臨城下,面對民調電話,才肯講真話。歐洲今日已經是不安全的地區,在西班牙意大利,街頭滿佈阿拉伯裔的小偷搶匪,專向中國豪客搶掠。當然,以達爾文的論說,搶掠者及其目標,只是森林定律的關係,無所謂道德問題,但你如果跟滿身名牌的中國土豪遊客同一種膚色,穿着只能盡量低調,甚至穿一條破洞的牛仔褲、一對露趾涼鞋,盡量波希米亞,以免遭移民搶匪下手,但這不是你喜歡的裝束,未免不便。即使去歐洲,也不要去多移民的歐洲國家,以保平安。


英國有某女華人以「政團代表」身份叫香港BNO持有人投票留歐,遭英國領事館踢爆:BNO無投票權。確實,香港BNO連選特首也無權,脫歐怎會有Say?不要相信此等女騙徒。然而,有投票權的,二十三號記得投:脫歐。

2016年6月12日星期日

農夫出蕉 自然催熟夠健康(蘋果日報)

農夫出蕉 自然催熟夠健康(蘋果日報)

很少本地農夫像Jim一樣選擇種回報低的蕉,他笑言貪蕉易種,自己種保證沒用化學方法催熟
【飲食籽:識飲惜食】
訪問當天下起滂沱大雨,又濕又熱,慣於下田的農夫也顯得有點狼狽,何況是街上的行人?偏偏香蕉最享受這種翳焗的天氣,待得越久,長得越肥美。「東南亞特別適合種蕉,尤其是印尼、菲律賓和泰國等位於熱帶地區的國家,一年四季都出產蕉。」農家扎記主理人Jim Liu說。不少水果批發商為了生意,會以化學方法把蕉催熟,但Jim卻以最自然的方法把蕉放熟再出售,吃得健康最重要。
價廉物美的結果總是換來被輕視,滿山都是蕉樹,在街市買一梳蕉約$10,計起來一條只需$1,加上種蕉的地方要大,蕉這種水果從不受有機農夫的青睞,最多只有婆婆在街邊叫賣。問Jim知不知本地可有其他蕉園,他沉思一會後答道:「這個規模應該只得我。」

Jim在上水擁有逾8,000平方米農地,當中有六分之一是蕉田,種有香蕉、牛奶蕉和大蕉。本來這幅地可用來種菜,一般蔬菜只需90天便可收成,他偏要選種九個月的蕉。「蕉是一年一造,當造期為5至10月,勝在易打理。外面買到的蕉大多經化學催熟,多吃沒益。」正職為工程師,易打理成為他選擇種蕉的重要因素。Jim指出,由於香蕉屬後熟水果,農夫會在未熟時便摘下,以至後來水果批發商會用化學方法,甚至以電石將其催熟,人體接觸後會對健康構成影響,關於蕉的熟成在文章後段再探討。

蕉極易熟 八成熟即收割

化學催熟的蕉吃不得,山上的蕉同樣不能吃。我們在山上看到的蕉叫野蕉,切開中間滿是核,Jim說這個品種其實不適宜食用。至於街上婆婆賣的是自己在山上種的大蕉,對通便有奇效,但味道不及香蕉和牛奶蕉。蕉雖粗生,生長過程中也要經歷一個重要階段。老蕉樹旁邊通常會冒起一株小小蕉芽,將蕉芽移植到空曠的地方,約兩個月便長出翠綠的蕉葉。約三至四個月,葉片都會不斷橫向伸延,之後蕉樹會轉為向上生長,變成像高大瘦削的樹,方便吸收陽光和水份,儲飽養份準備結果。八個月後,蕉樹上會長出蕉蕾,一棵樹只得一個,蕉便是埋藏在蕉蕾內,在一個月內逐梳蕉探出頭來。最後你會看見樹上掛着一大串青色的蕉,農夫會在蕉達到八成熟時便將整串斬下來。

也許你會疑惑,既是本地生產,為何不等到全熟才摘下來?「從八成熟開始,蕉會急速轉熟,待在樹上可能數小時內便熟透,最先光顧的肯定是雀鳥。」故農夫要掌握採蕉時機,拿揑在不太生與未熟之間,便是種蕉的關鍵。在樹上熟當然香甜,但由Jim所種的蕉是自然催熟,除了安全也更飽滿甜美。Jim在收割當天會在facebook專頁公佈售賣地點,然後以快閃方式即摘即賣。靚蕉有價,他的蕉約比市價高四倍,但既是本地出品,又保證新鮮,想吃也不能計較這麼多。
Petani農家扎記
上水石湖新村河北段

香港四大常見蕉種

大蕉 6隻$10@旺角街市

【簡介】原產於印度,後傳至非洲,因含大量澱粉質,為當地人的主要糧食。
【功效】有潤腸通便作用。
【味道】熟成後的大蕉果肉甜中帶微酸,除去皮食外,很多人會用來炸。

香蕉 8隻$10@百佳

【簡介】中國在公元六世紀時已開始栽種,為全球分佈最廣、產量最高的熱帶水果。
【功效】有清熱、潤腸、解毒、通脈的作用。
【味道】果肉呈奶白色,宜生食,清甜香口,宜作沙律或製成香蕉乾等副食品。

皇帝蕉 21隻$25@旺角街市

【簡介】又稱米香蕉,屬香芽蕉類,在越南稱為貢蕉,在古時用來進貢給皇帝食用。
【功效】紓緩壓力及頭暈,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和失眠等症狀。
【味道】皇帝蕉外觀色澤鮮艷,風味獨特,與普通香蕉比較更加芳香甘甜。

牛奶蕉 10隻$20@旺角街市

【簡介】牛奶蕉又稱灰蕉,外形跟大蕉相似,但味道與功效也大有不同。
【功效】可改善血壓和保護胃黏膜。
【味道】果皮薄,肉質嫩滑,味道清甜微香。
部份資料來源:香港中小企常用食物規格資料庫
記者:蘇健進
攝影:伍慶泉、徐振國、鄧鴻欣
編輯:黃仲兒
設計:孔文彬

橙皮+報紙 自然催熟話咁易


【飲食籽:識飲惜食】
對於水果的成熟,很多人其實一知半解,以香蕉為例,整條呈黃色代表已完全成熟,但總要等到熟成起「斑」才吃,經驗告訴我們那時才是最香甜美味。關於這點飲食文化人劉晉曾撰文解釋:「水果成熟後會進入熟成階段,完全熟成的水果最甘甜美味。水果本身分周期性和非周期性兩個類別,非周期性的水果被採摘後無法進入熟成階段,任何處理都改變不了水果的風味;周期性的水果被採摘後仍可進行熟成,酵素會把澱粉質轉化成糖份,從而增加水果的風味與質感。」非周期性水果的例子有提子、士多啤梨、車厘子和橙等;周期性水果則有桃、香蕉、奇異果及芒果等,這類水果能自然熟成。為方便運輸,果農通常在七、八成熟時便收採,一般約放五天便會完全熟成。避免積存過多貨物,水果批發商大多會在出售前把電石與水果放在同一空間,令其在一夜間極速熟成,這是行內已知的秘密。電石即碳化鈣,接觸空氣時會產生乙炔,令水果快速成熟。但碳化鈣對人體有害,如直接接觸可能會引致皮膚灼傷,即使吸入也可引致劇烈咳嗽及鼻痛。若要避開人工熟成的化學程序,也有自然熟成法可供參考。

將橙皮與未熟的香蕉用報紙包裹,約三天便可使香蕉熟成。原理跟電石相似,但勝在天然無添加。另外,要分辨自然熟成和人工熟成,可留意幾點,由於人工熟成的香蕉大多較生,所以體形瘦削、蕉皮上的「骨」清晰可見,易從蒂頭上掉落,且會在兩天內迅速變黑腐爛;自然熟成的香蕉看起來較飽滿,果皮的黃色均勻,蕉皮上的「骨」幾近消失。
記者:蘇健進
攝影:伍慶泉、徐振國、鄧鴻欣
編輯:黃仲兒
設計: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