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6日星期日

亞洲第一「地鐵宋」換新裝 網民公投like爆(蘋果日報)

亞洲第一「地鐵宋」換新裝 網民公投like爆(蘋果日報)

金鐘港鐵站月台換上新玻璃面板,字體亦同時更換,引起大批網民討論,並在facebook上「公投」何種字體較美。
「地鐵宋係全亞洲第一套用喺交通工具嘅宋體」,字體設計師許瀚文(Julius)道。facebook專頁「MTRiders」六月初上載一張金鐘站的照片,說地鐵宋體要換成蒙納繁黑體,Julius望了一眼,「呢個(新的字體)係第二代地鐵宋,可能佢哋認錯咗」。從事字體設計多年,港鐵站內不同的字體,他望一眼便可以分辦。Julius與記者在金鐘港鐵站走一圈,原來一個港鐵站內,官方字體竟會多達五種;單單一個單程票售賣機,已經可以看到三個不同字型的「程」字、兩個不同字型的「紙」字。
記者:周詠雯 攝影:朱家駿、彭志行
「MTRiders」的圖片一上載,便吸引不少網民留言,更有逾千人在帖文「公投」:喜歡新設計的按「讚好」;喜歡舊設計的,按「心心」。集體回憶一詞常被販賣的香港,「公投」結果卻一面倒,約千人愛新設計,按下「心心」的,只有三百餘人。
第一代地鐵宋,以尖角見稱,撇、剔及勾等均以尖細筆畫收尾;橫線比較幼,一點的水滴形比較長,文字裏「卜」字的一點,亦變成一橫。經過時代轉變,第二代地鐵宋部份尖角已修改得較為圓滑,字亦比第一代較闊,看上去比較穩重,但「卜」字的一點就變成一豎。
日本及台灣的交通系統,大多使用黑體,Julius形容香港地鐵全數使用宋體「大膽」,「係好劃時代嘅做法嚟……企業嘅品牌字型嚟講,係一個幾大嘅特色」。除了第一第二代地鐵宋,近年港鐵公司亦有在出口指示牌上,使用與地鐵宋相近的華康儷宋體或蒙納宋,即使並非設計中人,細心一看亦不難看出分別。但這種尖尖長長的宋體,真的配合公共交通工具嗎?雖然理論上尖長字型較為冷冰冰,但用在車速高的地鐵上,「係一種爽快感、係一種效率嘅感覺,我係幾鍾意」,Julius說。
尖長的中文字型並無被淘汰,但英文字型卻悄悄轉換。以往港鐵站內的英文字型,是Julius口中「冷酷嘅Helvetica」,現時變成了不少果迷均感「熟口熟面」、較為圓渾的Apple專用字型Myraid。由字母「i」字分辨至為簡單,舊字體的一點是正方形,新字體的一點是圓形。Julius認為,這個改變令帶爽快感中文字型,配上親和力強的英文字型,一剛一柔甚為合適。「大家日日都睇住,點解唔溫鈍一啲,大家好睇啲?」加上英文字的使用者大多是遊客,「咁如果對佢地friendly(友善)一啲、有親和力一啲、其實我覺得都不錯」。
字型變換引起大批網民關注,港鐵回覆《蘋果》指,字型由90年代開始微調,以「老宋」為基礎,雖然新一代地鐵宋與初代有所分別,但強調字體仍是「地鐵宋」。
與記者在金鐘港鐵站走一圈,在同一個車站碰上多個官方字型,Julius大呼不妙:「希望佢哋快啲統一翻」。但五套字型中,那種才是Julius心中的那杯茶?「其實我希望用第一代嘅筆畫,再用第二代嘅架構,去做一套屬於地鐵專用嘅宋體字,亦都肯定咗呢個歷史」。 

金鐘港鐵站月台換上新玻璃面板,字體亦同時更換,引起大批網民討論,並在facebook上「公投」何種字體較美。在這個角度看金鐘站A出口,便可發現有三種不同字體的「鐘」字。三個「鐘」字的不同,你能看出嗎?
柱上「金鐘站」三字,是第一代以尖長見稱的「地鐵宋」。一部單程票售票機,便可看見三個不同字體的「程」字,及兩個不同字體的「紙」字。字體設計師Julius希望港鐵可各取第一代及第二代地鐵宋的特色,設計一套真正屬於香港地鐵的字體,而不應在同一站內使用多種字體。
日本鐵路不少車站亦使用黑體而非香港的宋體。台灣部份車站亦非使用宋體。第一代地鐵宋,「荃」字中的「入」字兩筆明顯分開。
除了金鐘,其他車站亦陸續換上新一代地鐵宋。英文字型亦同時更換成Myraid,是Apple的專用字型,對「果迷」來說份外有親切感。


「Road Research Society 道路硏究社」facebook專頁近期爆紅,兩張介紹路牌字型的圖片,合共逾3,000人讚好、過千人分享。爆紅背後,只因有人希望捍衛優良傳統、拒絕路牌隨便挑選字型。港人對字型超乎想像的熱愛,令年僅十八歲、喜愛研究公路路牌字型的邱益彰Gary坦言,facebook專頁只成立了一周,原為分享電腦遊戲資訊,「無諗過突然間咁樣(受歡迎)」。
中學開始研究公路路牌字型,談到香港公路路牌英文字型「Transport」的特點,縱然並非設計專才,Gary亦如數家珍。「圓滑得嚟睇落就比較舒服啲」,而Transport的設計原意,就是讓駕駛者高速經過路牌時,亦容易辨認相關文字,「一擸就擸到」,不需多加思索分析。
這個來自六十年代英國的字體,雖然現時仍然使用,但在回歸前後亦曾經一度消失。細心一看,有些路牌採用普通電腦字型,例如大家日常在文書中使用的「Arial」及「Helvetica」;字母間的間距用在路牌上變窄、但字詞之間的間距卻莫名變闊。同一內容的路牌新舊對比(如圖),Transport辨識度之高可見一斑。
雖然現時政府已在新公路路牌中復用Transport字型,字型經改良及統一,但Gary最愛的,仍是手造路牌有著的不統一。元朗西鐵站外那塊有「黑白腳」舊款手造路牌,就是Gary的最愛,雖然路牌上的字及圖案並非如電腦編排般百分百一樣,「但我覺得反而會人性化啲,有啲懷舊嗰種感覺」。
記者 周詠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