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3日星期五

「總辭」向誰辭?(李怡)

 「總辭」向誰辭?(李怡)


7月林鄭押後立法會選舉,為勸誘民主派議員接受立法會延任「不少於一年」,就說今年參選被取消資格者,與現屆議員的資格要分開處理,待民主派接受新任期後,就殺一記搬龍門回馬槍,向人大請求DQ四名議員。林鄭反口覆舌固然可鄙,不過四議員被DQ及引發民主派「總辭」,卻沒有獲得市民廣泛同情及支持,即使在支持民主的媒體和網媒,在有關新聞的留言中,也不乏對泛民冷嘲熱諷聲音,最多的評語是「自取其辱」。

怎麼回事?去年數百萬支持民主派抗鬥的市民哪裏去了?為甚麼不再一致「槍口對外」?是政權不斷改規則,才激發要「留守議會」抗爭的議員總辭,難道是堅持留守者的錯?民主派大佬指摘網民「花生友」,說「都係同路人,我當你係神算,但你點知中共會衰到咁?」這些留言者不是花生友,他們也不是神算,「衰到咁」幾乎眾所周知,只是有人故作不知。民調顯示,超過六成的民主派支持者一直反對民主派接受未經選民授權的人大委任,即使民調縮窄到只限當年投票選出這些議員的民眾,支持接受委任的也不足半數。

有些話,真是值得記一輩子。這時候,我想起德國馬丁‧尼莫拉牧師的懺悔詩。這首詩大家都記得,但往往「做到鬼迷人」就忘記了:「起初他們(納粹)追殺共產主義者的時候,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接着他們追殺猶太人,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新教教徒;最後他們奔我而來,那時已經沒有人能為我說話了。」

這首被鐫刻在波士頓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上的詩,提醒人們沉默等於縱惡,馬丁路德金說:最大的悲劇不是壞人的囂張,而是好人的沉默。

當梁天琦、梁頌恆及游蕙禎於2016年先後被DQ時,立法會的泛民議員不僅僅是「好人的沉默」,他們是有發聲的,發出甚麼聲音他們現在還記得嗎?支持梁天琦和梁游的許多人是記得的。黃碧雲在記者會澄清,民主黨七名議員沒有參與護送梁游二人進入會議廳的行動,這些話梁游的支持者是記得的。2016年旺角事件以來,年輕的抗爭者不斷被指為「鬼」,他們的支持者怎麼會把你們視為「同路人」?在反送中開始的遊行示威中,年輕人設街站、印傳單,催谷市民上街是為大局放下成見;接着,各民主派不割席、不篤灰,但在區議會選舉和7月民主派初選中,其實民意趨向已經非常清晰。在立法會延任問題上,民主派扭扭捏捏,自定規則搞民調卻仍然接受委任,他們的民意基礎已經被自己消耗得差不多了,不知道日後還有多少人會「含淚投票」?

2016年選舉,合法任期只是四年,延期實際上就是接受人大委任。說實在話,人大委任的職位,人大也應該有權DQ。所以,兩個月前的總辭其實不是辭,而是不接受委任。現在總辭是向委任的人大辭,跟香港選民沒有關係。

現在才說一國兩制蕩然無存乎?才說立法會已死乎?在支持民主的許多市民心中,自梁天琦被DQ、被判入獄後,一國兩制已死了,去年所作的是垂死抗爭。

不過,在極權統治者眼中,香港的一國兩制還未死,接下來還要收拾忠於報道真相的傳媒,還要收拾網媒,還要設網警監控自由的聲音。立法會的清理也沒完,在民主派全退出後,建制派也失去掌權者利用的價值了,於是,沉默固然會被認為居心叵測,讚揚不夠賣力也將是一種罪行。直至香港完全滅了聲,立法會向人大看齊,那時候才是真正「回歸」中共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