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1日星期五

扭曲的國民性格:被害者史觀 - 劉細良

扭曲的國民性格:被害者史觀 - 劉細良

我們今天聲稱中華民族是多元民族組成,但念的中國史卻完全忽視遊牧民族的歷史。


【讀書好】
中美貿易戰,大陸官方煽動起反美情緒,方法萬變不離其宗,就是指控美國千方百計要阻止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然後就由鴉片戰爭、八國聯軍華人與狗不得進入等恥辱說起。這一套民族主義意識形態宣傳,為何萬試萬靈,即使中共是偽裝的民族主義者,民眾也甘心放下個人自由及權利,追隨這獨裁政權呢?

複雜糾結

我記得八十年代初在念大學時,有機會聆聽哈佛大學中國思想史大師史華茲教授(Benjamin Schwartz)的演講,教授是猶太人,他認為中國人與猶太人的性格很相近。猶太人流徙各地,但憑着一個信念,認定自己是神的子民,就後回到應許之地。我認為沒有神的中國人,他們的「宗教」就是中華文明史觀,通歷史觀區分華夷,中華這身份就是等同「神的子民」,中原就是應許之地。在廿一世紀我們念的歷史不是文化交流、文明進步及科技發展,而是一個又一個朝代的政治史,默默背誦不斷受夷狄外族入侵,而在廢墟中漢人堅毅地一次又一次站起來,抗擊外敵,重建國家的過程。漢與匈奴、宋與遼、金夏、蒙古、明與滿洲女真的對抗故事,可歌可泣。

至於入主中原的外族,也因為漢化接受中華文明而成為大有為聖君。至於外敵的成員,由古代匈奴、五胡、中古世紀的吐蕃遼金夏、蒙古女真等歐亞大陸遊牧民族,到了近代變為歐洲工業文明殖民主義者,到去年又再蛻變成北美洲的霸權國家:美國。

歐亞史

我們自小就接受了這套講求華夷之辨,大漢族主義的史觀,認定漢人就像《Marvel》漫畫英雄,經歷艱辛,面對強敵環伺團結奮起。大家有否想過已經是廿一世紀了,為甚麼還在念文天祥、史可法及岳飛的大漢民族主義思想?大家又有否想過,這只是一套令國民集體性格扭曲的意識形態,而非歷史事實。今天介紹一位蒙古裔文化人類學者俄尼斯.朝格圖,中文名字叫楊海英的作品:《文明的遊牧史觀》,作者稱此書為「逆轉的大中國史」。身為成長於中共的蒙古人,他對大漢民族歷史感到格格不入,到日本念書開始研究起歐亞史來,即中國人稱之為外族的草原遊牧民族,這些被標籤為蠻族的遊牧民,不單文化多元,人種繁多,更是世界史的推動者,反觀所謂偉大的漢文明,實際上是走不出中原地區的地方文明。

楊海英提出中國史最大問題是其「被害者史觀」,他們假設「支那地區乃是某個特定民族的居所」這說法根本不成立,中國史其實是有各式各樣根源文化與生活型態的集團進行動態的流動,不斷重複着繁榮與改變的過程。但由於漢民族自視為天下中心,以至世界的中心,這種「中華思想」扭曲了豐富多元的真實中國史,認定中原自古以來就屬於漢人。歐亞牧民在中原建立的征服帝國,不單版圖大,而且具國際性,更寬容,呈現出文化、種族及宗教多元,如鮮卑拓跋系建立的唐朝,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及女真的大清,才是中華文明黃金時代。但由於自視為文明中心,於是刻意貶低蒙古帝國,至於大唐及大清,則認為他們已經漢化,最後也是中華文明的勝利。

精神自瀆

魯迅借阿Q批判國民性,認為這叫做精神勝利法,歷史上漢族不斷被遊牧民族打敗,結果惟有否定現實,強調自己文明上更勝一籌,甚至認為我們如此優秀民族,不應輸給蠻族,現實一定出了甚麼錯!於是中國人四處尋找漢奸、走狗、賣國賊,也四處製造亡我之心不死的敵人!事情其實很簡單,所謂大漢族主義的中華文明,不是我們所想像那麼優秀。

這種扭曲的歷史觀,包括漢族中心至上的優越感,至今仍未改變,但中共比大清、大元及大唐對中亞的多元文化更不寬容,這才有能容納一百萬人的維族集中營在新疆出現。在這種變態心理下管治大清留下的多民族帝國,最後只有靠武力維穩,而這種扭曲的心理,又如何重建一帶一路,令中亞國家相信中共是代表和平崛起呢?大家是平等交往呢?
撰文:劉細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