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星期五

華富邨驚現墓碑塚 先葬死人後住活人(蘋果日報)

華富邨驚現墓碑塚 先葬死人後住活人(蘋果日報)

置富花園居民Steve(中)、廢墟攝影師Sing(左)和城西關注組成員張朝敦發現山林間藏有廢棄墓地。他們反對大肆斬樹,也爭取保育墓地現存的墓碑。置富花園居民Steve(中)、廢墟攝影師Sing(左)和城西關注組成員張朝敦發現山林間藏有廢棄墓地。他們反對大肆斬樹,也爭取保育墓地現存的墓碑。
【港情講趣】
薄扶林道啟歷學校對面的一家花店旁邊,有條通往上山的小徑。採訪當日,置富花園街坊仇志澄(Steve)說,颱風山竹吹襲後,小徑上應該有不少樹木倒塌。果然,沿小徑上山途中,要跨過攔路的樹幹。走上梯田般的山腰,蚊患不絕,地上散落墓碑,不遠處一個小山谷倒滿廢物,赫然見到半截塑膠假人。Steve不怕鬼,他更怕這裏的蚊。「二○一四年,政府說改劃射箭會和華富邨之間的雞籠灣南、北綠化帶建樓,我當時只穿恤衫進去,打算了解這片綠化帶樹木分佈和種類。發現這片山林既多蜘蛛網,又多蚊,咬到我走夾唔唞。但我見到這裏有不少石碑散落一地,與『護土牆』的磚石尺寸一樣,揭開一看,原來都是墓碑。」
在政府公佈的規劃內容中,並沒有提及雞籠灣綠化帶藏有廢棄墓地;這裏只是一片將會被平整工程波及的山林。二○一七年當局指須斬二千四百株樹,今年七月改口四千株。Steve反對大肆斬樹建樓,並與廢墟攝影師陳宇星(Sing Chan)、城西關注組成員張朝敦(Charlton)合力找回墓地的前世今生。

Steve住在置富花園逾廿三年,置富花園鄰近華富邨,他聽過那裏的街坊分享靈異見聞,也知道華富邨前身是雞籠環墳場。不過,直到開始調查「雞籠灣綠化帶」後,他才知道那裏本來名叫「東雞籠環墓地」。

一八七四年風災 逾二千死者安葬地

「我記得最初搬來時,曾經目擊射箭會附近的山林傳出濃煙。我以為有山火,報警後才得知那裏有人拜祭。」Steve說他見到的應該是原居民的山墳,而藏身綠化帶的東雞籠環墓地,過去屬於雞籠環墳場(今華富邨)的一部份,佔地五十三點五英畝,開闢於一九○七年,由東華醫院管理。原來一八七四年香港發生風災,逾二千人死亡,是香港有史以來第三多傷亡的風災,雞籠環墳場便是為安葬風災死難者而建。

隨着和合石墳場啟用,一九五九年政府將雞籠環墳場(包括東雞籠環墓地)的墓塚遷到和合石,原址興建華富邨,但東雞籠環墓地被山林掩蓋,日久變成廢棄墓地。Steve指墓地遺址已無墓塚,只餘墓碑。Steve戴上手套撿起一塊墓碑說:「那些墓碑約兩三呎,每塊墓碑寫有先人姓名、籍貫和編號。我見過有墓碑的編號是二千以上,換言之,這個墓地曾經有很多墓塚,絕大多數的先人都是廣東省各地縣市的人。」

然而也有例外,Steve指住地上一塊墓碑,上面刻有「日本人」、「女」、「無名氏」,這是他們幾次到來調查發現的「外國先人」。滿山墓碑,碑上有名有姓,也有許多無名塚,不禁浮想聯翩:他們為何來到百多年前的香港,因何葬於此地?Steve認為,東雞籠墓地過去由東華醫院管理,理應存有那些先人的進一步資料,補充名字背後的故事。「或者我們可能找到那名日本女人更多身世,那些墓碑見證當年香港華洋雜處,死去的不一定都是華人。」

Sing參與廢墟拍攝約七年,之前應Steve邀請一起查探東雞籠環墓地。只見他把水倒在墓碑上,再用牙刷擦拭墓碑,碑身文字漸漸清晰。Sing說,除了墓碑,還有些寮屋遺址如彩色地磚、水池、旱廁等,證明墓地廢棄後,曾成為寮屋區。

先住死人,後來住活人。Sing說五十年代政府棄置墓地時,正值大陸難民湧來香港,難民就地取材,在山邊建屋,於是墓碑成為他們砌「護土牆」的材料。Sing和Steve合力翻起一塊牆磚,反轉,赫然見到先人名字。「我相信他們也擔心用墓碑砌牆有點嚇人,所以墓碑刻有名字的那面一律朝向地面,層層堆叠上去。我們好幾次都在『護土牆』的磚石翻出墓碑。」

逾百張照片 記錄庶民殮葬史

居民見時勢艱難,人比鬼可怕得多,就不怕住在墓地。」Sing和昔日居於此地的人一樣,並不覺得這廢棄墓地可怕,反而要妥善保育墓碑,讓公眾認識香港過去的殮葬史和庶民生活。幾次出入,他為東雞籠環墓地拍下逾百張相片。拍攝上,他傾向拍出這塊墓地幽靜而不陰森的一面。好幾次,他在位於郊野公園邊陲的綠化帶,聽到有動物走過的聲音,但不消十分鐘,他便回到薄扶林道喧鬧的馬路,他難忘這種介乎於野外與市區的氛圍。

「能夠有墓碑讓大家親自摸一摸,看一看是最好的,對保育一個地方而言,僅僅拍下相片顯得有些消極。」他說。

「如果政府安排一套程序記錄墓地歷史,妥善保留那些墓碑,是最基本我能接受的處理。」城西關注組成員Charlton坐在一塊墓碑旁邊說,沒有,政府只視作這裏是綠化帶。在政府規劃中,雞籠灣南、北,以及鄰近華富邨的三幅官地,將興建八千九百個單位,配合華富邨重建。

華富邨重建 郊野邊緣建屋

將郊野公園邊緣的綠化帶建屋,近年不時掀起爭議。Charlton說,一旦土地平整工程動工,綠化帶及墓地將會被破壞,不可逆轉,「當我們以為綠化帶與住屋需要是對立的時候,就已經中了政府的圈套。

東雞籠環墓地還見證昔日香港作為移民城市的光景。許多墓碑上的先人來自華南,來到香港工作,在香港去世,而雞籠環墳場是一眾貧苦大眾身後的「住處」。哪怕是一個無名氏,他們也有一塊碑,方寸之地安居,Charlton如是說。
採訪:陳銘智
攝影:黃智琳、林亦(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