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片名:Tracey
近期香港電影最大問題,就是出現了一些不能劣評的電影,甚至你根本沒有劣評,只是「讚得唔夠勁」,都一樣要被圍攻,這些極不健康的生態,令我有一刻都對已難找到的「港產片」失去興趣,來到《翠絲》終於令我眼前一亮。外間對本片的談論點,炒得最盛就是「姜皓文扮女人」,還有袁富華奪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他們的出色演技是本片的靈魂,也可說一眾演員都交出了亮眼的演出,更令人鍾情倒是本片的劇本。作為一個在香港,以至在華人社會中都很少觸及的話題,像同性戀、雙性戀、變性人、易服癖等等,卻刻劃得相當細膩,而主角的心路歷程也寫得極為豐富。觀眾若想看「姜皓文扮女人」,其實只佔了片中極小部份,幾乎只在末段十數分鐘有幾場戲,反是著重於描述角色「從他變她」的心路歷程、與身邊人的互動,個人覺得比《丹麥女孩》更有味道;因他的行為受到華人社會的歧視,就連自己的親人也接受不來,那種無奈的苦楚也絕不比《神奇女郎》為輕。整部電影的角色眾多,無論是男主角的家人、他的童年與朋友,幾乎各人都有自己的所屬戲份,拍來有條不紊,脈絡分明,成功輔主線的劇情發展。攝影、美指與配樂盡皆有上乘水準,李駿碩初執長片導筒,絕對讓人喜出望外。
佟大雄有著一個幸福的家庭、穩定的職業,歷盡大半生的艱苦,終於來到了別人眼中欣羨的階段。因為一個童年好友的離世,加上他重遇了當年亦師亦友的打鈴哥,令他多年來壓抑的感覺浮面,決心要面對自我:他縱為男兒身,卻有著女兒心,多年來只覺得靈魂錯配在身驅內。佟大雄跟妻子坦白,作變性手術做回真女人,惟多年婚姻生活與美好家庭從此破碎,這代價又是否值得?
「姜皓文扮女人」或只屬一大期待點,最可觀倒是他「扮女人」前的心路歷程
「姜皓文扮女人」或只屬一大期待點,最可觀倒是他「扮女人」前的心路歷程
本片最大的看點,就是文初所說的「姜皓文扮女人」。雖說她變性後的女性打扮只有十數分鐘,幾個動作與眼神倒真充滿嫵媚而不流於浮誇,尤其是經歷了片初個多小時的內心掙扎後,觀眾大抵都不會取笑他--對,他從「他」走向「她」的心路歷程比女性打扮更具挑戰性。他從一個好好先生,到重遇回昔日舊友所泛起的遺憾、自己內心埋藏的痛楚,只能在他的小店閣樓、那個帶點青春苦澀回憶的秘密湖泊中,才能夠找回自己。角色沒有一下子突然要變成「我要變性做女人」,姜皓文所演繹的內心掙扎必需是層層遞進,從壓抑到釋放到爆發的臨界點,每一個轉變都演得深刻傳神,無需過份用力,單單是細膩的內心戲已交足功課,絕對是從影生涯的一部代表作。「搏攞獎」當然明顯不過,但看他多年的努力終得一部擔正的代表作,又會否給他一個肯定?
與姜皓文有大量對手戲的惠英紅,演個有極傳統思想的妻子,不如《丹麥女孩》般看得通,自然難以接受丈夫的行為。當焦點全落在姜皓文身上時,惠英紅的演出也受到忽視。她演個一直「扮冇事」、甘於安逸的妻子,同樣不乏大量內心戲,乃至最後爆發一段,看得叫人心痛萬分,要再次奪獎亦非天方夜談。至於剛剛獲得了「最佳男配角」的袁富華,戲份不多,在姜皓文的亮眼演出下,他的發揮亦同樣比下去,惟末段作女性打扮後,那作不經修飾、從心而發的喜悅,確成了電影的一大高潮位,也可說是全片最輕鬆愉快的一段。
劇本同時觸及了華人社會中許多禁忌的話題,難得沒有遮遮掩掩,坦率道盡問題根源,佳句處處
個人覺得賣點雖為一眾演員亮眼的演出,也請別忽視了幕後的勞苦功高,包括劇本。在華人社會中,尤其是香港這個外表開放、內裡最保守的地區,要寫個跨性別人士的題材,卻不流於表面或誇張喜劇化的,相關題材真的不多,惟本片的劇本寫來卻意料之外的細膩,亦刻劃出最真摯的段段感情;即使調子偏為沉重,也不乏讓人感動的地方。故事深刻地描述了男主角的心路歷程,怎樣從童年以至身邊人,逐步讓他面對壓抑了大半生的痛楚,而這些鋪排同樣輔以主角內心轉變而層層遞進,每個轉變的階段,都對劇情發展有所幫助,各情節皆恰到好處,同時更道出了種種的社會問題。
近期的港產片成功要素,仿佛離不開要「夠本土」、「夠共鳴」,最好加幾句粗口便為人津津樂道,普羅觀眾更「唔可以覺得唔好睇」,但這些作品總缺乏了想表達的議題,或是將同一類社會議題不斷重覆,就能符合市場需要,成為所謂的「佳作」。對這類偏鋒的題材,難得沒有把之過份戲劇化,平實地寫個人物故事,倒如獲清泉。作為同類的題材,這真是一個屬於華人社會的故事,其他地區的同類題材,也難勾劃出如此觸動的複雜情緒,角色所面對的難關、所需突破的障礙,實比西方社會更多,明顯創作人對本片也作過一定的資料搜集與詳盡構思。不如《丹麥女孩》有個亦妻亦友的好女伴支持、《神奇女郎》在絕境當前也帶點自嘲的況味,《翠絲》一點兒也不快樂,調子也是意料之外的沉重。在華人社會中,「家」就是最成功的指標、同時「穩定」又是成功當前的不二法門,對於這些難以接受的議題,為求保持一個家的穩定,視而不見、互相隱瞞、抑壓於內心似乎就是最好方式。
在鋪排這種難以定奪定錯的社會價值觀上,不斷為觀眾帶來了很有衝擊性的思考,而這種外來因素,又怎樣影響得了男主角所作的決定,直至有一個從英國回來、接受過外地生活的新加坡人引領,才正式打開了他的心窗。諷刺的是,新一代口裡說著要平權要開放,轉了「彩虹頭像」只是「人轉我又轉」,說到底還是不能接受這種事情,口裡開放,但當問題降臨到自己身上時,第一反應還是採取抗拒的態度。看來或許帶有戲劇性效果,這又豈不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只是沒有人敢勇於正視?來到末段,似乎這些「家」的矛盾問題都沒有圓滿解決,開放式結局反帶玩可堪思考的味道。
於配樂與美指方面,本片也有極出色的功架,這倒是入場前始料不及的。從那個粉飾太平的家中,到埋藏著只有自己所知的秘密閣樓,無論擺設以至燈光、色彩運用,都能帶動出故事的所需感情;配樂都沒有忽視,一曲曲帶點哀怨的樂曲隨主角的心路歷程轉變而響起,烘托出他的內心愁緒、不為人知的苦況,在劇本以外訴說主人翁的故事。
總的而言,《翠絲》絕對是近期一眾衝著「本土」、不能覺得不好看的港產片中,一部真真正正有話想說而拍得可觀的作品。一個大膽、偏鋒的故事,寫來出乎意料之外的細膩,更觸及了個個普羅大眾不敢面對的話題,再輔主角細膩的心路歷程,寫下了華語電影難得一見的佳作。姜皓文的演出無疑是他演藝生涯的重要角色,一眾配角如惠英紅、袁富華、黃河等等都有高水準的表現,新晉導演李駿碩交出了一張出色的成績表了。當大家誤以為《無雙》將會橫掃來年金像獎時,相信《翠絲》在多個範疇也絕對有能一戰。
沒有假如,活在當下社會,其實我們都是翠絲。《翠絲》這部作品的赤裸是現今香港電影難得一見的,故事關於跨性別人士的生活壓力,在人生當中不停否定自己的壓抑,要建構正常家庭來讓自己融入社會的可悲。
做自己就是美
凡事都有陰暗面,以上這些又豈止跨性別人士才會遭遇到?我們總是習慣逃避內心的自己,在人前要扮著社會希望你成為的那種人,漸漸發現不知為誰而活著,說到底,我們都應該為自己而活,這大概是《翠絲》帶給觀眾的善良訊息。社會上一直存在太多目光與規範,令人一直在否定自己,愈是否定,愈難忘懷,灑脫面對自己倒能釋懷。現實生活上已有無數次令人難以明白的情況發生,別人是男是女;別人喜歡男或女這些問題從來不會影響別人,然而社會上就是有無收多事之徒愛管閒事。即使不是跨性別命題,即使是別的夫婦有人偷情,其實也不干你的事,就如克林頓當年有婚外情,其實只要不影響其工作能力及判斷,實在毋須別人干預。然而普世價值就是讓人愚蠢,那些所謂「道德規範」總能成為政治手段,卻無人介意,而別人愛男愛女是男是女則個個也爭相表態。
凡事都有陰暗面,以上這些又豈止跨性別人士才會遭遇到?我們總是習慣逃避內心的自己,在人前要扮著社會希望你成為的那種人,漸漸發現不知為誰而活著,說到底,我們都應該為自己而活,這大概是《翠絲》帶給觀眾的善良訊息。社會上一直存在太多目光與規範,令人一直在否定自己,愈是否定,愈難忘懷,灑脫面對自己倒能釋懷。現實生活上已有無數次令人難以明白的情況發生,別人是男是女;別人喜歡男或女這些問題從來不會影響別人,然而社會上就是有無收多事之徒愛管閒事。即使不是跨性別命題,即使是別的夫婦有人偷情,其實也不干你的事,就如克林頓當年有婚外情,其實只要不影響其工作能力及判斷,實在毋須別人干預。然而普世價值就是讓人愚蠢,那些所謂「道德規範」總能成為政治手段,卻無人介意,而別人愛男愛女是男是女則個個也爭相表態。
演員皆出色
這樣的一個病態社會,《翠絲》的出現清晰地一鎚敲碎社會上的偽善。以佟大雄與打鈴哥兩代人作對比構成衝擊,老一輩的打鈴哥還懂得釋放自己,然而佟大雄卻一直壓抑到連自己也騙了。只是騙得了自己,卻騙不過妻子,而心水清的妻子卻隻字不提,為求能一直你瞞我瞞至白頭偕老。人均壽命愈來愈長,要騙得了一輩子的難度愈見高章。無論是現代還是《丹麥女孩》的年代,這樣的婚姻也注定滅亡。電影在各個角色的心理狀況也有相應描述,尚算完善。姜皓文粗獷外表要演活女人的脆弱,絕對是難度爆燈大挑戰,可見他在揣摩角色情緒轉化及動態行為上亦下了不少苦功,為演技帶來重大突破。惠英紅將外剛內柔兼心水清的妻子身分全然演繹出來,在夫婦情緒爆發的一幕技驚四座。男女主角演技大鬥法已是觀眾意料中事,然而其他角色也能帶來驚喜,經驗老到的葛民輝繼續令人看得開懷;黃河自然流露的艷似有懾人魔力;袁富華暮年化身女相有驚艷效果;飾演一對子女的余香凝、吳肇軒恰如其份;飾演佟大雄年輕版的顧定軒演出亦出色;反而陳蕾的自然奔放演繹最能吸引觀眾目光,繼《骨妹》後又一驚喜,絕對是極有潛力的黑馬。
音樂帶入情緒
慶幸香港電影還能有《翠絲》、《非同凡響》這些描述小眾的作品,讓大家有感生活原來並不孤單。先別論製作規模,至少也能聽見不同的聲音。以新導演來說,李駿碩絕對交足貨,情感描述流暢,相信舒琪監製在創作上也有提供不少意見,
務求令作品盡善盡美。背景音樂收畫龍點睛之效,讓觀眾極易跌入故事裡的情感漩渦。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