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1日星期六

【港故事】百年木店 天變地變 精神不變

【港故事】百年木店 天變地變 精神不變

何國標父親每日於店中坐鎮,女兒則只會偶爾到訪。


香港這國際金融之都,股市上落牽引着市民的心情起伏。
其實,不足半世紀前,香港是一個漁港,漁市競投比今天的港交所更繁忙。
油麻地百年老店「泗祥號」見證着漁業黃金期,亦經歷行業走向衰落。
現時已成香港碩果僅存的船上用品店,第四代傳人何國標倒也活得自在,
刨木之外便全情投入歷史研究,閒時喜歡帶着相機到全港各舊區、街道拍照,或到資料庫查找歷史文獻。
面對行業式微,何國標獨自守護這老字號,只為保留老父的精神寄託。
記者:潘婉玲 攝影:簡明恩
身形瘦削的何國標(Louis),頂着一頭白髮於舖內以機器將木頭割成半圓形,全神貫注不發一言,「要好集中㗎,唔係手指都割斷,我爸爸都冇咗節手指。」老店只靠一部電風扇降溫,炎炎夏日置身於西斜的店中,記者瞬間已汗流浹背,而年屆花甲的何國標於店中度過了數十個寒暑,「唔裝得冷氣,因為會吸木糠。」

超過半生與木頭為伍,Louis卻毫不「木獨」,經常受訪分享行業發展。泗祥號由Louis祖父何長的世叔伯創立,售賣船上用的木製品,包括律囉、船槳,其後由祖父於上世紀20年代接手,故推斷這老字號至少過百年歷史。早在百多年前,油麻地填海,由上海街填出新填地街,至1906年風災過後傷亡慘重,政府於1915年趕建成九龍半島首個避風塘「油麻地避風塘」。從此船上用品的手作小店如律囉、麻纜、槳櫓造錨、篷帆等家庭式手作工業開遍整條新填地街。

見證漁業興衰 愛木頭具質感

律囉(block)即是在船上用來把巨型貨物吊起的木製滑輪,製作律囉要求精準細緻的計算,每塊木板中央的孔洞必須對齊,不然鐵枝無法穿實,除製成品不美觀外,更會影響木殼裏銅餅運轉的順暢度,一旦卡着纜繩、鬆脫甚至爆開來,貨物整個掉下,極可能擊中船員,分分鐘致命。八十年代起,本港漁業式微,律囉亦改成金屬製,船上用品店相繼倒閉,目前僅餘下泗祥號。那些年,泗祥號生意高峯的年代,需工作至深夜,Louis從小於店中幫忙,直至中五畢業後便全職於店中工作。

「第一次埋機鋸木真係驚㗎!」置身老店中,除看見物換星移,亦見證世事變遷,油麻地避風塘不復存在,新填地街已成「內陸」,泗祥號更成獨市經營,由於漁業式微,老店已轉型製作其他產品,例如冷氣喉餅(安裝於天花用作固定冷氣喉)、電錶板、拍賣槌等,使用的木材皆來自馬來西亞,「大陸嘅平一半,但唔得㗎,爆到七彩!」雖與木頭相戀大半生,Louis卻稱自己非木匠,「因為我唔識整傢俬。」他更反高潮表示,對木頭並無特殊情意結,「好多記者問過我,係咪鍾意聞木頭味,我答你『唔係』,其實無咩特別感覺!」說來瀟灑,被問到何以不改賣五金製品,何卻即時反駁:「咁木頭有質感啲。」

Louis稱自己其實是「寫稿佬」,熱愛歷史文化研究的Louis,閒時愛帶着相機到全港各舊區、街道拍照,或到圖館查找歷史文獻,沉迷得連妻子亦難以理解。他又會向報章投稿,稿費不多,惟每次刊登足令他樂上半天,「每份稿都寫幾個通宵㗎,我唔識電腦,真係慢慢寫㗎!」一切源於2000年,Louis友人出版九龍街道的歷史相冊,被他發現提到油麻地的部份有不少錯處,出於善意提醒改正,「其他我唔敢講,但油麻地我好清楚,街名都錯嘅,只係提佢再版時改返,真無惡意。」豈料對方不領情,還從此斷絕來往,再版時亦沒有更正,令Louis決定靠自己,「專家都錯嘅,不如我自己研究!」

由於何父已屆85歲高齡,早已退出業務,每天回店中的唯一節目竟是看英文字典,桌上四本比電話簿還要厚的大字典,全被揭至殘舊發黃,每當何父學會一個生字,總會紙上臨摹,每天寫滿幾十張,從何國標珍藏的何父1957年的會考證書中,記錄何父英文這個語科及格,原來何父當年日間於泗祥號工作,下班後到夜校學英文,最初目的只為看懂政府書信,沒料到期間萌生濃厚興趣,而60多年前,通過會考英文科實屬難得,「當時可以做政府工,但英文再好,都係要返舖頭幫手。」說時難掩無奈。也許是遺傳,自嘲「讀唔到書」的Louis,成績最好的亦是英文科,更會以英文於泗祥號專頁發文。

買舖收租好搵 仍然堅持開舖

目前,老店只靠Louis一人獨力支撐,曾有一名年輕女子連續數天到訪泗祥號,懇求Louis收她為徒,雖然態度真誠,Louis仍堅拒,「學嚟做咩啫,都搵唔到食,搵到都唔夠交租!」多年來,Louis眼見行家們因加租及收樓而結業,不勝感慨。泗祥號一世紀以來曾多次搬遷,惟總離不開新填地街,何父於30年前購入現時舖位作貨倉之用,當時約200多萬元,九十年代因為舊舖收樓而遷到現址。早着先機,令泗祥號可避過加租結業的厄運。

Louis坦言,現時每月盈利不足2萬元,與出租舖位的4、5萬元收入相距甚遠,但眼見父親仍堅持每天落舖,即使10號風球仍坐鎮店中,Louis不忍奪走父親的精神寄託,「佢一世人都喺舖頭度過,執咗嘅話一定好難過。」時代在變,Louis坦言不相信50年不變,「𠵱家都變緊啦,使乜等50年!」然而,他與父親守護泗祥號的心依然堅定。

港故事

有些人有些事,越是美好越留不住。本土手藝、傳統行業、街頭老店,都帶給我們生活的溫度和記憶的厚度,如果你知道有這樣的故事,歡迎提供。(致電或WhatsApp 6383 6568 註明「港故事」)。

酷愛油麻地 專研九龍歷史

何國標公餘醉心本港歷史研究,更喜愛收集舊照片。


何國標從出生至今,無論工作及居住從不曾離開油麻地,小時候曾居於店中,「100呎左右嘅地方,成家人喺度瞓,𠵱家諗返起,都唔明點解可以咁樣生活。」對區內有深厚感情,十多年前開始,便主力研究九龍區、油麻地的歷史,更會跑到香港歷史檔案館查找。數年前,Louis於檔案館中找到一本「1927年商業名冊」,發現其祖父何長的名字,當時地址為新填地街206號,而另一本有關1930年的租金紀錄則顯示,當時舖位每月租金36元。

熬過日軍侵華

屹立逾一世紀的泗祥號,亦曾熬過日軍侵華的悲慘歲月,更曾險遭夷為平地。熟悉油麻地歷史的Louis指,二戰時,盟軍曾於現時上海街臨時垃圾站投下一枚炸彈,一街之隔的泗祥號僥倖逃過一劫。

深愛油麻地的不只Louis一人,早前發展局及香港文物保護師學會於元創方舉辦名為《探尋油麻地和北角本色》展覽,泗祥號的照片、Louis的訪問亦是展覽內容之一,他跟父親獲邀出席開幕禮。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