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1日星期日

立秋.覺醒 早好過遲 - 坪原猴

立秋.覺醒 早好過遲 - 坪原猴

秋天收成的柿子,在立秋時已見雛形。


前幾天「立秋」剛剛開始了。
小時候不大明白中國節氣的意思,有些是字面的意思不明,如「驚蟄」、「小滿」等等,不知道原來是「物候」的表述。有些就覺得字面的意思跟實際的情況大不相同,如「小雪」、「大雪」,我可從未見過香港下雪呢!另外,「立秋」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立秋一般在每年的陽曆八月七日或八日,那時正是暑假中期,就算晚上也沒有絲毫秋意,就算那個「立」字是解作開始的意思,又或是節氣制訂源自黃河流域,秋寒早來,也未免太早了吧。況且,一年最為暑熱的三伏天的末伏也在立秋之後,秋早於暑,豈不怪哉!

為甚麼會這樣呢?在書本上、網上都沒有太多的解釋,按我自己的猜度,這是現代人跟古人的行為習慣不同,而有如此差異。我想想,中國由農民自給自足的社會形態到現代以都市為核心的形態,只有一百多年歷史左右,從前的農民時間過得很簡單,也很「慢」。他們的作息時間應該是以節慶、農耕工作變化而行,好像預備種禾稻便要個多月前準備秧苗,冬季來臨前就要曬好穀物、蓄好草料,以防人畜饑荒。我認為這些行為都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及預算去執行,所以農諺、節氣、曆法都偏向是一種提醒的功能,以免農民錯失時機。就拿「四時八節」來說明吧,四時為春夏秋冬,八節是為四季在時間上定位的節氣,分別是說明四季開始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以及以天文數算日夜長短,季節變動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立」與「至、分」中間各相隔兩個以「物候」為題的節氣,大概是一個半月的時間,農民便能早早安排當中的莊稼工作和節慶活動。「立春」在陽曆二月初,北方的地土仍未解冬;立夏只後於穀雨在五月初,在北方只是仲春時節吧;立秋在三伏之間;立冬則是剛剛秋收之後。二十四節氣整個系統雖然是以天文觀察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而計算出來,但看重的卻是農民社會的需要,可是到了現代,一切便大有不同了。

「立宜早」 也是古人修身理政根據

我生於七十年代的香港農村家庭,那時歲末兩個多星期前,父母便會計劃農曆新年的工作和需要,例如一早買雞自養,盤算利是人情的支出,又或是賣多少菜才夠應付新年的使費。後來慢慢從簡,過年的預備工作放到最後兩三天,時至今日,又有多少人會在新年前三天便辦年洗掃呢?還不是放在最後一天才匆匆趕過,甚或便出門旅行了事,因應時節而改變的農村生活模式已蕩然無存,那些可以留下來的傳統與習慣只能跟商業價值掛鈎,才能保留下來。現代人生活步伐急速,腦子堆滿千種資訊、萬般情緒,那有閒情逸致看星物轉移,種菜蒔花,或理會北極融冰,海水變暖呢?「都係搞掂今日先算啦……」。

「立宜早」不但反映在曆書節氣之上,也是古人的修身理政根據,三字經中有:「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彼既成,眾稱異,爾小生,宜立志。」以宋朝蘇洵、梁灝發奮雖晚,猶可成才為例,勸勉年輕人自小便應思考路向,立志用功。其實大家也可用「立宜早」去警醒自己,環境問題、社會問題越早覺醒越好,就算真的有點遲、有點晚,還是「早醒好過遲醒、遲醒好過唔醒」。
撰文:坪原猴
新界邊鄉成長的野猴子,拾起父母的鋤頭想保着最愛的農村風光人情,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有赤腳走阡陌的機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