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2日星期一

僧人誦經 禿鷲啃噬 青海天葬分屍實錄(蘋果日報)

僧人誦經 禿鷲啃噬 青海天葬分屍實錄

藏人指啃食屍身的禿鷲都很溫馴,從不攻擊有生命迹象的生物。藏人指啃食屍身的禿鷲都很溫馴,從不攻擊有生命迹象的生物。
【神秘青海】
天葬,藏傳佛教中神秘又聖潔的殯葬禮儀。
自從《西藏自治區天葬管理條例》生效後,西藏自治區「禁止對天葬活動現場進行圍觀、拍照、攝影、錄像」,是次來到同屬傳統藏區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在旅遊社企「遊牧行」及前天葬師根嘎的安排下,得以到訪玉樹最聖潔的巴塘天葬台,更有幸親睹整個天葬過程。
篤信藏傳佛教的藏人普遍認為,死亡只是不滅的靈魂跟陳舊的肉身分離,因此,以長眠的皮囊佈施餵食禿鷲,是當世輪迴中能成就的最後菩薩行,換句話說,能夠接受天葬,是藏人的最高榮譽。

天葬的儀式,一點也不花巧,看過就明白,所謂萬物之靈,其實也不過是一堆肉與骨。藏區的天葬,不同地區做法各異,這裏分享的,是玉樹的天葬。人死後,屍身會放在家中三天不動,家人每天在旁邊念經超渡,第四天才會送到天葬台,由僧人進行儀式。屍身送到天葬台後,主持儀式的僧人會先念《地主經》,簡單來說就是跟天葬台的「地主」打招呼,借用地方進行天葬。

神奇的是,開始念經後,禿鷲亦開始從四面八方飛來,聚集在天葬台附近;念過《解脫經》,確保靈魂已經脫離肉身,協力的僧人就會開始動刀剖開屍身,讓禿鷲一窩蜂吃掉內臟等味道最重的部份,接着再將皮肉等切細,給禿鷲吃第二次,之後基本上就只剩骨頭,僧人取出大鎚,把肋骨、盆骨、腿骨等逐一打碎,在旁等候的禿鷲又慢慢啃起來,等到頭骨和腦漿都搗碎後,禿鷲也知道是時候結束,一隻接一隻飛走;而僧人念過《回向經》後,歷時近兩小時的天葬儀式亦告一段落。

靈魂脫離肉身 僧人動刀

佛家弟子相信,觀看天葬,是破除「我執」最直接的方法。其實,換個角度,這種不留遺體、不修墳墓的殯葬方法,既環保又前衞,讓肉身重返生物鏈之餘,更完美解決了土地短缺的問題,那就沒必要傾盡所有儲備,起一個勢必破壞生態的人工島啦!
世界最大20億塊瑪尼堆 親手刻石轉經積福德

嘉那瑪尼堆被譽為全球最大的瑪尼堆,根據非正式統計,堆疊在這裏的瑪尼石已經超過二十億塊。嘉那瑪尼堆被譽為全球最大的瑪尼堆,根據非正式統計,堆疊在這裏的瑪尼石已經超過二十億塊。
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結古鎮新寨村的嘉那瑪尼堆,被譽為全球最大的瑪尼堆,根據非正式統計,堆疊在這裏的瑪尼石已經超過二十億塊!


瑪尼石,泛指刻上藏傳佛教六字真言、經文甚至佛像的石頭和石塊,名字源於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Om Mani Padme Hom)」的「嘛呢」,有吉祥、平安的意思,藏人相信,在殊勝之地、山間、湖邊、路口等獻放瑪尼石,既為自己添功德,亦為途經的眾生送上祝福。嘉那瑪尼堆因第一世嘉那活佛於原址發現自然顯現六字真言的石頭而於1715年奠基,由於瑪尼石只可添不可減,300年間便累積成樓高三層的巨型石山,至今依然持續「發育」中。
瑪尼堆所在的新寨村,住了不少以刻石頭維生的工匠,是次到訪的普布才仁便是其中一位,他從後山買來白色的石頭作瑪尼石原材料(註:藏人相信白色石頭較為神聖),待紅色漆料乾透便開始雕刻。跟往日一刻一鑿相比,能夠使用電動雕刻刀的現代工匠當然比較幸福,但工具並沒有令工藝變得容易:眼見普布動作乾脆利落,就連草稿也不用起,一行七人都躍躍欲試,然後……筆順錯了還不止,就連普通一個橫畫也像毛蟲般又歪又扭,難怪從旁指導的普布及看熱鬧的朋友們都忍不住放聲大笑。
到訪嘉那瑪尼堆,有一個人不得不識,就是自資開設免費茶館的僧人巴登生根。來自四川的巴登,因為心疼每天來轉瑪尼堆的老人欠缺歇腳休息的地方,因此自資開設免費茶館,為所有轉經人士提供免費酥油茶和小食,閒時又會募捐舊衣物,轉贈到偏遠貧困的牧區,名正言順菩薩心腸。物質過剩的香港人,如果打算到訪嘉那瑪尼堆,不妨帶上幾件棄之可惜的冬季衣物,讓巴登生根轉贈予有需要人士,減輕地球的廢物負荷。


高原Glamping 專人通宵燒牛屎保你溫暖

由社企與藏族牧民合作搭建的glamping設施,讓城市人親身走進草原牧民的真實生活。由社企與藏族牧民合作搭建的glamping設施,讓城市人親身走進草原牧民的真實生活

【神秘青海】
祖籍新疆的台灣女婿木子鵬創辦的社企「遊牧行」,每年夏天(6至8月)都與玉樹的牧民合作,在水草豐美的夏季牧場搭建glamping設施,讓港台旅客體驗與氂牛為鄰的草原生活。

原始亦舒適 草原上有坐廁

山腳的營地由幾個帳篷組成,大帳篷是飯廳跟聚會的公共空間;鄰近的藍色帳篷是廚房所在,一日三餐均有員工代勞,客人免進;其餘帳篷則是卧室,每個靠邊放了六張單人床,床上放了柔軟舒適的枕頭被鋪,中央的牛糞爐是被譽為牧民家庭心臟的傳統煮食爐兼暖爐,以乾氂牛糞為主要燃料,反映了古人的智慧:利用唾手可得的牛糞曬乾作燃料,不但沒有成本,燃燒起來亦全無異味,而燃料箱連接煙囪的設計更可將廢氣直接排到帳篷外,整天使用亦不怕中毒!

牛糞爐旁還有張露營摺枱,放了水壺和水杯等用品。地上有兩桶水,一桶從溪邊打來,另一桶則是為免旅客水土不服而從市區運來的飲用水,近出入口還有個小小的梳洗角落,一個水盆用來洗臉,另一個用來泡腳。草原上沒有淋浴設備,泡腳在牧民心中形同「洗澡」。

為了在原始與舒適間找到平衡,營地在設計上花了不少心思:雖沒有自來水,但員工會為客人到溪邊打水;堅拒使用發電設備,卻安裝了太陽能充電的LED燈,為入黑後的營地帶來有限度照明;以為人有三急要入鄉隨俗找個偏遠角落「野放」,怎料當地團隊竟以鐵皮悉心搭建出豪華坐廁,雖然要手動倒入溪水沖廁,但乾淨程度比大部份市區公廁有過之而無不及,絕對是整個glamping體驗的驚喜位之一。要數加分之最,定是每個帳篷均有員工同住的安排,他們會在太陽下山後點燃牛糞爐保暖,又會為客人燒好睡前泡腳用的開水,更會半夜起身檢查及添加牛糞燃料,確保客人的安睡空間溫暖又舒適。
牧民唔易做 執屎擠奶製酥油


【神秘青海】
一望無際的藍天、廣闊無垠的草原、無拘無束的生活,都是城市人對游牧民族的憧憬,可惜,幻想歸幻想,現實總是殘酷,在千年游牧文化根深柢固的玉樹市巴塘鄉草原,我被忙碌艱苦的游牧生活徹底打敗。
巴塘草原藏族牧民的一天,從日出時分擠氂牛奶開始,先放小牛到母牛身邊,讓牠們吸吮奶汁打通乳腺後,便改以人手擠壓,採集夠當天所需份量,就讓小牛繼續吸吮餘下的奶汁,比工業化牧場「一滴不漏」甚至「要乸唔要仔」的運作方式來得人道。小牛喝飽後,只要將成年氂牛鬆綁,讓牠們自由蹓躂吃草即可,牛群散去,就是撿牛糞曬牛糞的時候,只見牧民右鐵耙左竹籮遊走於氂牛作息的地方,三扒兩撥就將平均兩公斤重的濕牛糞一坨接一坨拋到籮中,十坨八坨下來,肩上負重已達廿公斤之多,來回收集數次後,牧民示意大家一起處理牛糞,以雙手壓平牛糞,讓它們均勻曬乾,防止細菌滋生。

牧場婚禮全民到賀

在溪邊洗淨雙手後,終於可趁早餐時間稍為歇息,飲過自己親手擠的氂牛奶,就要學習準備牧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食:酥油和糌(糌,粵音簪)粑。酥油即氂牛油,將加熱的氂牛奶倒進窄長的木製酥油桶,以末端附有厚木板的木棍反覆擠壓上千次,使乳脂從氂牛奶中分離,浮於表面,直至份量相當,就可以撈起搓成一糰,在乾淨水中除去雜質後風乾保存。糌粑則是將炒熟的青稞(類似大麥的植物)放進石磨磨成細粉,通常會加入酥油、奶茶和奶渣拌成麵糰食用。

還未到午飯時間,接二連三的體力勞動已叫城市人筋疲力盡,此時牧場主人傳來好消息,下午全面停工,由他帶隊參加鄰近牧場的婚禮!幾乎整個草原的牧民都會到賀。參加草原上的婚宴不用「做人情」,美食卻無間斷供應,只要有賓客到來,主人家就會奉上滿桌的水果、肉包、羊肉、氂牛肉、酥油茶等,保證人人吃到飽,再到草原載歌載舞,給新人送上祝福。
玉樹地震後救災 新疆人搞社企

【神秘青海】
游牧,可能是人類有歷史記載以來,最早出現的可持續生活概念,這種與自然為伍、逐水草而居、自給自足的文化,經歷數千年洗禮,現正在急速的現代化及城市化之下面臨瓦解。
2010年,一場7.1級地震,為青海玉樹帶來前所未有的關注,震漽的縣城於短短三、四年間被重建成現代化城市,本來與世無爭的傳統草原牧區,亦遭受突如其來的現代化及城市化影響,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成長中的一代。草原上長大的牧區孩子,天天跟牛羊打交道,大部份都沒有機會上學念書,別說漢語,有的甚至連藏語也說不好,跟陌生人打個招呼都滿臉通紅,個性單純內斂得讓人驚訝又心疼,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沒有自己的想法。

21歲女學懂漢語做主廚

祖籍新疆,妻子是台灣人的木子鵬因協助災後重建而來到玉樹,眼見千年遊牧文化遭受前所未有的衝擊,草原的孩子顯得徬徨失措,於是創辦了旅遊社企「遊牧行」,聘請一群草原上成長的年輕人作員工,希望透過體驗旅遊的方式,把城市人帶到草原,跟孩子們學習生活技能,同時幫助孩子重拾自信,亦可為他們帶來多元收入,讓他們逐步了解現代社會的運作模式,從而思考自己的去向,規劃未來。

今年21歲的措姆,地震後在當地一間慈善學校初次上學並加入遊牧行,四年間由一個不懂漢語、從未上過餐館的女生,變成如今的草原主廚,旅客於草原牧場留宿期間的飲食由她一手包辦,介紹菜式頭頭是道之餘,談起到城市闖蕩開餐館的理想亦絕不膽怯,學習與吸收能力隨時勝過滿街高分低能,木子鵬曾說:「憑甚麼說我們就能用洗衣機,草原的人就沒資格用洗衣機呢。」同樣地,談理想不是城市孩子的專利,草原的孩子,也許起步比較遲,但不等於要被剝削這種選擇的權利。
新興宗教工藝 金屬線勾佛教畫作


掐絲唐卡結合藏傳佛教唐卡藝術跟景泰藍金工工藝,是近年備受追捧的藝術品。掐絲唐卡結合藏傳佛教唐卡藝術跟景泰藍金工工藝,是近年備受追捧的藝術品。

唐卡,與藏傳佛教密不可分的宗教藝術畫,以色彩絢麗線條精細見稱,結合製作工序繁瑣的景泰藍金工工藝,就成了近年新興的掐絲唐卡。

旅遊社企「遊牧行」的藏區經理次成諾布同時是位掐絲唐卡工匠,發現港台旅客一般對掐絲唐卡認識不深,便索性在家舉辦三小時的體驗工作坊,讓大家親自動手,製作入門級作品。工作坊開始,老師首先示範以扁身金色鋁線掐成草稿上不同的形狀,工具就只有膠水、剪刀和尖頭金屬鉗,「就是這麼簡單」,可惜這句話只適用於老師自己身上,因為到同學們動手時,鋁條總是不聽話,難以掐成所需弧度,明明是最容易的法螺圖案,掐到手指頭都變紅了,還是無法完全依足草稿上的線條成形,幸好老師耐性十足,為同學們逐一修正調整,然後再指導大家以礦物粉末上色,當大家打算靜候成品風乾時,才發現好戲在後頭!
正當大家安坐客廳討論掐絲唐卡有多易學難精之時,師母永藏巴毛從廚房端出氂牛乳酪跟酥油茶讓大家享用,而熱騰騰的氂牛肉包和氂牛肉臊飯亦隨之奉上,原來,這些都是老師的悉心安排,知道工作坊完結之時亦差不多是晚餐時間,因此一早交待師母為學生們準備藏式餐點,又跟大家一起製作傳統主食糌粑,讓學生們過了一個「又食又拎」的愉快晚上。




【神秘青海】
某強國政府自執政以來,一直軟硬兼施極力干預並試圖控制藏區的宗教事務,皆因藏傳佛教在區內的影響力無遠弗屆,除了政治、教育、精神、人文等層面,就連擁有接近2,500年歷史、被譽為世界四大傳統醫學之一的藏醫學,都蘊含了佛經教義,傳統藏醫師均由高僧大德兼任,至現代分拆成獨立學科,建立學院讓俗家第子修讀。
以青藏高原原生植物、動物及礦物入藥的藏醫藥,是融合古印度「阿育吠陀」學跟唐代中醫學理論而成的精密醫學,診症模式與中醫的望聞問切相若,把脈是必須的,配合問診進一步確認病情就可以執藥。有時候藏醫會要求看病人的尿,而且是求醫當天的早上第一泡,因為可以憑顏色和濃度等進一步判斷病情輕重,對症下藥。有一點要注意的是,藏醫藥是為世代在高海拔地區生活的藏族人而設,他們的體質會跟低海拔地區的人不同,所用的藥跟有效程度也自然不一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