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1日星期二

貪婪國度(撰文:鄺穎萱)

貪婪國度(撰文:鄺穎萱)

這是本韓國童書,在「童書奧斯卡」意大利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獲獎。

【小企鵝】
內地爆出假疫苗事件,惡劣程度比毒奶粉有過之而無不及,國家領導人指行為超越人類道德底線。內地這些造假的事件無日無之,抄襲、仿冒、侵權的商品充斥市面,大家習以為常,正確的價值觀早就忘記得一乾二淨,叫人冒汗更有人為山寨貨產品歌功頌德,指生產山寨貨就等於是快速學習新技術的一個陣痛期,快速生產,快速更新,快速淘汰。通過山寨貨來鍛煉了技術,指消費者當然也切實明白了這些東西帶來的危害說法,總之,消費者滿足了貪念,製造商錢賺進口袋裏,各得其所,何樂不為。今回呢?情況不同了,因那是為孩子預防致命疾病的疫苗,疫苗造假,輕則傷害身體重者性命不保,大家才忽然覺察假貨帶來的嚴重影響。
今天我介紹一本關於貪婪的童書,書名叫《幸運豬》,這是本韓國童書,在「童書奧斯卡」意大利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獲獎。故事發生在一個名為杜鵑花的小城鎮,那裏是一個和平、寧靜,人人安守本份的好地方,直至有一天,居民意外看到一家新商店在鎮的角落悄悄開張。這家新商店叫「幸運豬」,外邊看毫不起眼,店家門口擺放宣傳牌,老闆正是一頭嘴角上揚、全身以紳士打扮的豬,居民站在招牌前細看,上邊寫着的「免費贈送你想要的好運」,大家都抱着半信半疑的態度。

貪婪成性 人變豬而不自知

「幸運豬」的首名顧客是一名警察,他在店內換到一副能夠追蹤罪犯的眼鏡,事情一傳十、十傳百,大家視這店擁有魔法的物品,立時掀起爭相換取熱潮。有人換到一雙永不破損的長筒靴、另一位則換到一本每次翻開都能讀到不同故事的書等。鎮上一名男孩的父母,拿到一個能煮出兩倍食物的鍋,自此他們全家節省了一半的伙食費。「幸運豬」很快令小鎮變得瘋狂,鎭外的人也紛紛湧至,務求換到魔法物品,瞬間改變了以往小鎭的平靜、安穩。
《幸運豬》故事由主角小男孩的視覺,逐步交代鎮內的居民如何陷入瘋狂,小孩目睹每個從店內走出來的,都由兩腳的人類慢慢變成四蹄的豬。但更令他震驚的是,當中誰也沒有覺察到自己軀體起了變化,因為大家眼中只看到寶物,魔法為他們帶來了物質上的滿足,不勞而獲從心所欲真是上天給大家的恩典!很快,小鎮成了豬城,主角看到「幸運豬」大搖大擺在街上走着,偶爾站在由人變豬的居民身旁,顧盼自豪。
男孩為了拯救已變成豬樣的父母,努力找尋破除魔咒的方法。當他踏進商店,幸運豬熱情送他一支用作答考試問卷必定得滿分的神筆。小男孩知道有詐,拒絕了。他突然想到,只要親手毀掉商店贈送的魔法寶物,大家就可由豬變回常人。但破除魔咒易,放下貪念難,他的父母還是非常享受那件省掉一半食物開支的神奇鐵鍋,沉迷在它的法力中,無論如何也不捨得將鍋打爛。故事的結局如何?留給你自己找答案。
貪婪成性,人變豬而不自知。山寨假貨猶如魔法商品,為大家帶來平價消費的歡樂,被外媒訕笑為「假貨搬運工」的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曾經講過:「今時今日的假貨,質素比真貨還要好,價格亦比真貨便宜!
他一直努力不懈宣揚假貨抵買,但馬雲沒提到的是:品質、設計、工藝、歷史、設計師的創意和裁縫師的辛勞血汗等等,正正是成就品牌的關鍵,這個地方的人早已忘了「貨真價實」四字。正因縱容仿冒、偽造、抄襲、假貨,當這些人一邊用左手數錢,而一邊又用右手遮住眼睛的同時,讓下一代陪葬的豈止是生命,更是一個民族的道德及誠信!
撰文:鄺穎萱
電郵:Kwongcarmen123@gmail.com

兒童不宜,成人不容錯過(林夕)

兒童不宜,成人不容錯過(林夕)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劇照

許多政策之所以多此一舉,近乎尋釁滋事,只因為跟不上時代。電視節目有尺度要遵守,怕有毒素毒害街坊,沒得講,公共廣播,心智未成熟小孩隨時不小心看見聽見,就這樣遺害終生,多可惜。
電影分三級,只為防止未成年人士無預警下闖進戲院受害,可是光碟呢?網路上的視頻呢?有些電影之所以榮登三級,只為有粗口,有暴力場面。
好心,比起新聞所見,滅絕人性的殺人手段,電影中所謂暴力,即是武鬥,只是小兒科,家長似乎要陪同小兒看新聞多過看三級片。至於粗口,問問長大後操一口流利粗口的,究竟是從電影學來抑或聽人肉靈格風練就的?答案應該是:媽的,這還用學嗎?
如果防粗口要防賊似的,根本家賊難防,好在很多兒童在家長陪同下,聽他們整天操來操去,有可能因為聽慣聽厭而失去了講粗口的胃口。
村上新作被評為二級讀物,舊作如「挪威的森林」又不知如何處理?只衝着那些性事描繪文字而來的人,色與情比例懸殊,肯定欲求未滿;高手在民間,淫人在網上,性饑渴到要走去圖書館借閱者,會有行家反問:何不吃蛋糕,何不食肉糜?
最近台灣有宗藝人撿屍案,被告抗辯並非趁醉行淫,而是二人半醉下交合,供詞內容包含賣座青春校園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打手槍的情節,確實兒童不宜也未能模仿,那麼,正氣的報章又如何既扮高雅,同時力求存真?畢竟確確實實是新聞內容,八卦的公眾有知情權。
厲害了,犀利過攞你命三千,手續如下:按標題點進去,跳出一個選擇題,未成年人士只要輕輕一按「本人已滿十八歲」,內文即時無條件脫掉多餘的外衣,一覽無遺。
想追求夜半敲門有點驚的快感如何辦?在台灣只要打開電視,隨意轉台就不會讓你失望,那怪力亂神節目如何輕易辨識?犀利了,只要看見大大隻字,警告勸喻觀眾不要過份迷信,那幫人就一定在大力鼓吹迷信,絕不會搞錯。
上有為保辦事人有事可做的政策,下有民間自保對策,對策甚至反過來順勢成為招徠策略。有時懷疑,兒童不宜這四個字,歇後暗語是:成人不容錯過。等於封面要蒙頭出閘,在暗示內裏有寶可尋,搞得神神秘秘的,不來盜墓才怪。

屙出來的是「文化」(高慧然)

屙出來的是「文化」(高慧然)


中國一個遊學團來香港進行文化交流,三十多歲成年團長帶着十幾個少年,一到尖沙咀地鐵站就馬上交流具中國特色的文化。其中一個少年據悉「閙肚子」,當眾脫褲,在地鐵站就地大便。十幾個團友圍觀,包括那個團長,一臉坦然自若。
有女途人拍片,並用台灣國語質問團長,「你帶他們來香港,你這麼大的人,你連這麼小的事情你都處理不了?你讓學生這樣大便?你是這樣教學生的?還有,你為甚麼不處理?你為甚麼要讓我們香港人來處理?」
女途人可能在台灣居住太久,太不了解香港現狀了。香港人、台灣人「閙肚子」會去廁所,中國人「閙肚子」則就地解決,這個早就被定性為「文化差異」。也正因為兩岸三地之間存在「文化差異」,所以中國的遊學團才要來香港進行「文化交流」,既然肩負「文化交流」重任,來到香港的地鐵站脫褲、蹲地、大便,再留下一堆蘇州屎讓香港人處理,便是盡了「文化交流」的責任,香港人要學習的是包容,會說台灣國語的香港人亦不例外。
有人問為甚麼香港人往地下丟一個煙頭都會被罸款,清潔阿婆放下垃圾兩分鐘都會被告,中國人隨地便溺卻不會被拉?那是因為香港人丟的是垃圾,中國人屙出來的是「文化」。再者,以中國人的邏輯,他們不把街道弄髒,清潔工就會失業。這個,同樣是「文化差異」,香港人,你懂不懂?



2018年7月29日星期日

點解泰國廣告咁正(畢明)

點解泰國廣告咁正(畢明)

YouTube截圖
四個字:泰國廣告,聯想一定包括:爆笑、過癮、感人、創意驚奇。
集體形象絕對是正面討好like爆的,先入為主,泰國廣告差不多已經等於優質。坦白招認,這種普遍的受歡迎及肯定性,是香港廣告所沒有的。起碼現在,近年,都沒有。平均水平,我們比人家落後,論意念、論深度、講大膽、講幽默感、敢冒險、敢驚奇,我們都有所不及,是事實。
我們還剩什麼?最叻食字,迷信無厘頭,深度是不追求的。
不是長他人志氣,是知己知彼,反躬自省。或許你會說,和香港人談深度?自討沒趣,一臉不屑。記得一位財經專家說過「你不理財,財也不會理你」。你認為別人沒深度,然後一味祇做些膚淺的作品媚俗,最後自己也可能祇餘低級趣味。
《一代宗師》的宮寶森師傅,即是章子怡(宮二)老豆說過:「但凡一個人,見不得人好,見不得人高明,是沒有容人之心。」更說「人要往遠看,過了山,眼界就開闊了。」
泰國廣告為什麼好?故事和心地。
說穿了,是創作故事和說故事的能力。Story telling要厲害,但先要有個夠有趣、夠入心入肺,煨中你心入面最軟那塊肉、么中你膝頭最脆弱嗰粒掣,打中你最應棍的笑穴、痛處、喊位的故事。
如何可以做到?Story telling之前是故事本身,故事創造之前,是本心。
舉個例,泰國XX貸款財務的廣告,一直創作爆笑賤格,喜劇感與戲劇感雙高的廣告娛賓,本來以「快」為核心賣點,超快批核,取勝。但出位之後,它的廣告不再販賣快,它勵志,它邀請所有跟它們借了錢的人,在拿到錢之後,想想自己其實最想要什麼(一定不祇是錢),最想做什麼,然後促請債仔開始學習、自強、發奮、提升自己、改變現狀、創造命運,最終,達至財務自由。有一日,不必再貸款,是財務公司所願。高手。
這才是真正的情與義值千金,貸款是解困,不是拚命借給債仔的毒品。你要借,它不拒,賺利息,卻不必天天落藥唆擺人借錢借錢借錢。結果感動全世界,看過之後誰都記得。倒米?如果你這樣覺得,你deserve看最低端平霸的賣藥作品,或最浮誇惡俗的樓盤廣告。
香港的財務公司廣告強調是什麼?借給你,極易,你先使未來錢吧,想買東西這刻沒錢,借啊!你花不起,先借,放血在今天,才叫活在當下。光天化日,誰不夠錢滿足物欲,就借給你喪買,明天還,放血人牌照號碼XXXXXX。銀行亦踴躍借給明知沒錢還的人,近日幾多受害人「被借錢」的新聞,疏財不一定仗義,是為心地唔好。
另一個泰國廣告:一名肥到自厭的豬扒,年中整天被嘲笑,後聽見村子後山有一枯井,誰把它注滿,玉帝就會出現給那人一個願望。於是豬扒天天打水上山,風雨不改,又跌親又濕身,損手爛腳日夜堅持。到一天水注滿,在井水的倒影,她見不到玉帝,卻看見已經瘦晒、好樣很多的自己。信息是什麼:祇有你可以改變自己,對的事,天天做。賣塑身咖啡。
心地,決定一切。泰國當然也有它的俗、爛、庸廣告,但怎麼樣的民族性,出什麼整體類型水平的東西。泰國人心底普遍有種和善,不是錢錢錢走精面。香港人鄰居有命案,祇怕樓價跌。和泰國客戶開會,他們會問條廣告橋「仲可唔可以爆笑啲、去盡啲」。
香港客戶篤信少做少錯,「好多謝你咁creative,我哋好尊重創意,不過以後safe啲得喇」,我的親身經驗。你做餐死挖空心思,到頭來全部炮灰,夜晚在卡拉OK間間agency都唱張惠妹:原來你什麼都不要。廣告商指定飲品是人畜無害例湯例水,是客戶普遍智商水平。事實上他們職位再高,又未必有話事孭飛能力,於是不敢做冒少少險的決定。
廣告公司方面,華人基因都有「心地」因素影響大局。97前洋人多,慢慢比較開明,容易能者上位,有創意就有前途。到越近97,洋人退場、香港人上位,「創意在我」的私心不少,幾多CD,條橋唔係自己出嘅ban咗先,故事聽過無限次。如何鼓勵創意百花齊放?
中國隊怎麼打不進世界盃?山頭主義有沒有原因?一條心是妄想吧,那麼多利益衝突。足球打的是團隊精神,冰島可以,強國可以嗎?上海幫北京幫杭州天津各路人馬可以萬眾同心公益金?
廣告好看,what to say要紮實,How to say要致命,一切之前,是心地。初心之外,看如何立心,不正的心,路祇會越走越歪。當然,今時今日,還講心,傻的嗎?我以為,做人唔講心,亦同鹹魚冇分別。


有稜無稜[撰文:坪原猴]

有稜無稜[撰文:坪原猴]

米筒種是台灣近年流行的品種,易種又不易老。


【越陌度阡】
上星期談起父親帶來了羊角豆,今天便說說我母親由福建帶來香港的鄉土作物。我的母親在解放前是地主女孩,在幾歲時那大家族便被鬥倒了,但小時候的繁榮景況她卻從沒有忘記,有時會跟我們兄弟講起合院內栽的蘭花、酒莊的模樣,有點欷歔,也有點憤慨,但從沒有喋喋不休,到老時更會以此自嘲一番。可能那時候她太小了,富裕給她的印象很模糊,反而是鄉土的風俗產物,更讓她懷念。

魚露炒水瓜 清熱利尿

廣東人有謂「水瓜打狗唔見咁橛」,意思是有所損失。我媽媽是外省人,自然不知道這些廣東話語了,也不了解為甚麼廣東人不大愛吃水瓜。反正她每年都會種很多在田,我們兄弟自小便要經常吃一道福建式「炒水瓜」,到長大後才知道香港人不大吃水瓜,只愛吃她的近親──「絲瓜」。「絲瓜」與「水瓜」其實根本就是一家人,英語都是叫Luffa,而大陸台灣都劃一稱為「絲瓜」,只是廣東人吃那種瓜身有縱直稜線的會叫「有稜絲瓜」或「廣東絲瓜」,而沒有稜線較軟身的才叫「絲瓜」(即無稜絲瓜),所以大家去到台灣叫絲瓜吃時,端上了「水瓜」就不用驚訝了。絲瓜也好水瓜也好,都是南方熱帶的一年生草本攀緣植物,有着短日照開花的特性,即是長日照會擾亂其開花節奏,特別是近「夏至」的一段時間又或是附近有明亮路燈的地方,她便會提早在傍晚開花,蟲媒便難以為其受粉了,反而是連日陰雨天更會促使其開花結果。絲瓜分枝比不上苦瓜,但修剪作業相當,也只能留三幾條掛果枝才有好收成。
絲瓜也是清熱利尿的夏天菜蔬,沒有苦瓜那樣寒涼,夏天多吃一點也問題不大。削絲瓜皮時,為了多留一點瓜肉,一般人都不會把皮削得光光,有點粗皮留在身上成為她的特色,口感既軟且爽,那些許皮渣也是我的至愛。反之水瓜(無稜絲瓜)是圓滾滾的身形,更為可親,表皮容易削乾淨,味道也較有稜的絲瓜甜美,肉質更軟,上海、福建、台灣的朋友都偏愛這種風味,那些麵線魚羹都有着相同的特色。比南洋的羊角豆好得多,香港始終有幾個外省族群,不乏上海人福建人的市場,而且正因為香港人不吃不種水瓜,我的父母便好好把握對水瓜的認識,在夏天大種特種,專供應這特殊市場賺錢。但因為「產能過剩」,可憐我們兄弟便要每天吃家鄉炒水瓜了,那是一道很粗糙的菜式,用熱鍋爆香薑片蒜頭,大火炒香翻刀切好的水瓜,加入大量魚露,記好,是「大量魚露」。不放鹽,再加點水煮熟即成,要是再下多些水煮便成水瓜湯了。這道毫無細節的農家菜,當我們兄弟出身後便只有回打鼓嶺老家才吃到了,後來各兄弟可能太懷念這味道,大家都自行學習研究一番,更競相比較,甚至教授給各自的廣東老婆,魚露炒水瓜應是最能代表我們的「家庭菜」。
如果說有稜的絲瓜是清癯君子,那水瓜一定是笑容可掬的胖財主。爸爸媽媽雖然是福建人,也喜歡吃有稜的絲瓜,他們教育我們兄弟時經常說:「客居異鄉,可忍則忍,與人為善,生活也安樂一點。」可是,他們心裏也許在說,那些稜角也不要盡去,一點稜角一點渣滓,也是人生應有的體會。
撰文:坪原猴
新界邊鄉成長的野猴子,拾起父母的鋤頭想保着最愛的農村風光人情,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有赤腳走阡陌的機會。

2018年7月27日星期五

以後只有內地沒有大陸(李純恩)

以後只有內地沒有大陸(李純恩)

互聯網

當香港傳媒將中國大陸改稱「內地」的時候,我依然寫「大陸」。因為「大陸」只是一個地理事實,跟政治沒有關係。但偏偏又有人覺得回歸之後,再將中國大陸稱為「大陸」就政治不正確了,於是就「內地」起來。有時候我在稿子裏寫「大陸」,一些報紙的編輯還會專門將之改成「內地」,以為這樣就保險了。
起初我還為此生過氣,但漸漸的,尤其是看到,像什麼地溝油、毒奶粉、假疫苗種種層出不窮的花樣之後,突然覺得將「大陸」改成「內地」也不錯。有「內」就有「外」,像一塊土地劃出兩個圈子,一個在內一個在外,內外有別,兩個圈子的人活在兩種不同的環境裏,活法也不一樣。就算天天反「港獨」,但內地人要到香港,就算「境外」,也就是跨圈了。
境外雖然有傳說中「亡中國之心不死」的「敵對勢力」,但境外還是有許多境內人嚮往的好東西,油乾淨、奶無毒、疫苗真誠,既可防子宮頸出事,也可保小孩子平安。於是「大陸」──不,內地的同胞打破頭都來幫襯,婦女來為了下半身,小孩子來為了一輩子,雖門限為穿,搞得缺貨斷檔,但終是證明了內外有別得比親疏有別還厲害,得以在外生活,大大優於在內生存,每想到這一點,便覺得將「大陸」改寫成「內地」,實在是誤打誤撞出一種正確的「正確」。
你知道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人最看不起的是什麼人嗎?就是「外地人」。以前我也怕被他們稱為「外地人」,但鑑於現實生存環境,如今則非常享受做一個「內地」以外的「外地人」。為了加重這個身份,以後如遇要寫「大陸」,我都會寫「內地」,以示在「外地」活得不錯。


2018年7月24日星期二

滿城盡帶黃金腿(蘋果日報)

滿城盡帶黃金腿(蘋果日報)



5J Cinco Jotas的火腿窖,視覺效果震撼人心。


【翻尋薇】
北京編輯友人曾寫說,當她來過5J Cinco Jotas位於西班牙南部哈布果村(Jabugo)的火腿窖以後,她便想以「滿城盡帶黃金腿」為題去發表是次的文章。不過,最後她這個專題改用了別的標題,倒是我在事隔一年後,站在同一個火腿窖前,想起她說過的這句話來。
太貼切。
西班牙風乾火腿,儼然已成這鬥牛之國的國粹,一般人吃火腿,基本了解不外是:12/24/36/48個月的熟成時間,再加白豬或黑豬的分別。事實上,這美腿的世界,遠比我們所能想像的還要複雜。西班牙火腿,正確的叫法應該是伊比利亞火腿(Jamon Iberico),因為用來生產火腿的黑豬種,叫做伊比利亞豬,而白毛豬火腿則是Jamon Serrano,吃草料長大,身價無法跟吃橡果的伊比利亞豬製成的火腿相提並論,但算是「抵食」之選。走進巴塞隆拿著名的La Boqueria市場,美腿琳瑯滿目地高高掛,熱心的攤販不但會大方讓你試吃,還會拿出一張地圖,讓你知道,火腿也有中、南、北地區之分,產地不同,風味也不同。此外,即使同是標榜吃橡果的伊比利亞豬,也有按照血統的純正程度和飼養方式來分等級。根據政府制訂的伊比利亞製品標準體系,一共分為白標、綠標、紅標和黑標,白綠紅標的伊比利亞豬,是雜交豬種,血統的純正度介於50至75%之間,只有黑標是100%的純種伊比利亞豬。另外,白標屬於丁級,因為豬隻在養殖場中圈養,最小活動範圍僅為2平方米,吃飼料;綠標的豬則是丙級,在養殖場以集中或者分散方式飼養,最小活動範圍為100平方米,吃牧草和飼料長大;紅標已屬乙級,飼養方式和食物跟甲級的黑標一模一樣,那就是在哈布果村的德艾薩(Dehesa)草原自由放養,最小活動範圍是10,000平方米,吃橡果長大。只是血統的純正度取決了甲乙之分。豬也隨人性階級化,生存價值截然不同,莫說現實不殘酷。
在芸芸火腿品牌當中,5J Cinco Jotas是少數能擁有黑標標籤的品牌,每一隻豬都是「藍血」出身,這一點已決定了牠們的成長環境──在被人道宰殺之前,牠們被放進德艾薩草原裏,過上無憂無慮的日子。出生後的小豬,被放在保育房裏被悉心照顧,兩個月大以後,就被送到「幼稚園」,跟同伴嬉戲,被餵飼小蟲穀物,毋須等待下課放學,只有遊戲、吃喝及睡覺的童年。到了6個月大,小豬們就被放出幼稚園,可以自由自在地擁抱這45公頃大的草原了!純真無邪的豬兒們,不知人心險惡,不知道這樣的自由,其實是為了肌肉的培訓,讓它們每天活潑亂跳於山間,以便訓練出健美的體形,進而達到肌肉與脂肪比例的標準。每年的橡果季節是10至12月,是這群放養黑豬們的主要糧食,季節以外,豬兒們吃的就是牧草、花蟲之類的。6月的南部已進入炎夏,頂着萬里晴空在大草原裏一直走一直走,留意着地上的屎迹(新鮮的話,證明豬隻們就在不遠處),走了沒有10也有8公里,終於發現了一群黑豬們的蹤影!當下真有皇天不負有心人的狂喜!豬兒們乍看像小象,低頭吃草的模樣,又像牛羊,跟我們「中國豬」胖嘟嘟白雪雪的形象,大相逕庭。豬齡15個月,體重達標170公斤的黑豬,就會被挑選出來,以人道方式宰殺,結束高貴、無憂而短暫的生命。
在草原上來回走了10公里路,猶如跟黑豬們一樣完成了是日運動量的使命,就必須深入腿穴。這地窖大如迷宮,還有隧道式的長廊走向不同庫房,氣溫長期保持在攝氏12-22度,每隻火腿並非高高掛上以後就原封不動至出窖,而是每個三個月,就必須從北向南移,每移動一次,身處的庫房溫度都會越來越高,以濕度的轉變來醞釀熟成風味,而且每次的移動,火腿都會被抹上一層葵花籽油,防止鹽份和水份的揮發。系統完整,每一個過程至今還是人手操作,現代化中保持着傳統。在腿穴裏,有個重要角色叫做火腿窖藏師,是這些美腿的「醫生」,他得要檢視每隻火腿的油脂凝結度、以牛或馬骨製成的針插入火腿的腿腩、腿根、腳踝和蹄前這幾個部位聞辨味道、聽辨肉質纖維的撕裂,來判斷醃製的進展,並決定火腿們移動的速度和路線。日日與美腿為伍,可說是另類的「艷福」呢!呵呵!
撰文:謝嫣薇(Agnes Chee)
食評人、飲食旅遊專欄作家,作品散見於中港台星馬主要媒體。電郵:yanwei@agneschee.com 



2018年7月21日星期六

數碼敦煌 千年聖畫猶如新(蘋果日報)

數碼敦煌 千年聖畫猶如新(蘋果日報)

用數碼科技重現敦煌石窟,能永久保存洞內的瑰寶。

【周末藝遊】
敦煌的千年洞窟,是絲綢之路上必看的「佛系」景點。但門外漢在現場真正可以看到的,可能不及在沙田的文化博物館內的精采。好些去到敦煌現場也未必看得到的文物,如今大家可以在香港一飽眼福,欣賞像真度超高的「數碼敦煌」。
位於甘肅的敦煌,是絲綢之路上的百科全書,北魏至元代這千年間,她既是佛教傳播和歐亞貿易的重鎮,到今天更是文化藝術的寶庫。然而,面對千百年來的風吹雨打,還有飛來的人禍,要保存洞窟內的瑰寶並不容易。面對着眼前四個臨摹和以數碼技術「重建」的洞窟,香港文化博物館署理總館長林國輝說:「把敦煌的壁畫和浮雕數碼化,是目前唯一能永久保存敦煌的方法。」

女裝經典 現實壁畫已褪色

舉個例,254號洞窟如今在敦煌現場已很少對外開放,專家們花了數十年時間用數碼技術還原洞內的情景,洞壁上許多著名佛國故事如「降魔成道」、「屍毗王割肉貿鴿」等不單巨細無遺地重現眼前,更成了可移動的藝術作品,能夠在敦煌以外的地方展出。林國輝說:「真正的洞內照明和空間不足,要保護和研究非常困難。最初保存敦煌的方法是臨摹和拍照,但照片本身會褪色,效果未如理想。於是敦煌方面在幾十年前開始展開數碼工程,每個部份要數碼化,就要拍攝過萬幀照片,要達300dpi像數就至少要拍200張。數碼化後洞內的情況一目了然,本來數碼工程只是要保存文物,後來發現還有更多用途,包括教育和研究。」
數碼化後,除了圖像可放大方便研究外,平面也就變得更立體,觀眾甚至可以和壁畫中的人神互動。
林國輝說:「飛天雖然不是敦煌壁畫中的主角,但卻無處不在,至今留下了六千個飛天的身影。飛天十分搶鏡,由早期是男性,至隋唐才變成女性造型,身段優美。在數碼工程中,飛天也可以動起來,讓他們自己訴說敦煌的盛衰。」林國輝指出,敦煌可說是「有求必應」,能滿足不同興趣人士的願望。「如果你喜歡fashion,要研究中國甚至是中亞細亞古代服飾的演變,就一定要研究敦煌壁畫。如莫高窟第61窟中的《回鶻公主供養圖》,可看到五代時期胡人和漢人的服飾,甚至有crossover的出現,如有身穿回鶻圓領衫、外披漢式翟衣的造型。此外,第130窟中的《都督提人太原王氏禮佛圖》堪稱是研究唐代女裝的經典。該壁畫已嚴重褪色,如今在莫高窟已無法看到,但技術人員根據一些殘留的痕迹用數碼科技復修,成為研究古代女裝的必看材料。」

建築揭秘 五臺山圖成線索

要fashion有fashion,要建築也有建築。第61窟中的大型壁畫《五臺山圖》,就有設計師趙廣超重構的動畫,生動地展示古代文殊菩薩信仰的聖地上宏偉的建築群。「現在我們多數會去日本韓國旅行,但在唐朝時,兩國僧人都是去五臺山朝聖。《五臺山圖》曾給中國著名建築師梁思成一道重要的線索,他在1937年根據這幅圖在山西省找到佛光寺,打破當時國際建築學術界認為中國境內沒有唐代建築遺存的說法。」
雖然大部份都是電腦合成動畫,但VR虛擬實景確實令人有親臨其境的幻覺。「文物並不是平面一塊,也可以很活潑。數碼敦煌做到的不僅是真實敦煌的呈現,還可讓壁畫說自己的故事,觀眾能自行解讀當中的玄機。」

「數碼敦煌——天上人間的故事」

【日期】即日至10月22日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
【票價】$10
【網址】http://www.heritagemuseum.g......hibitions/data/exid252.html
採訪:鄒頌華
攝影:徐振國 


2018年7月20日星期五

路環九澳的七苦與多福(蘋果日報)

路環九澳的七苦與多福(蘋果日報)

九澳蝙蝠洞,澳門僅餘少數的天然岩岸。


【野人周記】
澳門今天還有天然海岸嗎?十九世紀中葉起百多年來不斷的填海拓地,澳門的天然海岸線,已經幾乎消失殆盡了。1986年新一輪填海工程,離島區也不能倖免,氹仔的國際機場和北安碼頭、路環的聯生工業村,都是填海得來的。要尋找僅餘的全天然岩岸,恐怕要到澳門的海角天涯——路環九澳。
小時候在澳門隨外婆生活,兒時記憶中的路環,偏遠如吉澳、鴨洲,沒有澳氹大橋的日子,只能乘船到達。路環古稱九澳島,乾隆年間《澳門記略》記載路環為「九澳山」,現時的九澳,指的只是路環東南岬角地區,澳門只有兩條客家村,其中一條就在九澳。名為「大擔角」的海角之上,有燈塔一座,岩岸原為村民釣魚勝地,山長水遠來訪,為的不是釣魚,而是崖下「九澳蝙蝠洞」。
大擔角上有海蝕洞兩座,西面一座較淺,據說曾有麻鷹築巢,故名「麻鷹洞」,靠近燈塔的另一座巨洞,洞內盡是倒掛洞頂縫隙的蝙蝠,才是「蝙蝠洞」。高約三十公尺的蝙蝠洞是澳門最大的天然岩洞,Y字形的洞道深入達六十公尺,然後左右分岔;洞口直崖壁立,壁上有攀岩釘,但長年水淹,只有趁大潮退盡之際露出沙灘,方可以繩索攀下進入。農曆六月初三,海潮大漲亦大退,下午退盡之時,水位原可降至-0.15公尺,可惜適逢強烈季候風來龔,黑球信號下驚濤拍岸,連洞口也無法靠近,只能遠觀。蝙蝠素為「福」之象徵,澳門的亞熱帶海洋氣候吸引蝙蝠棲居,已知的品種有10個,棲身九澳蝙蝠洞內的種群,是其他地區並無記錄的棕果蝠和大足鼠耳蝠,早年的數量亦可觀。路環本來較少受到人類活動干擾,可是九澳的蝙蝠並不幸福,2009至2012年間民政總署《澳門翼手類物種多樣性調查》報告中指出,近年洞內大足鼠耳蝠數量急降,相信跟附近環境變化有極大關係,面對離島大興土木,油庫、水泥廠和發電廠聚集,近在咫尺的機場噪音嚴重,牠們也只能自求多福。
雖為重要蝙蝠棲息地,九澳較為人熟悉的,還是它的「七苦聖母堂」、人去樓空的「痲瘋村」,以及跟這一切息息相關的慈幼會胡子義(Gaetano Nicosia)神父。在那對痲瘋病仍充滿恐懼的年代,病患者被隔離到最偏遠荒涼、人稱「痲瘋村」的九澳病院,除肉體痛苦,精神上亦受盡被離棄的折磨。1963年,來自西西里的胡神父自薦到來照顧病者,並於1966年在村內建成七苦聖母小堂,把痲瘋村易名「聖母村」,致力服務病患弱小的胡神父在澳門近半個世紀,除關懷痲瘋病人,亦與被離棄的殘障兒童、精神病患者、貧苦無顧的偏遠地區孩子、窮途末路的邊緣青少年同行,先後設立多個機構和學校,提供照護和安身之所,直到2011年退休回港入住黃竹坑安老院,2017年11月安息主懷,享年102歲。
痲瘋病絕迹多年,留院病友亦遷入毗鄰新建的健康院,七苦聖母堂旁邊的聖母村葡式小屋日漸荒廢,幾近倒塌,文化局有意把聖母村活化成旅遊項目,年前開始進行修復工程,卻引起不少民間議論。聖母村建築不是法定保護文物,不需要用嚴格細緻的方法修葺,眼前的完成品過份簇新,失去原有的古樸味道。巴特農神殿雖為廢墟,卻有一種掩蓋不了的光芒,聖母村的重要價值,在於那致力服務病患弱小的奉獻精神,一旦淪為另一個吃喝遊樂的場地,這光芒亦蕩然無存,實在可惜。
小資料:•乘坐21A巴士,媽閣往九澳油庫總站下車 •蝙蝠洞岩岸陡直崎嶇,無經驗或裝備者不宜犯險
野人
撰文:Daniel-C
好山愛水的城市野人

2018年7月15日星期日

葉一南專欄|「傳統」這東西

葉一南專欄|「傳統」這東西




「傳統」這東西,真的不易說清楚。

大家都認為,中國菜的特色是合餐制,整盤食物放上枱,然後一齊起筷。原來這習慣,只不過有四百年歷史。從壁畫出土,我們看到華夏民族,在周秦二千多年前,是坐在地上分案而食。到了宋代,椅桌普及,大家才開始同枱吃飯,為合餐制創造有利條件。雖然如此,一般家庭,尤其是富貴人家,因為衛生及外觀考慮,圍桌而食,依舊分餐。後來中國被蒙古以及清兵入侵,塞外民族慣於粗放式把食物放上枱同吃,上行下效,合餐制才终於在滿清時候流行起來。

對,中國食物其實很 fusion。現今我們去吃日本菜,筷子一定是橫放,這是人與食物神靈的界線,日本人說過「我開動了」才把界線拿開。中國人不慣,誤把筷子直放,廚師看見不快,因這是刀刃相見的意思。其實,我們老祖宗吃飯,一直把筷子橫放。只因外族吃飯時用刀,習慣直放,到了五代十國大量騎馬人民移居中國,為了易於招待外賓,筷子才開始直放。所以說,要界定甚麼是正宗,不容易。

很難相信,「刺身」曾經是我國的時髦菜。《論語》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膾」是生肉的意思,孔子認為刺身切得愈精細愈妙。「膾炙人口」,生吃與火燒,正是當時最受歡迎的菜式。鱸魚片加香柔花拌醬油很著名,隋煬帝吃過大讚,此菜叫「金齏玉膾」。潮人吃潮菜,杜甫喜魚生,曾寫過「饔人受魚鮫人手,洗魚磨刀魚眼红。無聲細下飛碎雪,有骨已剁嘴春葱」。至於為甚麼到了明清,「膾」逐漸式微,原因已不可考,只能說是口味改變吧。

另一例子是豬肉。記錄北宋生活的《東京夢華錄》,詳列了當代的肉類料理,有羊、雞、鵝、鴨、鶉、獐、兔等。裏面竟然沒有牛肉及豬肉。牛耕田,有些朝代禁吃,這個容易明白,看不到豬肉菜式,不能理解。其實中華民族很早已是吃豬的民族,後來經過多次外族統治,羊肉的地位急促提升,大家趨之若鶩,有些似現在的松露及魚子醬的樣子,於是豬肉突然變成地底泥。蘇東坡被貶,這樣說:「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證明了當時的儍逼市民,對豬肉不屑一顧。才子生活拮据,把月資分成三十份,即日只能用150錢,掛在屋前,如此情況,羊肉買不起,唯有吃豬肉,因而創造了東坡肉。這羊肉潮流,興旺至明清,才又再次讓位給牛肉及豬肉。

古代人除了口味與現代人大有分别外,烹調技術亦不同。我一直引以為傲的中式鐵鑊,在春秋時代根本未出現,直到了唐代,仍然沒有炒這概念,自沒有炒菜這一味。那時候的蔬菜怎樣吃呢?除了做湯菜,便是史書上常出現的「菹」,即是醃菜。中國曾經是醃漬大國,當今雲南還留此風。到了宋朝,終於有鐵鍋及炒的記載,明清之時,技法大成,然後出現溜、爆、煸等菜式。 

四川人、湖南人、貴州人都說最吃得辣,他們的祖宗,未必贊成。明朝末年的《食憲鴻秘》,出現的「辣湯絲」,用的是芥子花椒。十八世紀袁枚的《隨園食單》,介紹香料的一節,便沒有辣椒的蹤影。真正的辣椒,到了明末,才由南美傳過來,然後遍地開花。四川人吃辣的「傳統」,只得一百多年,在中國整個飲食歷史中,算小兒科。

看了這些資料,相信大家明日,有一天能夠穿越唐朝,看到那時候的食物,泰半認不得,亦未必吃得下。既是如此,我們亦無須把一種模式某款口味看得太沉重,中國菜的真正傳統,便是去蕪存菁,不斷在變。

2018年7月13日星期五

泰神奇!(高慧然)

泰神奇!(高慧然)

泰國海豹部隊臉書圖片
12個泰國足球少年連同他們的教練被困深洞十數天,竟然全部獲救,實在泰神奇!
要成就這奇蹟,首先要歸功於去洞穴尋找他們、之後跟他們一起被困的教練,這個25歲的年輕人,不但把身上所有的食物讓給孩子們吃,還教他們汲取洞頂的冷凝水,以免孩子們飲用髒水引起感染。此外還教他們打坐保存體力,鼓勵他們在最黑暗無望的絕境中保持希望。若他們自己一早放棄希望,失去生存意志,救援隊即使找到他們,也為時太晚。
第二個大功臣是潛入洞底4公里找到他們的兩個英國洞穴潛水專家。此外當然是所有的救援人員。而泰國一批受影響的農民同樣是幕後英雄。
為了救人,首先要從洞穴抽水,抽出來的水令洞外5000多畝良田被毀,農民無法插秧種稻,卻沒有任何怨言,亦不求任何補償及捐助,相反,他們更公開表明心跡錢可以再賺過,但13個生命不是我們能夠創造。
救援工作結束後,抽水公司卻自願留下來了,他們自發地為氾濫的農田抽水,希望還給農民一片良田。抽水公司來洞穴抽水,是義務的,不曾接受任何資助,現在留下來同樣是義務的。

泰國人舉國上下齊心,向世界展示出他們對生命的尊重,有這樣了不起的民族精神,才能成就這一次的神奇。



以史為鑑:帝國的黃昏(劉細良)

以史為鑑:帝國的黃昏(劉細良)

《帝國的黃昏》以小說的敍事方式重構鴉片戰爭前的人物互動。



【讀書好】
中美貿易戰開波,被稱為經濟史上最大規模的貿易戰,表面是因為貿易逆差及市場開放問題,實際是兩大經濟強國角逐世界領導地位。美國幾年前已經吹出一個叫「修昔底德陷阱」的理論,這是源於古希臘史家修昔底德(Thucydides)對歷史的研究及歸納,描述雅典與斯巴達兩個城邦之間的鬥爭,一個新崛起的強權挑戰現有霸主地位,必然引發戰爭。如果這是定律,中美之間就必有一戰。究竟歷史上的戰爭,是否都是無法避免,而背後主宰的是超越個人力量?

歷史的不可抗力

今天介紹一本關於鴉片戰爭的最新研究,書名叫《Imperial Twilight: The Opium War and the End of China's Last Golden Age》(中譯本︰《帝國的黃昏︰鴉片戰爭及中國最後的黃金時代的終結》),作者是美國歷史學教授 Stephen Platt(中文名字裴士鋒)。他的前作《太平天國之秋》,詳述這場發生在晚清人類歷史上死人最多的內戰,其流暢的說故事能力,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裴士鋒問的問題是鴉片戰爭是無可避免嗎?他說:「這個時代的結果是有多麼隨意和出人意料,記住這一點是很重要的。鴉片戰爭不是大英帝國的某種長期計劃……也不是某些文化衝突不可避免的結果。」他認為人的因素在鴉片戰爭中起關鍵作用,是中英雙方人物的互動及回應方式,令大家一步一步走入戰爭。裴士鋒認為:「如果義律沒有被恐慌打敗,在面對林則徐的威脅時做出如此之大的過激反應。」「或者,如果林則徐本人更願意與義律合作,而不是反對他;如果他們基於共同利益展開合作,控制英國鴉片走私者。或者如果只有五位下議院議員在1840年4月10日早晨投了不同的票——如今我們回顧那個時代的時候,便有可能得到非常不同的教訓。」
真實的歷史沒有What if,但歷史學者可以通過What if提問,解釋歷史舞台上的演員的行動,理解他們是否有更好的選擇,一切是否必然,無可避免。在《帝國的黃昏》一書中,作者認為中英兩國當時開戰並非必然,在1839年冷靜的頭腦有可能佔上風,但自1802年以來,狂熱地相信以戰爭實現貿易目的,這股力量周而復始地出現,即使1839年能安然度過,往後戰爭的危機仍會持續出現。鴉片戰爭是中華帝國黃金時代的終結,財富和權力不可阻擋地從東方轉向西方,這是兩國走向戰爭的不可改變軌迹,至於何時發生,則有其偶然性,而人的因素是關鍵。今天財富和權力正從西方轉向東方,回顧鴉片戰爭這段歷史,可以令我們得到一些教訓,正如鴉片戰爭中義律、林則徐兩位主角,他們是有選擇可避免戰爭。

狂熱民粹愛國賊

今天中美貿易角力,背後主宰的力量是財富與權力轉移,過去幾年中共官方一直鼓吹民粹,用民族主義去管治國家,令精英階層都自以為真正強國崛起,可直接挑戰美國霸權,全國充斥狂熱頭腦,甚至認為中美必有一戰,早來好過遲來。而美國同樣步入民粹,沒有空間容納冷靜的頭腦。所謂修昔底德陷阱,證諸歷史,不一定會引發戰爭,如我們曾身處美蘇冷戰時代,最後也沒有觸發戰爭。如果中共懂得反省過去幾年頭腦發熱的民粹主義,理解當年鄧小平韜光養晦的苦心,撥亂反正,徹底拋棄「敢於亮劍」這種「環球時報式」的廉價民粹宣傳,讓冷靜的頭腦起作用,則個人的力量,在歷史中仍然扮演關鍵的角色。
撰文:劉細良

2018年7月9日星期一

陰間的警政署長(林夕)

陰間的警政署長(林夕)

《台灣大代誌》截圖
昨天說到黃大仙,有很多民間傳說,都說很靈,黃大仙也成為有求必應的代名詞,乃港人集體回憶,然而很靈很靈,始終也是傳說,所求之事,範圍不離個人事業姻緣健康,求之而不必然得,也求個心安而已,太認真就輸了。
在台灣,認真就贏了。那邊有更多台版黃大仙,不只讓你求問,更成為伸冤的對象,管轄範圍延伸到警方與司法去。有求必應的實例,也不只是模糊的傳說,有關人士都上了新聞台做證人,親述奇聞。
其中一位叫大眾爺,冤死慘死者在當地埋葬後建成大眾廟,供奉的是無主冤魂,屬多「鬼」合體,在遊魂集體領導制下,負責陰曹刑事案。大眾爺厲害了,有陰間警政署長之稱,一聽這外號,就知道有神奇事蹟了。
某財經新聞台認真報導,三十年前新莊市中心要擴闊路面,上百戶新落成不久的房子要徵地,政府卻只肯付出四分之一房價賠償,多位里長率居民抗議多年,石頭也丟到警察頭上去了,爭取了七八年苦無結果。
此事若在大陸,如果包圍當地政府無效,就上訪去,然後隔離去,或是鎮暴去,然後沒事沒事了。大眾爺卻很止得咳,幾個里長不約而同夢到一張鬼臉,告訴他們要找大眾爺,於是趁爺們理性出巡時攔路伸冤,把投書政府無效的狀紙遞給爺們出巡的將領,驚見那人上了「神」妝後的臉,不就是夢中那黑黑的鬼臉?這一上書陰間警政署長,陽間的政府即從善如流,大方出手讓居民滿意,沒事了,申訴者贏了。
這則廿一世紀前夕的奇聞,像不像穿越回包青天審烏盆的風味?有沒有那麼神化?看在山寨曹宏威眼中,人性化的很。台灣宮廟政經勢力龐大,政府不看人面也要看鬼臉神臉,而且官人本身很多就是爺們的信徒,怕得罪神靈遂順從神意而撫平民怨,這跟大眾爺的神力有關亦無關。
看在山寨政論者眼中,政府不問蒼生,民間唯有求助鬼神去,又求得那麼認真,反映政府公信力有幾斤幾兩。那個化妝成大眾爺的人身,挾大眾廟身份地位去跟官府談判,都是自己人,你多賠償點,買了民望,我聲譽更隆,你投我以香油,我報之以選民,這是個三贏方案,不是什麼顯靈奇案。如此揣測內幕若屬實,也並不稀奇。
大眾爺通過民間信仰,昇華成一股維穩力量,香港黃大仙就這樣給比下去了,多冤啊。



【港情講趣】插畫師筆下的貼地港式生活 日女迷戀繁體字菠蘿油(蘋果日報)

【港情講趣】插畫師筆下的貼地港式生活 日女迷戀繁體字菠蘿油(蘋果日報)

小野寺光子喜歡以溫柔畫風記錄香港的獨特面貌,電車是其中之一。小野寺光子喜歡以溫柔畫風記錄香港的獨特面貌,電車是其中之一。

【港情講趣】
日本插畫師小野寺光子,對香港人的生活方式及獨特的本地文化感到着迷,作品經常出現在日本的生活雜誌、旅遊指南等,去年被香港旅遊發展局頒發「超級香港迷」的名銜。茶餐廳、露天街市、大騎樓上的繁體字招牌、菠蘿油、豆豉鯪魚等,畫風溫柔,插畫裏的世界,是那個有活力、人情味、我們最熟悉的香港。
「第一次去香港的時候是回歸後,遺憾的是機場已經搬到赤鱲角了。那時候日本沒有太多關於香港的資訊,對我來說香港是OL們周末去買名牌商品的地方。後來看過了張國榮的電影後,便成為了他的粉絲。只是一次也好,希望能到香港一遊。」因為王家衛的電影,她認識了香港,成為張國榮的粉絲,一次跟隨哥哥的日本歌迷團第一次來港,就被那時香港的獨特氣息迷住了,紅紅綠綠的,騎樓上的招牌,尤其是喜歡街上那些用油漆畫的舊鐵板招牌,「如果有點兒生銹的話,那真是太棒了!棒到想馬上回家把它們畫下來!」她說那時發現到處都寫滿了繁體字,感到雀躍萬分,招牌上的繁體字和小時候看過媽媽學校課本裏的舊漢字非常相似,所以一字一字在看的話,大概都能明白它的意思,後來這些對香港的印象就成了她創作的主要元素。

哥哥fans 欣賞港人勇往直前

「香港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即使是很繁忙的商業中心區也好,大部份低樓層是商舖,高樓層仍然是住宅的大廈很多。當時無論到哪裏都感受到居民生活的氣息;這種大家拚命生活之氣息的歷史,聚積下來的地方我真的很喜歡!」覺得香港是個很有活力的地方,甚麼都做得很快,她會想起日本人總會在背後對自己的行為反省,追求改善,覺得要做得更好,總是有被追趕着的感覺,香港人就不太會有這種感覺,這就是他們最不同的地方吧!香港人是不停的往前邁進,在花時間反省失敗的話,倒不如趕緊作下一次挑戰吧!當她看到香港人們在一直在努力加油的時候,讓她也感覺到精神起來。

愛逛街市 用漫畫風畫公公婆婆

小野寺光子是一個愛說話的人,但自覺不太擅長向其他人解釋,當想要形容一些感覺和氣氛等的時候,她會選擇在畫中表達出來。比起最新的東西,她比較喜歡有點懷舊的味道,無論是建築物、人物、餐具和食物都一樣。在日本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在網上找靈感,當發現感興趣的地方就會直接去拜訪但又喜愛到認識的人住的社區去逛逛,尤其是對香港的街市情有獨鍾!「因為街市附近都充滿了生活氣息,例如茶餐廳或者來買東西的人的表情等,每當看到的時候,都會刺激我的創作靈感,令我想把它們都畫下來,是fine art感覺的水彩畫。我會將覺得有趣的香港人刻意畫成漫畫風,尤其是公公婆婆們,因為他們的臉都較有特色,所以當看到的時候,都想把他們生氣勃勃地畫下來,希望讓其他人知道他們的生活。這所有的東西都成為我創作靈感上的刺激。」

東京家多港式食材 煮煲仔飯沖奶茶

除了畫畫,她也是一位美食家,到小野寺光子在東京的家中訪問,走進廚房便感受到她對香港的狂熱,無論調味料、餐具、食物的氣味都以為置身在香港家庭的廚房,每次來香港都會搜羅大量食材調味料,自製臘腸、叉燒、煲仔飯、港式絲襪奶茶、油炸鬼、椒鹽蝦等港人熟悉的美食,就算回到東京的家中,都可以吃得到正宗香港味道。在香港吃過好吃的食物,她會把味道記住或請教別人烹調方法,或看香港的烹飪書,但在日本買到的食材種類會有分別,惟有一直努力嘗試。「我很喜歡在街市買菜的香港人。因為他們都很認真地挑選東西,有些時候認真到有點可怕!我很喜歡對食物認真的人,甚至想跟隨他們,拜託他們教我煮餸!」
小野寺光子一邊吃着剛煮好的煲仔飯,一邊說着她愛上香港的因由,頭上是紅A的仿水晶塑膠掛燈,她是名副其實的「超級香港迷」,在她的作品裏,香港人或者可以重新感受到香港可愛的地方。
採訪、攝影:王嘉豪@東京



萬斤冬瓜復耕者聯盟(蘋果日報)

萬斤冬瓜復耕者聯盟(蘋果日報)

今年真的是「滿園冬瓜」。

【越陌度阡】
之前談過一下老爸從前種冬瓜的故事,1998年的夏天他賣完最後一次冬瓜之後,冬瓜的故事並未完結。
兩年後的夏天已是千禧年了,我那小小的社區農莊開始工作,當務之急是重新跟父親學好一切當農夫的本事,琢磨農技。那年夏天父親帶了一批在老家培植的青皮大冬瓜幼苗,重新教我如何翻出高厚透氣的田畦,如何移植、鋪設乾草、盤蔓搭棚、剪蔓施肥、留果收穫,以至留種育苗。跟着的兩年在不施化肥農藥之下,我自己也能種出可以媲美老父的大冬瓜了。那時,我悟出一個道理,就是比較起其他農作物,種冬瓜需要更全面的技術,而且沒有取巧餘地,重量就是質素的表現,只要夠30斤,你的冬瓜便夠得上職業農夫的層次。
那時,其中一位跟我和老父送冬瓜的女孩,現已成為我的太太,跟我一起種菜務農,我跟父親便教這城市姑娘學種冬瓜,三年後她更種出比我更大的50多斤的巨型大瓜了。農莊內的業餘農夫也學着這門技術,慢慢地,種植大冬瓜已不只是我們家族的傳承,而是一個社群的習俗。大家一起種冬瓜,也分享吃冬瓜的藝術。每年小暑到大暑期間,都是冬瓜收成的時節,我教大家最好選擇30斤以上的冬瓜來吃,滋味比小的嫩瓜要好得多,皮硬肉實的要比皮軟水多的好。白皮冬綿軟,青皮冬清甜。白皮冬跟燒肉是絕配,綿軟的瓜肉很快吸滿火腩汁;老青皮冬瓜宜煮湯或作冬瓜盅,清甜滋潤。
又有台灣朋友教我們,他們的大冬瓜多有草青氣息,作菜的味道認真麻麻,比不上廣東品種。可是,煮冬瓜茶卻是一絕,把等量的黑糖跟切細的冬瓜慢火煮溶,凝結出來的便是風行台灣的冬瓜茶磚。另有中草藥師傅陳先生教大家選擇優質的冬瓜祛濕湯料,不過,他建議如此優質的自家冬瓜還是簡簡單單煮薏米冬瓜水,才能喝出靚冬瓜的滋味。因為有冬瓜,農場便栽起夜香花來襯托,而池塘的荷葉蓮子也有上桌的機會,冬瓜可以連繫各種農產,更連繫上五湖四海的朋友。

年輕人不怕苦 種出三四十斤大冬瓜

十多年以後,種30斤以上的大冬瓜已是大家的傳統習慣,近年來也成為我培訓年輕農夫的必備手段。多年來有不少年輕人請教我如何當好農夫,想來當義工學習,但不是欠恒心就是拍照吹水多於下田,之後為了免去麻煩及白耗心力,我一開始便會叫這些朋友用一張鋤頭,不休息的開闢一行80多呎長的田畦,怕辛苦的便即知難而退。可是,總有一些戇直青年能捱過一關又一關的刁難,當他們能親手種出一批三四十斤的大冬瓜,便能得到我的認同。這兩三年雖然只有幾位農青合格,但已是時候要他們面對挑戰了,今年我要他們每人各自種出一千到五千斤的冬瓜出來,大家合種一萬斤的數目(一萬斤也是從前農夫栽種的基本數量),又邀請各社區的業餘的朋友參加,跟青年農夫砥礪切磋。
雖然只這個團隊現在只有寥寥數人,但都是有心肯捱的好青年,他們不會賣慘扮可憐,對從事農業自豪,對自己的技術自傲,互相扶持幫助又各有特色。以重新產銷這將近失傳的本港大冬瓜為起點,希望傳承本地農夫的技藝,更為本土農業注入新血,成就一隊「復耕者聯盟」。在這個夏天,就把我老父的種子種出萬斤冬瓜,延續香港農業的傳說。
撰文:坪原猴
新界邊鄉成長的野猴子,拾起父母的鋤頭想保着最愛的農村風光人情,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有赤腳走阡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