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擴展版圖,一直到印度,本來都不知道颱風是什麼。後來佔領了新加坡馬來香港,才到了南中國海,見識到什麼是颱風。
一百年來一直有颱風,都沒有事,直到五十年代大量難民由大陸湧入,人口猛增,在沿海和山坡蓋了大量的寮屋和木屋,「港英」才顧不過來。一九六二年「溫黛」浩劫,才第一次發現人口增長與本來百年的基建不相稱。那一年死了一百多人,確實是「人禍」。如果大陸沒有大躍進之類的苛政,五十年代因何那麼多難民住木屋?
英國人管理殖民地,師承羅馬。羅馬人在公元前二百年已經建設了排水系統,最初在地面挖渠,繼而深入地下。地下引水道不斷改良,羅馬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懂得用混凝土來造喉管的文明,直到東羅馬在君士坦丁堡,今日仍存一個地下排水道城,成為旅遊點,不止科學,還是藝術。
管理一個城市,英國人重「裏」而輕「表」。外面很簡樸,裏面很精緻。唐寧街十號只是一座小房子,曾經是領導地球四分一土地的大腦中樞。這就是落花生的精神,實而不華,不追求十幾家豪華賭場酒店照耀半邊天的GDP。畢竟層次和見識不一樣。
中國的地方「領導」,着重地面建幾多房地產商場,也很難怪。中國領導人巡視各地,幾時見過進地下看看下水道,看看排污系統?很臭的對不對?皇帝即使想看看,周圍的臣侍都叫不可,催促上車。
林超英大讚「港英」,甘冒「戀殖」的民族罪行,非常的大膽。因為在一個非常激進躁動的時世,誇讚香港基建如何良好,尤其「港英」怎樣高明,如同向鄰埠「傷口撒鹽」,會令許多人哇哇叫。雖然十個颱風的危害,不如一鼓戀殖歪風,我希望林超英先生不會遭到太多中國人的臭罵,因為我認為林先生是有愛國基因的──林爸爸有子,當年取名「超英」,而不是「振英」,就是一心想我們超過英國,雖然一場風暴,證明不但「超英」無望,連「平英」也無。不過不要緊啦,要給予時間,再過十年八載一定超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