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香港七十至九十年代落成的舊屋邨,會發現總有一個水池在附近,小橋流水配合園林景致,有時候更會變成烏龜池。近年不少舊屋邨水池面臨清拆、荒廢丟空,新建的公屋根本沒有水池這元素,昔日屋邨樓下烏龜池,面臨時代洗禮,將成絕響。
為何舊屋邨會有水池設施呢?香港園境師學會前會長姚寶隆(Evans)解釋:「舊屋邨水池設計,作用是希望市民可以走進水裏玩樂,夏天為居民消暑乘涼。其次是作為一個屋邨地標、滙聚點,朋友們都可以相聚在水池(旁)。」
早年屋邨水池曾經發生致命意外,加上近年公屋園境設計面積越來越少、水池限制多,在講求實用性、環保的年代,水池的初心功能漸漸被人遺忘。
根據規劃署《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公共屋邨園景設計標準需要考慮康樂休憩用地及綠化比率等因素。以屋邨休憩用地為例,每人最少有一平方米的休憩用地,分了動態和靜態休憩用地兩種。簡單來說,動態休憩用地是運動設施,硬性規定必須具備,例如每30,000人口要有兩個網球場、每10,000人一個籃球場等等;靜態休憩用地可以是公園、花園、海濱長廊及水池等,水池只是靜態休憩用地,以及綠化比率的其中一個選項。
三幢樓包圍 免強風吹起水花
Evans入行初期曾經參與葵興邨及葵芳邨等園景規劃,「平面水池、小橋流水、大型瀑布,同屬於水飾(water feature)的一種,當年設計水池是一種噱頭。」以1970年落成的葵興邨為例,水池除了設計成街坊聚腳地標,擺位亦會考慮是否能擋風,例如被三幢樓宇包圍的水池,就不會因為強風把池水吹上路邊濺濕途人。細節位方面,有加入小型噴嘴及水底燈光,入夜效果截然不同,同時協助循環用水,避免滋生青苔。
水池中央的圓形高台,不是用來欣賞水池,其實是一個表演的舞台,配合舊時屋邨不同節慶活動,周圍有不同的椅子讓邨民坐着觀看表演。起樓講求風水擺位,園境師工作主要讓使用者感覺舒適,不會有三尖八角的設計,沒有風水考量的角度。
管理公司接手 更改設施用途
一街之隔、同樣於七十年代落成的葵芳邨,水池在屋邨的中心點,亦是中軸線內,當年設計同樣希望建立一個地標,不論旁邊的行車路入口或行人路,走入邨第一眼就可看到水池。今時今日水池只餘下圓形外殼以及泵房,中心位置改建為健身休憩設施。「通常園境師在設計完成後有一個維修保養期,之後由物業管理公司接手。居民以及管理公司隨時日變遷可以自行決定改變當初的設計概念,只要是休憩用地便可,作為設計師只能給予適當意見。」近年注重衞生問題、推崇環保節水節能等概念,加上安全性等考慮因素,水池設計逐步被淘汰。「我不覺得可惜,世界在變、設計都要變、不可以幾十年不變,在私人屋苑,水飾依然是一個受歡迎的元素。」
記者:翁怡富
攝影:許先煜、鄭明川
*為屋邨或屋苑落成年份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