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肺一周年|全球逾百萬死中國疫情如「謎」 陳健民:瘟疫與暴政令整個社會變監獄
(新增:內容)2020年在倒數,武漢肺炎肆虐一年,回顧這場爆發於湖北武漢,已造成全球逾8,079萬人感染、176萬人死亡的世紀大瘟疫,中大社會系前副教授陳健民坦言,這與中國人扭曲的價值觀以及中共的獨裁專制不無關係,更因為中國與世界的獨特結連而禍延全球,留下的種種謎團,恐怕永遠無法解開。
數字成謎
從官方公佈的統計數字來看,中國政府的抗疫表現確實好得讓人「驚訝」,但同時亦引發疑問。累計確診病例在1月24日破千宗,之後急速飆升,但數字的升幅很有規律、節奏,似受人為干擾;至3月1日超過8萬宗,接着開始明顯放緩,多個月來每日新增病例僅十數宗。更離奇的是,累計死亡個案在2月10日破千宗,湖北大幅增死亡病例1,290個,但至5月16日吉林新增兩個死亡病例後,之後一直維持「零死亡」,累計4,634人死亡。有傳,當局一度將不少死亡個案,列作死於其他併發症,而非武漢肺炎。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絡(CNN)早前取得湖北當局外洩密件披露,中國政府在疫情爆發初期處理失當,且出於政治考慮隱瞞疫情的嚴重性,所公報的數字完全不可信。例如,湖北省2月10日新增5,918宗病例,但底下竟分成三個子類別,包含2,345宗「確診」、1772宗「臨床診斷」,以及1,769宗「疑似病例」,最終官方當天通報的全國確診數只有2,478宗。
有關「診斷類型」分拆之多,讓人混亂,除「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外,又有「輕症病例」、「臨床診斷」、「陽性檢測」和「無症狀感染者」等。國家衞健委在1月至2月間至少3次修訂確診的定義及分類,最後在「確診病例」以外,保留「疑似病例」以及「無症狀感染者」,變相將大批應被列作確診的病例排除開來。
病毒何來
武漢肺炎爆發一年,內地當局控制到疫情爆發,同時亦研發出疫苗,可是對這次疫情,仍然有很多問題至今仍然是謎,未有答案,即使是病毒源頭,世衞的專家要明年初才准到中國實地調查。
●零號病人:誰是第一個感染武漢肺炎至今仍未有定案。內地網媒「八點健文」指,首名病人是一名69歲、華南海鮮市場的男商販,他在12月12日到優撫醫院求醫。武漢金銀潭醫院副院長黃朝林的論文指,首個病例則出現在12月初。然而,《南華早報》引述內地一份文件,指11月17日一名55歲湖北男子求醫,但在他之前當局每日都接到1至5宗類似病例,零號病人仍無法確定。
●疫症爆發日期:內地社交媒體在去年12月初已傳出武漢出現不明源頭的肺炎病例,武漢市衞健委曾指首名病人在12月8日病發,黃朝林發表的論文,則指最早出現症狀的病人可追溯至12月1日。《南華早報》引述內地一份文件則披露,最早的武漢肺炎病人可能在11月17日前,已被公共醫療系統發現。
●武漢肺炎的病毒來源:事隔一年仍未有答案。曾在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工作、已逃亡美國的中國病毒學家閻麗夢(Li Meng Yan),她的論文指病毒很大機會來目P4實驗室,舟山蝙蝠病毒「ZXC21」和「ZC45」改造而成。
為何中國疫情看似成功,但內裏卻千瘡百孔? 中大社會學系前副教授陳健民表示,內地最大問題是政府很容易將訊息管制起來。表面上,政府仍會發放很多的資訊,甚至讓人民有被資訊淹沒的錯覺。問題是在這資訊中,最重要的部份被掏去,僅能讓人對事情有局部、零碎的了解。再加上,內地人已習慣「自我審查」,在從眾的壓力下,即使察覺不妥,都不敢張揚。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中國的政治制度的設計,將所有權力過度集中在中央的手裏。地方可以轉圜的餘地相當小,一旦出問題,就只能「仰賴」中央。而中央又有多重因素考慮,反應自然更加遲緩。
中國控制疫情的手法亦與出版了73年歷史的法國小說《瘟疫》(The Plague)的內容不謀而合,一年過去,該小說恍如預言書,當中不少情節均與今天世界各地「封城」、「封關」後的人生百態極為相似。在YouTube開設《健民書房》頻道的陳健民表示,《瘟疫》作者卡繆的比喻活生生,暴政其實也是一場瘟疫,今時今日的香港人,都應該特別明白。
陳健民說:「我哋係有兩重監獄,一重就是疫症,令我哋唔能夠隨便出入;同時亦因為暴政,令我哋困着喺度,睇住佢點作惡。我哋受苦,其實多過好多純粹因疫情被困的人⋯⋯疫症將社會變成監獄,大家都睇得到,好多人想逃走,但亦有好多人其實逃不了,就算香港幾衰都好,都要留喺度。佢哋或者當睇唔到呢啲(不公義)事,或者醉生夢死,又或者每日喺度受苦咁。」而無良的當權者,其實與小說中的那些老鼠沒有分別。
「小說中還有其他比喻,例如大家一開始會對疫症好恐懼,甚至有點憤怒,因為突然被禁止出城,到小說發展至另一階段,啲人已開始變得冷漠,甚至不能不冷漠,醫生日日處理咁多屍體,不可能不冷漠,否則精神或會崩潰。其他人要去生活,慢慢對身邊所發生嘅悲劇都不能夠太敏感。」
陳健民特別以此比喻香港處境:「今時今日仲有好多年輕人因暴動罪而受審,但媒體對有關法庭審訊有幾詳盡?有很多案比黃之鋒、周庭、林朗彥三子更嚴重,媒體並沒有作出報道,因為實在有太多這些人被控告。」
對這場疫症,最重要是「誠實」(honesty)。陳健民認為,作者卡繆是想表達,「誠實」就是坦承面對現實,守住自己底線,如同由真人真事改編的南韓電影《1987:逆權公民》中,各個角色都沒有逃避現實或埋沒良心,還盡上本份,最後成就整場南韓民主運動。
《1987:逆權公民》的片尾曲《如果那天到來》,聽得讓人動容,香港人或會感受至深。活在當下,對抗命運的擺佈,也許正正是卡繆給我們的啟示。
《蘋果》記者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