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嶼山東南面的芝麻灣三面環海,雖然叫芝麻,卻有18.5公里全港最長的芝麻灣郊遊徑。1956年,芝麻灣監獄啟用,後來先後改為越南難民營、戒毒所及懲教所,2010年正式關閉等候重建。島上有條有六百年歷史的拾塱村,只有十多位退休居民長住,當中有一間鄉公所,還有你以為是民居的士多。偶有行山人士路過,村狗吠兩聲,水牛在大草地吃草,然後就是風聲,浪聲,樹影與鳥鳴。
六年前,楊婷婷(Miko)誤打誤撞搬到貝澳,但近年貝澳太繁忙、太多車,她每星期總抽時間,跟兩隻狗檸檬及可樂,到芝麻灣蹓躂一下,散步45分鐘或跑步半個鐘,「本來我覺得遛狗係工作係責任,但我嘅鄰居好好,佢哋係澳洲人,平時帶狗散步,都帶埋檸檬同可樂。見牠們遊山玩水返嚟笑晒咁,我就開始羨慕,先發現有咁嘅地方。」見到檸檬可樂精神爽利的笑樣,她說即使每日花四小時車程來回觀塘返工,搬到貝澳都是值得。
保護港人身份「需認識環境及歷史」
讓她愛上山長水遠離島生活的,除了環境,還有人。節日時你未必再往城裏跑,村民自己就會慶祝萬聖節聖誕節,穿得鬼五馬六的小朋友敲門取糖,「因為住喺離島好唔方便,你要搵人通渠都唔知去邊搵,好多嘢你都要鄰居幫手,氣氛就唔同喇。我一搬入嚟,街坊鄰居就同我打招呼。你喺市區唔會啊!」定期散步,她遇上大嶼山名人「牛媽」。六十多歲的她全心照顧島上的牛。「佢知道所有牛牛嘅名,邊隻有乜嘢經歷,邊隻被其他牛趕走都知道。冬天沒草時,又同村民夾錢買馬草餵飼。佢只係想餵飽啲牛,就唔會破壞農作物。係佢令我覺得,係喎,牛其實都係社區嘅一部份,唔係純粹話佢哋沒用,等佢哋絕育冇下一代就處理咗件事,要好好保育。」
住在梅窩的江卓姿(Jessica)同南丫島的李彥錚(Dexter)創辦了手工藝店「拾坊」,他們會把在大自然拾到的一草一物,變成手作小物。如去年用香港郊區常見的松果裝飾聖誕樹,才發現香港遍地松果,又圓又大,在生活小節中發現更多的美,同時調整自己的思緒。
在離島常見村民掃落葉,燒落葉既可驅蚊趕蠓,還可以辟蛇,是村民的生活小智慧。Jessica家門前有棵龍眼樹,燒出來的樹葉,除了有葉香,炭黑中帶紫藍色,Jessica忽發奇想,用咖啡壓將它磨成墨水,畫畫寫字,送給自己或者大自然,「其實都是一種入靜的過程,我覺得這狀態好吸引我,想繼續延伸,多做一些事。」
Connie是大家熟識、專畫地圖的插畫師,今日就幫芝麻灣畫地圖,免得這地方被遺忘。「我畫地圖,出法點是想人看到,有些地方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香港。坪洲、長洲、梅窩都太多人去了,但芝麻灣有好多歷史及靚風景,無論漁村還是監獄難民營的歷史,都值得大家認識。如果要保護發展香港人的歷史及身份,認識我們的環境及歷史都好重要。」
趁着早前有島民合辦「船到橋頭生活節」,Miko與牛媽少有地辦芝麻灣導賞團,帶大家遊芝麻灣之餘,順道了解島牛生活。Jessica則帶同掃帚與工具,跟大家在寂靜中掃葉整葉墨。一切,都會被畫進Connie的畫裏去。雖然活動因武肺延期(活動網頁會公佈新的活動日期),但我們還是可以繼續觀察身邊的人事物,在這樣的年代,需「鄰里互相扶持」、「好好照顧自己的心」,期望可以相聚。
船到橋頭生活節
FB: interislandfestival
拾坊
FB: sapfonghk
記者:陳慧敏
攝影:鄧 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