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沒有三權分立」這個問題,就像問「世上有沒有鬼」一樣,見到的人說有,看不到的就說沒有 。類似的玄學問題,似曾相識,對了,幾個月前不是有一群人爭論基本法第22條的解釋嗎?現在誰感興趣?
真正值得討論的,並非本質上有沒有三權分立,而是回到事件的起點:通識科老師該怎樣處理這個玄學問題?大家好像忘了,這個爭議的開端,是通識教科書刪除「香港有三權分立」這個表述, 然後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和「小加速師」林鄭出來護航。
有沒有三權分立,本來就不是看官方說法如何,而是取決於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權之間,是否有實質的權力制衡。如果這種制衡微弱得雖有如無,我們無需理會官八股講什麼,也可直接判斷沒有。現在的問題是: 通識科老師今後應該怎樣陳述此一事實?
儘管有大量文獻證據 ,證明以往官方說法確是「有三權分立」,但假如老師刻舟求劍,像許多有膽識的大律師那樣 ,主張基本法包含「三權分立」,我肯定他們會被紅衛兵篤灰, 很可能受校方處分。解決方法也不是沒有。
假如我是通識科老師,當然會宣讀官方說法,但由於我是老師而非錄音機,之後我會給學生講一些有益身心的中國偉人故事,例如:
「各位同學,絕對的權力就是絕對的腐敗,所以權力必需有一個機制來約束。三權分立的原意,是令國家不同部門的權力能互相制衡。如果有人獨攬大權,為所欲為,又如何呢?漢代學者劉向講過一個故事,說秦二世胡亥被趙高迷惑,侮慢大臣,漠視民意,沒有人能約束他,也沒有人敢指出他的過錯。胡亥太專橫了,很多人都想造反。
「後來趙高的女婿帶兵入宮,要殺秦二世,秦二世非常害怕,打算自殺,這時候他問跟隨他的宦官: 『怎麼會落得這個下場?』宦官說『我早知道了』,秦二世說『知你又唔早講』,宦官說:『臣以不言,故得至於此,使臣言,死久矣!』(我就係唔同你講,先捱到今日,如果我一早講,死好耐啦!)
「同學,秦二世就係剛愎自用,獨攬大權嘅典型,大家明白權力制約嘅重要未呀?不過咁,因為秦二世同佢老竇咁任性,先至可以留芳百世咋!雖然剎那光輝唔係永恆,但佢哋寧化飛灰,不作浮塵嘅豪情壯志,都好值得當今朝廷,唔係,係政府學習!」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