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8日星期二

情深味醇

 情深味醇

「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詩句行間透露了「民以食為天」的民間文化,寥寥數字已概括了數千年來中國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不論貧賤富貴,一天的生活都離不開這七件與炊廚有關的物事。明朝著名文學家,風流才子唐伯虎也曾以「七件事」題詩,「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訴說了歲暮時窮困不堪的生活境況,家徒四壁,賦閒無事,然而他仍能保持樂天知命的積極思想,在竹堂寺裏觀賞梅花,苦中作樂一番。如若七事皆不全,對於家中掌廚來說真的難以享受下廚樂。

原來,最早的醬油起源於中國古代皇家使用的調味料,從《詩經》記載「醓醢以薦」可追源溯本,「醢」即是肉醬的意思;「醓」即解造醬時加入新鮮動物血液於其中,因風味絕佳漸漸流傳到民間,但尋常百姓家又豈能負擔得起此等奢華味覺享受?後來,發現大豆製成風味相似且便宜,才更廣為流傳食用,甚而流芳百世,至今在每戶家中的飯桌上仍嗅得着醬油香氣。堅持香港製造的冠珍醬園經營近百載,始創於一九二八年,自設工場製作豉油等廣東傳統醬料,多年以來秉持採用古法製作醬油,畢業於哈佛大學的第四代傳人Daniel,決心繼承爺爺的心志,繼續讓冠珍醬園在香城散發馥郁芬芳,他憶述:「八十至九十年代,好多工廠搬去內地,我爺爺好堅持將工廠留喺香港,爺爺解釋唔係話一定唔得,但係我啲員工點算,無理由唔理佢哋。直到今時今日,我做咗醬園第四代老闆,工廠依然喺元朗,無喺其他地方。」

此為Daniel設計的新包裝,重點是放大了英文字。
此為Daniel設計的新包裝,重點是放大了英文字。
剩下來的豆渣不會浪費,可用來製作醬料。
剩下來的豆渣不會浪費,可用來製作醬料。
豉油是家中最平凡之物,背後製作工夫卻很繁複。
豉油是家中最平凡之物,背後製作工夫卻很繁複。
舊時的冠珍位於九龍城寨,附近的醬園都以「珍」字命名。
舊時的冠珍位於九龍城寨,附近的醬園都以「珍」字命名。
以前沒有機器輔助,工作粗重得多。
以前沒有機器輔助,工作粗重得多。
翻豆用機器輔助,比舊時輕鬆。
翻豆用機器輔助,比舊時輕鬆。
他們在許多年前,已經棄用瓦缸,改用較大容量的曬池。
他們在許多年前,已經棄用瓦缸,改用較大容量的曬池。
黃豆都來自加拿大。
黃豆都來自加拿大。
以「珍」字命名,原因是黃豆就如吃得下肚的珍珠。
以「珍」字命名,原因是黃豆就如吃得下肚的珍珠。
一支豉油的誕生,需時六個月。
一支豉油的誕生,需時六個月。
祥哥是醬園老臣子,大讃老闆幾代皆有人情味。
祥哥是醬園老臣子,大讃老闆幾代皆有人情味。

他生於斯

生於斯,未必一定長於斯,人生境況多變,命途難預料。扎根於此近百年的冠珍醬油,則一直在同一片土地上默默耕耘,既是冥冥之中的緣,亦是一種堅持。Daniel銳意為品牌注入人情味,「將冠珍嘅歷史全部搵出嚟,之前無人去理,講述品牌背後嘅故事,畀人一個親切嘅感覺。」冠珍醬園於九龍城東頭村起家,由Daniel的太爺白手興家,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其居於附近的鄰居、朋友、親戚合資創立。那時候,共有多達數十個珍字輩的醬園,永珍、冠珍、品珍、同珍、八珍,以及美珍(即九龍醬園)。至二戰時期醬園被日軍收去,用作擴建啟德機場。幾經波折下,冠珍轉往九龍城附近的打鐵街繼續營業。戰後政府發展九龍城,一九六七年將工廠遷至元朗。當時主要是以出口為主,因為在香港醬油供過於求,出口以美洲、歐洲、澳洲為主,直至今日,主要由兩家人來經營整個醬園,依舊採用傳統方法來製作豉油。Daniel解釋:「韓戰時期,海外對華實行貿易禁運,當時倫敦、紐約等等城市已經有唐人街,香港就成為中國產品嘅出口渠道,當時冠珍主力將產品外銷。由於出口量增加,工廠配套亦進行大革新,將製作豉油的瓦缸,轉做玻璃曬池。即使後來中國改革開放,唔少港商將工廠搬去內地,冠珍仍然堅持喺香港生產。」在冠珍工作長達四十一年的祥哥,見證了滄海桑田的變化,對此有十分深刻的感受,他憶述:「當時啱啱嚟到,前門有一個好大嘅花園,亦都無三號幹線。嗰時,工廠無咩機械性,兩個人用手掏一大桶豆渣,大約二百至三百斤。」

自冠珍創辦以來,黃豆類醬料產品一直堅持天然生曬,而且全部醬料選用無基因改造的黃豆,採用傳統發酵,用天然方式釀製,沒有添加增味劑或防腐劑等的化學方法促產。老臣子祥哥的職務主要負責在生產區管理員工,對於整個傳統生產過程非常熟悉,時代進步,機械化在所難免。再者,機械取替部份人手是工業化的進程,節省了人力成本,同時提升生產效率。製作豉油一切從黃豆開始,工人首先在黃豆篩內篩去一些不完整的黃豆,然後運至三隻大鑊上面烹煮,將黃豆倒滿三隻大鑊,黃豆必須要完全煮熟。因為全熟的黃豆熾熱不適合進行下一個工序,必先要降溫,降到一定的溫度,適合撈麵粉便行了。再來,便是將煮熟的黃豆、麵粉以及酵母粉一起發酵。祥哥指出:「醬園有三間酵房,抽氣扇、發熱扇用嚟輔助。入去酵房,初時的房溫同體溫差唔多,大約下午送到,溫度升到四十一至四十二度,豆同豆之間有小小分離。」過了三至四日後,便將黃豆拿出酵房,第一期發酵完成。工人把黃豆移至戶外曬池,然後加鹽水,便開始曬製。祥哥稱之為「二期發酵」,需時兩個月左右,用泵提取,被首次抽出來的豉油,味道最濃,稱作「頭抽」。

首次抽出來的豉油叫頭抽,豆味最濃。
首次抽出來的豉油叫頭抽,豆味最濃。
非洲小島留尼旺,竟然以叉燒及辣椒醬來伴法包吃。
非洲小島留尼旺,竟然以叉燒及辣椒醬來伴法包吃。
看不出來Daniel對下廚都頗有心得。
看不出來Daniel對下廚都頗有心得。

傳承下去

古法製作豉油的工序如斯繁複,難怪Daniel指:「至少六個月以上先可以製作到一支豉油。」內地因為人口增長幅度太高,如要令全國人口飽足,便需要一個更高效率的生產模式,「佢哋發現咗一個低鹽固態嘅發酵方法,一個月就已經可以生產到。不過,當然會加入一啲化學成份,例如增味劑、防腐劑。要夠平夠快,先至可以供應佢哋需求。」然而,冠珍醬園希望顧客吃得健康,堅拒添加任何化學成份。Daniel認為了解顧客所需,從顧客角度出發,上幾代傳承下來以人為本的處事方針,整個工廠的營運更是充滿濃厚人情味。祥哥憶述:「Daniel爺爺好關心員工,唔會擺架子,每逢初一十五,我哋啲夥計食足五餐,大家相處好溫馨,有講有笑,以前包伙食包住。而家呢兩個係更衣室,以前係兩面打通,放滿晒鐵床,大家收工沖涼之後,就會挨喺床上面一齊聊天,望住月光星星。」Daniel仍記得爺爺知道夥計沒有居所,所以堅持一定要養着一班員工,好讓他們有飽飯吃,有瓦遮頭。

Daniel自小與爺爺感情深厚,「每當返去爺爺屋企,佢都會用冠珍嘅醬油嚟煮飯。」為了解顧客需求,喜歡周遊列國的Daniel曾走訪不同國家,曾遠赴非洲留尼旺島,探訪他們如何使用自家醬油,Daniel笑言:「非洲留尼旺島用咗我哋產品有三十至四十年,元朗同埋天水圍人口可能比留尼旺島仲要多,一個小島竟然訂咁多貨,唔通佢哋用豉油嚟搽身?」終於,Daniel發現原來是吃法國麵包之用,他們在麵包上塗上辣椒醬,再放上一片片叉燒,再在叉燒上鋪上芝士碎,最後焗五分鐘,待芝士融化便完成。當地人便是一口飲着啤酒,一口吃着塗上冠珍醬園醬料的法包。他認為要深入了解為甚麼顧客會用其產品,才可繼續與他們合作。

Daniel十分珍視家族事業,在其眼中,家族傳承下來的不僅僅是有形資產,更多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古法醬油製作一旦失傳,可能猶如一江春水向東流,不復再,「爺爺因為身體唔好所以退休,而爸爸亦唔能夠長期留港,惟有我可以打理醬園,我一定要冠珍繼續一代傳一代,將文化傳承落去。」●

冠珍醬園

地址:元朗凹頭107約1910段(青山公路潭尾段)

門市地址:上環孖沙街19-25號祝安行303號室

電話:2543 7868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9am-5pm;星期六9am-1pm

撰文: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

編輯:潘惠卿

美術:魏家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