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癟三」 - 李純恩
跟上海老人家聊天,說起某人,老人家一臉不屑說:「這個人是個癟三!」上海話中的「癟三」,本來是形容很窮的人,比如把拾荒者叫作「垃圾癟三」。到了後來,「癟三」被用在形容人格上了。於是只要是某一種人格,就可以稱為「癟三」.這就像廣東人口中的「乞兒」一樣,可以是乞丐,也可以是某一種人。
這種人,不管身家有多少,名氣有多大,學問有多好,因為人格上的問題,是癟三的,始終是癟三,是乞兒的,始終會露乞兒相。
只要你留意一下,就會知道身邊有身家億萬的癟三,飽讀詩書的癟三,道貌岸然的癟三,無論金融界、學術界、生意圈、藝術圈、政界──都不缺癟三。癟三們的共同點是,不管平時如何裝模作樣,一到關鍵時刻,就會露出癟三樣本,就會做出癟三之事。當一個癟三露出底來,即使穿得滿身名牌也擋不住那股癟三氣的,錢包裏再有錢也掩不住窮相的。有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但若是一個癟三,不管讀多少書,依舊一副癟三相的。至於政壇,由於要乞求太多東西,更是大半為癟三。
可見,癟三是種品格,生於內而形於外,不用太大考驗,到時到候就會露出癟三相,比如一些叱咤商場風雲的大老闆,平時不可一世,但一到中南海,排隊拍照的時候,立即癟三起來。這是因為強中還有強中手,癟三之間的競爭固然厲害,若遇到一個「中央首長」,沒得競爭,只好「吃癟」。「吃癟」也是上海話,意思是碰到一個自己無法超越的對手,馬上「吃癟」。吃了癟就不再囂張了,縮到一邊去,涎着臉,那個相,就叫「癟三相」。
癟三很可憐,癟三也很可惡,可惡在於癟三不要臉,你做不出的,他做得出,所謂「人生賤則無敵」,這也是為什麼有些所謂的「成功人士」,弄了半天原來是個癟三,若他不癟三,便「成功」不了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