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齣本土電影「中英街一號」,因將一九六七年五月暴動與今日傘運本土抗爭之故事並列,同時引起親中愛國與泛民黃絲帶雙方不滿。電影成本低,但能量巨大,卻遭到評論苛責欺凌,令人意外。
親中勢力敵視,因為觸動一九六七年之香港文革,政府基金不撥款,沙頭角邊境不合作。但有民主派人士指導演醜化傘運,因為戲中「六七」沒有暴徒作惡畫面,角色個個愛國,出品人當年是紅色少年囚犯,導演趙崇基君有美化港共暴動之嫌。但本土抗爭那個故事,同一男主角卻偽裝跳海逃避,編導醜化今天的年輕人。
然而電影不是這樣量度着看的。「齊瓦哥醫生」有沙皇軍隊鎮壓示威者的開槍場面,但在十月革命之後,電影卻沒有一場描繪共產黨槍斃地主。但「齊瓦哥醫生」卻是反共經典。
「投奔怒海」的導演許鞍華一點也不反共,出品人是左派花旦夏夢,海南島解放軍支援拍攝,拍出來變成控訴越共慘無人道,新華社社長王匡因此撤職。若以僵化的政治教條,此一怪事不知如何解釋。
「中英街一號」是少見的思考型、感觸型、知識型的港產片,好看在曖昧處,引人入勝在戲內的黑白,戲外的留白,令人思緒如孤鷗逐浪,迴想如流水飄萍。
戲的重心在後面四十分鐘的現代抗爭,與一九六七對比。五十年前那場暴動,角色口口聲聲毛主席周總理,背後有一個紅色祖國的強大靠山,聲勢浩大,而且明天隨時準備解放接管香港。而今日的菜園村和傘運,幕後並無任何國家政府支持,英女皇不管,所以是一支孤單悲哀的力量。導演講了這一點,暗中同情的是那一方,其實很清楚。
若習慣了中國式的戲劇面譜,就不一樣了。趙崇基君若逢今日姚文元江靑在生,其大作一定列為「清宮秘史」式的大毒草,他要像姚克一樣逃亡。此所以「中英街」是一張給今日香港人開出的試卷。
戲中女角廖子妤,演六七的書院女生,因愛郎是左仔,也牽連進牢房。鏡頭一轉,她以街頭抗爭者的另一人也從特區的監獄走出來了。這個女角,由被動變為主動,時代不同了,女性主義抬頭。當中此一進出牢門之轉折,雖無「二○○一年太空漫遊」人猿將骨頭扔向半空、落下來變成一艘太空船之震撼,張力處見反諷,亦神來之筆。
怎會是美化六七暴動、醜化今日青年社運?若有一點看過意大利安東尼奧尼電影的歐洲電影文化修養,就知道沒有這回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