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6日星期三

驚蟄「打小人」起源,用心良苦 馮睎乾十三維度

 


驚蟄「打小人」起源,用心良苦
今天驚蟄,農曆仍是一月廿五,但月的干支已由丙寅換成丁卯,即「太陽曆」的二月了。原來二十四節氣和年月干支的交接,完全由地球繞日公轉的運動決定,跟陰曆的一月、二月⋯⋯十二月沒有關係,可惜許多人至今仍不明白兩者區別。
二十四節氣怎決定呢?簡言之,你可把地球公轉一周(從地球觀測,就是太陽在天球移動的軌跡,即黃道)的360度分為四段:春分0度,夏至90度,秋分180度,冬至270度,再到春分共360度。以上每段又分六小段,一段15度,一年恰好24段,對應廿四節氣。驚蟄是春分前一節氣,即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清明是春分下一節氣,即黃經15度,其餘節氣依此類推。
二十四節氣全名始見於《逸周書.時訓解》、《淮南子.天文訓》等,個別節氣名稱也散見於先秦典籍,相信二十四節氣在春秋戰國已經成形。但你可能不知道,驚蟄最初排序跟今天截然不同。
現在是雨水(寅月下半月之始)在先,驚蟄(卯月之始)在後;古時則驚蟄在前(在正月),雨水在後(在二月)。大約到春秋末年四分曆出現時,驚蟄才排在雨水後——但漢武帝之前還未成為定制,驚蟄時先時後,頗為混亂。
那麼驚蟄「打小人」又在何時出現呢?其實兩年前我已寫過「打小人」(文章連結在文末),表示無從稽考。現在我也查不出它始於何時,只發覺可從另一角度,探討這個有趣的文化現象。
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大家就忽然要「打小人」,也許跟《逸周書.時訓解》所載的古代民間信仰有關:
「驚蟄之日,桃始華;又五日,倉庚鳴;又五日,鷹化為鳩。桃始不華,是謂陽否;倉庚不鳴,臣不從主;鷹不化鳩,寇戎數起。」
原來古人把一個節氣分為「三候」,五日一候。他們認為在驚蟄的第一候(即頭五天),桃花會盛開;第二候,黃鶯(古名「倉庚」、「黃鸝」)會歌唱;第三候,鷹會化為布穀(古稱「鳩」)。
如果以上三事都沒發生,代表什麼呢?桃花不開,表示陽氣閉塞;黃鶯不叫,表示民臣有二心,不服君主;鷹不化為布穀,表示寇盜四起,國家紛亂。
「桃始華,倉庚鳴,鷹化為鳩」也見於《禮記.月令》,但沒提及「驚蟄」,也沒有「桃始不華」之後的內容。《逸周書》的說法,應該反映了戰國以來的民間信仰,聽來跡近無稽,我卻認為是古人勸諫國君的「密碼」。大家看懂嗎?
桃,自古以來都被視為陽木,可以辟邪,桃花開是隱喻陽進陰退,小人道消,君子道長。黃鶯,古人認為牠性和不妒,是善良的鳥,當春而歌,象徵代國君宣布春時,勸民務農。鷹是凶猛的鳥,化為布穀,象徵春天降臨,萬物生長,治國者要把戾氣化為祥和,仁愛百姓。
反過來說,桃不開花,陽氣閉塞,即暗示小人當道;黃鶯不啼,即臣子失職,民心渙散;鷹不化鳩,即君臣不仁,必多賊寇作亂。古人所謂「驚蟄之日,桃始華,倉庚鳴,鷹化為鳩」,說穿了都是趁新年伊始,規勸治國者應該「親君子,遠小人」而已,後世民間只取其「陽氣生,陰氣消」、雷霆驚蟄之象,就演變成「打小人」了。
學習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後,我們不妨看看今年驚蟄,桃花有沒有開?黃鶯有沒有叫?鷹有化為布穀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