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6日星期六

關於洞穴,我想說的是

關於洞穴,我想說的是


 寒流來襲,大帽山頂氣溫跌至冰點,人們都往山上跑,希望看到掛在枝椏上的冰霜,我卻向海邊走。半天補假,其實也走不了太遠,跳上往長洲的渡輪,個半小時後,便在白鰽灣附近怪石纍纍的岩岸。這裏有條家樂徑,傳統的本地遊景點,疫症流行後更是人山人海,然而這天卻異常冷清,是因為非假日,也因為天氣冷吧,雖然有陽光,冷風吹來,仍感陣陣寒意。

走過「五行石」陣,鯆魚灣畔巨石間穿梭岩巷,之後便是有名的張保仔洞。很久沒有入洞了,往日就算經過,總是有人龍在排隊等候入洞,洞內環境狹窄,近月疫症兇猛,想到穿洞時近乎零的社交距離,更加不會進入。此時見四下無人,手機又附有手電筒功能,於是決定入洞,攀下鐵梯,進入稍寬闊的洞心。洞穴黑暗,沒有任何光線,溫度卻保持恒定,相對洞外寒風凛冽,竟覺有點暖意。

寧信影子真相 不信善意解放者

「這裏暖啊,真不想出去。」「好吧,我陪你。」一對衣着有點單薄的年輕男女邊說邊下攀入洞,驚覺洞中有人,對話隨即戛然而止。無意當電燈泡,我繼續前行,背後忽然傳來驚叫聲,「沒電了!」原本依靠手機屏幕微弱光線照明的男女,逐漸陷入漆黑之中,男生開始被埋怨,為何只顧拍照用光了電。自己也曾在深入港島二戰日軍地洞時走錯分支,跟同伴失散,明白在黑暗封閉環境中迷失方向的徬徨,「你們跟着我走吧。」我把手電筒照向他們,然後發覺,對方正背向着我,準備摸黑走回洞穴入口,女生再次驚呼,應該是被洞壁上投射出來的黑影嚇了一跳。

從靠海邊的洞口攀出,兩人連聲道謝,但表示還想在洞口內多留一會,「洞裏比較暖。」男生半開玩笑地說。忽然想起朋友K在臉書上關於「柏拉圖洞穴裏的囚犯」的分享:從一張在張保仔洞內的自拍像,談到好怕變老,不是怕身體衰弱百病纏身,而是人老了,有意無意之間,讓自己成了柏拉圖洞穴裏的囚犯。

洞穴是古典哲學中的著名比喻之一,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借老師蘇格拉底的口敍述了這個比喻,旨在闡明哲學教育作為思想解放過程的必經之路。一群囚犯被終身關押於一地下洞穴,雖有通道往地面,囚犯被鎖的狀態,令其永遠只能前望洞壁而無法轉身,因此根本不知道背後有出口,也看不到照明的火炬,只能看見洞壁上的光影。獄卒來回穿梭搬運物品,在牆上投射的陰影,他們的對話,在穴居人的的理解中,變成會移動、會說話的影子。

如果給一名囚犯鬆綁,讓他看見出口,看到影子的成因,他可能會因強光刺激而痛苦不堪,認為看到的不是現實,期望重返自己習慣的位置。因為他相信,只有在洞壁上能看見真相,而不會相信一個善意的解放者。

暗黑困境,總有出口──港島東區二戰日軍地洞。
暗黑困境,總有出口──港島東區二戰日軍地洞。

戀棧溫暖的錯覺 才離不開臉書

然而鬆綁的囚徒走出洞穴,也許慢慢適應陽光,看見新鮮事物,有了經歷和認識,不會再願意回到洞穴去探究那裏的光影。就算他還是回到故地,想跟其他人分享所見,也會被認為是在地面時弄壞了眼睛,會嘲笑他,覺得離開洞穴顯然不值得一試。朋友K更作了另一種解讀:囚犯其實沒有被鎖,只是覺得洞壁的重重黑影是每分每秒監視着他們的獄卒,因而不敢動作。

社交媒體大遷移,成為近日熱門話題。10年前「保衞大浪灣」等保育和民間倡議運動中,善用臉書做組織動員,成為成功的關鍵,然而10年間因演算法對接觸溝通的妨礙、資訊技術優勢被系統收割,這類社交媒體已漸變成圍爐取暖的空間,也只剩經過濾的「真相」。現實中的洞穴,可以是人們害怕離開的comfort zone,但我們也不是一直被鎖於洞穴的囚徒,反而是自願入洞查研的探險者,只是有人戀棧溫暖的錯覺,不想離開,一如我們曾經喜愛的臉書。

Daniel-C

好山愛水的城市野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