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8日星期一

全行僅餘兩師傅 夕陽手作行業  港製髮廊花柱 褪色冇轉機

 全行僅餘兩師傅 夕陽手作行業  港製髮廊花柱 褪色冇轉機

全世界的髮廊轉燈,幾乎都是由紅白藍三色組成,唯獨香港出產的轉燈款式五花八門,鮮艷奪目,有別於其他國家。隨着轉燈行業及手藝式微,如今香港只剩下最後兩間工場出產港式轉燈,詩美雅的王師傅就是其中之一。

「永新、日昇、達成、東方、新力、新興、陽光、合益、毅光……」這些都是過去製造轉燈的工場名字,王師傅仍能逐一讀出。他說,行業風光時大約有10間,現在只剩下永新和自己的詩美雅,其他工場已經不存在,這門手藝相信快將消失。57歲的王師傅雖然年紀不小,但他卻是最後一位入行,至今經已32年,見證着整個行業式微,等待着夕陽西下。

他說,坊間普遍稱這個髮廊掛飾作轉燈,行內人以及上一輩的理髮師傅,則稱它為花柱,惟他也不知道花柱這名字的由來。香港的花柱有別於外國,除了經典紅白藍,還有很多不同顏色,例如綠色、金色、銀色、黃色,只要你能想像到的,都能放在轉燈內。也許因為其款式多變、配色百搭,才有花柱這美麗的名字。

據說花柱源自中世紀,髮型師除了要為客人剪髮外,還需要兼顧一些手術,例如拔牙和截肢。紅白藍三色,分別代表動脈、紗布和靜脈。另一個說法就指與法國大革命有關,當時革命分子多以髮型屋作集結地點,只要花柱一轉,代表行動開始。

師傅說,花柱早於五十年代左右出現,當時柱身為圓柱體,主要以玻璃製成,上下均有一盞燈,顏色為紅白藍三色。踏入七十年代,花柱工匠放棄採用玻璃,改用亞加力膠板,原本的圓柱設計改成六角或者八角柱體。師傅解釋,膠板成本較低,加上圓柱設計本身需要很多工夫,要做到柱身夠圓且對稱很困難。由當時起,香港花柱便踏入角形的年代,沿用至今。

Alan有兩支自購的港製花柱,左面的已不會轉動功能,右面不懂發亮。
Alan有兩支自購的港製花柱,左面的已不會轉動功能,右面不懂發亮。
詩美雅的王師傅正為剛做好的紅白藍經典款花柱進行亮燈儀式。
詩美雅的王師傅正為剛做好的紅白藍經典款花柱進行亮燈儀式。

最風光月賺兩萬 後繼無人冇前景

直認是偷師起家的王師傅,當初時常到日昇取經。他說,自己向來對手作仔很有天份,看多兩眼便會懂,惟他指花柱製作其實很麻煩,「材料你可以買回來,但內部要一手一腳做出來,連摩打也要靠自己起模,自己綑線圈。」他續指,港式花柱奧妙之處正正是摩打部份,通電後透過上下線圈提供磁場,讓底部一片細小鐵片轉動,繼而帶動整個花柱自轉,拉出則慢轉,推入則快轉。

「入行初期算是最好光景的年代,因為髮型屋在那個時期也是最風光,所以才成就了那麼多間製造花柱的公司。」師傅說,他們的工作除了為髮廊製造花柱,更為他們製作招牌,後者其實才是主力。當時一支花柱賣400至500元,連同招牌生意,每個月可賺近兩萬元,「那時期是最好做,定單一張接一張。」30年後的今天,一支花柱約賣900元,但生意卻只足夠餬口。

聊起昔日往事,師傅續分享,上一輩的花柱師傅為了名聲及建立客源,他們會向髮廊提出免費更換花柱服務,一方面可以與客人保持關係,另一方面就是為了霸地盤,造就當時個別地區的花柱和招牌,都是由同一間工廠負責。

除了髮型屋,以前夜總會也會找花柱廠打做招牌。不過那種招牌,並不是我們在街上抬頭見到高掛半空的那一種,而是櫥窗類型的招牌。王師傅憶述,這款櫥窗招牌多以絨面紙設計,用細小玻璃階磚砌出圖案,櫥窗內則放有一些擺設及照片,吸引途人注視。不過這款櫥窗幾近絕迹,變奏版本只能在油麻地一帶的懷舊歌廳外找到。

花柱工藝後繼無人,行業更處夕陽尾聲。王師傅直言,行業無前景,如有朋友想入行也會把他勸退,但自己會繼續落手去做,直至失去工作能力為止。他淡然回應:「其實沒有甚麼可不可惜,因為每一件事情都有完結一天,這個任務已經完成了。」

製作花柱的模具由師傅親手製作,用作外殼定型,伴隨他二十多年。
製作花柱的模具由師傅親手製作,用作外殼定型,伴隨他二十多年。
廠商貼紙是港式花柱一大特色,附有廠名及聯絡電話。
廠商貼紙是港式花柱一大特色,附有廠名及聯絡電話。
師傅正在組裝花柱,過程間表現十分專注。
師傅正在組裝花柱,過程間表現十分專注。
港式花柱其中一個特點是內部的摩打,花柱靠其發出的磁場轉動。
港式花柱其中一個特點是內部的摩打,花柱靠其發出的磁場轉動。

MIHK耐用 12年後僅摩打損壞

為了不讓港式花柱無聲無息地消失於人世,花柱發燒友Alan努力走遍全港、九、新界,尋找各式各樣的港產花柱,並將其拍攝下來,然後詳細記錄位置及廠牌,並放上網與網民分享。他估計,全港港式花柱不多於400支,主要集中在九龍城、深水埗、長沙灣等舊區。

除了拍片作紀錄,他早前更在毅光的師傅退休前,特意上門訂購兩支花柱作收藏。他分享,毅光的特色仍然保留了人手噴畫斜紋的工序,故此當時要求師傅在他其中一支花柱上噴畫斜紋。雖然線條並不完美,色澤也不均勻,但Alan卻偏愛這種不完美,並在另一支自行加工,加上了自己喜愛的元素。

訪問當天,Alan帶我從深水埗走到長沙灣,過程中見得最多的是LED燈花柱。他說,千禧後髮廊主要使用LED燈,它們多是大陸製,價格便宜,三四百元便有交易。此外,不少新興的速剪店索性不裝花柱,但無論裝與不裝,Alan認為,現代的LED燈款花柱已失去原有特色。

走到福華街,發現一間由泰國人打理的理髮店「美雲美髮室」。店舖門外分別擺放了一支壞掉的永新製港式花柱,以及一支轉動中的國產花柱。兩支花柱雖然同是紅白藍三色,但老闆說設計意念來自家鄉泰國的國旗。老闆表示,店外的港式花柱買了12年,是開店以來第一支購入的花柱,防水的,但摩打已壞掉。之後她用指頭敲打旁邊的國產製花柱,「大陸那一支就兩年左右,這支你看看,用料多麼廢。」其軟膠片的設計現在已出現明顯破裂,或者這就是Made in Hong Kong與Made in China的分別。

九江街則有一支透明外殼設計的花柱,內部零件及結構一覽無遺。
九江街則有一支透明外殼設計的花柱,內部零件及結構一覽無遺。
福榮街的藝美髮廊用上紅白色設計的花柱,顏色鮮艷奪目。
福榮街的藝美髮廊用上紅白色設計的花柱,顏色鮮艷奪目。
石硤尾澤安邨的飄逸髮廊花柱,是少見的格仔款色。
石硤尾澤安邨的飄逸髮廊花柱,是少見的格仔款色。
深水埗南昌街仍能找到高掛半空的港製花柱,以金綠兩色設計。
深水埗南昌街仍能找到高掛半空的港製花柱,以金綠兩色設計。

記者:陳家榮

攝影:簡加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