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丸。潮汕名物。又名牛肉丸。
顧名思義:「要用牛肉打成丸狀、才稱得上為牛丸。」沒有異議,理所當然。
只是,人心不古,世事往往不是理所當然的。
2013年5月,香港有線電視《新聞刺針》記者驗出有粉麵店及凍肉店的牛丸,
其實不含牛肉成份。從此,牛丸是用牛肉做的概念,受到質疑。
牛丸不用牛肉做,那良知還在心中嗎?
到底世上還有沒有真牛丸?還有沒有有心人?
扎根大埔四十年
在大埔,隨便找個街坊問問,都知振興肉丸的名字。
這家店標榜百分百原肉製造,就是原條牛後腿肉,不摻雜肉,不加肉碎,口感爽滑彈牙,咬下時肉汁四濺,吃的是真材實料,童叟無欺的承諾。也是老一輩潮州人,那股實牙實齒,打甩門牙帶血吞的個性。
振興牛丸的故事,很反高潮,不是由牛丸說起,而是由一粒雲吞而來。
創辦人陳南奎,五十年代從潮州偷渡來港,最初任職粉麵檔師傅,每天於煙霧瀰漫的麵檔中工作,忙足一整天,因為整天都沒吃過甚麼,試過煮麵期間,吃了一粒雲吞充飢,被老闆不問因由破口大罵,陳南奎年少氣盛,難抵屈辱,憤而辭職,決定自立門戶。
1967年,陳南奎與同鄉於九龍城寨設工場打魚蛋,後來發現牛丸利錢較好,就開始了手打牛丸的生涯。七十年代,工場遷往荃灣大壩街,生意略有起色卻換來業主加租。陳南奎不甘被業主牽着鼻子走,1977年向銀行貸款二十多萬,購入當時還沒有電氣化火車,沒有吐露港公路往市區的大埔地舖連閣樓,從此扎根。
可憐天下父母心
陳南奎和太太,育有八名子女。舊社會體系,讀書除了靠天份,也要看你在家中的排行位置,大哥家姐一律免問,為了幫補家計照顧弟妹,犧牲是在所難免。更何況,陳南奎一家十口,三個大兒子小學畢業就輟學,一直在工場裏幫手,打牛丸、做包裝,還要送貨,更被朋友取笑為「牛丸仔」,難怪對牛丸工場有點抗拒,但每天還是戮力工作不欺場,是陳媽媽眼中的好幫手。
「買了舖,生意最初又沒有想像中好,沒錢請夥計,一家人各自分工,賺得不多,甚至有時每天只能吃一餐……不夠飽,還要出力打牛丸。幾個小孩童年都過得很慘,真的很可憐。尤其三哥,那年冬天很冷,將近聖誕節氣溫不足10度,訂牛丸的人很多,三兒子一早就忙着送貨,而我們在工場打牛丸,也打得很累,晚上沒多久一家人就倒頭大睡,完全忘了還有一個兒子在外頭。當三兒子送貨送到半夜回來,拍門拍了很久,我們都沒聽見。在天寒地凍的晚上,他只好在舖外睡覺,第二天開舖,看見三兒子瑟縮在門外,冷得口也震,面色蒼白,哼也沒哼一句就逕自回工場幫忙。我的心很痛,最痛的是他太懂事……」說到這裏,陳媽媽突然百般滋味在心頭,老淚縱橫。
現年83歲的陳媽媽,也有自己的故事。1959年隻身來港,婚後就幫丈夫打拼,身形瘦削,卻能每天打上數十斤牛丸,直像傳說中的雙刀火雞姐。砧板上的神乎其技,並非天生,原來是迫出來的。
「以前都不懂得打牛丸,丈夫要做這門生意,就要學,他教曉我,就多一個人幫手,熟能生巧,每天都在打,當然快。」
雖然已八旬,但她從沒有退下來的意思,訪問當天,仍在工場幫忙包裝牛丸,忙東忙西,樂在其中。
「習慣了,不回來反而不舒服,每天有點事忙,總比閒在家裏好。」
是的,丈夫離世後,這裏就是陳媽媽的所有,對丈夫的回憶,每天都在細味着。
兄弟齊心利斷金
陳家三兄弟,一直都齊心為家業打拼。還有一個小兒子,隨着年齡漸長,也跟在哥哥身後幫忙。但這小兒子,際遇有些不同。他叫陳岳成,洋名Pius,1991年,家業有三個哥哥打理,他竟有機會赴美國升學,畢業後更順理成章於當地大品牌任職電子產品推廣,本來可以擺脫這從小就視如畏途的祖業。直到2007年,老父年紀老邁退下火線,大哥、二哥意興闌珊欲結業,Pius卻捨不得父親心血,決定放棄高薪厚職回來接手。
「以前很討厭做牛丸,八十年代魚蛋驗出含水楊酸,連帶肉丸亦受牽連,生意大跌,我樂得清閒,就被家人痛罵少不更事,怎料到現在我會為拓展家業成功而自豪。」Pius說。
他在外見過世面,回來後不再墨守成規,決定大事改革,洗去老態。
「我回來接手,家人當然高興,但要全部革新,他們又會擔心,你知道嗎?我回來時,已是2007年,公司連一部電腦也沒有,還是用手寫單,人手多,但生產量少,在生意虧本下,決意斥資約500多萬元添置新器材,更將工場由地舖搬往火炭工廈,兄弟中最初都有反對,但他們相信我的革新會帶來盈利,最後不但出資,更出力幫我執行,回想起當時的我,真的沒路可退,就孤注一擲,因為我相信,做生意是要看長線。不能說我現在很成功,但不革新,老店就沒有出路。」Pius一口氣地說着。
堅持傳統不改變
孤注一擲,將家業翻天覆地革新,固然困難。但有一件事,他卻由始至終,堅持不改變,卻比改變更加困難。
「我們的牛丸,用的是純牛肉,爸爸那個年代就是這樣製造,這個家傳秘方,一點也沒變。」Pius斬釘截鐵地說。
他說,有些店的牛丸用的是下欄肉,甚至摻雞肉、豬肉和馬肉,而他們用的是原隻全牛後腿肉,以前是人手打,現在切片後放入機器絞碎,再將已絞碎的鮮肉倒入打漿機,若冷藏過後水分仍未收乾,肉質濕度不夠,就要加冰粒降溫及加濕,再將肉漿放入唧丸機,唧出的肉丸放在攝氏80度高溫熱水中定型,然後再用攝氏90度高溫熱水煮熟,放涼後才可以包裝。工序雖然繁複,卻沒有半點妥協的餘地。因為即使人手換了機器打,牛丸還是必須用牛肉做的,他心裏清楚明白,這是老父留下來的堅持,不能踰越。
他也一直守着這家訓,以此為基礎,向外發展。2009年美食博覽,他們推出「一蚊一百粒」奇招,最高峰時吸引近五百人來排隊,大小傳媒爭相報道,一夜間聲名大噪,為品牌做了最佳推廣。之後乘勝追擊,將品牌推向連鎖超市,印有品牌包裝的牛丸肉丸,終於跨出大埔,港九新界都有得賣,全港銷售點更多達200個。產品由以前的10款,到現時多達70款,除了牛肉丸、牛筋丸,還有黑椒牛丸、麻辣牛丸、濃湯牛丸等,亦有豬肉丸、墨魚丸、貢丸……連魚蛋皮小籠包、炙燒芝心丸等新式肉丸都有,打入年輕人市場。
父愛就是原動力
不過這些成就對他而言,只是一堆數字,能守住爸爸的心血,秉承爸爸童叟無欺、真材實料的營商之道,才是他真正的驕傲。今天回望,當初能捨棄自身前途,回巢瞓身一搏,一切也許源自與父親的一個經歷。
「他很疼我,很緊張我們幾兄弟姐妹,尤其對於頑皮的我,我試過跌倒,頭破血流,爸爸緊張得立即帶我到私家醫院,醫生說傷口很深,失血太多,擔心對日後有影響,建議做磁力共震檢查。那個時候,磁力共震檢查費真的很貴,但爸爸連考慮也沒有,就立即替我辦手續。完成檢查,離開醫院,爸爸帶我上茶樓,爸爸的同鄉問起,覺得爸爸大驚小怪,小孩子跌倒沒甚麼大不了,但爸爸卻不認同,更跟同鄉頂了幾句嘴。」
這件事,一直藏在Pius心底,他知道,爸爸雖然窮,但在子女與金錢之間,陳爸爸一定會將家庭放在首位。
「我很記得,有一次看見爸爸站在這裏,環視四周,他看着客人進進出出,就露出了一個簡單但滿足的微笑,這個笑容到現在還歷歷在目。」想起爸爸的好,Pius至今還是感動的。父親對家庭的擔當,對子女家人的愛,不但成了他的榜樣,也成了他推動家業向前的原動力。而這愛家的男人,除了受兒子的尊敬,也影響了身邊不少人。同樣位於大埔的郭仔記車仔麵老闆郭生,一講起合作了三十年的故人,還是讚不絕口。
「陳伯(陳南奎)人很好,我1989年開始跟他們要牛丸,他對街坊很照顧,以往生意忙,要牛丸應急,撥一個電話,就算再夜再忙,他都會立即送貨給我,錢他先不計,說慢慢再收,這就是人情味……有沒有試過其他供應商?當然有,但一試就知道是用冷凍牛肉做,味精重肉質不爽彈,價錢較振興平也沒用,我寧願貴一點,都要給食客食最好的。」郭生說。
都說,人心肉做,牛丸該用牛肉做。也許,陳南奎想也沒有想過,畢生堅持那些理所當然的東西,今天會成了瑰寶,成了招牌。怪只怪,光怪陸離,人心不古。怪只怪,世界變得太快,世界變得太壞。●
大埔振興肉丸
總店:大埔墟鄉事會街47號地舖 (大埔墟站A2出口)
營業時間:8am-7pm
分店:灣仔堅拿道西15號永德大廈G17號舖 (銅鑼灣站A出口)
營業時間:10am-8pm
查詢電話:2947 0447
撰文:馬小鈴
攝影:張芷澄、謝致中
編輯:潘惠卿
美術:魏家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