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1 年 1 月 26 日,英國皇家海軍於港島水坑口,即今日的上環登陸。香港開埠,自此揭開「由小漁村發展成國際大都會」故事的序幕。香港開埠180年,滄海桑田,地圖記錄着滄海如何被沙石填成平地,再建出高樓大廈。
「好像上癮般,環環相扣,其實我儲地圖就是喜歡觀察變化,每10年看地圖的建築物、填海、街道的轉變,看到百多年前香港的地圖,猶如去了歐洲,但為何香港現時不同了?」文化導賞員任正全語帶苦澀笑道。
他以雙眼見證着「消失中的香港」,消失本無形,但因他40多年來收藏着不同年代的舊地圖、舊相、舊明信片等,於是他觀察到消失的過程。他舉例說:「(與以前)最大分別的其實是海岸線, 以前(1842年)香港的海岸線在皇后大道中、皇后大道東,現時一直填海至告士打道,再到新建的會展,距離原來的海岸線很遠。」他就是比較不同年代的地圖,看着海岸線越推越前,看着我們由小聽到大的「水深港闊」維港如何越收越窄。
他一手拿着舊照,一手拿着地圖,帶記者走到於1890年舊照中仍是迎海而立的滙豐總行前,「我們身處的位置,在百多年前若退後多幾步,就已經墮進海了。」滙豐總行自1865年已屹立在此,任正全站在今天滙豐總行門前,手指着在131年前原為海的德輔道中,人來人往,Google地圖顯示還要多走1公里,才可走到中環碼頭的岸邊。
1845年,香港只有16條定名街道,現時已增至4,000多條,以為街道只會有增無減?非也。只要細心看地圖,就會發現很多街道因城市發展及規劃,已經無聲無息地消失。「當街道因重建而成為地盤後,路牌沒有了,建築物拆掉了,不留一點痕迹。」除非街道極具特色,如俗稱囍帖街的利東街、俗稱鴨蛋街的永勝街等大家會留意,否則大多數街道都會如灣仔船街盡頭的「厚豐里」,或是在走遠一點的「迪龍里」一樣,靜悄悄地被新樓盤、商業大廈,或是城市規劃所吞併,在地圖上消失。
燈籠洲小島 對抗清軍的堡壘
如果跟你說,離銅鑼灣不遠處曾經有座無人小島,但現已從地圖上消失,你相信嗎?
任正全拿着四十年代的地圖,指着離銅鑼灣不遠處的確有座看起來比跑馬地還要小的島。這座島名為奇力島或加列島,又叫燈籠洲,任正全指在殖民地年代小島被英軍充當軍火庫,又曾因其位於九龍半島與港島之間,在九龍半島還未割讓給英國的開埠初期,充當抵抗對岸清軍的前哨堡壘。「約1969年,因興建紅磡海底隧道要填海,將小島至銅鑼灣部份連在一起,從此這座島就在地圖上消失。」任正全比對着不同年代的地圖,原本四面環海的小島六十年代開始有海堤從銅鑼灣波斯富街連接加列島。「現時島上的遊艇會,警察俱樂部仍然存在,但島卻在地圖上消失。」
另一個從地圖觀察到的,就是我們現時仍沿用、但所指對象已消失的地名,例如石水渠街指的水渠在二十年代已逐步填平;雪廠街的雪廠亦已於1955年結業等,我們常說的鵝頸橋,甚至是鵝頸這個地區都在地圖上消失了。鵝頸橋,不就是位於軒尼詩道的堅拿道天橋?「其實這一條不是鵝頸橋。」任正全指着頭上車水馬龍的天橋說。
留名不留物 鵝頸條橋去咗邊?
要說鵝頸橋就要先從鵝頸說起,1850年代黃泥涌下游段落被改建成人工河道──寶靈頓運河,由於寶靈頓運河又長又窄,彎彎曲曲形似鵝頸,因此得名「鵝澗」。1861年為方便往返河堤兩岸(即今日的堅拿道東和堅拿道西),於是在鵝澗上搭橋並取名鵝頸橋, 原址正正位於堅拿道天橋底下的一段。但鵝頸橋在1921年至1929年間,因灣仔填海工程而被拆卸,鵝澗亦從此消失。「基本上河流是在我們腳下。」任正全指指天再指指地,再圈着手上四十年代地圖上的「鵝頸」說:「其實鵝頸是一個地區來的,我手上四十年代的地圖就是將這一帶稱為鵝頸,但現時的地圖已沒有再這樣寫,消失了。」地圖上沒寫,大家亦順理成章遺忘了鵝頸這個地方。
鵝頸區,今日我們只稱為「銅鑼灣與灣仔交界、打小人嗰度」。
記者:梁中勝
攝影:張志孟、鄭明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