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7日星期日

你不認識的「金城武」 - 馮睎乾

你不認識的「金城武」 - 馮睎乾

徐越(左),金城武(右),互聯網圖片。
跟友人天南地北吹水,偶然談及明星際遇。他在影圈多年,眼見有些人離奇走紅,更多的卻懷才不遇,不由得感慨萬千,慨歎命運弄人。我請他舉例說明。友人說:「好多!例如的士陳,十年前你仲講緊『而我不知道的士陳是誰』,今時今日佢已經係大明星。但點解一個唔識做戲,外型又冇咩特別嘅人都可以大紅呢?除咗命,我諗唔到仲有咩解釋。」

至於懷才不遇,他認識一位大陸男演員,盛讚他樣子帥,身材高,人品好,夠努力,也不是沒把握機會,但偏偏紅不起來,多年來浮沉藝海,替他不值。友人滿臉疑惑:「我同佢行出街,見個個女仔都眼甘甘望佢。人人第一眼見佢都嘩一聲,點解咁都唔可以爆紅呢?」我的好奇心已到達極點,問那人到底是誰。友人搖頭說我根本不會聽過他的名字,然後在手機搜出一張他的相片。我一看便高呼:「嘩,呢個唔係金城武咩?」

其實這個男星叫徐越,黑龍江人,三十三歲。十六歲被星探發掘,大學畢業後參加南方模特大賽,得冠軍。他演過電影和電視劇,薄有名氣,但一直星運平平,跟的士陳相比,差得遠了。徐越沒有像友人預期般走紅,我反而不奇怪,理由是「成也金城武,敗也金城武」。長得似金城武,的確能引起星探注意,也吸引到街上的女孩望過來,但在演藝圈發展下去,則很可能變成「山寨金城武」,先天性矮人一截。假如徐越能常常轉換形象,令自己走出金城武的影子,或有更好際遇。

聽了徐越的故事,我不禁重新思考「懷才不遇」這問題。一世人流流長,你總會遇到幾個「懷才不遇」的人。這類時常酸溜溜感懷身世的人,可分兩類:一是其才不揚,甚至乎根本沒有才,他只是自欺欺人,試圖以「懷才不遇」掩飾自己的失敗,或博取他人的同情;二是確實有才,甚至是高才,但那種才能卻很難獲得世人欣賞。

嚴格來說,第一類人並非懷才不遇,只是「壞材不遇」。這類人儘管輸在起跑線,但只要堅持下去,用大聲公日夜告訴全世界他「懷才不遇」,到最後很可能大有斬獲——不因為他們終於有才了,而是他那套苦大仇深的公關成功了,令某些傻瓜信以為真,對他青眼有加。真正絕望的,反而是第二類確實懷才不遇的人,典型人物是屈原。

屈原是中國史上懷才不遇的祖師爺:他忠貞不二,正直不阿,博聞強志,嫺於辭令,這毫無疑問是「才」,但問題是這些才能,根本無助他得到楚王信任。楚王是昏君,自然寵愛小人,如鄭袖、子蘭和靳尚之流。可見在當時的楚國,最合時宜的「才」是巧言令色,不是忠言正直。人間世的才,統統是相對而言,並沒有絕對的才。懷才得遇,關鍵不在才,而在才能與環境配合得宜。屈原的才越大,他得遇的機率其實越低;同理,一位藝人長得越似另一位更有名的藝人,就越缺乏個性,反而更難爆紅。

有一種才,叫不遇之才。你的才能越罕見,能辨認的人就越少,所以只有孔子才知道麒麟,唯有伯樂才懂得千里馬。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你是什麼人,就會欣賞什麼人。最近有朋友跟我說:「我寫文很清晰,但只有思路清晰的人,才看得出我表達清晰。」我馬上想起歌德的詩:「若眼睛不類太陽,則太陽終不可見。」(Wär' nicht das Auge sonnenhaft, / Die Sonne könnt es nie erblicken)

古人似乎總不明白這道理,例如司馬遷晚年寫《悲士不遇賦》就慨歎:「何窮達之易惑,信美惡之難分。」其實中國官場的成功之道很簡單:遇明主則做君子,見昏君則為小人。為什麼爬上高位的多數是人渣或廢柴呢?說穿了只是兩個原因:一,從來都是昏君多,明主少;二,小人能假扮君子,君子很難飾演小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