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3日星期五

帝國史以外的香港(劉細良)

帝國史以外的香港(劉細良)


【文化籽:讀書好】
據說香港初中生強制念的中國歷史課程,會將香港史部份附屬於中國斷代史之內,這明顯是意識形態考慮,目的是建立以內陸中國為中心的香港史觀。老師在課堂上教授秦漢史之後,便用十分一時間教授秦漢時代的香港,聊備一格,充份反映香港史學界的「政治正確」取向。
另一種香港史觀,認為香港進入有意義的現代歷史,是源於鴉片戰爭,令香港成為大英帝國殖民地,進入了全球化商貿網絡,維多利亞城也由此進入世界史。這種大英帝國史觀,是中國史觀的對立面。今天特區官僚、建制派高舉一帶一路旗幟,響應習近平號召之際,但他們態度反智且知識水平低,無法理解近三百年香港與亞洲海洋貿易的歷史關係,才是香港一帶一路面向亞洲的老本,反而一味向學生灌輸內陸中國史觀,相當可笑。

亞洲的香港

日本歷史學教授濱下武志是首先從亞洲視野論述香港,這是內陸中國中心觀及大英帝國中心觀以外的香港史第三個角度。一九九七年出版《香港大視野——亞洲網絡中心》一書通過長期的歷史脈絡去討論香港在亞洲的角色及對大陸的意義。作者在書中強調,由十六、七世紀亞洲朝貢貿易體系,令各地城市早連結而成的「網絡社會」,這是超越國家限制、帶動區域發展,而香港發達的航運業,更使其連結的地區遠至南北美、歐洲、南亞等,成為移民、匯款、貿易等「經濟網絡」。
香港在一八四二年開埠,成為殖民地港口城市,由此晉身為亞洲海洋貿易網絡一員,加上背靠內陸中國,所以才能在短短廿年間成為航運、金融及勞工貿易中心,並奠定了日後一百五十多年香港依靠「人流、物流及資金流」的格局。我們認識這個比香港成為殖民城市早出現近二百年的亞洲海洋貿易圈,比認識秦漢宋元的香港,重要得多!從內陸中華帝國來看香港,我們的而且確是微不足道的邊陲,但如果從十七、十八世紀世界貿易中心區域——亞洲海域來看,澳門、香港、台灣、新加坡、馬六甲,正處於這個新誕生的貿易區域中心。

世界商品中心

要認識這時代,我介紹另一位日本學者羽田正的著作《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跨國公司如何創造二百年歐亞整體史》,此書屬於日本講談社創立百年的出版紀念企劃,這套作品叫《興亡的世界史》籌備近十年,集合日本知名教授,講述含括帝國、信仰、霸權及公司等概念的起落。於二○一○年完成全套廿八冊,而羽田正作品是在台灣出版第一批中譯本。書中所描述的亞洲海域時代,當時正處於世界商品流通中心地位。亞洲海域就像一座寶山,充滿了香料、棉織品、絹織品、陶瓷器等西歐人想要取得的商品。為了取得這些商品,西班牙人、荷蘭人、葡萄牙人、英國人都進軍這個稱為「東印度」的地方。亞洲海域由此成為當時世界的中心。歐洲的東印度公司把勢力拓展到東南亞到西亞、把自己的理論和商業習慣加諸當地時。同我們民族主義史觀理解不一樣,過程中沒有很大的抵抗,其貿易事業之所以能夠成功地開展,與此地的王權開放而且同意「自由貿易」的態度有關。這是民族國家未出現的時代,也沒有甚麼歐洲亞洲的概念。
英國東印度公司將商業活動由印度加爾各答一路向東拓展,進入廣州,希望打開另一個內陸市場,最後東印度公司貿易專利結束,英國以舉國之力打開自由貿易之門,才有香港這殖民地港口城市。香港與亞洲的關係,由是得以延續。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輪船行走亞洲海域港口城市如仰光、新加坡、馬六甲、孟買、西貢,內陸勞工經香港出口,形成「豬仔貿易」,海外勞工匯款回國同樣經南北行的貿易莊。
香港人要參與一帶一路,這才是今天香港史要補的重要一課,而不是「自古以來,香港是中國一部份」。
撰文:劉細良
編輯:謝慧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