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9日星期二

十年記錄改名 見少日都難過 追蹤麻鷹三角戀

十年記錄改名 見少日都難過 追蹤麻鷹三角戀


【寵愛生命】
一支比手臂更長、沉甸甸俗稱「大炮」的長鏡頭,一副望遠鏡,近年在香港不難發現帶着這些裝備,被戲稱為「打雀龍友」的攝影愛好者。陳佳瑋 (Peter)乍看也是其中之一,但他與一般龍友或觀鳥愛好者很不同,因為也許只有他,才會如此長情地追蹤拍攝,為每隻麻鷹改名,風雨不改記錄牠們十多年。
Peter是香港觀鳥會麻鷹研究組成員,也是facebook專頁「我的麻鷹手記」的版主。正職是做工程,修讀的學科與雀鳥無關,但他幾乎將所有公餘時間都投放在麻鷹上。假日會帶領觀鳥活動及猛禽辨識工作坊,每月會參與麻鷹研究組的全港麻鷹點算,每星期至少會拍攝記錄麻鷹一次,在一至五月的麻鷹繁殖育雛季節,更是每星期會拍攝兩三天,每次一拍就是兩小時。

「有時離開牠們兩個星期,看少了牠們一日,都覺得好像欠了些甚麼。」Peter堅持每星期記錄,是因為麻鷹會換毛,每逢四至九月,更會整個身體的羽毛都換掉。他有幾套不同的拍攝器材,長鏡用來追拍空中的麻鷹,短鏡用來錄影巢內片段,還有一支鏡頭專在黃昏時用,加起來大概花了四十萬元。
小鷹(雄)是Peter觀察時間最長的麻鷹,左邊翼有一個凹位,特別易認。
替麻鷹改名「侵侵」 猛禽都戴綠帽
Peter每次拍照都會仔細記錄每隻麻鷹的甩毛程度,觀察羽毛變化,以防換毛後認不到牠們。他憑着每隻麻鷹的外貌特徵、個性或者與牠們的「相識過程」等等,去為牠們改名字,「我第一對改名的麻鷹是『大麻』和『小鷹』,因為猛禽的雌性較大隻,雄性較細小,所以我將大的那隻放第一位叫『大麻』,細的那隻就叫『小鷹』。」翼底斑紋不起眼的叫「毛斑」、頭頂羽毛金黃色的叫「金囡」,搶了人家地盤的叫「侵侵」。Peter說改名是為了方便記錄,但不用冷冰冰的數字或字母,花心思改名字,當中自然投放了感情。他所描述的麻鷹世界同樣感情豐富,「起初觀察的時候,我跟一般人一樣,以為麻鷹是一夫一妻制。直到觀察了幾年之後,看到『大嬌』及『白頭仔』的故事。牠們本來是一對的,直到有幾次看着『白頭仔』飛來想找『大嬌』交配,『大嬌』都拒絕。之後『大嬌』竟然跟第二隻雄性交配,還要給『白頭仔』看到!男性看到這些畫面當然受不了呀!之後『白頭仔』飛走了。」

聽他親身說一次「麻鷹連續劇」,才赫然發現麻鷹都可以這麼有趣。Peter也不是胡亂吹噓的,一切有根有據。他做了一個統計表,清晰列明每次觀察所得的交配行為、飛行路線、生蛋次數、雛鳥成長變化等等。每一張相、每一段片都分好了日期時間,整整齊齊地收在電腦,十多年加起來就是一個巨大的麻鷹資料庫。他本人亦是麻鷹的「百科全書」,「抬頭看到麻鷹,如果低飛的就是那個領域的主人。保護鳥巢比較細心的通常是媽媽,雄性麻鷹跟人類男人一樣,不會太緊張自己的嬰兒。」

Peter對麻鷹的認知,來自累積的經驗及細心觀察,「有些資料外面找不到。拍照人人都懂,買了器材拍得多清晰都行,但分析是比較困難。」有一件事,十多年來他一直銘記於心,「那時我正在拍攝麻鷹,發現為甚麼有一隻的肚特別大,猜想會不會是懷孕了。跟着我很記得旁邊跟我一起拍照的人質疑我,『雀仔那會大肚的』。到現在我有這麼多麻鷹生產前後的紀錄,可以很肯定的跟他說,雀仔是可以看得到大肚的。」他的研究成果亦得到學術肯定,「台灣屏東科技大學有做麻鷹的相關研究,他們需要知道一隻麻鷹由蛋到快要出巢的時間,要預計日子去為麻鷹帶上研究用的追蹤器。他們就會發圖片去問我,估算那隻麻鷹是多少天大。」
影雀有限制 愛護唔呃like
維持了十年的專注和熱情,問到Peter為甚麼如此沉迷麻鷹,答案倒是非常純粹,興趣。他中學時參加了攝影班,二〇〇九年的時候家人發現屋企附近有麻鷹巢,他就跑去拍攝。那個巢就是屬於「大麻小鷹」的,一拍就拍到現在,專頁「我的麻鷹手記」亦是由牠們那時開始設立,「如果說要呃like,我其實對於讚好沒有興趣,那些我不在乎,最重要是給大家知道,麻鷹是一種怎樣的生物,怎樣去愛護牠去觀察牠。」想多些人欣賞麻鷹,但又怕會令麻鷹受到干擾,Peter一直小心翼翼,多番強調千萬不能透露麻鷹巢的實際位置,「其實很矛盾的,我也一直想如何去取得平衡。如果觀察的成果能幫到麻鷹,那當然才是最好。」

近年常傳出龍友為了拍攝動物,開強光燈照射牠們、日夜圍着動物騷擾等事件,Peter認為此風不可長。「對我來說當然是雀鳥的感受及安全先行,相片始終可以再拍過,但那隻雀不見了,你就沒有機會再拍。所以我有限制自己的拍攝時間及距離,一定不能挑戰到牠們的底線。」
大嬌 (雌)Peter改這名字是因為牠經常大叫,但又想女性化一點。
大麻(雌)懷孕中的麻鷹照片,腹部有微微隆起。
白頭仔(雄)牠在三年前最後一次出現,從此就不見蹤影。
(上) 佑賜(雄)和大頸泡(雌)麻鷹交配的一刻,Peter捕捉到不少這類珍貴時刻。
佑賜(雄)城市的麻鷹會誤用垃圾築巢,所以如口罩等垃圾切勿隨處丟棄。 
Peter投放大量時間金錢記錄麻鷹,只這支鏡頭就要十二萬元。蕭志南攝
大麻與小鷹的寶寶,剛剛出生不久,還有雛鳥的絨毛。
香港麻鷹
學名: 黑鳶Milvus migrans
主要晚棲地點:昂船洲、馬己仙峽和西貢羊洲
數量:夏天約一百至二百隻,冬天時居住在北方的麻鷹會南遷至香港,最高峯可達千五隻

記者:李珮禎
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