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7日星期三

80後斥資600萬建淨化場 流浮山養蠔業露曙光(蘋果日報)

80後斥資600萬建淨化場 流浮山養蠔業露曙光(蘋果日報)

香港牡蠣的體形較大,濾水速度快。香港牡蠣的體形較大,濾水速度快。

【追源尋味】
養蠔風險高、成本大,不少蠔民後代已轉行。有人離場,但同時有人選擇繼承,更斥資引入儀器,在絕處鑿出一線光。

80後的陳樹鋒是第五代蠔民,兩年前接手父親百多個蠔排,眼看大眾對流浮山蠔失去信心,不惜斥資300萬元,另獲漁業持續發展基金資助300萬元,建全港第一個蠔淨化場。

阿鋒道:「起淨化場好辛苦。我本身沒有物業,是好辛苦地、全家總動員拿筆錢出來。」加入夕陽行業、還要貼錢做,值得嗎?「香港人現時怕流浮山蠔不乾淨、不安全,唯一的途徑就是令牠乾淨。」

淨化的原理很複雜,但簡單來說,就是利用蠔是濾食性生物的原理,為蠔隻提供乾淨水,讓牠自行過濾體內細菌。先泵入地下井水,再經紫外光燈、臭氧等幾次殺菌, 蠔排泄物亦會經蛋白管淨化。聽起來科學又先進,阿鋒只淡然說:「對不少出產蠔的國家來說,淨化場只是蠔場的基本要求。」淨化場更和香港大學合作, 將四種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霍亂、副溶血性弧菌)的含菌量減至最低。食環署會定期抽驗,淨化場亦需定期向漁護署提交報告。但淨化未能過濾重金屬,需由源頭做起。淨化後的蠔需徹底煮熟才可食用。雖環保署指后海灣水質重金屬含量甚低,符合標準,但大眾的前設非一朝一夕可改變。

「我看好香港蠔業的前景。我們的蠔現以賤價售往內地,若能令港人重拾信心,便不用賤賣。我不是說自己好偉大,我也想賺錢,只是賺錢之餘,可做些有意義的事。」

記者:張欣頤、何嘉茵
攝影:張志孟、伍慶泉


流浮山採蠔泥上飄 70歲祥嫂:歡迎大家嚟學養蠔(蘋果日報)

農曆九至十月收成時,蠔民總有源源不絕的蠔享用。農曆九至十月收成時,蠔民總有源源不絕的蠔享用。

【追源尋味】
不說不知,養蠔業在流浮山已有逾300年歷史,主要養殖香港獨有品種:香港牡蠣。1960至70年代是香港蠔業高峯期,流浮山就有過千人從事蠔業。據1963年《香港年鑑》指,當時蠔的年產量達285噸,價值逾92萬元,出口最遠至北美洲。過後流浮山一帶多了養豬場和養雞場,加上珠三角工業化,后海灣污染嚴重,蠔隻屢次驗出重金屬超標。從此這個產業如折翼天使。但一如各夕陽產業,總有老前輩默默堅守,期望有新血入行,希望重振養蠔業聲威。


流浮山蠔業已超過300年歷史。這兒絕大部份的村民不是姓陳便是姓曾。原來他們大多是從同樣盛產蠔的寶安沙井移居過來。88歲陳銳成是第一代蠔民,亦是沙井人,13歲便養蠔,養蠔養了75年,現已交給下一代打理。「沙井人無人耕田,個個都種蠔搵食。以前的人養蠔,起碼都有百多個蠔排。」

至今仍活躍的蠔民,還有70歲的沙井人祥哥祥嫂。他們在70年代扎根於流浮山,過的仍是傳統蠔民生活。

早上七時,正值潮退。祥嫂趕着抬出一塊「滑板」。這塊木製「滑版」很重,名為「泥板」(或泥屐)。傳統蠔民要靠它踩出泥灘,才可以播蠔種,「四月初八播種,一般來說,四至五年的蠔最好,越寒冷就生得越靚。」祥嫂說。攝影師隨她一齊踩泥板,要踩出去其實很難,因泥灘易令人泥足深陷,連身手敏捷的攝影師亦說有難度。只見祥嫂輕輕一撐,已撐到遠方。「以前年輕一撐就撐過去,現在沒有腰力,老了。」祥嫂笑說。

撐出泥灘後,祥嫂就用傳統方法:「底鋪法」養蠔。先將一塊塊混凝土插在泥灘內收集蠔苗,幼蠔附在上面生長,三年後才移到較深水的地方繼續養殖多一至兩年。一隻「合格」的蠔要養五年先養成。「蠔一定要在一個有空氣,沒有泥蓋的水域會較好,會生長得較漂亮 。」「底鋪法」成本低,但需在潮退之時才能作業。為了分散風險,祥哥祥嫂亦會用新式方法:「浮台式養殖」。祥哥帶我們出海,示範新式方法如何採蠔。

坐了三兩分鐘快艇,出現了一個又一個排列工整的竹棚。祥哥帶我們來到其中一個,解釋「浮台式養殖」的運作:「這個方法是沙井人於60年代去日本學師引入的。搭好棚後,將英泥附在繩上,幼蠔附在英泥上生長,最後將繩縛在竹棚,約兩年半已經可以收成。」這個方法容易操作之餘,更不像「底鋪法」般,要等水退才可以工作。 由於海中的水質比近岸的水質更好,蠔生長更快,現在約兩年半已經可以收成。但成本高易損耗,遇上颱風或會蒙受損失。

天色已晚,眾人折返祥嫂家中。祥嫂在煮蠔民愛食的蠔飯。蠔飯加入臘鴨,油香四溢,臘鴨與蠔出奇意料地搭配。她暗嘆自己對做蠔仍有熱誠,但行業老化是不爭的事實。「現在的蠔業,無人接手。我自己不捨得放手,很想有人接手這歷史文化,歡迎大家隨時來學!無論是誰我都會教。 」
記者:張欣頤、何嘉茵
攝影:張志孟、伍慶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