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6日星期一

「希特勒萬歲」(楊靜)

「希特勒萬歲」(楊靜)


這日和幾個藝術家吃飯,其中一位是德國人,果然又被問到如何看新納粹崛起。
他鼓口氣又吐出來,撇一下嘴說:「你有多少時間?」問者被這樣反問倒緊張了,連聲說簡單說幾句就好。他又撇下嘴,說我覺得不用擔心他們,不過是少數人,被放大出來而已。
大家聊得尷尬,還好手機都收到各種新聞媒體的pushup,中美貿易戰打響。於是焦點瞬間轉移,又去挖苦席上一位美國人。我坐在德國人旁邊,最後沒忍住自以為是,問他怎麼如此確定新納粹人少聲大。他解釋日常生活裏看不到這類人,除非打開電視新聞才能看到相關畫面。我還是質疑,會不會因為他活在首都,往來都是文藝菁英,所以觸不到這些人呢?
他笑:「所以才要問妳有多少時間嘛。說來話長,要從我細細個說起……」這個三十多歲的藝術家,原來就出生在新納粹的大本營,東德城市德累斯頓附近的一個小鎮。如果google一下,會發現那小鎮幾年前還上過CNN、BBC──那是第一起新納粹焚燒難民營的所在。「這些人一直都在,我們出生在德國的貧民區,從小沒錢沒資源,別人不會關注你。只是現在,另類媒體出現了,人人都會用,你就覺得一群怪物突然誕生,快來圍觀啊。」
在他看來,被忽略還是被當作奇觀都差不多。偶爾回去,聊幾句發現那只會讓這群人更加迴避媒體,縮進自己的溝通渠道。「我讀書的時候,因為火燒難民營,常常有各國記者來找我們這幫小孩訪問。有天有個CNN記者找到我朋友,問幾句話拿到他想要的回答後,給了我朋友一點錢,讓他做個『希特勒萬歲』的敬禮姿勢。」最後敬禮了嗎?當然敬禮了,那麼窮、年紀那麼小,是下餐飯重要,還是美國觀眾怎麼看重要,不言而喻。
最後,每個人都得到了他想要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