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評論】《1987:逆權公民》一個比《逆權司機》更黑暗的民主抗爭故事
早幾星期優先場好評如潮的《1987:逆權公民》將於3月1日正式上映。猶記得《逆權司機》去年9月在香港上映的時候,造成一時熱話,皆因電影讓我們了解到韓國爭取民主的一大里程碑,也或多或少讓作為香港人的我們產生共鳴。繼《逆權大狀》、《逆權司機》後,再有一部韓國「逆權」電影上映。《 1987:逆權公民 》是一個比《逆權司機》更黑暗、更絕望的故事,繼續述說全斗煥高壓統治的時代。
撰文:Hannah 輕娜
《1987:逆權公民》:一個比《逆權司機》更黑暗的民主抗爭故事
如果你喜歡去年的韓國電影《逆權司機》,《1987:逆權公民》必定也會正中你的下懷。若了解過《逆權司機》當中的「光州事件」,會更能投入《1987:逆權公民》的故事中。雖然兩部電影沒有直接關係,但《1987:逆權公民》中的故事其實就是《逆權司機》的延續,同樣講述全斗煥統治的時代。
官方故事簡介:
1987年1月,一名參加學運的大學生在被警察拷問的過程中死亡,朴處長 (金允錫 飾) 下令將屍體火化以毀滅證據。另一邊廂,當日值班的崔檢察官(河正宇 飾) 拒絕執行任務,並要求解剖驗屍,結果顯示大學生被拷打致死。經調查後,記者尹尚三 (李熙俊 飾) 亦意外發現大學生的死因是窒息,事情因而在各大媒體上曝光。種種證據矛頭均指向涉事的警察,官方卻依然堅持他只是死於突發心臟病。當朴處長愈想把真相隱瞞,事情就愈一發不可收拾……
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
細心觀察海報,會發現每個人佔的份量一樣,沒有哪一個比例較小或較大,全因每個人都是主角。在電影中,幾位主角其實沒有太多直接的互動,甚至有人是互不相識。即使在沒有「連結」的情況之下,各人卻在追求公義的道路上「遇上」了。若檢察官沒有堅持法律及程序公義;若記者沒有尋找及報道真相;若獄警沒有冒著生命危險傳遞訊息;若牧師沒有勇於發布真相;若學生與市民沒有上街抗爭,韓國的民主也不會發生。電影告訴我們,追求公義並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靠社會上每個人一點點付出而完成的。人們的每個抉擇與原則,都會在無聲無息中影響著彼此,甚至關乎整個社會和國家的命運。
「我們剩下的武器,只有真相。」
「我們剩下的武器只有真相,惟有真相才可令政權下台。」這是電影中最令記者印象深刻的對白。在市民手無寸鐵的情況下,用武力並不是推翻一個政權的最好方法。惟有真相,才可以令普羅大眾認清殘暴政權的真面目。
電影的前半部分,主要圍繞著反共調查局組長朴處長、檢察官還有記者的戰線。全靠記者鍥而不捨的尋求真相、無懼強權勇於報道,才令真相慢慢浮面。東亞日報原本為政府的喉舌,但發現政府隱瞞嚴刑迫害大學生致死,令社長也沒法無視良心做事,決定無視政府的傳媒禁令,報道真相,這樣的轉變實在使人動容。
感情線為沉重情節帶來喘息空間
比起一般的逆權電影,《1987:逆權公民》加入了感情線,無疑是為這部沉重的電影帶來一絲喘息的空間。記者尤其喜歡電影用「鞋」串起了妍熙和李韓烈的感情線。兩人因為一場示威相遇,李韓烈的鞋子掉了,妍熙送他一雙新鞋。妍熙起初拒絕參與社運,後來切身感受到不公義對待的痛,鞋子也巧合地掉了,李韓烈送給妍熙一雙一模一樣的鞋子,妍熙穿起了這雙鞋子,亦代表她終於明白,任何人也無法將政治置身事外。
「愛國心」,到底是「助國」還是「害國」?
《1987:逆權公民》除了讓我們看到了官方打壓平民的一面,也反映了政府各個部門「弄權」的現象,政府內的部門未必一致「槍口對外」,部門之間相鬥、上司犧牲下屬也不是新鮮事。朴處長一角大概是電影中著墨較多的角色,朴處長於電影後段自白,講述一直致力打壓反對黨的原因,讓觀眾加深了對這個角色的了解。這個角色的所作所為,亦不禁讓記者反思,「愛國心」是否可以作為「終極武器」,讓警察可以大條道理打壓平民。盲目的愛國心,到底是幫助一個國家,還是害了一個國家?
妍熙代表了社會大眾的想法
妍熙是一個較為貼地的角色,因為她反映了普羅大眾的想法:政治與我無關。妍熙對學長李韓烈說:「你以為這樣做世界就會改變嗎?」因為家人曾因社運受害,令她認為參與社運只會惹禍上身,故一直置身事外,並反對叔叔參與社運,後來終於明白,即使不找上政治,政治也會找上你。
「六月民主運動」成為韓國民主重要基石
眾多主要角色中,只有妍熙是虛構的,其他均是在歷史上真真正正存在過的人物。在歷史中,大學生在1987年被政府拷問致死,引起全國公憤,南韓民眾爆發「六月民主運動」。直到同年6月29日,民主正義黨總統候選人盧泰愚發布「民主化宣言」,釋放所有政治異見人士,亦全面恢復總統及國會的直接選舉,並以公投方式通過了韓國的新憲法,成為首位民選總統,結束24年的軍事獨裁,而公民直選總統制也一直沿用至今。
「逆權」三部曲 均是全斗煥統治的黑暗時代
雖然三部「逆權」電影沒有直接的關係,但三部都是以全斗煥統治的黑暗時代為題,都非常值得一看。《逆權大狀》以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全斗煥軍事獨裁作為背景。全斗煥靠著兵變上台,異見人士均以「赤色分子」罪名被逮捕;《逆權司機》繼續發生在全斗煥的高壓政治時代,政府1980年5月派精兵到光州鎮壓所有民主運動。翌年,全斗煥正式通過新憲法,並獲得七年的單一任期。一直到了1987年,亦即是《1987:逆權公民》中的重要時刻。
三部電影同樣告訴我們,即使再微小的力量,只要聚少成多、堅守信念,最終都有能力改變世界。
《逆權司機》與《1987:逆權公民》的風格截然不同,前者加入不少笑料,以娛樂化包裝故事,加上電影由頭到尾幾乎都以主角角度出發,兩位主要角色的故事線簡單分明,觀眾較容易投入;而後者則有太多角色,每個角色的著墨不多,許多背景資料都靠僅呈現數秒的字幕交代,觀眾要即時消化許多資訊。不過,角色之多同時亦是《1987:逆權公民》的特色,帶出「沒有一個是局外人」的道理。每個角色的出場時間短,卻均有意義,戲味濃!角色之多也無阻導演有條理地說故事,角色間的故事線互相影響,卻未見凌亂,不過,有「面盲症」的觀眾可能會看得較為吃力。
記者認為《1987:逆權公民》拍攝得更為出色,但個人卻更喜歡《逆權司機》。可能因為前者的故事太壓抑了,電影開場至結局絕大部分情節都讓觀眾感到無盡的絕望,尾聲部分才看到一點點光明,情緒直至最後一幕才得以釋放。
大概是因為世上大部分爭取民主的故事,都經歷著十分相似的過程。作為香港人的我們,看著《1987:逆權公民》,都會對當中的社會風氣、新聞審查、學生運動產生共鳴。結局後的片尾更播放了史實片段,全場屏息,在座每一位都十分沉重,甚至連呼吸聲都聽不到,及後聽到不少「索鼻」、「紙巾聲」。實在不得不佩服,韓國人總是有勇氣一次又一次正視自己歷史的傷口,《1987:逆權公民》絕對是今年必看的佳作。
《1987:逆權公民》
導演|張俊煥
演員|金允錫、河正宇、柳海真、金泰梨、朴喜洵、李熙俊
片長|129分鐘
上映日期|3月1日
演員|金允錫、河正宇、柳海真、金泰梨、朴喜洵、李熙俊
片長|129分鐘
上映日期|3月1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