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6日星期日

永恆的變幻

永恆的變幻



時光荏苒,心腸鐵石。任人一身銅皮鐵骨,如何玲瓏狡猾,又或再堅毅努力,光陰都不曾為誰停留半分。弄得人生苦短,霎眼半生。驀然睜眼,世事已轉了幾圈,眼前是滄海桑田,還是滿目琳瑯,這又是因人而異。俗世中,唯一不變的,就是人都善變。這一回,說說這家位於粉嶺的老粥店。粉嶺嘛,多是居民,沒有很矚目的建築,也沒有聞名的美食。聽得較多的,就數聯和墟了,當中又以墟中的街市最為熱鬧。和一般市政街市一樣,踏上幾級樓梯後,就見中門大開,進內兩條扶手電梯左上右落,直達一樓後又立即看到另外兩條接駁上落二樓的扶手電梯。偌大的空間內人來人往,幾乎都是街坊。地下主要賣海鮮及肉類;一樓則以賣乾貨及蔬果類為主,師奶要不拖着一架買餸車,要不就左手一個大膠袋,右手挽着錢包奔竄,左挑右揀。老人也佔不少,除了偶有數人買餸外,多是乘扶手電梯上二樓的熟食中心醫肚。這裏啊,有一家老到不得了的粥店,用了七十餘年的歲月,搞不清是要告訴世人,她是濁世裏的清泉,抑或在力證永恆的變幻。
及第粥是以前最受歡迎的粥品,因為當年有大量新鮮豬雜提供。
及第粥是以前最受歡迎的粥品,因為當年有大量新鮮豬雜提供。
菜乾粥是粥店最受歡迎的粥品,年輕人都喜歡。
菜乾粥是粥店最受歡迎的粥品,年輕人都喜歡。
油炸鬼要炸得外脆內軟,阿翔表示不容易。
油炸鬼要炸得外脆內軟,阿翔表示不容易。
萬事起頭難
尾隨一位婆婆抵達二樓後,往左邊一瞥,就見到一式一樣,被鑲嵌在地上的圓枱凳,凳子疏落,故中間又梅花間竹地放置了殘舊的膠凳。席上有兩、三位老人,彷彿相識,又彷彿陌生,反正其中一位老公公叫來店員姐姐落單後,剛才的老婆婆又順道點餐。目光隨手執小單子的姐姐去,眼前是約兩至三個打通了的舖位,白燈全亮着,炊煙四起,入面的人兒都被白霧給隱沒了。舉目一望,招牌分了上下兩層,下面是食物的照片,老舊得很,有粥、有飯有點心;上層則見兩個六七十年代女生的卡通頭像,又配有些剪影及舊照,旁支都搶了店名的鏡了。店名用舊陣時牌坊的樣式做成扇形墊底,中央寫了「廣記粥店」四字,下底又印了「一九四九年」,這正是粥店起家的年份。

倏地,一名中年漢突然從白煙中冒出來,他架着眼鏡,眼下的輪廓都被口罩遮掩着,與其他夥計不一樣,他沒有繫上繡着店名的圍裙。果真不錯,他就是粥店的第二代事頭「明哥」。辛勤多年的明哥,如今把廚房的粗重工夫都交予兒子及師傅負責,他則是店裏的打雜,有時間出來跟街坊閒聊一會。只見,他姍姍地走到一位坐輪椅的婆婆身旁,跟她說着話。這位老人家,正是明哥的媽媽,即粥店的第一代事頭婆「娣婆婆」,兩人聚頭,當然是細說往事的好時機。
各式腸粉在粥店賣了多年,很受歡迎。
各式腸粉在粥店賣了多年,很受歡迎。
廣記是一代傳一代的家族生意,家人經常聚首。
廣記是一代傳一代的家族生意,家人經常聚首。
傳統粥店仍供應油炸鬼、牛脷酥、煎堆等油器。
傳統粥店仍供應油炸鬼、牛脷酥、煎堆等油器。
廣記由明哥的父母於一九四九年創立,大概七十年前,聯和墟尚未有街市,只有簡陋的市集。娣婆婆表示,當年他們之所以做粥檔,全因為本錢便宜。想當年,他們由大陸來香港,身無分文,只好投靠鄉親,最初跟開粥檔的鄉里學煮粥、賣粥,繼而自立門戶。以前都以擺街邊檔為主,她吃吃笑:「斗零一碗粥,斗零一條油炸鬼。」當時粉嶺仍是鄉村地方,村民定期出來市集趁墟,選購貨品。賣粥者都一定要早起,粥是該年代的傳統早餐,他們早上通常都賣及第粥,材料由生煮到熟。為甚麼及第粥最受歡迎呢?因為早上劏豬後,大量豬雜提供,新鮮貨立即煮最好吃,人人都叫,她說以前就是這模樣。明哥記起當年吃的苦頭可不少,他跟姐姐及哥哥自小都到店裏幫忙,他嘆口氣:「家庭生意就係咁樣,邊有錢請人,一家人出嚟做嘢,有大有細,大又揹住啲細嘅一路做,唔係點啊?」當年他還在讀書,一大清早就要爬起來,到店裏做清潔,他又負責磨米漿做腸粉,當年的米漿沒有機器製作,要用手研磨,滴滴皆辛苦。做完一輪工夫後才去上學,如此的狀態下,書很難讀得好,故明哥一畢業就陸續接手粥店生意。
雖說煲粥都是簡單事,但其實大鍋粥滾起時,廚子都很容易受傷。
雖說煲粥都是簡單事,但其實大鍋粥滾起時,廚子都很容易受傷。
明哥現時將大部份工作交予兒子,但都常來幫忙。
明哥現時將大部份工作交予兒子,但都常來幫忙。
阿翔直言行行都要付出,但飲食業最為辛苦。
阿翔直言行行都要付出,但飲食業最為辛苦。
時代默然轉
盯着明哥眼鏡後圓滾滾的眼睛,倒覺得他比較像一位文人多於一個廚子。他搔搔頭笑說:「唔好睇小廚師啊,雖然我哋賣好簡單嘅食物,但都需要一啲技巧。」例如切菜要刀章,調味需技巧,煮食講火候,他自小耳濡目染,知道做法,又經常落手幫忙,所以雖說要他一人打理,但都特別容易上手。一旦換成了全職,又辛苦上幾倍,他憶述:「每日企十幾個鐘,話唔辛苦係呃人嘅,但每一個行業都辛苦㗎啦,每件工作都辛苦,每件事情都需要付出,你話係咪?」汗水換來粥水,擦着汗又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後來到二零零二年,舊街市清拆,他們就搬到如今新街市的位置。

粥店一向都只賣粥,對於煲粥,明哥已經覺得是等閒事,沒甚麼技巧可言,用心就成。回溯粥的歷史,足足有三千年之久,由最初因為生活貧困,人覺得吃飯奢侈,於是加多點水少些米,轉而食粥療飢。到後來,粥又被吹捧為養生恩物,認為食粥可長壽,更有古人寫了一句「只將食粥致神仙」。時移世易,至今粥又被貶為庶食,廉價之物卻又養活數百代人,老粥店就是其中三代。要話從前,就要講甲骨文時代,粥的正寫是「鬻」,「鬲」是當時煮粥的爐具,體積細小一人一鬲。今日,粥已是大鍋大鍋的煲,煲粥者亦由明哥變作他兒子阿翔。步進廚房,見大鍋粥早已煲好,阿翔則大汗淋漓。年輕人就是有活力,仍然可逐一解說。他指米先要浸過夜,早上回來就把白米全放入鍋中待滾,一開始加些少油,加入腐竹令粥更香,他道:「煮法個個都係咁,屋企煮都係咁煮,但煲得好又係另一個層次。」粥要夠綿不要太稠,帶點膠質容易入口方叫好。
明哥沒有特定崗位,基本上哪裏缺人,他便頂上。
明哥沒有特定崗位,基本上哪裏缺人,他便頂上。
明哥跟熟客感情深厚,經常閒聊。
明哥跟熟客感情深厚,經常閒聊。
加入腐竹可令煲出來的粥更香。
加入腐竹可令煲出來的粥更香。
白粥加油炸鬼的配搭,一直流傳,阿翔說做油炸鬼最難。油炸鬼用麵粉、鷹粟粉及蘇打粉製作,重點是不要起筋,一起筋就變硬,韌就不好吃,要定時反轉,不要炸死一面。又悶又熱的工作,血氣方剛的小子如何尋樂子?他笑說:「有時炸完油炸鬼,出到樓面聽到客人話好食,咪開心到死囉!有人讚梗係開心,你付出多啲心機就會好,每個行業都辛苦,但做飲食特別辛苦,要早起嘛,每朝四點半就起身返工。」見兒子汗流浹背,明哥卻覺得他已經比自己幸福得多,只是,時代不同了。
蒸飯是搬到新街市後加入的菜式。
蒸飯是搬到新街市後加入的菜式。
油炸鬼的麵糰一定要人手搓,搓得均勻再落鑊炸。
油炸鬼的麵糰一定要人手搓,搓得均勻再落鑊炸。
點心由點心師傅主理,多是晨客一盅兩件。
點心由點心師傅主理,多是晨客一盅兩件。
善變不由人
八十年代明哥想推出新產品,賣老火粥,即已經煲好的粥,如菜乾粥、柴魚花生粥及南瓜粥。做法跟煲白粥差不多,只是加入食材同煲多個小時,令粥入味。之後,食物都沒有甚麼改變,他只想一直守舊下去。俗語說,人都善變,有人,卻是被迫改變。直到遷入新街市,他們又只能賣粥。因為當時競爭太大,各式食物都有人賣,看見毗鄰賣點心生意不俗,於是明哥決定兼做點心,同時也賣方便飯,即煮好的現成餸菜,家庭式口味,多菜少肉。結果留住了熟客之餘,又吸引到新客人。

約二十年前,明哥帶着同樣平凡的食物,又於大埔開了分店,只是,第一代已經不能親睹。明哥父親九十年代過身,娣婆婆在他過身後,堅持每日早上都來店裏幫忙數小時,遞茶壺這些小事情她還做得來,畢竟在家中比較悶,在這裏可以見見街坊。說起父母,明哥都帶着尊敬。父親是一個嚴厲的人,娣婆婆則較仁慈,做父母的心態,就是要告訴子女不走冤枉路。二人目不識丁,但卻十分努力,賺到錢除了顧家之外,還很照顧鄉里,甚至經常現金資助,明哥道:「我媽媽而家都係,知道好多老人家環境唔好,就請佢哋食飯。」有些宗旨,他至今不忘,例如回饋街坊。說到底,這裏是街市,哪些人會上來吃飯呢?多是上來買菜的老人家,街市與其他食肆比應當最便宜,因為老人家的消費能力有限,而食環署街市租金便宜,他們其實有條件賣得便宜一點,因此,他們都甚少加價,就算加,都是一元兩元,老顧客自然留得住。他又表示跟客人感情甚好,大家見慣見熟,跟娣婆婆同輩的都逐漸老去,假如有相熟的人一段時間沒有來的話,就知道他離開了,老店,似乎都要面對此種欷歔,生來死去,誰都擱不下。

娣婆婆每朝都仍然會來店裏坐坐,她瞇起眼睛謂:「當然有感情,呢間舖頭養大一班細路,我有十七個孫啊!」明哥見母親中氣十足,笑了笑又接着說:「始終係父母心血,我自己就希望傳承,但我唔會要求我仔女做,因為後生一輩人各有志,呢個仔做落覺得辛苦唔做我都冇所謂。」一旁的阿翔卻覺得不做可惜,始終有感情,「自細就跟爸爸返工喺粥舖玩,家族生意由爺爺傳畀爸爸到而家,係好辛苦,睇自己可唔可以傳承落去啦。」七十餘年在三千年歷史中,也分得一席位,食物是美味,是養分,也是一種文化,一顆傳承的心令文化得以流傳。至於這顆心能否一直不變,就靠味蕾見證。●
廣記粥店
地址:粉嶺聯和墟聯安街市政大廈2樓熟食中心13號舖
電話:2675 8120
營業時間5am-6pm
廣記粥店
地址:大埔安慈路1號海寶花園地下13號
電話:2664 4567
營業時間6am-11:30pm

撰文: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
編輯:潘惠卿
美術:魏家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