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老闆與員工「互諒互讓」? - 林夕
十號風球過後,樹木倒塌妨礙路面,港鐵沿線如血管堵塞,有冷氣機飛撲而下,還有些搖搖欲墜而未掉下來的懸掛物呢,砸到花花草草也不大好,更何況人,理論上至少讓交通恢復正常吧。
林鄭說這次防風「暢有成效」,可惜衰收尾,交通不暢順,卻只宣布學生停課,打工的照常上班。為戴頭盔,又補充說希望僱主與僱員「互諒互讓」,怎麼諒,怎麼讓?僱主體諒還是僱員退讓?僱傭關係並不對等,打工仔處於弱勢,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能力。
那麼多上班族有房貸在身,怎麼敢隨便向老闆或上司賭這一把,上班路途艱辛可能會遲到,就預先稟報來不了,今天不上班了?苦苦經營的勤奮的形象可能就此毀了,還不是一個個乖乖的回公司報到?否則大圍站何來的人山人海。要求寄望僱主酌情處理,就是把球丟到老闆身上,出了什麼事,不是政府的事。
奢求僱傭「互諒互讓」這一招,台灣政府也曾用過;經濟數據雖然好轉,一般民眾無法受惠,薪水依然偏低,總統與行政院長只出口水,希望老闆商家體諒勞工辛苦,把平均薪水提高。結果當然是狗吠火車,沒用。畢竟薪資高低,自由經濟該由市場決定,政府不應插手。
風災後要不要上班,政府則沒理由可以不管。香港要不要上班,由幾號風球決定,台灣則由市長權衡利害,參考天氣預告數據,預早宣告停課之餘要不要停班。於是每一次都要賭自己的民望,宣告要上班,結果情況不似預期,造成大混亂,會挨罵,影響繼後選情。民主社會市長很多政策都是會跳票的期票,但選前起碼要看市民臉色行事。新北市有次宣布停工,結果翌日風平浪靜,朱立倫輸給了堅持不停工的北市柯文哲,失分了,可見市民也不是盲目硬要放颱風假,很多打散工賺外快的還不願隨便放假。
身先士卒死而後已的湯家驊又跳出來護航說:「在一個自由、資本主義的社會,便是特首也沒有權命令全港放假一天,更沒有能力負上社會停止運作一天的經濟損失」,特首原來沒有特事特辦的先例?停止運作一天的經濟損失才是實情吧。
其實林鄭可以宣布停工,讓勞工先有免死金牌在身,公司真有需要,老闆請員工體諒業務情況,互相讓一讓,艱難一點也繼續當值,這樣才有「互諒互讓」的基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