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潮衝擊不斷浮面
2022年,應該是離港的高峰,怎料到了2023年,仍不見離港人數大幅減少,這一年仍不斷收到朋友離港的消息,令筆者頗為意外。不知道這是否跟特區政府說好新香港故事(又名「國安故事」)有關。
究竟多少人離港?政府不想面對這個數字,不會分析也不會公布,只強調「有出有入好正常」。但不認不認還須認,離港人數絕對是數以十萬計,至於是十萬還是九十萬?按各方粗略估計,以三十萬人計算,不離譜。
1. 要看衝擊,先看這些離港的是甚麼人。
2. 他們絕大部份是核心家庭,即夫婦加一至兩個小孩,小孩多是小學生,偶然還會帶着老人家。
3. 父母正值壯年,有穩定收入,是有消費力的一群。
4. 但有消費力不代表有消費意欲。老人家腰纏萬貫,有消費力,卻未必有意欲消費,即使是吃喝,也可以因健康而減少。
5. 核心家庭不同,他們帶着孩子,吃喝玩樂,供書教學,少不了。為了孩子,連移民這麼艱難都接受,為他們花錢,更理所當然。當然還未計算孩子的學習費用。結果,大量學童離港,幼稚園、直資學校、補習社等都面對沉重的經營壓力。翹英教育因為交的租特別貴,只是首當其衝,之後隨時陸續有來。
6. 核心家庭較常出街用膳,因為這是香港生活的特點。到西方國家生活,外出用膳大大減少,因為沒有香港那麼方便。在香港,隨街都是各式各類的餐廳,豐儉由人,即使搭車去第二區吃飯,也很簡單。以英國為例,除非住在市中心,否則每次出街用膳都要開車,餐廳選擇又少,吃好一點,不便宜,卻又沒啥特別,結果大大減少出街用膳的次數。
以自己為例,在香港,一星期我總有兩三次出外吃晚飯,多數帶着孩子。如果我是一個典型,可以推論,香港很多這類典型家庭走了。結果,近來不論老字號(如太子新志記)新字號,不論高級(如帝京酒店花月庭)還是街坊食肆(如一日三餐),不論黃藍,都出現結業潮,未結業的也叫苦連天。
7. 不少人先在香港把自住物業賣掉,再移居外地;由於英國全球徵稅,投資物業的回報也要抽稅,所以往往連第二個物業(如有)也賣掉。過去幾年,香港在疫情下,樓市交投仍然活躍,與這數萬個家庭(以三十萬人計)急於賣樓套現走佬有關。慢慢大家都意識到,越遲賣價格越差,甚至有一日可能因供過於求賣不掉。
今年樓市交投淡靜,連施永青都看淡,連李居明都話九運不利炒樓,其實哪有甚麼水晶球?以上說的都是常識,你做鴕鳥唔緊要,但每個有正常社交的人身邊總有至少十個朋友已離港或計劃離港,沒有誇張吧?大家都會感受到的。
長實真的做好心「幫助市民置業好開心」嗎?大財閥跟你說「賺夠了想俾人賺吓」,其實就是賣「瑞士山區肺」的把戲(自己google)。當今世上,哪個地產財閥比誠哥父子看得更準?不信誠哥,也看看多單大deal撻訂吧!其中最經典的要數誠哥波老道單大deal,史稱「玻佬棄波老」,長實殺訂20億,然後立即劈價賣親海駅,你估真係同你有「親」咩?
8. 即使以BNO這種「貧窮」方式移民,財政門欖不高,一家人離港也需要一定財力,而非草根階層,很多更加是專業人士。我有一個移民群組,我算個,裏面至少有七個人曾任職教育界,由補習教師到副校長都有,其他組員大都是專業人士,有會計、工程、精算、保險甚至醫生,明顯為香港帶來人才斷層,才要不斷高呼「搶搶搶……搶人才」(食神tone)。
這種斷層在九七前已出現過一次,但留意,當年走的「人才」多是商人或技術人才,很多是按所謂「獅子山下精神」拼博而累積大量財富,例如所謂的「廠佬」,特別是製衣業、玩具業的老闆,他們借用了香港轉口港的優勢致富。
那個年代接受過大學教學的專業人士其實不多,八十年代也不過兩家大學。後來香港邁向知識型經濟,大學學位在九十年代開始大增,訓練出不同範疇的專業中產。如今走的人,很多就是這批。
香港的優勢在九七後得以持續,很倚靠這批專業中產,現在突然抽空,沒有這群需要考牌認證的專業人士,只剩下管理層和技術人員,就等於一張椅子斷了一腳,各行各業都危危乎了。
9. 簡單來說,離港的大部份都是所謂的「黃絲」,而從現在香港無法復常的事實來看,很不幸,藍絲並非香港社會的消費、買樓和專業的主力。
以上分析,並不獨到,很多人心知肚明。但為甚麼種種敗象到今日才陸續浮現呢?因為過去幾年,有疫情這塊「遮醜布」。就官方而言,甚麼問題都可以歸咎疫情;就商戶而言,復常給予大家希望,覺得人人都在捱,只要捱到復常生意便好。結果,復常成了一道催命符,大家都發現生意沒有大幅反彈,因移民而掏空的消費力正浮面。大家已捱了這麼久,還能再捱多久?不如結業算了。
大家期待復常後旅客湧港消費的情況也沒有出現。歐美日此等敵國國民,不屑來港;至於衣食父母大陸呢?為甚麼他們都不來?很簡單啊,當香港徹底跟中國城市同化,連官僚口脗都跟到十足,還來香港幹甚麼?結果還會來香港的,就是在公廁門外吃杯麵的超廉價團,連餐廳都沒有受惠。
不過,以上只是憑常識去演繹,但常識又怎及經濟學的分析精準呢?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雷鼎鳴在2020年7月已指出:「香港走兩、三萬唔夠,最好走三幾十萬以上,咁就好啦,整走啲冇用嘅人,吸納啲新嘅人才。」這一番言論等於:「本土人才移走越多,便能製造本土人才需求,有了需求自然會增加了人才供應。」雷鼎鳴如果能把這種「移民供求悖論」寫成論文,其震撼更勝「支付寶叫雞證先進繁榮」之論,相信必可拿下諾貝爾經濟學獎。
而根據學者梁啟智早前的推算:「作為一個粗略的估計,這一波移民潮至今有二、三十萬人離開,是個合理的假設。」換言之,雷鼎鳴的理想移民數字達標了,所有負面因素將立即消失,由治入興的五百年盛世可待,大家別擔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