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日星期日

理大校長不會教曉你的一課 - 林夕

理大校長不會教曉你的一課 - 林夕




理大之戰,是一面鏡子,高懸在理大擴建的玻璃幕牆建築上,何等美輪美奐,照見這一役人心的美、或醜。

理大被警方包圍了十三日,身為校長卻龜縮不出頭,據校董會學生代表求救時說過,這校長會處理,至於有何方法,卻一言不發,秘密過窩藏生私生子。反正報警的是理大高層,理大高層多過這個教育企業旗下的分公司,一樣沒人敢認頭。既然選擇報警,有份止暴制亂,幹嘛沒人出來領功勞,不必像中大港大削減撥款呢?

攻防戰結束,藤校長不得不現身講幾句說話,一如想像,就是對校園設施以及實驗室損毀感到痛心。對,這會影響恢復上課進度,但人呢?留守在理大的雖然以校外人士為主,但那些學生就不是人?尤其是十八歲以下的中學生,經過這場磨難,身心就不會受損?

什麼叫「事件得以解決,並沒有人死亡,是不幸中大幸?」沒有死一個人,先別慶幸太早。人不只有軀殼,還有心、還有情緒、還有信仰。只有把人當吃飽賺飽就無恙,才會對理大留守者的心理後遺症不當一回事。
人啊人,大部分都有戀物狂,不是說以購物為人生樂趣那種人,而是,只會為立法會那塊鋼化玻璃碎了就痛心,沒想過砸碎玻璃的人,先被鋼化了的政府心碎,才會甘冒坐牢的危險。正如報導所說,理大飯堂已發臭,蛆蟲滿地,那麼,在裏面的人又如何渡過?有人在失溫症下被送院,然後警方沒有放過落案控訴,除了需要律師幫忙,就不用臨床心理師治療嗎?

像藤校長這樣的教育企業家,怎會理解心靈教育這麼形而上的東西?正如林本利在上周六蘋果日報發文,標題已經說明一切,「理大失去靈魂,軀殼亦不保」。理大有這樣的高層,靈魂都已失去,軀殼修復也只得個殼而已。

物件可以損毀,已成歷史的事件不會消失;事件解決了,但事情還沒完。校長說理大是最大受害者,我說,是,但理大這十三日也成為最佳教育現場。部分留守者在選擇被捕、逃走與堅守之間的掙扎,對與錯的拉鋸,是最殘酷的考驗,往後會更加透徹了解自己。在富麗堂皇的校園裏上一輩子的課,也學不到的這一課的體驗。選擇先走的人對留守者道歉,堅守最後的說OK,原諒你,這回憶將會一生隨身;通過吊繩跳上電單車、爬水渠與真正曱甴同行的逃難者,將會對自己堅持做的事,再一次檢討值得不值得。

如此年輕的生命就要經歷理想與現實的交戰,嗯,比任何眼中只有死物與金錢的大人,成熟得多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