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8日星期日

那點餘溫

那點餘溫

乳豬火候要控制得當,方能做到外脆內嫩。

常聽說,人死就如燈滅。從以前就常想,這是真的嗎?那麼,人生豈不是過得有點枉然。長大後,卻有了那麼一點體會,也許,肉體長眠是必然,靈魂會否消逝屬未知,然而,精神會長存,只要生前信念夠強,怎會沒餘溫?

不知是否錯覺,提起信念,這日的曦光零舍熾熱。佇立於鬧市當中,感受着早暉逐漸揮灑於中環的大街小巷,終於來到域多利皇后街。倏地,眼前的一家小店店門被敞開,剛好折射了光線,眼睛瞇起的一瞬,矇矓間看到一名長髮過肩的女性步進店內,隱沒於自動門之後。稍微能夠睜開雙眼,想要追逐身影,卻被上方的金漆招牌吸引了目光,「華豐燒臘」四個豪字映入眼簾,兩旁又豎立了「囍慶聘禮金豬」及「馳名燒味臘味」兩行紅字,中央簇新的玻璃,右方是燒味掛檔,配上時尚的黑色射燈,掩蓋了小店的歲月痕迹。如果是附近一帶的老街坊,定必不會被小店瞞騙,畢竟是屹立了七十八載的老店。創辦人高露華已故,膝下兒孫都說,是因為阿爺在天有靈,故小店的風味依舊,宗旨不搖。

初心銘記

按下了自動門的按鈕,是一片棕色夾雜着米白色的枱凳,有圓有方,看着又不覺得突兀。右方是剛才門外就看到的明爐掛檔,由於時間尚早,仍然空空如也。掠過了檔口,就見旁邊有一收銀處,一名女子站於電腦前埋頭點算着,秀髮的長度,正是剛才門外所見之人。見她專注得很,於是就探頭窺視一下前方,左邊是寬敞的卡座位;右方有一扇木門,相信是廚房入口。良久,女人終於抬起頭來,綻放了甜美的笑容,介紹自己是老店的第三代傳人,名為「Connie」。她不願意透露年齡,反正說到小店的歷史,她都是從長輩口中得悉。

這家悠久的小店由她爺爺高露華於一九四一年創立。她的記憶中,有着爺爺的影子,於一家相當老舊的舖頭內晃來晃去。以前的燒臘舖運作模式都很一致,很老套的只提供燒臘外賣,即是大家常常說的「斬料」,以前生活較窮困,吃燒味是頗奢侈的事,大多數家庭都是在父親發薪水當日,才得以吃到美味的叉燒。Connie當然是幸運的一撮人,從小想吃叉燒有叉燒,要燒肉有燒肉。她說,爺爺的叉燒是全世界最美味:「爺爺以前做過好多份工,燒臘係喺酒樓學師,後來自己出嚟開舖,自己改良味道。」她的口脗帶點老成,像是複述爺爺的說話,又夾雜了絲絲仰慕。她有一個哥哥,一個妹妹,爺爺對他們很是疼惜,他們也經常到小店鬧着玩,黏着爺爺。猶記起,爺爺曾經送給他們三兄妹各自一個錢箱,然後讓他們在白紙上寫下「勤儉」二字,放入錢箱,提醒他們,勤儉方得財,但絕不能因財失義,至今不敢忘。

除了教誨,爺爺亦有慈祥的一面,她笑言:「爺爺好好㗎,唔會鬧人,記得細個嗰陣媽咪一攞藤條,爺爺就會出嚟幫我,收埋支藤條喺鋼琴後面,等媽咪搵唔到。」八十年代左右,爺爺身體開始有毛病,正式將小店交予Connie父親接手,爺爺見其打理有道,就退休去,後來也離世了。九十年代,物價飛騰,經營變得困難。Connie父親打算放棄經營小店,但遭母親反對,及後更是由母親接過棒子,她又謂:「媽咪因為成日聽爺爺講,間舖養咗我哋咁多人,要好好珍惜。後嚟佢變咗生招牌咁,日日坐喺舖頭收銀啊、掛臘鴨、秤燒肉,捱咗十年,終於保住間舖。」高露華留下來的信念是,不忘本。

風雨飄搖

殊不知,一關又一關,樹欲靜而風不止,又來了一個金融海嘯。小店生意一落千丈,連續五年蝕錢,每年蝕幾十萬,租金卻一直上升,此時,Connie母親也表示捱不下去,告訴他們,如果他們三兄妹不接手,就索性結束經營。反應最大的就是Connie,她道:「呢度係爺爺心血,我唔捨得啊!而且我食唔慣人哋啲叉燒。」好了,最終三人放棄當時舒適工作,接手祖業。只是因為抱着對舖頭的不捨和可惜,以及從小到大的回憶,三兄弟姊妹勇敢迎接一個浪濤。畢竟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觸這工作,方才發現自己甚麼都不懂。雖然味道都是由爺爺調校出來,但烹調需要依靠師傅,一眾師傅都已經在此工作多年,也許是小看三個小屁孩,初時他們問師傅材料份量、有甚麼秘訣時,師傅都說不知道,只靠經驗,令三人苦惱不堪,想學習也無從入手,Connie憶述:「最後我哋點知道份量呢?就係有一日喺廚房睇住師傅做嘢,我哋預先秤好晒啲材料幾重,到佢哋做完之後,我哋再量度剩低啲份量,咁就知道咗材料份量啦。」後來,他們的勤奮也打動了一眾師傅,雙方關係才漸好。

「係咪要入嚟睇燒叉燒啊?」一把雄厚的聲音從工場傳來,Connie應聲就急步來到工場,介紹着自己的叉燒。她指如今坊間喜歡用醬料叉燒,吃下很重調味料,特別是蜜汁的味道,她一點都不喜歡這種新派做法。小店一直都沿用古法,只見師傅將切好的豬肉一條一條地攤平於盤子內,先落糖,再落鹽,又加一點秘方調味料,然後又鋪上第二層豬肉,落第二層糖、鹽、調味,如此類推地放進去,四層就可以,然後醃製三十分鐘,攪勻後再醃製十五至二十分鐘,總共攪拌五次。製作叉燒的最後步驟,加入雞蛋、豉油,最後加入玫瑰露,就可以準備入爐。叉燒入爐後,首先開大火將水分收起,再用中火燒製半小時左右,不加入色素或預製有色醬料,用火候令叉燒上色。
做完叉燒就到乳豬。先處理生豬,由於腩位部份燒出來會有肥膏,要先把肥膏切除,再切下小量豬髀肉來煲湯。生豬啤水,即沖走血水,晾乾水後開始醃製。師傅撒了少許鹽、五香粉、肉桂粉等調味料,醃半小時後就要上「皮水」,「皮水」即醋、酒及糖製成,令表面上色,要整隻乳豬掃得均勻,上完皮水後要焙乾豬身,焙完後要掃一層乳豬醬料,方可入爐。

說時遲那時快,叉燒已經出爐,陣陣肉香飄繞着工場,饞嘴的Connie着師傅切下幾塊肉,放到隔油紙上,一嚐鮮肉。她邊咀嚼邊說:「由細到大個咗之後,食嘅都係屋企嘅燒味,最好食係用隔油紙包住幾嚿叉燒,用竹籤篤嚟食,味道會喺腦入面留低好深刻嘅印象。」此刻她放進口裏的,彷彿不是叉燒,是感情,是回憶。

彼此守護

回憶中,是皇后大道中一百零八號舊舖。地面是舖頭;二樓是賬房;三樓屬於貨倉;四樓是工場,那年代竟然可以擁有如此大的地方。可惜,好景不會常。因為要建行人電梯,政府收回舖位,後來也再沒有這種舖位出現過。後來他們決定搬到威靈頓街,裝潢時,Connie曾經發了一個夢。夢中是一間裝修好的舖頭,比現在的舖位要大,有兩級樓梯往上。她起初也不以為然,但不久後,看到舖位旁邊又有一個空置舖位,她跑去窺看,一看之下,竟然跟夢中的店舖間隔是一樣,影像立即浮現,她相信此非巧合,結果就連旁邊的舖位都一起租下來。更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就於裝修前的一天,所有師傅跟她的家人一起在店前拍照,甫拍完照之際,有一輛車經過,車牌號碼是「268」,竟然是爺爺舊陣時的車牌號碼,她說來仍覺興奮:「所有車都行得好快,唯獨是嗰架車行得好慢,好似要畀我哋發現佢咁,嗰一刻覺得爺爺好似返嚟探我哋,因為最後一天,所有都會被拆卸,舊舖同個舊模式都會拆,好像爺爺都依依不捨咁。」

後來,他們接手後,一改舊模式,提供堂食之餘,餐單又混合了茶記模式,生意又漸見好轉。但Connie一點不自滿,依舊認為這絕對是爺爺的功勞,因為他創立舖頭那麼多年後,還有很多客人惦記,都是情意結主宰。爺爺離世已久,直至今日,她一吃燒味仍然會想起對方,小店對她而言是回憶,而不只是一間燒臘店。她徐徐步出了店外,仰望着燦爛的陽光,唸着:「爺爺如果你仲喺度睇住,我哋唔會令你失望,定會保住你個招牌,你可以安心。」守護,可以是互相,大概有一種溫度,穿越了生死。●
華豐燒臘專家
地址:中環域多利皇后街5-8號
電話:2544 3466
營業時間:7am-10pm
撰文: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
編輯:潘惠卿
美術:魏家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