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近年消費年輕化,大型商場與地下街風格,見賢思齊,台灣與日本越來越相似。細節的地方,滷肉飯和擔仔麵悄悄地取代了壽司刺身,設計格局和女售貨員和侍應那種帶嗲氣的禮貌,發音之聲調節奏,亦與日本店員相同。
台灣民間的國語有儒家古風,本就缺乏大陸普通話那種越來越濃烈的狼性。加上生活的消費方式,近年不知不覺向日本靠攏。不必李登輝退休後穿和服示範,或安倍晉三領導的日台懇親會倡導,這就是孫文所說的: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後面那一句不說了)。二十年前本人指出,人性之中,本善而向上的一面,無所謂崇洋不崇洋,只有崇優,就是這個意思吧。
本人很高興地看到,「崇優」這個名詞,華文世界終於越來越多人明白,而且開始也掛在口邊。
論飲食,今日有兩個台北:舊城區如總統府外如衡陽路昆明街一帶一大片,以前的許多溫州餛飩鋪,老王牛肉麵、張大媽臭豆腐什麼的,桌椅在行人路邊,建築物塵舊,俱隨蔣家前台的軍民眷屬經營,深夜關門之後,巷弄間有老鼠出沒,六七十年代殘留下來的「民國味」逐漸消退了,新興的東京大阪格局正在取代,大馬路由忠孝復興到南京東西,着重人文氣氛環境,現代文明正在進駐。
這股小資產階級的新一代台風,本來也影響到華東的上海杭州和廈門鼓浪嶼,令對岸的小資開始尋找人性和靈魂,珍惜剛起步的所謂歲月靜好——-直到近年。
這一切,溯本清源,最早的源頭,叫做明治維新。
二十年前,我去過台灣幾次之後,回到香港說:簡而言之,台灣幾乎所有的優點,是因為曾經被日本統治過。而台灣幾乎所有的缺點,是因為日本的統治,不,領導,時間不夠長。
看今日這派的龍頭:誠品,以及有這個品牌在、附近攀附過來的一大片包括華納威秀等就知道。就像香港的英資太古,無論開在鰂魚涌還是灣仔的大佛口,點鐵成金地,雞犬升天般,附近地價租金全部upgrade。
西門町的竹聯幫太保、姚蘇蓉青山,以及在那個時候穿一套校服走在西門町的窗外時代林青霞,在台北消失了。今日沒有人知道李行宋存壽,連龍應台和陳文茜,也有知名度上的險情,宮崎駿和新海誠,則三十歲以下人人歡喜。
By the way,這一次來台北,是一次長期的爽約,本來就約好了王羽大哥和李怡,今日,兩位也都不在了——-
「淡水河淡淡流過你眼睛
河上是雨,雨中是燈火
黃濛濛溫溫馴馴的燈火,一盞
偎在你髮上,一盞,在耳旁
更三三五五你眼睛裡盪漾」
從地下商場走出台北黃昏的街頭,尋找河邊的馬場町,細嚼着略帶點甜味的孤獨,我很文青。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