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買樓比香港難(馮睎乾)
張德江寄語香港人勿凡事「政治化」,否則深圳兩年內可能「超越香港」,其實不用等兩年,今日深圳已把香港拋在後頭了──講的當然不是GDP,更不是居民最關心的法制、教育、醫療質素,而是「房價收入比」。房價收入比,即住房平均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值,數值越高,居民越難置業,以中國為例,標準房價收入比是4至6。據去年九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佈的報告,2016年上半年各大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深圳以38.36位列全球榜首,而香港則以34.95得梗頸四,你睇,深圳全球第一,係咪威威先?
表面上看,深圳的確前程似錦,一個深圳灣創業廣場,左騰訊,右百度,對面是阿里巴巴,難怪全國青年趨之若鶩,紛紛做其「南漂」;香港則人口老化,除了金融地產,幾乎一籌莫展。今天深圳是個青春少艾,煙視媚行,一隻腳已踏入豪門;香港則老態龍鍾,日暮途遠,半個身已瞓進棺材。但看真一點,這城市表面上做科技產業,但最賺錢的可能還是地產。深圳樓價,南山區600尺(大陸叫50多平)的房子,340萬港幣有找,港人覺得平到笑,但深圳居民已很難負擔。外來人才,除非是最高端的,否則任你出身北大清華,在武漢成都住慣二千尺大宅,到了「矽谷」也只能默默做隻IT狗,租住兩房一廳的蝸居。香港人定必奇怪:兩房一廳還算「蝸居」?對空間的概念,其實也有一國兩制。聽深圳的朋友說,很多一級專業人才,在深圳混幾年,一旦結婚生子,不是回鄉亦會北遷,因為他們說六七百尺房子「不能給孩子足夠活動空間」,買大一點則苦無能力。這些被淘汰的人才,很多是教育、醫療界的,即跟生活最息息相關的範疇,一個城市即使能在網絡世界叱吒風雲,但喪失生活質素,那又有什麼前途呢?順帶一提,深圳友人家裏吃的食物,多數也是在香港買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