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4日星期五

第三代「駝主」現真身 親揭駱駝牌水壺爆紅之謎(蘋果日報)

第三代「駝主」現真身 親揭駱駝牌水壺爆紅之謎(蘋果日報)


《壹》仔早前報道,有90後港青在家品店見到一個保溫水壺,「駱駝牌,大大隻字寫住香港製造,好驚訝。」他買回家後獲長輩力讚保溫壺「係好嘢」,「有朝早我沖定茶,到落堂嗰時飲,結果噴晒出嚟,因為太熱了。朋友都很驚訝,我以前用開嘅日本牌子都冇咁勁。」報道一出,即時令以「一味靠滾、勝在好膽」作口號的駱駝牌暖水壺爆紅,兼且賣斷市。 

事實上,時興Made in Hong Kong,標榜「香港製造」的駱駝牌暖水壺, 推出的復刻版近日瘋魔香港新一代,熱潮更瘋傳至日本及台灣, 令駱駝牌成為訪港必買手信之一。 駱駝牌屹立香港七十七年,在電熱水壺誕生前,暖水壺幾乎是每個家庭必備之物, 在寒冬中倒杯熱水飲用暖手,簡直是享受。 

然而,暖水壺如此入屋、無人不曉,但原來多年來大老闆卻從未曝過光。 本刊經過多番接洽,終於找到「駝主」。 一切疑團,由駱駝牌第三代掌舵人梁澄宙及老臣子兼經理胡達觀親自解開。 

訪問前,負責接洽的駱駝牌員工多次指,大老闆為人低調,一直以來不會透過媒體作宣傳,即使訪問亦希望不錄影、不錄音。最後,第三代掌舵人梁澄宙願意受訪,他坐在一家有賣駱駝牌水壺的茶舍,大談歷史,他指年幼時已見家中每個角落都是水壺,「全屋最少有十幾個,連床邊都慣咗放一個。」年幼時,他不時都會到廠房,印象最深是玻璃爐,「因為是好熱的地方,以我所知,師傅每吹三十分鐘就要停一停。」梁澄宙指很佩服他們,「吹玻璃是一門高技術。」 

老臣子胡達觀在駱駝牌工作超過三十年,他指在當年來說,廠房是非常有規模,「有五金、樹膠、塑膠、玻璃,基本上整到的,都會自己廠整。而你對佢有興趣,老闆都會安排你去學同了解。」 

事實上,駱駝牌直到現在,由內膽、外殼、手柄,每一個零件均是自家製作。由整零件到裝裱好,前前後後約需要三星期,故只能限量生產。 

撰文:黎雅婷 

攝錄:曾春南

駱駝單峰不是雙 第三代拆解謬誤:玻璃膽內冇水銀

近日瘋魔香港新一代,以「一味靠滾、勝在好膽」作口號的「香港製造」駱駝牌暖水壺,屹立香港七十七年; 然而,暖水壺如此入屋、無人不曉,但原來多年來大老闆卻從未曝過光。 

外間一直對「駱駝牌」背景所知甚少,甚至有多番誤解。究竟玻璃膽是否一跌就爛? 內裡是否含有水銀?叫 「駱駝牌」是否因為可儲很多水? 本刊經過多番接洽,終於找到「駝主」, 一切疑團,由第三代掌舵人梁澄宙及老臣子兼經理胡達觀親自解開。 

駱駝牌創辦人梁祖卿是梁澄宙的爺爺,曾是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亦是旗下建廈委員會委員,該會委員亦包括紡織巨頭曹光彪、田北俊父親田元灝等。駱駝牌由坑紋暖水壺到加入「領鷲嘴」,到現時的復刻版,在香港已經屹立了超過七十個年頭,而且是極少數仍然在香港設廠的品牌。 

老臣子兼經理胡達觀透露,梁祖卿早年將駱駝牌交予第二代老闆梁立仁打骰,凡事都親力親為,「返工就係他的娛樂。老闆每日準時八點返工,而且係最後一個走,屋企搵唔到佢,就一定喺廠。」梁立仁還以深衝技術(將平面金屬片壓成理想形狀)製了一個不銹鋼咖啡壺,「係第一個用呢個技術,不銹鋼唔驚會好似玻璃膽咁易爛。」 

第三代掌舵人梁澄宙則是梁立仁的細仔,他銳意將品牌變得年輕化,那批復刻版暖水壺正是出自其手筆。梁澄宙指本來不欲接受訪問,但坊間有關駱駝牌的傳聞有好多,而往往是誤傳,包括其名字的由來,他亦借今次機會解釋。 

有指駝峰可儲水,與水壺功能相同,故梁祖卿以駱駝為商標,但原來一直是誤傳。 梁澄宙笑言他們的駱駝是單峰,不是雙峰,「爺爺知開始一門事業及壯大一個品牌是很困難,他就寓意駱駝刻苦耐勞精神勉勵自己和同事,於是揀了駱駝,寄語做生意需要堅持。」也有人指玻璃膽內有水銀,打爛後會有危險。梁澄宙則反駁指,「內裡不是水銀,是純銀。構造與鏡相似,唔會造成危險。」 

不過,銳意將品牌變得年輕化的同時,駱駝牌目前亦有問題需要面對,梁澄宙表示,「在成本上,我都要小心去睇,物價上升,基本上令我們受到挑戰。不過,最難是請人, 技術承傳的問題;從09年開始,我們無辦法再生產玻璃,因為我們沒有師傅去 吹玻璃,甚至我們做過師徒制,登報請人,都無人來學。09就決定要停止生產,要喺其他地方採購」。 

撰文:黎雅婷 

攝錄:曾春南




香港製造的駱駝牌暖水壺近日在港掀起搶購熱潮,特首候選人曾俊華亦有留意,並撰文力銷「本土情懷」。他指近期一款在香港製造的暖水壺大受歡迎,除因為外觀漂亮迎合年輕人口味外、其保溫度高、質素好亦是搶手原因,懷舊又變成了潮流,標榜售賣香港本土製造的產品的網站亦如雨後春筍。他稱幾天前到訪了位於元朗的完全在本地生產和包裝的醬油廠──冠珍興記醬園,了解「香港製造」的最新狀況。
他說本地人對這個牌子或比較陌生,因冠珍興雖然在元朗擁有一個聘近百人的醬園,但產品主要出口歐美遠至南美等地的中餐館。他說冠珍興仍是使用傳統方法,透過陽光生曬而成,標榜無添加,儘管成本較高,但他試食過後,也發覺生產出來的豉油豉香四溢,風味甘醇。
曾俊華又感嘆在80年代,不少醬料生產商都將廠房搬入中國內地生產,但冠珍興仍然堅持守在元朗,百分百香港製造。在生產成本高昂的情況下,冠珍興記並無選擇和其他醬園一樣打價格戰,反而以高品質及「香港製造」的優勢遠征海外,並成功攻陷外地的中高檔市場,於海外華僑圈成功建立名氣,大讚冠珍興記和其他中小企一樣,多年來默默耕耘,支撐著香港的經濟,將「香港製造」這個品牌,傳到世界各地的大小餐館及家庭,同時亦見證了「香港製造」這「金漆招牌」的轉營。
他又提到自己連月來參觀過多所本地企業,例如利用物流和科技優勢的「香港製造」手機殼公司、到運用本地人才優勢和頂尖腦袋生產軟件的初創公司,認為「香港製造」已經與時並進,由量轉化為質──由價廉物美轉變為優質時尚的象徵,「身為香港人,我十分支持本地製造,這樣優良的香港工業才能傳承下來」。他說在政策層面上,將會請貿發局、政府有關政策局及業界合作,就不同市場需求,訂定更準確更有效的推廣計劃,牽頭為本地企業開拓新的商機,亦應讓政府與公營機構優先採購選用本地的創科產業,並增撥資源予高等院校,推動科研成果商品化等,使「香港製造」更上一層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