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8日星期六

保良局訓練營的成魔之路

保良局訓練營的成魔之路(轉載)

呢份筆記係2016年頭開始撰寫,最近剛好有學弟引爆爭議,故整理後發佈。
近年有媒體揭發保良局訓練營的種種弊病,但批評主要針對個別活動的極端行徑或是教練欠缺基本操守。本文嘗試理順事情的脈絡,揭露背後的社會潮流,並把加害者逐個點出。

回到千禧年代

2003年,中國政府隱瞞疫情,導致香港爆發非典型肺炎疫症,香港經濟受重創,失業率高企,自殺率急升 1.5 倍。同年,香港政府削減綜援 11.1% ,家庭收入不足造成兒童貧窮,也令 petty crimes、濫用藥物和隱蔽青年等等青少年問題轉趨嚴重。香港社會陷入一種讓政府直接介入社會問題的狂熱,減輕兒童貧窮等治本倡議卻無人理會。
石丹理,他仇恨日本-香港次文化與數碼原住民,並曾鼓吹「網絡成癮」的歪論。
2000年代,仇恨數碼原住民的學棍石丹理,跟李德仁、劉兆瑛等人在香港引入「青少年正面發展」學說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青少年正面發展」是美國心理學泰斗 Martin Seligman 所建立的正面心理學 (Positive Psychology) 的一種應用上的分支。當然,石丹理等人的版本是受盡扭曲,而且欠缺倫理基礎。
他們以該學說設計出「共創成長路」計劃,聲稱能夠預防青少年問題,並透過賽馬會等渠道獲得大量公帑資助。「共創成長路」計劃決定了以後十多年間學生心理支援的手法與方向。為了讓讀者腦海中的回憶與時空更立體,我必須指出,時任香港教育統籌局長官是李國章和羅范椒芬。

歷奇為本輔導的原意

同一時期,2006年,盧錦昌創辦「導航訓練中心」,他自稱總監,是有關公司的唯一董事。起初,導航訓練中心盧錦昌等人以「歷奇為本輔導」為晃子,向中學訓導輔導教師社群推銷他的訓練營方案。
歷奇療法是指透過愉快而具有真正挑戰性的歷奇活動,讓有需要的人紓緩心理與精神狀況。導航訓練中心的計劃曾聲稱仿效美國 Project Adventure。「歷奇為本輔導」是 Project Adventure 所用的婉轉用詞,其受眾是有需要的學童,而非一整個年級的學生。盧錦昌一開始就扭曲了概念,香港的無知教師也十分受落。
導航訓練中心的產品其實有兩種,一種是「領袖訓練營」讓學校風紀參加。大家批評說奴化手段不能訓練領袖,咁係完全正確,因為領袖是指「領袖生」,跟日常語言的【領袖】,即能夠領導國家或團體的人無關。另一種是「生命重塑訓練營」,聽個名都知有古怪,學校會強迫整個年級參加。
Project Adventure,跟香港差好遠吧

失靈的市場

訓練營裏的震撼活動是盧錦昌的行銷手法之結果。在一個有效市場,家長能夠憑充份資訊決定要不要讓子女參與訓練營。這些資訊必然包括學童間的口碑,無人會貼錢買難受。然而盧氏成功讓市場失靈,他發覺只要說服學校的管理層強迫學生參與訓練營,就能避過開明家長的監理與質疑。這跟特殊利益團體只遊說政客,不跟人民辯論是同一道理。
訓練營裏震撼活動的例子有:強制剪髮、為教師按摩、淋水、下跪等等。這些活動是盧氏原創,外國的歷奇輔導沒有這種做法。為什麼要搞震撼活動?答案是:家長跟學生不是導航訓練中心的顧客,訓輔教員才是顧客。
我認識有教育界人士很早就察覺到這點。
第279A章 《敎育規例》 第58條 禁止施行體罰
教員不得向學生施行體罰。
香港法律嚴禁體罰,但不少教書先生仍然有軟性體罰能教好學生的執念。讓教練代行,不用背負上責任的權力很誘人吧。學生為教師揼骨,很想要吧,在校園怎可能發生?學生心甘情願地剪短髮?「和平真好。」
盧氏也會安排學校及家長出席結營儀式,讓學生含淚感謝教師、父母,讓他們以為訓練營真的能夠為學生帶來劇戲性改變。劇戲性的事情必然是戲劇,一切動容時刻都是戲劇,訓練營本質是讓教師從中取樂,跟學生的健康與品德無關。以娛樂去理解整件事就會明白盧氏的產品是什麼,係時候要重溫 Neil Postman 關於媒體和教育的箴言了。

親身經歷

盧錦昌的計劃裏有一項是針對「不守紀律」的學生作個別體罰。我當年是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我親身受害。從入學時讀的精英班走到另一個極端,因為,校園裡唯一讓我感興趣的事物是圖書館書架上的英國憲法、羅爾斯和量子物理。
我能夠輕易回想起訓練營裏的每一個細節,教練怎樣設下超越人類體能的要求,做不到時怎樣欺凌同學;「再試一次」後怎樣裝作成功;教練的每一句「你係咪廢人呀」;晚上我怎樣跟知己一起取笑某些奴性甚高的同學;教練怎樣要求我們唱「國歌」,唱的時候我怎樣想起父親的教誨和祖輩逃難到香港的屈辱。「你呀嫲係哥斯拉, 你呀婆係心理變態」我心中唱。
半年後,學校舉辦跟進日營,我受訓導組點名針對,了解何謂 diversity 似乎不在學校的行事曆上。教練話我故態復萌不做功課,在後樓梯無助地遭他咆哮凌辱,被逼罰企、做深蹲、sit-up 等體罰一個多小時,這絕對是刑事犯罪。
其中一位被剪髮的同學,幾個月後留番長頭髮,到髮型屋重整他的美好日系髮型。我還記得十年前,他整完頭返學那個自信的笑容,連名字都忘記了,但那情懷卻終身難忘。
遏止體罰歪風本來是教育署的職責,但教育署已經成為八萬五。小學雞那年,常識書附帶一份更正插頁,教育署的幼苗標誌變成紅色抽氣扇,不安,好不安。

萬惡朝宗正能量

真誠的正面心理學研究者都認為這學說不能取代臨床心理學,兩方面最多只能相輔相成,只有學棍會忽視這一點。2010年,香港也發生過學生自殺潮,當時公眾輿論也留意到問題。香港政府想要扮解決問題就會成立委員會、小組,當時的小組主席就是揭露訓練營惡行的英華書院學生哥……個校友石丹理。於是,香港人的公帑繼續浪費於垃圾計劃,而非撥作改善臨床服務和各種支援。結果,這兩年隨著香港政治經濟環境轉差,自殺潮又來了。
人本主義心理學者 Kirk Schneider、Barbara Held 對正面心理學有很深刻質疑,她歸納出正面心理學幾種引起副作用的方式,一是令人誤以為負面想法沒有正面作用,另一種是灌輸錯誤的正面想法。
中國人擅長扭曲西方概念,扭曲西方概念的能力甚至是他們身份認同的核心:不願意扭曲和被扭曲,就不配做中國人。盧錦昌扮「歷奇為本輔導」,是扭曲西方概念。石丹理等人引入香港的「青少年正面發展」理論只有應用層面,理論根基一概缺席。
「青少年正面發展」學說其中一個要點是鼓勵認識自我、鼓勵自決,香港還有什麼讓個人得長久自決的機會未被尋租者破壞?集體的自決最近更變成死罪。這學說也鼓勵青少年結識朋友,但讓青少年 hangout 的公共空間、遊玩時間卻慢慢消失。
結果香港成為 Schneider 提出的質疑之最壞例子。欠缺正面變成了一種指控,有學生自殺,吳克儉會回應「 政府及教育界一直非常重視提高學生面對逆境的能力及對生命的尊重」。所謂尊重生命就係話死左嘅細路唔尊重生命。
不承認人有不幸,正面變成正能量,阿Q精神仍是阿Q精神。
就是這種土壤,讓盧錦昌以為自己可以抹黑學弟學妹為「自以為是、脆弱、玻璃心」。就是「共創成長路」背後的意識形態,讓盧錦昌能夠扭曲「歷奇為本輔導」的理念,彷彿所有學生都是有問題和需要被整治。就是這種無知,讓學校以為盧錦昌的劣質訓練營可以「提升XYZ能力」。
盧錦昌,蘋果日報

走向威權軍訓

繼承英國制度,香港的辦學團體主要是教會,但因文化緣故還有保良局。這些大型辦學團體是盧錦昌最想要的客戶,當他累積了 critical mass 就能嘗試爭取整個學校網絡加入。基督教會有信仰規範,避開了參與大規模虐待學生的憾事。至於由劣紳組成、沒有信仰的保良局,自然就成為導航訓練中心的主要客戶。久而久之,時任保良局主席兼屬校校監呂鈞堯於2010年用盧錦昌及他的團隊,成立了「保良局領袖紀律訓練營」。
這段期間訓練營一直演變,從中學擴展到小學,開始要求學生購買制服等等,變得越來越具有偽軍訓性質。香港的土共同鄉會、商會學校一直有舉辦黃埔軍校訓練營,這些學校也開始強制學生「北上」受虐,他們或許互相抄考手法。
以「軍訓」奴化學生在10年代中葉成為香港的政府政策,保良局訓練營迅速響應,加設結業會操等等。後來成立的解放軍「香港青少年軍總會」,也是為了實施這政策。
香港政府官方硬照
昨日傳媒報道,黃大仙重案組調查訓練營涉嫌虐待兒童。蘋果動新聞主持還說是否虐兒不到你我判斷,因為警方已經介入了。但現實是,大家不應抱有任何期望,因為這些訓練營是獲得香港政府支持,要知道吳克儉也是保良局訓練營結業會操的嘉賓。盧錦昌接受蘋果訪問時聲稱「我哋亦都唔驚嘅」,並指讓警方調查是公道做法。這是不是涉嫌虐兒,疑犯會不會被繩之於法,大家心裡有數。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