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9日星期日

塔門獨門美食 鮑魚煮綠豆沙出奇地夾 (蘋果日報)

塔門獨門美食 鮑魚煮綠豆沙出奇地夾 (蘋果日報)

杜十二是塔門水上人,塔門街坊稱他為十二少,二伯父最叻以柴火爐燜豬肉,他盡得真傳。

【飲食籽:識飲惜食】
塔門,由西貢黃石碼頭出發,若坐大船需時約半小時;由馬料水出發,則約個多小時船程,路程遙遠。本是人迹罕至的島嶼,以牛漫步草原的風景而聞名,近年成為露營勝地。昔日塔門有三寶,鮑魚、海膽及海參。塔門鮑魚雖已見少賣少,拌糖水煮仍是當地居民的獨門美食。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鮑魚是塔門主要的經濟來源,塔門海中的大石層多且深,適合鮑魚生長。塔門居民多從事掏鮑魚行業,由於鮑魚產量太多,便將賣剩的鮑魚用來煲糖水。鮑魚綠豆沙,可能一聽,你會不禁「哇」一聲,覺得好奇怪。「係唔夾㗎啦!但我哋都夾咗幾十年,以前我哋細個就吃得多,以前塔門鮑魚好架勢,但𠵱家都無咁多囉!」塔門水上人杜十二說。他是塔門水上人,家中排行十二,所以塔門街坊稱他為十二少。「鮑魚同糖水,好多人話點樣夾到,咁多剩唔想浪費,咪用來煮糖水囉,邊個發明都唔知啦!鮑魚糖水有三種煲法,一係綠豆沙、一係紅豆沙、一係清補涼,鮑魚本身無味,都係增加口感,我哋覺得好平常啊!」他八歲便上岸離開塔門生活,正職是做保安,逢假日便回塔門度假。他家族在漁民新邨有個兩層的矮房子,六年前兼做私房菜,廚房設在開揚位置,部份菜式仍用柴火煮。「始終喺出面生活太繁忙,本身係回來度假,用來招待朋友。如果靠呢到做生意無可能,始終隔涉,想買餸都難,平日無人流。」

鮑魚以外 柴火猛燜豬肉極入味

他有一道獨門招牌菜——燜豬肉。「我哋塔門人每逢有喜慶、婚嫁娶,或清明祭祖或天后誕,都由我二伯父負責煮燜豬肉。客家有鹹菜燜豬肉,呢個係我哋塔門自創啊,二伯父將秘方傳畀我,都已經幾十年了。」原本是燜豬肉,為噱頭便改名為阿叔燜豬肉。只見他在廚房撥扇、搬柴,單是起爐已花了大半小時。他抹一抹汗說:「柴火燜會入味啲,火候可以控制,我喺屋企燜唔好食,呢個係燜豬肉專爐,有時煲涼茶都會用佢,煲紫貝天葵都會用,始終柴火夠猛。」燜豬肉用玫瑰露、薑汁、五香粉等配料燜個多小時,燜得極入味,酒味濃。
紫貝天葵在不少離島地區都有得買,十二少最喜歡自己醃檸檬、桔仔,加上紫貝、山渣去煲。「我每年都會醃檸檬、桔仔,原個用鹽醃半年,放入密封罉內,呢個係老人家智慧,亦係我們家族傳統。」帶紅色的紫貝天葵,味道酸甜,山渣味較重,幫助消化又清熱氣。最吸引是油鹽水札仔菜泥鯭,看似清淡,札仔菜的鹹鹹酸酸帶出泥鯭鮮甜。為了易於貯存,用大頭菜鹽醃得乾身,束成一細紮,便是札仔菜,味道和一般醃菜分別不大。「以我所知札仔菜只有大埔和西貢有得買,係水上人經常喺船上用嘅鹹菜,船上無新鮮菜食,札仔菜最常用來蒸魚,九龍其他地方都買唔到。」塔門泥鯭並不是定期供應。「塔門泥鯭係最好食,但要睇船家有無出海,塔門泥鯭唔定期有,我通常同漁家收,如果有就收,無就無得收。」要吃到還要講彩數。

漁民坊
西貢康健路漁民新邨85號地下(部份菜式需要預訂)

記者:何嘉茵
攝影:梁志永
編輯:梁浩維
美術:孔文彬

洗曬六次吸日月精華 塔門紅菜變金黃色花心機

【飲食籽:識飲惜食】
塔門名物,還有春天限定的紅菜,都是塔門獨有的,近年出產量卻越來越少,有機會步塔門鮑魚後塵而近乎絕迹。
春天到塔門,會見到空地有七彩繽紛的畫面,像曬棉被般,不過是攤在地上,布上有紫紫黃黃、像紫菜的海藻類,很是漂亮。「我哋自己摘、自己曬紅菜,乜都係親手摘,紅菜係塔門、高流灣先有,其他地方都無,一年只得三個月有,大概係一月至三月。」石十妹說。十妺姐是吉澳水上人,丈夫是塔門水上人,是少有仍留在塔門生活的水上人,她平日經營士多,每年都會曬紅菜賺外快。「我由七幾年做到𠵱家,由後生做到老,到𠵱家就快行不了到,嗰時每斤賣幾十元,𠵱家賣到好貴,幾年前都係每斤賣幾百元,𠵱家產量少,又多內地人大量收購,每斤炒到$1,800至$2,000。」
紅菜是海藻類的一種,由於漁民長期在陽光下暴曬,紅菜有清熱解毒作用,是水上人的良方妙藥。「百幾年前,我阿爺嘅阿爺都係用紅菜來醫病,舊時無醫生,都係用來醫病,牙痛肚痛感冒有乜唔舒服,都會沖兩杯來飲。」紅菜生長係石面上,要待潮退才可摘取,十妹姐的親戚杜英逢假日亦會幫忙,更帶我們到塔門海邊走一轉。「通常大浪地方先有,石滑一定要赤腳行,所以好容易搞到損手爛腳,浪一打埋嚟,成身濕晒,又危險,如果馬步唔穩,會跌埋落海,所以都無乜人做。」英姐說。那為何這樣辛苦都要做?「我都是賺吓外快,平日無乜嘢做,如果俾仔女見到會鬧我啊!」十妹姐說。
摘完要拿去曬,這個是花工夫。剛摘的紅菜帶深黑色,要經過至少六次,吸收日月精華,才變成金黃色,是水上人的心血。「洗完又曬,曬完又洗,洗到變白變靚為止,要曬成個星期先得,每日要洗兩次水。」十妹姐說,最重要是曬完後會縮水。「這個看起來好多,可能曬完十両都無,得番六両左右,呢個都勉強曬到一斤。」她指着地下的紅菜說。「前幾年每年都採到幾十斤,今年20多斤都沒有,可能海水無以前咁乾淨,唔少內地漁民又見賣得好價來摘,呢行都無得做。」紅菜本身無味,用蜜糖或鹹檸檬以滾水沖來飲用便可。市面上買不容易,不妨到塔門走一轉,不少街邊婆仔檔會賣得較便宜。

記者:何嘉茵
攝影:梁志永
編輯:梁浩維
美術:孔文彬

關於塔門的三件事


【飲食籽:識飲惜食】
試過塔門的獨門美食,你一定會忍不住回頭再吃。但塔門小孩的學業發展、會搶食的牛牛和那裏於沙士後的變化,你又知幾多?

塔門版《五個小孩的校長》

電影《五個小孩的校長》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講述全港最低薪幼稚園校長呂麗紅,成功挽救元朗錦田元岡幼稚園避免殺校的真實故事,學校只有一個校長和五個學生。塔門都有唯一一間小學——瓊林學校,已有百年歷史,全盛時間有學生200人,教師8人。七十年代後,島上部份學生跟隨家長移居海外,漁家子弟亦上岸,家長要到市區謀生及獲派公屋搬離塔門,引致全村剩下學生寥寥可數,最終學校於2003年9月停辦。


塔門牛愛雜食

來到塔門,睇牛是其中一個活動。塔門大多住有客家人及水上人,前者務農養牛耕田,後來大多移居海外,餘下的牛大量繁殖便成為塔門的特色之一。不過,塔門牛愛雜食,不時搶奪遊人的食物。


沙士後變旅遊勝地

塔門位置隔涉,由馬料水行水路要至少一小時船程,或者先到黃石碼頭,轉駁大船亦要半小時,昔日遊客稀少。塔門水上人劉美珍說:「以前塔門只有當地居民,不是太多人知道塔門這個地方。但自2003年沙士後,好多人寧願到郊外,亦不想留在鬧市,不少人參加一日本地遊到塔門,開始多人認識。」遊客較以前多,對居民好或壞?「當然是好事!塔門發展成旅遊區,居民有其他收入幫補,只有周六日是最繁忙,平日塔門都是寧靜的。」

記者:何嘉茵
攝影:梁志永
編輯:梁浩維
美術:孔文彬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