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5日星期日

為何上環特別猛鬼?墳墓街一條龍死亡服務  見證華工百年辛酸史(香港01)

為何上環特別猛鬼?墳墓街一條龍死亡服務  見證華工百年辛酸史(香港01)


撰文: 呂嘉麗
發佈日期: 2017-03-03


上環太平山街一帶,時常與靈異故事扯上關係。為何上環特別「猛」?19世紀末,上環曾經有條墳墓街。當時中國天災人禍不絕,不論商人或農民皆離鄉別井外出謀生,最終數十萬人客死異鄉,上環就是當中不少人的最終一站。現時仍有百年老建築及小店,見證這段香港歷史。


開埠早期,政府率先發展香港島四環(即西環、上環、中環、下環),亦即維多利亞城。早期華人多聚居上環。(Getty Images)開埠早期,政府率先發展香港島四環(即西環、上環、中環、下環),亦即維多利亞城。早期華人多聚居上環。(Getty Images)

死在街頭、臨終房、廣福義祠
清朝末年,中國面對內憂外患,加上土匪猖獗,不少華商選擇逃往政局相對穩定的香港。對生活艱苦的農民來說,外出打工帶來一線希望,大量單身男士亦來港謀生,或經香港出洋。
當年在港島北的華人,多是互不相識、屬低下階層的新移民。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指,當時大部分單身男只能租一個床位住,房間擠逼,衛生條件惡劣。而且醫療技術落後,疫症肆虐,大部分華人不信任西醫,寧死不醫,不時曝屍街頭。
由於華人多不願病者在自己的居任的地方離世,香港出現收費、讓人待在房舍離世、連食物也不提供的「臨終房」(Dying House)。位於上環的廣福義祠(又稱百姓廟)成為垂危病人的收容所,更曾因為生者與死人共處一室,被外媒形容為「人間地獄」。
廣福義祠早期收留大量垂危病人,成為病者的臨終站。(網上圖片)廣福義祠早期收留大量垂危病人,成為病者的臨終站。(網上圖片)
東華醫院專門「執屍」
廣福義祠的狀況,驅使一樣重要醫療改革——政府於1870年通過《東華醫院條例》,讓東華醫院成立並提供中醫服務。大部分華人至死前或彌留狀態才到醫院,或者視醫院為垂死病人的收容所,令東華醫院需要處理大量遺體。開埠初期,港英政府實行「以華制華」,對華人事務愛理不理,傾向讓華人自行解決問題,也樂於讓東華醫院成為遺體「代理人」。遇上大型災難,港英政府亦會叫東華去「執屍」。
華工隻身來港,殮葬事宜大多草草了事。當時政府未設置公共墳場,結果港島山墳處處。1856年,有讀者投稿《德臣西報》,指疫症每日殺死30個華人,但遺體只隨意葬在山坡下,深不及兩米,且沒有蓋上棺木,大雨過後,腐爛的屍體被沖至馬路。上環一幅山坡地成為華人主要葬地,旁邊的街道更稱為墳墓街(1869年改稱為普仁街)。政府終同年在摩星嶺設立華人墳場。
由於大量屍體無人認領,又無力購棺買地,東華醫院遂向政府申請批地作義墳(或義塚)及義莊之用,及後成立位於大口環道的東華義莊。
1874年甲戌風災,香港2000多人死亡。圖見碼頭損毀嚴重。(網上圖片)1874年甲戌風災,香港2000多人死亡。圖見碼頭損毀嚴重。(網上圖片)
上環當年包辦「一條龍」死亡服務 
這段歷史,影響着上環社區的生成,至今仍見不少痕跡。現時上環普慶坊、太平山街一帶,有「Poho」之稱,聚集藝廊、咖啡店、精品小店等,是文青及旅客的勝地。如果留神,卻會發現上環一帶聚集醫院、廣福義祠、壽衣店及棺材舖(雖已愈來愈少)等,見證這小區當年包攬病、死、葬「一條龍」死亡服務。
史學會主席鄧家宙說,香港不少基礎建設仍有早期華工的痕跡,如花崗岩砌的護土牆,當年全由人手一塊一塊砌上,在中西區及灣仔區仍然可見。
香港對很多死者來說只是異鄉,為了避免這些靈魂死後無人祭祀,成為遊魂野鬼,一些慈善團體便協助將遺體千里還鄉,香港則成為棺骨中轉站。不少渴望原籍安葬、落葉歸根的人,因種種原因,最後只能長眠香港。下一篇文章將探討百多年前,物流、資訊不發達的社會,如何完成這個遠涉重洋的義舉。

大口環曾是靈魂中轉站:助數以萬計華人死後「回家」的東華義莊


1848年及1850年,美國三藩市及澳洲墨爾本先後發現金礦,吸引當地及華人前往尋夢。大型百貨公司如永安、先施的創辦人,都是早期在悉尼打工、開果欄,再回中國發展的華僑。據估計,19世紀至1925年間,約有300萬名契約勞工前往海外工作。數以十萬華人衣錦還鄉夢碎——被「賣豬仔」、從事高危工作、被洋人排擠,最後客死異鄉。
曾有當地華人回顧,當鐵路工人,隨時一天工作達18、19小時,生活艱苦。由於基建工程技術及機械不足,大量危險工序靠人手完成。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總主任史秀英說,當時一種工人負責在山隙之間放炸彈,隨即須離開避免被炸,一不小心便身葬懸崖:「當時,有個講法是鐵路上每一根木,都由一條性命換取。」1870年,一份加州報章報導一批1200名華工的遺骸運回中國,相信他們是興建美國中部太平洋鐵路期間喪生的華工。
華工在美國興建太平洋鐵路。(聖地牙哥華人歷史博物館照片)華工在美國興建太平洋鐵路。(聖地牙哥華人歷史博物館照片)
東華義莊於獲古物古蹟辦事處頒發香港文物獎(2004)「文物保存及修復獎」榮譽大獎,以及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頒發「亞太區文物修復獎」優越大獎。(呂嘉麗攝)東華義莊於獲古物古蹟辦事處頒發香港文物獎(2004)「文物保存及修復獎」榮譽大獎,以及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頒發「亞太區文物修復獎」優越大獎。(呂嘉麗攝)
擄掠、勒索、海難 因守護先人而喪命的艇家
當地同鄉會、會館在埋葬遺體一定年期後,再去「起骨」,將骨殖以鐵、木、甚至藤條箱收藏,以備越洋歸鄉。東華義莊成立後,這種原籍安葬的義舉變得更大規模及系統化,因為東華醫院十多名總理多為商人,具龐大的商業網絡,偏佈亞洲、大洋洲及美洲,與各地會館皆有聯繫。
東華在香港接收來自海外的棺骨後,先刊登招領廣告、聯絡各地會館,再安排棺艇(俗稱蝦苟艇)運回內地,蝦苟艇時常遇上擄掠、勒索、海難。為了守護先人而喪命,並不罕見。
華僑日報1948年報導,3000多具來自海外的「歸骨」暫寄東華義莊。(圖書館舊報)華僑日報1948年報導,3000多具來自海外的「歸骨」暫寄東華義莊。(圖書館舊報)
1926年,蝦苟艇駛至廣東省新會天河時,「突被匪徒刦掠殆盡」。禍不單行,該艇駛至三水地方時,再度被劫。同月,另一艘蝦苟艇於在順德時「匪峰擁過船,搜掠一空;所最慘者,勒索不遂,盡將船上各伴毆打,遍體鱗傷,有一舵工因傷弊命」,其他艇家之後亦「畏縮不前」,東華醫院後致信政府通緝匪徙,又求「切實保護」東華的蝦苟艇,政府數月後回信答應。
同年,省港大罷工期間,蝦苟艇又在寶安縣被糾察扣留,指「不合手續,破壞罷工條件」,要將該艇充公。翌年,又有蝦苟艇駛到崖門一帶「颶風大作」,「船被吹上草墶」,後擱置海邊,至四個月後,政府知其慈善性質,遂用160元僱數十名工人前往帶船落水。
史秀英指,棺骨由海外出發,至回到故鄉,過程一般須6至8個月才能完成,有些棺骨,更在香港等待數十載。
義莊現時仍保管不少已擺放6、70載的骨殖。 (網上圖片)義莊現時仍保管不少已擺放6、70載的骨殖。 (網上圖片)
因戰亂和禁運終斷的原籍安葬服務
1938年,中日戰爭前夕,香港與廣東省的內河運輸中斷,至1940年,一批無人認領的棺骨遷葬義山。1941年,香港淪陷,其後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二戰結束,一批寄存數載的棺骨才能陸續送回內地。不久,中國爆發內戰。1949年共產黨立國,卻因文化大革命等政局及禁運問題,這十多年間民船貨運皆停止,大批棺骨長寄義莊。至1960年,義莊爆滿,共保存670具棺柩、8060副骨殖、116具骨灰。東華決定整頓義莊,再登報招領棺骨,無人認領者,已遷葬位於粉嶺的沙嶺墳場。跨越數十載的原籍安葬服務就此告終。東華義莊配合時代轉變,其後加建骨灰龕場,但莊內仍有保留部分寄存已70、80年的棺骨及骨殖。
史秀英認為,海外、內地會館及東華三方都對棺骨嚴謹處理的態度,突顯了對先人的尊重:「一批1800具棺骨中,曾有會館來信指其中一副棺骨不在,後來才發現只是人名不對,足見雙方對棺骨相當緊張。」歷史學者丁新豹著有《香江有幸埋忠骨︰長眠香港辛亥革命有關的人物》一書,但史秀英認為,其實也可以說成「忠骨有幸埋香江」,因不少內地義塚在發展期間已遭破壞。
香港作為轉口港,由「小漁村」演變成轉口港,再進化為金融中心的敍述,廣為人道。歷史學者葉漢明曾說,描述香港史者,多以經濟角度出發講轉口港發展,較少人從生活、文化、流徙敍述香港這段歷史。香港作為中國對外的窗口,曾經擔當一個鮮為人道的重要角色,承載着數以十萬計離鄉者生命最根本的渴求——回家。
三藩市合和會館於1934年寄給東華的信件。(呂嘉麗攝)三藩市合和會館於1934年寄給東華的信件。(呂嘉麗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