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1日星期一

鬧市荒謬 沒人行的行人冗橋

 鬧市荒謬 沒人行的行人冗橋


香港的行人天橋越建越多,堪稱天橋之城。根據路政署資料,截至2020年6月,全港共有943條行人天橋,當中有些早已荒廢或使用率極低。「城市接築 UFA-Lab」創辦人、建築師胡漢傑(Deson)走訪過這些「冗橋」,尋找它們「無人問津」的原因。

作為天橋之城,香港自五、六十年代便倡議要多建行人天橋以將人車分隔。當時的馬路沒有那麼多欄杆或交通燈,因而經常發生交通意外,引起交通擠塞問題,「這想法直至七、八十年代,在發展新市鎮如荃灣或沙田時,繼而到現在的新市鎮如將軍澳、天水圍等,都以天橋城市的模式發展。」

Deson帶記者來到北角英皇道近糖水道行人天橋,這條橫跨英皇道的天橋於1984年落成,當時地鐵港島綫以及東區走廊全線還未通車,英皇道仍是東區交通樞紐。

為了令道路更加暢通,政府在行人天橋建成後,便取消了原本用作橫過英皇道的行人設施,要過對面馬路的話便必須使用天橋,北角區內長者多,行人天橋又沒有升降機,令很多長者和街坊都情願直接違法跨越馬路,造成過不少交通意外。政府其後回復英皇道的行人過路設施,再加上地鐵港島綫以及東區走廊通車後,這條天橋便繼續冷清至今。

廢橋成露宿者遮頭瓦

荒廢的行人天橋成為了露宿者的「遮頭瓦」,「這裏曾有很多露宿者聚集,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政府第一步是封橋,第二步會否拆橋就不得而知。」這條行人天橋現今已經封閉,橫亙熱鬧的英皇道中央。2014年5月立法會報告中,列出了11條使用率偏低的行人天橋,英皇道近糖水道行人天橋便是其中之一。另外,有31年歷史的深水埗昌新里行人天橋情況一樣,運輸署指出,這條天橋由1998年開始已經鮮有人使用,成為露宿者聚居地。最後,天橋於2018年圍封,並在今年5月16日清拆,但自1998年起,23年來都要用公帑維修和保養。

事實上,並非所有低使用率的行人天橋都寫在立法會報告中,例如由私人發展商興建的行人天橋。荃灣關門口街與沙嘴道交界有兩條由私人發展商興建行人天橋,連接着私人屋苑名逸居、萬象工業大廈和房協屋邨寶石大廈。發展商需根據地政署發出的地契條款來興建相關的設施,例如行人天橋、公共通道、公共交通運輸總站等,部份公眾設施在落成後會交回相關政府部門,部份則由發展商或業主管理及保養。

兩條天橋設計新穎,人流卻十分稀疏,加上樓梯設計得比較暗,令路人卻步,「它最大的缺陷是未接駁到荃灣的行人天橋網絡,令其他天橋上的行人無法使用這邊的天橋。」根據政府的荃灣行人天橋網絡計劃,將來有機會沿關門口街和聯仁街再興建行人天橋,令這座天橋成為天橋網絡的一部份,但提早建成的行人天橋不但人流不足,更會衍生保養成本的問題。

八十年代初落成的沙田乙明邨,整條屋邨以行人天橋貫穿。邨口有一座橫跨馬路的行人天橋,天橋的一邊有兩間學校,另一端連接到屋邨大廈一樓,主要只能通往每座的一樓大堂,商舖和街市大部份都在地面。因此,街坊都嫌麻煩,寧願過馬路都不會行天橋。這些天橋造就了有蓋的通道,令橋底比橋面人流更旺,「這條屋邨的設計將行人天橋融入建築內,在新落成的屋邨中很難找到了。」

分隔人車演變樓駁樓

興建行人天橋的本意是為了人車分隔,改善地面街道擠塞的情況,但如今行人天橋漸漸變成了由一座建築物前往另一座建築物的工具。在Deson眼中,要改善行人環境的第一步應是先想方法改善地面的行人環境,當沒有選擇時才考慮興建行人天橋。

【沙田乙明邨】
「城市接築 UFA-Lab」創辦人Deson(左)帶記者走訪沙田乙明邨的冗橋。
【沙田乙明邨】 「城市接築 UFA-Lab」創辦人Deson(左)帶記者走訪沙田乙明邨的冗橋。
【北角糖水道】
北角英皇道近糖水道行人天橋1984年落成,現已荒廢。
【北角糖水道】 北角英皇道近糖水道行人天橋1984年落成,現已荒廢。
天橋上,雀鳥比人還要多。
天橋上,雀鳥比人還要多。
因有露宿者聚集,政府索性將行人天橋圍封。
因有露宿者聚集,政府索性將行人天橋圍封。
【荃灣關門口街】
荃灣關門口街與沙嘴道交界的兩條行人天橋連接私人屋苑名逸居、萬象工業大廈及房協屋邨寶石大廈,雖然天橋裝修新穎,人流卻十分稀疏。
【荃灣關門口街】 荃灣關門口街與沙嘴道交界的兩條行人天橋連接私人屋苑名逸居、萬象工業大廈及房協屋邨寶石大廈,雖然天橋裝修新穎,人流卻十分稀疏。
香港第一條冷氣行人天橋1963年建成,連接太子大廈和文華東方酒店。
香港第一條冷氣行人天橋1963年建成,連接太子大廈和文華東方酒店。
位於銅鑼灣禮頓道的「奧運橋」於1963年建成,是香港第一條行人天橋。
位於銅鑼灣禮頓道的「奧運橋」於1963年建成,是香港第一條行人天橋。

記者:黃曉楓

攝影:伍慶泉、許有達



2021年5月30日星期日

划艇出入 馬桶如廁  體驗大澳棚屋水上居

 划艇出入 馬桶如廁  體驗大澳棚屋水上居


一間間小屋,用看上去很脆弱的木柱支撐着,日照水光,折射得棚屋光影漣漣。大澳棚屋依水而建,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至今有近二百年歷史,仍住着三百多戶人。設計經歷過四代轉變,見證歷史,記者探訪仍住在棚屋的居民,看看他們的生活。

十九世紀,漁民開始放棄浮家泛宅式生活,利用舊船艙在岸邊築建簡單居所。當時他們用麻石柱支撐舊漁船,並鋪上葵葉和松皮。但麻石柱看似堅硬,實則不堪撞擊,後來得知印尼出產的坤甸木可入水而百年不朽,就轉用坤甸木為主力支撐。在大澳漁業逐漸式微後,不少蜑家漁民為求三餐,上岸工作,岸邊的棚屋便成為了他們主要的居所。

83歲的馮新榮在大澳土生土長,他在漁業式微前當漁民超過40年,後來為了更安穩的生活,一方面讓老人家休息,另一方面讓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就上了岸,在棚屋一直住到現在。依水而居,最擔心的就是颱風季節,即使大澳環山能稍作保護,減少風浪的衝擊,但水浸入屋卻很難避免,「一刮颱風就不會睡。」2018年強烈颱風山竹引致大澳嚴重水浸,當時榮叔在棚屋內浸到及腰,浸壞了不少電器。但對他而言,人可以逃生、棚屋不能,所以颱風季節他們情願留在屋內,靠經驗判斷水位,反而更安心。經過幾代改善,棚屋區現在有水電,為避免水浸時危險,棚屋內的電器大多都會架高,插座亦安裝於近屋頂位置。

記者即場學習如何划艇,原來非常講技巧。
記者即場學習如何划艇,原來非常講技巧。
大澳棚屋依水而建,是香港最獨特的漁村風景。
大澳棚屋依水而建,是香港最獨特的漁村風景。

出入靠艇仔 肚餓有水上小賣部

現在的大澳,有大澳涌行人橋取代昔日的橫水渡,棚屋與棚屋之間夾藏着縱橫交錯的水道與橋樑,亦有接駁出大澳內街的橋樑。其實最初的棚屋直接建於水上,需要靠艇仔接駁,出入也以搭船為主,「以前小朋友要上學,早上就划他過去對面自己行去學校,到晚上回來,就會在對面大叫『喂,叫艇仔來接我!』」住在水上,出入要靠划艇,肚餓時怎麼辦?當年可沒有選擇多多的外賣平台,不過就有水上小賣部,販商駛着一艘小艇,沿河道叫賣:「糖水、燒鵝瀨粉,連糖果餅都有。」那是黃文光(四哥),最開心的回憶之一。

趣事當然不只水上外賣,住在棚屋連上廁所,也是一個挑戰,必須小心翼翼。早期棚屋的廁所不講究,不論是衞生情況還是舒適度都很差。最早期直接在屋內開個洞,你就可以一邊感受徐徐涼風,一邊如廁。不過有時風大得把排泄物吹上來,會沾到身上,「我小時候跌過下去,因為洞太大了,全身都是大小二便,當時我媽特地划船到對面海,買一塊香皂給我抹。」雖然現在有了馬桶,但排泄物連同紙巾仍然直接排入海,造成衞生問題。

大澳文化生態綜合資源中心不時會舉辦義工團,幫手清理堆積在棚底的垃圾,包括遊客棄置的水樽、餐具等。這種垃圾長時間堆在棚底,會積存污水,產生臭味和細菌。但義工清垃圾治標不治本,居民爭取興建大渠多年,仍未獲當局落實。

以前棚與棚之間沒有橋,只能划船出入,現在可以靠橋樑接駁,居民行動更方便。
以前棚與棚之間沒有橋,只能划船出入,現在可以靠橋樑接駁,居民行動更方便。
用於支撐棚屋的麻石柱(上圖),可浸水但不耐撞,所以漁民漸漸轉用坤甸木(下圖)。
用於支撐棚屋的麻石柱(上圖),可浸水但不耐撞,所以漁民漸漸轉用坤甸木(下圖)。

自住不可租賣 修繕要自學

經歷2000年和2013年大火,分別燒毀過百間和數十間棚屋,大澳現存約357戶棚屋住戶,根據大澳文化生態綜合資源中心估計,約四分一人並不是長居大澳。據政府統計處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數據,連同區內其他石屋及傳統村屋,約1,900人仍居住在大澳。年輕一代大多在市區工作,多數人離開棚屋後,棚屋沒有再承接,居住權就會丟空,只會任由棚屋逐漸凋零。雖然可惜,但仍無法改變現況。

兩次大火後,政府在區內街道加設滅火工具箱,讓消防員在火災發生時可輕裝進入大澳救火。但大火燒毀的不只是歷史,還有棚屋師傅和居民的心血。興建或修理一間棚屋,沒有圖則,無從學師,更是一門開不了飯的手藝。大澳的棚屋師傅都會謙稱自己不算「師傅」,只是跟住學吓就學識。冼佬仔自小跟爸爸四處維修棚屋,成年後選擇外出打工,「這行業不能餬口,只會餓死自己。」

棚屋的支撐設計都經歷過四代轉變,由圓石柱到長形麻石柱,再用上坤甸木,到現在用水泥保護坤甸木柱,但政府對起棚屋的物料要求始終如一,限制牆身只可以用木材或鐵皮興建。棚屋沿用寮屋政策,只可自住,不可租、不可借和不可轉賣,住戶亦只可招待親戚借住。如果棚屋出現問題,影響環境,更需要自費修繕,或會被政府收為官地。但根據寮屋政策,棚屋土地屬於官地,居民並不擁有土地,所以即使自費修繕棚屋,當政府要求收回土地,他們亦沒有任何拒絕權。

在幾位受訪者眼中,棚屋是一個時代,一個歷史見證。正如冼佬仔師傅所言:「又少一間棚屋真的好可惜,我都希望大澳保留多點,下一代很可能看不到。」

馮新榮(右)在大澳土生土長,子女都搬出了市區,只有假日時會回去探望。
馮新榮(右)在大澳土生土長,子女都搬出了市區,只有假日時會回去探望。
住戶會架高屋內家具電器,以防水浸時被浸壞。
住戶會架高屋內家具電器,以防水浸時被浸壞。
冼佬仔笑言做棚屋師傅不能餬口,因為棚屋數量只會越來越少。
冼佬仔笑言做棚屋師傅不能餬口,因為棚屋數量只會越來越少。
最早期的棚屋用舊船艙改建,呈圓筒形,空間較狹小。
最早期的棚屋用舊船艙改建,呈圓筒形,空間較狹小。

記者:林泳君

攝影:張志孟、洪輝進



炸雞的藝術 炸子雞

 炸雞的藝術 炸子雞



炸雞,是世界共通的美味語言,但在各地芸芸炸雞當中,

粵菜經典炸子雞,可能是其中最複雜、最講究的一種。

透薄不油,乾爽酥脆的雞皮,柔嫩多汁,鹹香甘美的雞肉,迷倒不少人。

食家劉健威認為炸子雞做法之高明,甚至勝於出名細緻講究的法式烤雞,

直言:「只要嚐過炸子雞的皮脆肉嫩,便會對那些米芝蓮法餐中的出品失了興趣。」

已故著名食譜作家江獻珠,亦曾在專欄寫過,家廚爐灶難以複製炸子雞的美味,炸子雞是酒家菜。

可見炸子雞做法繁複,涉及醃味、上皮、風乾、油炸等技法,對經驗、火候要求極高。

美味關鍵一•選雞有道

粵人烹雞,毋庸置疑,首選新鮮雞,不過做炸子雞,雞的品種亦有講究。灣仔明閣廚藝總監曾超敬,入行近四十年,認為炸子雞好比咕嚕肉、乾炒牛河,是中菜廚房中必修一門。「我們會用龍崗雞,亦會用三黃雞,視乎當時哪個品種質素較高,入行時沒有太多選擇,龍崗雞便為主流,皮下脂肪比較豐富,而現在三黃雞供給穩定,皮下脂肪較均勻,而且體形大小比較穩定,很多師傅都轉用三黃雞。」雞的大小尺寸決定了火候,一般做炸子雞,兩斤半到三斤的龍崗雞雞項最好,身形肥胖,肉質肥美軟滑,雞皮厚,黃油較多,經油炸後雞皮仍舊鬆化薄脆,是做炸子雞的不二之選。「其實做炸子雞,雞肉不是先決條件,最重要是雞皮。雞肉空有雞味,但若然皮下脂肪不足夠,雞皮便做不出脆度,效果不夠硬身、企身。」曾師傅說道。然而,選雞只是第一步,做炸子雞的關鍵,更多在廚房裏頭。

美味關鍵二•醃味提鮮

炸子雞醃味,一般會在雞腔內,塗抹坊間俗稱的雞鹽,雞鹽一般由淮鹽、五香粉等乾料構成,鹽分令雞身加快脫水,令炸雞效果更好。一般酒樓用的是現成貨,但坊間亦有小店選擇自家研磨,做出獨特風味。北角小菜館店小二的「十三香炸子雞」,醃料加入桂皮、甘草、花椒、八角、香葉等足足十三種香料。「其中一些不能說,是秘密啦!一般香料以外,還會有一些乾鑊炒過的淮鹽。」老闆阿偉說道。他說小館不用現成乾料,另一個理由是為了保存雞肉鮮味。「外面現成香料,味道會比較刺激,五香粉、胡椒粉味道也較霸道,會蓋過雞味。」小店的炸子雞,裏外入味不會一味死鹹,肉質細嚼下,確實不失雞味,更多了中藥材的香氣層次。

傳統以乾料醃味,外省菜館井巷子反其道而行。「又要香口,又想滋味能與傳統有別,我們最初構思用酒去料理炸子雞,最先想到的便是中國最名貴的白酒茅台。」老闆Nansen說道。貴州茅台,數千元一瓶用以入饌,你或以為不過是噱頭,不過Nansen解釋:「茅台最大的特色,是香氣個性相當突出,很易辨識。常用的花雕則相對溫和,沒有茅台那爆炸力。」六小時入味,一盤滷水,一瓶茅台,只可做五至六隻雞。酒香,滷水香確實有其獨到之處,不過亦大大增加廚房的負擔。「工序較繁複,單單入味風乾都要十二個小時,所以我們沒有放入菜單,客人要四十八小時前預訂。」這裏的「脆皮茅台雞」,吃來既有肉汁,茅台酒香亦恰到好處,不失炸子雞本身風韻,難怪$798/隻,稱得上全城最貴,也有不少老饕爭着來品嚐。

龍崗雞皮下脂肪豐富,行內俗稱「夠油」。
龍崗雞皮下脂肪豐富,行內俗稱「夠油」。
十三香炸子雞 $388/隻﹙店小二﹚ 
蘸雞汁用雞肉本身滴出來的雞油,調合醬油、乾葱而成,香口惹味。
十三香炸子雞 $388/隻﹙店小二﹚ 蘸雞汁用雞肉本身滴出來的雞油,調合醬油、乾葱而成,香口惹味。
店小二的「雞鹽」由原粒香料開始自家研磨。
店小二的「雞鹽」由原粒香料開始自家研磨。
井巷子用貴州茅台去滷浸雞隻。
井巷子用貴州茅台去滷浸雞隻。

美味關鍵三•上皮風乾

炸子雞,能不加漿粉,而做出入口乾脆利落,叫人痛快的脆皮,上皮這工序不可少。逸東軒行政總廚譚棟指,上皮水上得好是當中的關鍵。「我們雞皮水的材料有大紅浙醋、白醋、麥芽糖三種材料製作,麥芽糖一斤、大紅浙醋八両、白醋二斤,加少許水混合而成。」斤両比例有指定,因為每樣材料各有作用,醋酸具揮發性,可加速風乾速度,紅醋亦可增強上色效果。而糖分在充份加熱的情況下,通過焦糖化,可令雞皮保持硬脆,不易讓肉汁浸軟。皮水調好,上皮水亦有竅門。「雞皮水滾熱效果較佳。另外因為皮水帶酸,澆上雞皮水時,要避開雞腔雞櫳。」要均勻做出脆皮,淋皮水時,亦要不斷轉動雞身。像雞翼掩蓋着的位置,便要撐起來特別淋一下才成。皮水上好,便可將炸子雞放入風房吹乾雞身,準備油炸。風乾看天氣,北風起六至八小時便可,遇上回南天可能就要雙倍時間,而充份的風乾,可將雞皮多餘水分帶走,令油炸的效果更加出色,甚至單單只吃雞皮,也可以是一種樂趣。逸東軒便有一道脆皮片皮雞,炸子雞不斬件上枱,席前片皮上菜,類似片皮鴨的做法。「片皮對刀工也有要求,師傅要慢慢片,通常就在雞翼側邊開始下刀,片完兩邊,再片雞胸,片來肉要少,以皮為主。」炸子雞片皮,薄脆透光,咔嚓一口,乾脆利落似焦糖片般的口感,這全拜皮水和風乾作用所賜。

片皮雞,雞皮薄脆透光,口感如焦糖片般。
片皮雞,雞皮薄脆透光,口感如焦糖片般。
脆皮片皮雞 $598﹙逸東軒﹚
片皮雞吃法與北京填鴨類似,夾麵餅來吃,雞肉可另作炒雞鬆配生菜包。
脆皮片皮雞 $598﹙逸東軒﹚ 片皮雞吃法與北京填鴨類似,夾麵餅來吃,雞肉可另作炒雞鬆配生菜包。

美味關鍵四•淋油炸雞

普天之下,形容炸雞都會用「皮脆肉嫩」這形容詞,但真正要做到這個境界,並非丟進油鍋便可以了事。「廣東人烹雞,對火候要求很高,不會用明火把雞煮熟,例如白切雞,就是滾水熄火,雞是浸熟的,炸子雞原理一樣,不是把雞放落油鑊炸熟,而是以滾燙的油淋熟。」著名食家劉健威有感坊間越來越多酒家採用取巧方法,為求加快出菜,大批生產,採取半油浸,半淋油的方式,有時炸得過火,皮焦肉柴,美味全失。所以他要求旗下中菜館留家廚房所做的炸子雞,必須全程淋油生炸。

這重擔則落在其子劉晉身上。「原理是間歇性加熱,用瞬間的高溫,經過雞的表面,熱力由外傳入裏面。」劉晉一手提起經風乾過夜的雞項,一邊先為油鍋細心測溫,他指攝氏180度至190度的油溫,加上180到200勺的滾油,是讓雞項熟得裏外均勻,做出脆皮的方程式。「手會累的,這全程得花十二分鐘。」他苦笑道。依次由雞胸淋起,接着雞身上的開口位,讓滾油從雞頸通往肚腔。接下來,雞翼、雞髀,最後到雞背。「這樣能做到約九成多的熟度,這樣最能品味出雞的嫩和香,且肉汁豐盈,骨髓亦能保持鮮紅色。」劉晉對自己的出品很自信。筆者試過之後確實拜服,別家也大概能做到皮脆,但那肉質的表現,從油脂平均的髀肉到緊緻偏瘦的胸肉,吃來也是嫩極水潤,質地跟上好的白切雞沒兩樣,叫人吃得盡興。「出菜後一定要馬上吃,最好十分鐘,十五分鐘便食完,否則其滋味便會慢慢流失。」劉晉提醒道。

留家廚房主理人劉健威(右)與劉晉
留家廚房主理人劉健威(右)與劉晉
淋油炸雞之法,據說由福臨門創辦人徐福全所創。
淋油炸雞之法,據說由福臨門創辦人徐福全所創。
炸子雞 $488/隻 ﹙留家廚房﹚
皮脆不在話下,雞肉做得僅熟,水潤多汁,盡顯粵人烹雞之高明。﹙須預訂﹚
炸子雞 $488/隻 ﹙留家廚房﹚ 皮脆不在話下,雞肉做得僅熟,水潤多汁,盡顯粵人烹雞之高明。﹙須預訂﹚

美味關鍵五•靈活刀工

傳統上快刀斬件,原隻上桌,賣相吉祥的當紅炸子雞,是香港筵席上一道歷久不衰的名菜,不過在砧板上花一點心思,炸子雞都可以變得不一樣。在高級粵菜館明閣,就有一道利用刀工,令到炸子雞變得不一樣的菜式百花脆皮雞。「這源自粵菜中的傳統菜江南百花雞,為我們入行時已大行其道的一道名貴菜式。」明閣廚藝總監曾超敬道。百花雞,須將全雞起肉,再釀入蝦膠而成,最初版本是蒸製的,吃的是細膩;現改用炸子雞的做法處理,吃的則是香口的快感。

炸子雞經醃味、上皮、風乾、淋油炸熟之後,師傅選擇放涼原隻起肉。曾師傅把全雞一分為二,先處理麻煩的骹位部份,在雞翼和雞身連接部份下刀,拆出雞骨,再在雞胸位拖一刀,用手扯開,退出胸骨。雞髀骨,像L字形,就在對接處各下兩刀,慢慢把髀骨剔出來,這樣半隻雞的雞骨都起出來,成品像塊雞扒一般,依然連皮帶肉。曾師傅便把預先準備好的虎蝦膠,平均釀在雞肉一面,之後再鋪上一層薄薄的麵包糠回鍋油炸。脆皮百花雞切成一件件麻雀般上碟,從旁來看,面層是棗紅的脆皮,中間是油嫩的雞肉,底下則是雪白的蝦膠,雞與蝦剛好一比一,相當精緻。「品嚐雞肉的酥脆後,便能吃出蝦的鮮味,兩種味道是相輔相成,配搭一些甜合桃和蓮藕片,是一道很合適用以佐酒的小菜。」曾師傅道。

從選雞到斬雞,每個美味關鍵,也決定了炸子雞的成敗,必須通透掌握。「初做或可能經驗不足,即使你今次做得到做得好,下次也不一定能成功。單純學懂,可能很簡單,若要求精就要視乎師傅本身有沒有那顆做好的心。」做了超過三十年炸子雞的曾師傅說。炸子雞之所以難,難在需要時間,不只是風乾、淋皮的繁複費時,更多是製作背後,嘗試與失敗的經驗磨練。●

灣仔明閣廚藝總監曾超敬
灣仔明閣廚藝總監曾超敬
百花脆皮雞,$368/半隻、$698/全隻﹙明閣﹚
百花雞去盡雞骨,吃來每口都是肉,是店裏大受歡迎的下酒菜。
百花脆皮雞,$368/半隻、$698/全隻﹙明閣﹚ 百花雞去盡雞骨,吃來每口都是肉,是店裏大受歡迎的下酒菜。
好的百花雞,雞肉與蝦膠比例,應是一比一。
好的百花雞,雞肉與蝦膠比例,應是一比一。

店小二

地址:北角七姊妹道14號地下A號舖

電話:2893 9393

營業時間:11:30am-11:30pm

井巷子

地址:上環干諾道中145號多寧大廈地下

電話:2868 9801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11:30am-3pm,6:30pm-10:00pm

逸東軒

地址:佐敦彌敦道380號Eaton HK B2樓層

電話:2710 1093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11am-4pm,6pm-10pm,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提前10am營業

留家廚房

地址:灣仔軒尼詩道314-324號W Square 5樓全層

電話:2571 0913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12nn-3pm,6pm-11pm

明閣﹙灣仔﹚

地址:灣仔港灣道23號鷹君中心2樓

電話:2878 1212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11am-3pm;5:30pm-10pm;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1:30am-2:30pm;5:30pm-10pm

撰文:胡熙裕

攝影:鄧廣基、魯雋華、關永浩

編輯:潘惠卿

美術:魏家祺

2021年5月29日星期六

松茸蟹鉗燉繡球 - 蔣芸

 松茸蟹鉗燉繡球 - 蔣芸


松茸蟹鉗燉繡球是一道菜嗎?也許光顧過銅鑼灣那家十里洋場的熟客都會知道,只要試過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不僅是一道菜更像是一件藝術品,賣相絕佳,尤其浮沉在陶瓷湯盅裏的那件軟嫩豆腐,是大廚師以精細的切雕之功,把原件砌成了一朵燦爛的以豆腐做成的花,不下於幾百刀吧,幼細而不斷的向外伸展成花瓣,加上一隻蟹鉗配搭,那松茸湯清潤鮮甜,一絲油花也無,開盅之際香味撲鼻而來,一嚐之下滿口芳香。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年代,一盅翅的價格其中包括了松茸加蟹鉗還有精細的刀工,不惜腰頭錢的食客仍覺得物有所值而津津樂道。

最近在一家杭菜館,吾兒點了一碟清炒春筍笑說是你說的不時不食,埋單時瞄了那道筍的價錢是半張大牛,母親節做了一回主人的吾兒嘆一口氣:還是你煮的比較好味……。相信並非要付賬與免費餐之比;他一向出手大方,問題是只要當時得令的好筍,不必什麼秘訣,誰來清炒也能得此美味,但有些江浙的功夫菜就不同了,非要有大廚的幾十年功力與鋪排,否則出不來那味道那架勢。在餐館點菜,總會點一些家廚做不來的菜餚,也正是這個原因,好怕客人每到一處就提出什麼不要太肥膩的,不如炒個菜吧。炒菜那個主婦不會呀!京滬菜、粵菜潮粵菜各有勝場,本城因此也出了不少名廚,各有叫人一試難忘的拿手本領,小老弟達智識飲識食又常在外邊走動,隨便一聊也能如數家珍,而我之口味沒那麼刁鑽,但這道松茸蟹鉗燉繡球細緻精雕處為食的我又貪新鮮,算是開了一回眼界。

2021年5月26日星期三

8歲主動入坑 港雀見過近半  小六發燒觀鳥員:要靠聽

 8歲主動入坑 港雀見過近半  小六發燒觀鳥員:要靠聽



除了黑臉琵鷺和麻雀,你還知道香港有甚麼雀鳥嗎?年僅12歲、就讀小學六年級的張顥霖(霖霖)已看超過240種雀鳥,差不多是香港雀鳥種類的一半,可能是香港最年輕的觀鳥員。觀鳥之外,他還自己製作了一本《雀鳥頻道會訊》,至今已出版至第八期,他說他長大後想從事鳥類研究的工作。

「咕咕咕咕咕」,霖霖模仿遠方傳來的紅頭穗鶥叫聲,這天他帶我們到城門水塘觀鳥,但沒走幾步又停下來,「啊嗚啊嗚,是大擬啄木鳥」。香港目前有560種雀鳥,他由小二開始觀鳥,至今看了其中240種,能夠分辨聲音的也有100種。「因為觀鳥多數都『觀』不到,雀仔飛來飛去,又隱身在樹上,所以要靠聽力。」他平時在家用電腦不是玩遊戲,是聆聽不同雀鳥的叫聲,熟習後觀鳥就能靠聲音分辨種類。

霖霖自小喜歡動物,海洋生物、昆蟲都喜歡,唯一害怕的是老鼠和蟑螂。8歲那年,媽媽Queenie參加了一個觀鳥活動,帶回幾本雀鳥相關的書籍,霖霖看後愛不釋手,主動向爸爸媽媽提出想去觀鳥,「因為覺得牠們很奇妙,很可愛。」當中他最喜歡的是猛禽類的鷹屬雀鳥,例如鳳頭鷹及松雀鷹。

添過萬元望遠鏡 等五個鐘撲空

初時他和父母只是兩手空空去郊外,單憑肉眼觀鳥,後來為了看到更多雀鳥,慢慢添置觀鳥裝備,例如一個價值過萬元的八倍望遠鏡,以及爸爸送他的一部舊相機、一支200-400mm的鏡頭。我們在城門水塘走了兩小時,霖霖一直背着那1.5kg重的相機,沒有喊累,反而一聽到一些比較罕見的雀鳥叫聲,他便馬上舉起相機,熟練地操作、拍攝。

觀鳥是一項考驗耐性的活動,霖霖去年曾與過百名觀鳥愛好者一同去西貢看白斑軍艦鳥,牠是香港一種相當罕見的鳥類,一年可能只有幾次機會記錄。但那次在西貢碼頭足足等了四五小時,仍沒有見到白斑軍艦鳥的蹤影。雖然如此,他並不覺得悶,「睇唔到呢隻雀,就睇其他雀,唔會冇嘢睇。同埋,等雀通常都係等唔到,觀鳥係睇彩數。」

訪問當日霖霖6時已經起床,8時許就到城門水塘,因為「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上的雀鳥比較活潑,容易見到牠們的身影,到了下午因為天氣炎熱,雀鳥們便都躲在樹叢間休息,就很難看到雀。這天我們就不太幸運,城門水塘大約有200種雀鳥,我們由菠蘿壩步行三小時去城門水塘中段,這一條路一向多雀鳥,但看到、聽到的只有十餘種,包括黃眉柳鶯、蒼背山雀、海南藍仙鶲等。雖然看到的種類不多,但霖霖並沒有失望,「已經慣咗,成日都睇唔到,尤其夏天。」

除了城門水塘,霖霖已經走遍香港的觀鳥熱點,例如大埔滘、蒲台島、塱原、米埔等,不同地理環境能夠看到的雀鳥都不一樣,例如去城門水塘看的是林鳥,如紅頭穗鶥;去米埔看的則是水鳥,即黑臉琵鷺、大白鷺、小白鷺等生活在水邊和紅樹林的雀鳥。

考試照睇雀 派自製《會訊》

以前霖霖曾和朋友一起去觀鳥,後來朋友們大概覺得悶,都放棄了,唯獨他堅持到現在,一起堅持的還有他的父母。Queenie說她和丈夫每個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都會陪兒子去觀鳥,有時霖霖學校假期,她會特意請假陪伴,甚至連霖霖考試,亦無阻他們的觀鳥日常。「通常觀鳥都係朝早8、9點睇到12點左右,之後返屋企先溫書。」Queenie說。

2019年1月,霖霖突然拿着一份《雀鳥頻道會訊》給Queenie看,裏面記錄了他在2018年9月至12月這四個月內看到的雀鳥,封面更親手畫了一隻黑頭翡翠。Queenie問他之後會否繼續出《會訊》,他一口答應,此後每四個月出一期,2021年5月已出到第八期,每次製作好會訊,Queenie會替他彩色影印十多份派給親朋戚友。

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項目主任杜振南(Hugo)有八年觀鳥經驗,也十分佩服霖霖,「我暫時未遇過好似霖霖咁細個嘅觀鳥員,試過有小朋友鍾意睇花睇蝴蝶,但(入迷)程度冇去到霖霖咁,仲會出一本《會訊》,傳達一啲現象和保育訊息。我覺得佢已經唔係初學者,而係一個中高階段嘅觀鳥人士。希望佢之後可以繼續執着於自己嘅興趣,對香港嚟講,多一個人去關心自然環境係一件好難得嘅事。」

訪問途中,一隻牛背鷺飛過,霖霖的眼神跟着牛背鷺飄走,心已經不在訪問上。待牛背鷺離開,他便教導記者說:「現時(5月)是牛背鷺的繁殖期,(雄性)牛背鷺的頭會變金黃色,很容易辨認;在非繁殖期時,牠的頭則是白色,和大小白鷺相似。」遠方突然傳了幾聲「啁啁」的鳥聲,霖霖的心神又飄走了,嘴巴說着說着就停了下來,仔細聆聽雀鳥的叫聲,「灰背燕尾⋯⋯可能係,我唔肯定。」這是他這天去城門水塘最想見到的雀鳥,說罷他坐不住了,再次拿起相機及望遠鏡,循聲音的出處走去。

*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提供

張顥霖手上的鏡頭重1.5kg,但他背着走了三小時也不喊累。
張顥霖手上的鏡頭重1.5kg,但他背着走了三小時也不喊累。
香港體形最大的雀鳥卷羽鵜鶘,展翅超過三米長。
香港體形最大的雀鳥卷羽鵜鶘,展翅超過三米長。
灰背燕尾偶爾會飛來香港過冬,是罕見的留鳥。
灰背燕尾偶爾會飛來香港過冬,是罕見的留鳥。
叉尾太陽鳥常見於樹林及市區大型公園,常於花間覓食。*
叉尾太陽鳥常見於樹林及市區大型公園,常於花間覓食。*
八倍望遠鏡,是觀鳥必備的裝備。
八倍望遠鏡,是觀鳥必備的裝備。
暗綠繡眼鳥只有約9厘米長,是香港體形最小的雀鳥。*
暗綠繡眼鳥只有約9厘米長,是香港體形最小的雀鳥。*
繁殖期的雄性牛背鷺頭部呈黃色,非繁殖期則呈白色。
繁殖期的雄性牛背鷺頭部呈黃色,非繁殖期則呈白色。
猛禽類雀鳥松雀鷹,是霖霖最喜歡的鳥類之一。
猛禽類雀鳥松雀鷹,是霖霖最喜歡的鳥類之一。
第八期《會訊》的封面是一隻黑冠鳽。
第八期《會訊》的封面是一隻黑冠鳽。
Queenie說霖霖在觀鳥上是她的老師。
Queenie說霖霖在觀鳥上是她的老師。
早前在科學館舉行的「牠它他的生態半部曲」展覽曾展出霖霖的望遠鏡。*
早前在科學館舉行的「牠它他的生態半部曲」展覽曾展出霖霖的望遠鏡。*
第一期《雀鳥頻道會訊》封面,畫的是藍翡翠。
第一期《雀鳥頻道會訊》封面,畫的是藍翡翠。

霖霖QA長知識

記者:為何香港有超過560種雀鳥這麼多?

霖霖:香港位於東亞-澳大利亞飛行遷徙路線的中途站,每年秋季有很多由西伯利亞或中國北部的雀鳥會遷徙去南方,有的會途經香港作短暫休息,有的就會留在香港過冬。翌年春天,一些飛去南方過冬的雀鳥又會飛返西伯利亞,再次途經香港。由於香港有很多不同的自然景觀,包括森林、濕地、高山及海洋,成為不同雀鳥的宜居地點。

記者:香港體形最小的雀鳥是甚麼?

霖霖:香港有幾種雀鳥都很細小,包括暗綠繡眼鳥、叉尾太陽鳥、朱背啄花鳥和紅胸啄花鳥,牠們大約9厘米長,比麻雀還小。

記者:香港體形最大的雀鳥是甚麼?

霖霖:香港體形最大的雀鳥是一種叫卷羽鵜鶘,牠們不展翼也足足有160厘米長。

記者:有香港獨有的雀鳥嗎?

霖霖:嚴格而言,香港沒有獨有雀鳥的。不過有一隻叫大草鶯的雀鳥很特別,以前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看不到,只得香港還有牠的蹤迹,雖然最近有人在其他地方再次發現,但牠還是主要分佈在香港,會在大帽山及紅花嶺等地出現。

記者:黃桂桂

攝影:魏子朗、潘志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