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3日星期日

一生做好一件事  明生鋼竹蒸籠廠

 一生做好一件事  明生鋼竹蒸籠廠



日語中有個詞語叫「一所懸命」,意思是努力、拚命、盡全力去做。

怎樣算是盡全力?明生鋼竹蒸籠廠的呂明,身體力行地示範,花一輩子,只做好一件事。

已達92歲之高齡,守護半世紀的鋼竹蒸籠廠,老驥伏櫪,退而不休,

因為他總掛在口邊:工藝叫人活着,熱忱讓人年輕。

那年的手藝,獨霸行頭,讓他建立一間廠、養好一頭家;

今天靠手藝,卻是寸草不生,窮途末路,沒錢賺的活兒。

留守香港,手作蒸籠,他是第一人,也是最後一人。

幸而他,老當益壯,窮且益堅,惟默默做好眼前事,一生無憾足矣。

年月煉成的蒸籠

午後,沐着陽光,清風悠然,鳥兒正溫婉地啁啾,屯門邊陲的亦園村一片青翠,鬱鬱葱葱,那是鄉郊獨有的寫意。矮矮平房之間,鐵閘之內,側耳傾聽,傳出一陣篤篤篤、噠噠噠的聲音。

鑽進裏頭,始知是個小工場,呂明老師傅在木工桌前正襟危坐,專心致志地工作。他已達耄齡,面色黝黑,即使架着老花眼鏡,仍是目光炯炯,粗糙雙手如一條靈巧的蛇,這頭捆紮竹篾,那頭又裝嵌鋼片。他比比劃劃介紹他的手作,說起話時中氣十足,絲毫不覺老態:「這個鋼圈是我在1980年代發明的,既保留到竹籠風味,又實淨又耐用點。」語畢,咧嘴而笑,神色自若。呂明是鶴山人,少年時在廣州學做蒸籠、麵粉篩等廚具。1960年代,隻身偷渡來香港,當時兩袖清風,急着謀生,於是重操故業,做少許蒸籠,兼做五金,見步行步,因為吃得苦中苦,生活總算過得去。

人窮,志卻不短。他總說,寄人籬下始終不好。1970年代初,他決定在新填地街租一個百多呎的板間房,生產蒸籠及廚具,那就是明生鋼竹蒸籠廠的起點。屈在斗室間單打獨鬥,誰想到,經年月灌溉,最微小的種子也可以栽種出絢爛的花。那時的他,白天就到酒樓銷售,他記得,踏破鐵鞋走遍全港大大小小的酒家,厚着臉皮向廚師展示成品;晚上秉燭生產,捱更抵夜,默默耕耘,獲油麻地幾家酒家,例如得如酒樓賞識入貨,便漸漸站穩住腳。眼見經濟起飛,生意如日方中,呂明在屯門田心村找了一個豬場,改裝成工場,請了師傅,最高峰時,一小時能做40個蒸籠。其後,在油麻地設立門市,正是現在「明生」門市部的前身。呂明的兒子呂樂觀剛好也從大陸來港,正好可以幫助父親打理門市。做鋼竹蒸籠的盛世,如此掀開。

獨具慧眼的設計

呂明形容,如今做蒸籠的竹共分兩種,較粗厚的叫沙羅竹,用來做大蒸籠;較幼身的叫茅竹,適合做小蒸籠。做的手勢,沒有隨年月洗刷而日新月異,反而多年如一。做法是,將原條竹枝,以竹刀削開,外面一層是竹青,質感細滑,用來做籠蓋;裏面一層叫竹肚,較粗糙,用來做籠身或籠底。只見他提着竹刀,輕輕一刮,一變四,四變十二,將竹片削得薄薄一片,是為「開竹」,過程眼明手快,刀法利落,削得甚為均勻,長度統一,「竹若開得不好,過長不能彎曲成圓形,過鬆便會有空位移走,籠底會掉下來。」他徐徐分享道。原來削竹一環,經驗、韌力與細心,缺一不可。

最後,他將幾塊竹片叠着捲成圓形狀、鑽洞、打釘,底部以鋼片或藤編織組裝,一個傳統的蒸籠便是這樣構成。不過,傳統一款,絕對滿足不到發明家的野心。多年來,呂明多次改良竹做的蒸籠,最具顛覆性的一次,在1982至1983年。那時候,呂明想出結合鋼竹,做出別出心裁的蒸籠,「用竹,一蒸它就變腍,容易裂開,我在籠口加個鋼圈,一方面保持到竹蒸籠不生倒汗水的優點,另一方面就令它更耐用,集兩者之長處。」反覆試驗,證明可行,便推出市場,獲當時的敦煌酒樓集團大批買入。行家立即跟隨抄襲,令這款鋼圈竹籠風行一時,呂明從回憶長河中喚回舊時,只記得當時聳一聳肩,「是好的才會有人抄吧!」對別人所為不太在意,只是埋首密密做。

「那時我看完門市便回去工場幫忙做,天天做到晚上十一二時,幾父子做,加上全鋼的點心蒸籠,大量出口到外國。」兒子呂樂觀回首舊事,才知那是最輝煌的時光。他們其後搬到屯門亦園村現址,既是住所,又是工場,落地生根,直到今天。

寶刀未老的匠人

眼見供不應求,他們便大舉擴充。1980年代中後期,他們把生產廠房搬到大陸,先後在深圳、廣州開工場。做竹籠是工藝,靠人手雕琢,那時大陸剛改革開放,非常鼓勵工業發展,人工極便宜,適合此等手作工業,呂明可謂早着先機,賺得盤滿缽滿,由窮工匠變成富廠佬。這樣高低跌宕的經歷,一生何求?然而,再強的人,也會遇上山雨欲來的考驗。

九十年代,大陸抄襲蔚然成風,開始慢慢學會他的蒸籠手藝,並無限複製,「大陸做的價錢賣得太便宜完全頂爛市,令我們沒法生存,只要有錢賺,那些商人怎會理做工質素好不好?」見無利可圖,呂明惟有一邊做蒸籠,一邊做其他廚具,也入貨兼賣其他產品,「若果生意只是依靠蒸籠,賺的錢都未夠喝水……這個行業實在沒有前途了,沒有人做,只有我這個人做,才看似馨香。」呂明一副看透塵世的模樣。世界幾許變幻,呂明始終離不開與他成長的蒸籠。風光過後,他發覺自己最喜歡還是敲敲打打做工匠的日子,所以將工廠交給另一兒子打理,自己回到亦園村的工場,逍遙過活。

時至今天,兩個兒子,一個掌舵油麻地門市,一個管理大陸廠房,早已不用他操心。而他,則每天早上八時到洪水橋飲茶吃點心,酒樓用的正是明生出品,他一邊把蝦餃往嘴裏送,一邊把蒸籠拿起來端詳,恍如視察業務,如數家珍,「這個好像有點殘舊了,是不是要換過另一批?」他和茶友道,神色驕傲。下午一時左右,他會回到工場,開始一天做蒸籠的生涯。不睡午覺,沒有其他娛樂,唯獨是面對竹與鋼、機器與工具,還是喜孜孜的神態,來到今日,高齡至92歲,天天如是,寶刀未老。

想買蒸籠,世人都會來找明生。接到集團大訂單,呂明會請鎮守大陸工廠的兒子接單;但是若果顧客有特別要求,「個蒸籠要高點矮點肥點瘦點」,時間又不算太趕急的話,他都會自行在香港的工場做,哪怕只是數十個。有時客戶未付錢,他已經急不及待做個demo,讓客人過目,「過過手癮,過過日辰,個客未付錢都不要緊,搵食嘅嘢,無所謂啦。」近年呂明又研究迷你小蒸籠,裏面不放點心,卻放裝飾和公仔等等,研究時孜孜不倦的模樣,活像一個小孩子,「他是一個慈祥的老人,做人老實,將心機全力投放在做蒸籠方面,他要做到差不多十全十美般的蒸籠。」負責門市的兒子呂樂觀,看在眼內。一輩子,一雙手,只做好一件事,如果夠喜歡夠瞓身,也算是不枉此生,無負好時光。●

呂明於1980年代發明的鋼竹蒸籠($15)
呂明於1980年代發明的鋼竹蒸籠($15)
香港大部份的蒸籠廠已經北移大陸,呂明是香港碩果僅存還會手製蒸籠的師傅。
香港大部份的蒸籠廠已經北移大陸,呂明是香港碩果僅存還會手製蒸籠的師傅。
呂明是鶴山人,少年時在廣州學做蒸籠。1960年代,偷渡至香港,亦靠此謀生。
呂明是鶴山人,少年時在廣州學做蒸籠。1960年代,偷渡至香港,亦靠此謀生。
明生除了有蒸籠廠,也在油麻地設立門市。
明生除了有蒸籠廠,也在油麻地設立門市。
呂明每天早上八時到洪水橋飲茶吃點心,下午一時便回到工場做蒸籠,龍精虎猛。
呂明每天早上八時到洪水橋飲茶吃點心,下午一時便回到工場做蒸籠,龍精虎猛。
做蒸籠的竹分兩種,較粗厚叫沙羅竹,用來做大蒸籠;較幼身叫茅竹,適合做小蒸籠。
做蒸籠的竹分兩種,較粗厚叫沙羅竹,用來做大蒸籠;較幼身叫茅竹,適合做小蒸籠。
「竹若開得不好,過長不能彎曲成圓形,過鬆便會有空位移走,籠底會掉下來。」他徐徐分享道。
「竹若開得不好,過長不能彎曲成圓形,過鬆便會有空位移走,籠底會掉下來。」他徐徐分享道。
接到集團大訂單,呂明會請鎮守大陸工廠的兒子接單。若果顧客有特別要求,他都會自行在香港工場做,哪怕只是數十個。
接到集團大訂單,呂明會請鎮守大陸工廠的兒子接單。若果顧客有特別要求,他都會自行在香港工場做,哪怕只是數十個。
呂明達92歲之高齡,仍是目光炯炯,老當益壯。
呂明達92歲之高齡,仍是目光炯炯,老當益壯。
呂明想出結合鋼竹做蒸籠:「這個鋼圈是我在1980年代發明,既保留到竹籠風味,又實淨又耐用點。」
呂明想出結合鋼竹做蒸籠:「這個鋼圈是我在1980年代發明,既保留到竹籠風味,又實淨又耐用點。」
1970年代初,呂明自立門戶,白天到酒樓銷售,硬着頭皮向廚師展示成品;晚上連夜生產,捱更抵夜。
1970年代初,呂明自立門戶,白天到酒樓銷售,硬着頭皮向廚師展示成品;晚上連夜生產,捱更抵夜。
明生鋼竹蒸籠廠第二代呂樂觀,是呂明的兒子,負責打理油麻地門市。
明生鋼竹蒸籠廠第二代呂樂觀,是呂明的兒子,負責打理油麻地門市。
只要呂明在,明生部份度身訂製的蒸籠,仍是香港製造。
只要呂明在,明生部份度身訂製的蒸籠,仍是香港製造。
明生門市也要從大陸取貨,兼賣其他廚具,「若果生意只是依靠蒸籠,賺的錢都未夠喝水……」呂明如是解釋。
明生門市也要從大陸取貨,兼賣其他廚具,「若果生意只是依靠蒸籠,賺的錢都未夠喝水……」呂明如是解釋。
做竹籠需要的工具有:剪刀、槌仔、電鑽和竹刀。
做竹籠需要的工具有:剪刀、槌仔、電鑽和竹刀。

明生鋼竹蒸籠廠

地址:油麻地上海街284號地下F舖

營業時間:9:30am-7pm

電話:2780 9756

撰文:莫小巧

攝影:謝致中、陳旭鵬、張芷澄

編輯:潘惠卿

美術:魏家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