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行人天橋越建越多,堪稱天橋之城。根據路政署資料,截至2020年6月,全港共有943條行人天橋,當中有些早已荒廢或使用率極低。「城市接築 UFA-Lab」創辦人、建築師胡漢傑(Deson)走訪過這些「冗橋」,尋找它們「無人問津」的原因。
作為天橋之城,香港自五、六十年代便倡議要多建行人天橋以將人車分隔。當時的馬路沒有那麼多欄杆或交通燈,因而經常發生交通意外,引起交通擠塞問題,「這想法直至七、八十年代,在發展新市鎮如荃灣或沙田時,繼而到現在的新市鎮如將軍澳、天水圍等,都以天橋城市的模式發展。」
Deson帶記者來到北角英皇道近糖水道行人天橋,這條橫跨英皇道的天橋於1984年落成,當時地鐵港島綫以及東區走廊全線還未通車,英皇道仍是東區交通樞紐。
為了令道路更加暢通,政府在行人天橋建成後,便取消了原本用作橫過英皇道的行人設施,要過對面馬路的話便必須使用天橋,北角區內長者多,行人天橋又沒有升降機,令很多長者和街坊都情願直接違法跨越馬路,造成過不少交通意外。政府其後回復英皇道的行人過路設施,再加上地鐵港島綫以及東區走廊通車後,這條天橋便繼續冷清至今。
廢橋成露宿者遮頭瓦
荒廢的行人天橋成為了露宿者的「遮頭瓦」,「這裏曾有很多露宿者聚集,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政府第一步是封橋,第二步會否拆橋就不得而知。」這條行人天橋現今已經封閉,橫亙熱鬧的英皇道中央。2014年5月立法會報告中,列出了11條使用率偏低的行人天橋,英皇道近糖水道行人天橋便是其中之一。另外,有31年歷史的深水埗昌新里行人天橋情況一樣,運輸署指出,這條天橋由1998年開始已經鮮有人使用,成為露宿者聚居地。最後,天橋於2018年圍封,並在今年5月16日清拆,但自1998年起,23年來都要用公帑維修和保養。
事實上,並非所有低使用率的行人天橋都寫在立法會報告中,例如由私人發展商興建的行人天橋。荃灣關門口街與沙嘴道交界有兩條由私人發展商興建行人天橋,連接着私人屋苑名逸居、萬象工業大廈和房協屋邨寶石大廈。發展商需根據地政署發出的地契條款來興建相關的設施,例如行人天橋、公共通道、公共交通運輸總站等,部份公眾設施在落成後會交回相關政府部門,部份則由發展商或業主管理及保養。
兩條天橋設計新穎,人流卻十分稀疏,加上樓梯設計得比較暗,令路人卻步,「它最大的缺陷是未接駁到荃灣的行人天橋網絡,令其他天橋上的行人無法使用這邊的天橋。」根據政府的荃灣行人天橋網絡計劃,將來有機會沿關門口街和聯仁街再興建行人天橋,令這座天橋成為天橋網絡的一部份,但提早建成的行人天橋不但人流不足,更會衍生保養成本的問題。
八十年代初落成的沙田乙明邨,整條屋邨以行人天橋貫穿。邨口有一座橫跨馬路的行人天橋,天橋的一邊有兩間學校,另一端連接到屋邨大廈一樓,主要只能通往每座的一樓大堂,商舖和街市大部份都在地面。因此,街坊都嫌麻煩,寧願過馬路都不會行天橋。這些天橋造就了有蓋的通道,令橋底比橋面人流更旺,「這條屋邨的設計將行人天橋融入建築內,在新落成的屋邨中很難找到了。」
分隔人車演變樓駁樓
興建行人天橋的本意是為了人車分隔,改善地面街道擠塞的情況,但如今行人天橋漸漸變成了由一座建築物前往另一座建築物的工具。在Deson眼中,要改善行人環境的第一步應是先想方法改善地面的行人環境,當沒有選擇時才考慮興建行人天橋。
記者:黃曉楓
攝影:伍慶泉、許有達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