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5日星期四

丟了孔子的臉 - 馮睎乾

丟了孔子的臉 - 馮睎乾




孔教學院大成何郭佩珍中學的學生罷課,不滿校方安排,校長梁秋雲就說:「如果你覺得你要有自由嘅話,你唯一嘅係唔做呢度嘅學生。」她亦表示會將罷課學生數目上呈教育局。翻看舊訪問,才知道梁秋雲的「初心」不是作育英才,而是加入警隊,可惜她體能不達標,才投身教育,成為名副其實的「人之患」。

諷刺的是,這位動輒叫人「唔好做呢度學生」的梁校長,任職於香港孔教學院創辦的中學,而孔子卻出了名有教無類,循循善誘,似乎跟梁秋雲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請勿誤會,我不是認為無論學生有什麼要求,校方均須答應,但凡事總離不開一個理字,尤其是為人師表。若老師校長不以道理來說服學生,只訴諸校規與權威,甚至叫人不要來讀書,那就愧為人師了。

假如孔子活在今天,會不會支持學生呢?這問題沒想像中難答。孔子的世界,沒有現代「民主」、「自由」、「罷課」等概念,但依然有政治,講秩序──於孔子而言,前者核心價值是「仁」,後者主要體現在「禮」。政治與秩序,是香港亂局的關鍵詞,了解孔子怎樣看兩者關係,自然可以推演他今天的立場。

第一,先談送中條例。儒家沒現代民主選舉,卻十分注重民意。《大學》有名言:「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主流民意既已反送中,按儒家理念,執政者自然該從善如流,這就是「仁」的表現。除非孔子有「衰十一」罪證落在中共手上,否則我想不出他有什麼理由不喊撤回。

第二,港府名義上「以法治港」,但實際上是「以暴制亂」。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港府不但用刑,還用私刑。季康子曾問政於孔子:「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答道:「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林鄭的暴力統治,對孔子來說,不但損害法治,更敗壞道德。

第三,孔子重規矩,即禮,但秩序必以仁為依歸。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又云:「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不仁之禮,無法安上治民;不仁之樂,亦難移風易俗。這種形式主義的禮樂,沒有靈魂,欠缺人性,聖賢必定反對。因此,孔子決不是那種會說「總之犯法(或犯規)就唔啱」的低端藍絲,對於今天為政不仁的「軍政府」,他必予以最強烈的譴責。

梁秋雲至少要懂得這樣借孔孟之道,訓勉學生,才有資格在那裏當校長。但以她現在的言行觀之,也許孔子亦恥與為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