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2日星期五

【讀書好×果籽】認識國情的起點:六十年前的反右運動(劉細良)

【讀書好×果籽】認識國情的起點:六十年前的反右運動(劉細良)


【文化籽:讀書好】
香港這兩星期發生的事,正是國情教育的好機會,大家應該把握,認識六十年前今日大陸掀起的反右運動,及更前的延安整風運動,這兩段歷史對理解今天紅色暴力群眾進入大學大有裨益。
銅鑼灣書店及尚書房未易手之前,長期暢銷的不是甚麼領導人的情婦、貪官淫亂實錄,而是兩本十分嚴肅的中共政治運動學術研究作品,一本是中大出版已故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高華的《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另外是哈佛大學中共研究專家Roderick MacFarquhar馬若德教授三冊《文化大革命的起源》香港中文版。這顯示內地識書之人實在不少,今天延安整風、反右及文革已經成為敏感問題,評論文章也不容易發表。

六十年前中共左轉

香港人對共黨史認識太膚淺,不認識黨史,又何來理解國情呢?尤其是四九年後黨國一體,黨史就是國史。我們對黨史認識有不少誤區,第一大錯是人云亦云,以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作歷史分水嶺,會議雖然正式宣佈放棄以階級鬥爭為綱,把全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但對黨史稍有認識者,都知道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只是回到1956年9月召開「八大」的基本綱領,那一年共產黨首次提出:「我國的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已經基本上解決」,今後以經濟建設為主要目標,「八大」也決定加強黨內民主,反對個人迷信和專斷,毛澤東思想為全黨指導思想的條文也從黨章上刪去了。換句話說,如果八大的綱領能夠貫徹,內地改革開放應該是提早廿年在1956年開始。可惜八大路線存在不夠一年,1957年10月八屆三中全會上,毛澤東再次強調階級鬥爭,認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社會主義道路與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八大」路線的,正是1957年夏天發生的反右運動。那一年整個國家政策急促向左轉,一步步走向十年後1967文革深淵,認識反右之重要性可想而知。究竟57、67與2017關係何在?
反右是文革根源,直至今天中共只承認反右擴大化是錯誤,並從沒有否定反右運動,強調反右是一場資產階級向共產黨爭奪領導權的政治鬥爭,右派的目的是要在中國建立資本主義制度。這是謊言,當時的右派知識分子,同香港十大校長、大律師公會主席們一樣,向中央提提意見,都是溫和派,更遑論否定共黨領導。根據研究,反右是毛澤東1942年延安整風模式故技重施,通過群眾「鬥垮鬥臭」知識分子,以樹立毛澤東思想在黨內外的絕對權威。知識分子本是是社會及輿論權威,一旦被整治,向政治權力屈服,並要公開自我批判向黨認錯,其權威性自動瓦解,效果猶如張仁良、沈祖堯等十大校長集體表態反港獨,人人過關,而他們自此不再受學生及媒體尊重。

整治知識分子樹絕對權威

十九大前習主席要樹立絕對權威,借校園小小民主牆大字報一用,上綱上線成國家安全戰爭,高官、校長、傳媒、政客全部歸邊,人人要表態過關。延安整風及反右的手法至今沒有改變,可大至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大民主,自由發表批評意見,像延安的王實味真心向黨提意見。然後第二階段為批判對立面,整風第一階段大民主其實是「陽謀」,黨員各抒己見,把對領導的不滿一一發洩出來,也就為運動第二階段批判對立面準備,提出意見者成為批判對象。第三階段是審幹,打擊反黨陰謀(即第一階段提出批評意見者,這階段已被定性為反黨陰謀)並搶救失足者,然後所有人統一思想團結在毛澤東思想之下。
由於香港同內地政治環境不同,要用大鳴大放引「香港獨立」出現,殊不容易,香港版整風反右運動之險惡,可能是港獨標語張貼者及批判者背後是受同一系統指揮,再借題發揮一舉摧毀大學校長及知識分子的權威與尊嚴。這場整風不會停止,土皇帝曾樹和及中聯辦頭馬何君堯殺氣騰騰,劉兆佳亦已預告群眾可能入校園向港獨作暴力鬥爭。
對歷史冷感的香港人,需要對黨史補補課了。
撰文:劉細良
編輯:謝慧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