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2日星期五

這些「賀国慶」活動算不算「辱華」?馮睎乾十三維度

 


這些「賀国慶」活動算不算「辱華」?
中共国慶日將至,前天港府公布近三百個「賀国慶」活動,乍看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給,細看則頗為詭異。有些活動其實早已結束,有些明顯跟「国慶」八竿子打不着,卻硬生生掛上「賀國慶系列」招牌,如什麼「賀國慶防火安全嘉年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口腔衞生講座」之類,分明濫竽充數。
更過分的,是有些活動非但不似慶祝,反而像嘲諷中国,例如:
賀國慶系列—中西區心肺復甦法及自動心臟除顫器課程;
賀國慶系列—中西區呼吸道疾病關注工作坊;
賀國慶系列—中風康復服務 ~ 乘「風」啟航。(注1)
試想一下,如果有人聲稱要為你慶祝生辰,然後就跟你大談「中風康復」、「心肺復甦」,甚至在你面前舞一隻叫「熒光獅」的白獅,你會唔會覺得佢係玩嘢呢?望着這些疑似「高級黑」、「辱華」的国慶活動,我不禁想起從前英殖時代香港,就算是慶祝英皇登基,也可以洋溢濃厚的中華文化氣息——當然,那是差不多百年前的事了。
看過一本談昔日香港的書《驀然回首話香江》,作者姚漢樑,在上世紀末出版,內容是關於更舊的香港。有一篇〈加冕聯語〉特別有趣,記述了一九三七年英皇喬治六世的登基大典,香港人是如何慶祝的。
當時不但有例牌的舞龍舞獅,電影公司還舉辦花車巡遊,由十二個女明星打扮成「金屋十二釵」坐在車上,沿途高歌一曲「祝壽」,博得不少掌聲,公司也順勢宣傳自己的新片《金屋十二釵》。姚先生寫道:
「夜裏到處看見用電燈砌成的GOD SAVE THE KING英文字,大戰艦,外洋船,渡海小輪,也都綴滿燈光,雖然不比這一次女皇加冕的特別輝煌,可是夜景的遊行隊有佛山秋色,各樣各色的魚燈,紗龍(⋯⋯)海面有顏色噴水表演,電車綴滿燈飾,砌成LONG LIVE MY KING AND QUEEN的字樣來回巡行(⋯⋯)」
看了以上一段話,不禁悠然神往,恨不得躬逢其盛。一九三七年英皇登基日,才是名副其實的「香港夜繽紛」。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個時候南北行街(即文咸西街)掛滿各式各樣對聯,內容不是今天「賀国慶系列」那些九唔搭八的東西,而是借用中國文學典故,優雅地道出當時發生的盛事,例如南北行街頭的一對是:
勝會竟能常,銀禧才罷,加冕遞興,樂事不妨多,且覓好題賡續去
大同原可致,倫敦騰歡,香江熱鬧,懷柔先及遠,徐將善意擴充來
「銀禧」是指一九三五年喬治五世的登基銀禧紀念。三六年喬治五世駕崩,愛德華八世登基不久,就發生了那個「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傳奇故事,然後由喬治六世接任。南北行街尾的一對就是寫此事:
泰伯因弟賢而讓,虞舜擬遵海而逃,言情者薄夫子而不為,又何期中外古今先後輝映
政府有專使之隆,僑眾盡睦鄰之誼,向交乎在商之可興,頗值得官民彼此憂樂相關
姚先生記錄的下聯似有缺漏,但上聯用泰伯讓位給周文王、舜背着父親逃到海邊(出孟子「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的典故,譬喻愛德華八世的讓位,會通今古,鎔鑄中西,就寫得非常精彩!
當年香港,就算沒有一片紅旗,也沒有人說愛中國,你也處處感受到真正的中國文化。香港人慶祝英國盛典,都發自內心,也有用腦,並非為了交差湊數,就提供「中風康復服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