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9日星期六

培育編劇之必要 游大東

培育編劇之必要 游大東


港片復興,坊間對於今屆金像獎的討論明顯較往年熱烈。然而焦點依然離不開導演和演員,負責度橋寫對白的編劇,始終無法站在聚光燈下吸引大眾注視。

曾經說過,亦曾經親身體驗過N次,能夠難得遇上一齣編導俱佳的好戲(當然包括電視劇和舞台劇),那種散場一刻感覺很「gur」的喜悅,足以抵銷以往因為看過無數差劣製作而堆積的鬱悶與厭惡感。

舉些例子吧,年代久遠一點的有陳可辛執導的《甜蜜蜜》(1996)和許鞍華執導的《男人四十》(2002),近幾年的例子則有許學文、歐文傑和黃偉傑執導的《樹大招風》(2016)與林森執導的《窄路微塵》(2022)。問題來了:上述幾套作品,劇本由誰編寫?何以大部分人只會記得導演和演員是誰,卻想不起編劇的名字?*

不難想像,要是沒有這班「爬格仔的人」默默耕耘,在幕後捱更抵夜絞盡腦汁,對着電腦或白紙記下一字一句,將所有對白、意念、場口交織串連,變成一個完整故事,導演再強,亦無戲可導,演員再勁,也無戲可演。

「劇本乃一劇之本」這句話好似「阿媽係女人」係人都識得講,只是綜觀當今影視娛樂產業的運作,以至媒體報道的慣常模式,編劇還是得靠邊站,這種輕視甚至忽視的情況實在令人費解。直到近日看過兩篇報道:《明報周刊》Book B的封面故事〈香港編劇後浪  說故事的專業〉(第2839期,4月21日出版),以及專欄作家兼影評人紅眼策劃的6位新晉導演的長篇對談〈香港新生代導演通宵大對談:我們自己,定義我們的年代〉(4月14日於《端傳媒》刊登,受訪者包括林森、劉國瑞、曾憲寧、賈勝楓、何爵天、卓亦謙),才明白業界和媒體裡也有不少人覺得不妥,希望借助自身分享,再透過傳媒報道改變現狀。

其中三位導演的對話,正正帶出問題所在,聽起來格外鏗鏘。劉國瑞說:「香港過去都沒重視過編劇,只有做過編劇的人,才知道裏面有多辛苦。」林森慨嘆:「全香港的編劇都真是好X辛苦。」賈勝楓說:「香港編劇的待遇、地位都有問題,其實現在最不缺新導演,反而缺一個培育編劇的system。」

事實上政府的電影發展基金,既有提拔新晉導演的「首部劇情電影計劃」,亦有鼓勵新晉編劇的「劇本孵化計劃」,只是前者早於2013年3月經已出爐,後者則要去到2020年8月才出爐,兩者相差足足7年,可見實施政策上都是重導演輕編劇。「劇本孵化計劃」,旨在發掘和培育本地編劇人才,為業界尋找高質素劇本,從而提高本地電影製作質素,計劃鼓勵有志從事編劇創作或現職編劇參與。政府特意預留超過800萬港元推行,參加者及其創作需要經過四個階段遴選,總計所有階段資助,每套優勝作品可獲得41萬元。近年不少新晉導演都靠「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得到開拍第一套電影作品的機會,這個計劃推行至今剛好10年,按此推測,大家仍然多等6、7年,才會知道「劇本孵化計劃」成效如何。

有了培訓新人的方向,另一個需要改變的是編劇在業界的地位。誠如今年憑《喪屍公司》在「劇本孵化計劃」勝出的梁馨允,她接受《明報周刊》訪問時這樣說:「除了導演、監製,還有服裝、美術,會覺得這樣寫不夠好看,都可能會動搖到導演改劇本……在現時體制下,編劇的創作主導權一定是最小的。」曾經不只一次聽過編劇嘔心瀝血的創作,臨時給導演改到面目全非,最終不歡而散,甚至編劇選擇「唔落credit」表達不滿。

令我思考的是,為何演員面對鏡頭說的對白,編劇沒有最終決定權?如果編劇跟導演的想法不一致,編劇又何苦要為劇組仆心仆命?假如導演沒有足夠的文學根底身兼兩職,是否能夠全盤理解編劇的想法,透過畫面呈現出來?香港沒有多少個韋家輝,編而優則導;香港也沒有多少個莊梅岩,每次演出她都跟主角一樣站在「C位」,深受市場重視。要是編劇一直處於「食物鏈最底層」,而業界以至大眾都覺得這個問題不是問題,沒有想過扭轉心態,在市道終於迎來復興之際,本地製作是否有能力衝出國際,跟海外作品一決高下?看看Netflix韓劇《黑暗榮耀》或者美劇《齮齕人生》(Beef),就會明白我們跟他們的距離有多遠。

去年7月,因為莊梅岩創作的舞台劇《最後禮物》公演,我在專欄寫了一篇〈重視編劇之必要〉(2022年7月29日刊登),冀望讀者能夠重視寫劇本的人。一年後,我以〈培育編劇之必要〉作為本文標題,希望一年之後,市場上讓我們自豪的劇作/劇本,會比一些令我們尷尬的來得多。





2023年4月27日星期四

習近平為盧沙野補鑊,俄烏仍要戰場見高低 顏純鈎

 


習近平為盧沙野補鑊,俄烏仍要戰場見高低
盧沙野的挑釁言論風波未平,習近平急急打電話給澤連斯基。澤連斯基多次希望與習近平溝通,習近平一直「懶懶閒」,一是不想給烏克蘭面子,二是不想讓普京難堪,三是不覺得中共國在俄烏戰爭問題上真的能扮演什麼角色。
但盧沙野幾句話搞砸了中共離間美歐關係的陰謀,歐洲一面倒臭罵中共,這讓習近平進不能進,退不能退,最終不得不親自出馬「救火」。
一個正常國家,外交使節是國家代表,一定要謹言慎行,維持國家體面,沒有什麼盧沙野代表個人意見一說。大使本來就是為國家搞公關的,大使給人罵,等於國家給人罵,大使被人鄙視,等於國格被人踐踏,那不是小事,不是失言,是一種反國家行為。
盧沙野的發言當然不是一時衝動,他是代表中共說的,目的一是討好普京,二是挑釁美歐各國,三是打擊立陶苑﹑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東歐小國。他們國家雖小,卻很硬氣,敢於捋中共龍鱗,支持台灣,盧沙野就是代表中共給他們顏色看。
問題是,為什麼習近平既想離間美歐關係,為當下的經濟解困,又要派盧沙野出來撒野?因為習近平被美國搞得灰頭土臉,吃了無數悶虧,這口氣沒地方出。以他紅二代的犟脾氣,一定要發洩一下才舒服,因此借盧沙野之口,得回片刻滿足,如此而已。
可惜才過癮了幾天,突然發覺大事不妙,整個歐洲反了,中共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這一來又干擾了大局,於是習近平又趕忙讓外交部補鑊,外交部補鑊還不夠,只好自己出面,給澤連斯基打電話,以示在俄烏問題上一碗水端平的姿態,挽回歐洲國家的惡感。
整件事是不是很幼稚?是不是像小孩子玩泥沙?有一點大國領袖的樣子嗎?古人說小不忍則亂大謀,盧沙野替習近平出氣,結果是習近平要「死死氣」出來為他補鑊,中共什麼都沒有得到,還白白煽動起歐洲各國官方民間的惡感,誰損失更大?
這便是習近平施政的特點,簡單點說就是倒自己米。他做事都是急就章,任性而為,一拍腦袋就幹,完全不考慮後果,不考慮不同政策之間的協調互補,反而是政策互相打架,然後事情發生了,再來想辦法補救。這樣的國家領袖誰不會當?
朋友傳給我一張照片,大陸出版了一本《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垃圾分類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的著作,習近平連垃圾分類都要管,農村廁所也要管,什麼都管了,什麼都爛尾。這個人施政都是花架子,好看不好使,也從不反省利害得失,只管憑「一尊」地位隨心所欲,他只管做,做錯了才補鑊,補鑊又錯,只好再補,習近平就是一個補鍋匠。
據說馬克龍在北京與習近平達成中共扮演俄烏戰爭中間人角色的共識,這是兩個癡人關起門來發癡夢。俄烏雙方都知道根本不存在和談的基礎,要和談,早在俄國入侵克里米亞之前就應和談,那時和談有成果,就不會有後來的俄烏戰爭。
克里米亞被俄軍佔領,烏克蘭能吞下去嗎?更別說普京逕直揮軍基輔,打了一年退回來,至今仍佔著烏東,現在普京想借和談造就既成事實,再等待機會。烏克蘭會聽習近平「苦勸」休兵求和,等俄軍下一次進攻?烏克蘭人都腦殘了嗎?
媒體報道,烏克蘭大反攻已準備就緒,近日烏克蘭無人機已入侵俄國境內,逼近莫斯科;烏東戰場上,烏軍已渡過第聶伯河,建立灘頭陣地,只等重創俄軍輜重,就能大舉反攻。
烏克蘭打得很艱苦,堅持一年多,國民犧牲無數,國家已成廢墟,現在在美歐等國援助之下,先進軍備到位,戰略上佔上風,在這種有利條件下,澤連斯基如果聽習近平的話,坐下來與普京和談,結果會如何?結果是三談兩談,烏東三個佔領區又成為普京囊中物,成為和談底牌,普京據克里米亞與烏東地區,手上籌碼更多,談談打打又是幾年,俄軍又緩過一口氣,重新征兵再來過。
習近平與馬克龍唱雙簧,密謀將烏克蘭拖入和談泥淖,讓普京坐收漁利,其間險被盧沙野壞了大事,習近平只好出面補鑊。問題是烏軍對俄軍已佔據戰略優勢,軍心強民心足,得道多助,已具備大反攻的條件。一旦俄烏決戰,俄軍兵敗如山倒,輪到烏軍兵臨城下,普京垮台,不知到那時,習近平還有什麼招數補鑊?

2023年4月25日星期二

我是流氓我怕誰:中共外交部的人格分裂 顏純鈎

 


20230425
我是流氓我怕誰:中共外交部的人格分裂
盧沙野在法國「撒野」,全世界譁然,有八十位歐洲議員聯名要求法國政府驅逐盧沙野,這在世界外交史上,可算空前「壯舉」。
盧沙野事件後,外國記者問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毛寧又理直氣壯說出一番大道理來。盧沙野一種說法,毛寧又一種說法,兩種說法一碰撞,就讓人看清中共外交部的「人格分裂」。
盧沙野是中共國駐法國大使,是外交部重要的駐外使節,毛寧是外交部發言人,本身也代表外交部,外交部是一個國家對外的唯一機構,所有的立場和態度都代表國家。正常的國家,在所有外交事務上,整個外交系統都應該是統一的,全世界唯有中共國,一個外交部分裂成兩種立場﹑兩個態度,共產黨是特殊材料做成的,他們想幹什麼就可以幹什麼。
盧沙野為什麼突然發癲挑釁西方國家?因為中共的確給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搞慘了。近期美國接待蔡英文,美國又與荷蘭日本祭出欲置中共晶片行業於死地的合圍政策,日本又囂張表示護衛台灣的決心,日韓又同一步調站在美國一邊。美國招招殺中要害,中共毫無還手之力,因此懷恨在心,一定要對西方國家還以顏色。
中共否定東歐國家的國際法地位,表示他可以另立一套規矩,不把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放在眼裡;表示你做初一,我可以做十五;表示把我逼急了,我可以不顧一切,把事情做絕。
盧沙野講這些話不是一時頭腦發熱,是外交部授意之下公然對西方國家的挑釁。聽到這一番話,全世界最開心的只有普京,因為中共不承認東歐這些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合法地位,暗示普京有資格收復這些獨立出去的前蘇聯領土,也證明今日普京發動的侵烏戰爭是合法的。
習近平在與普京臨別時,殷殷囑咐兩國要共同推動百年大變局,這個變局就包含普京收復前蘇聯分裂出去的加盟共和國,同時也包括中共收復台灣的合法性。
如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被問及此事時,也認同盧沙野的說法,那至少說明中共國外交部還是一個整體,中共準備明火執仗地支持普京,但毛寧又大談聯合國憲章,大談尊重各國的領土主權,好像世上從來沒有發生過盧沙野的「撒野」事件。
毛寧自稱她的說法代表外交部,但盧沙野不正是外交部的駐外使節嗎?盧沙野說對了,外交部自當支持,盧沙野說錯了,外交部理應鄭重否定,甚至因為盧沙野胡說八道,將他遣送回國,接受紀律處分,這是任何一個國家正常的外交部應該維持的起碼的尊嚴。
如果盧沙野是對的,那麼毛寧就是錯的,反之亦然。可是盧沙野有盧沙野大放厥詞,毛寧有毛寧狡辯,兩個人好像不屬於外交部的同事,這真是世界外交史上的奇觀。
有人說毛寧的說法是與盧沙野割席,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毛寧與盧沙野陳述的同樣是中共的立場,中共向來可以與人說人話,與鬼說鬼話,他想怎麼說完全視需要而定,而不是視事實與情理而定。
我是流氓我怕誰,中共刻意要讓全世界明白他的無恥。東歐諸小國國際地位未定,是懲罰這些國家與美國北約合流,對抗中俄兩國的脅迫,又是擺個臉色給美國與歐盟看,暗示你不讓我好過,我也不會讓你安心,要耍賴,大家就試試誰更無恥。
一個國家的國格,反映這個國家領導人的人格,反之亦然。馬克龍一副熊樣子,法國就已淪落成不長進的民族,普京是野蠻人,證明俄國是好戰的民族,習近平搞外交可以搞到人格分裂,也反映中國人自卑又自滿的陰暗心理。
表面看,外交部處理這件事似乎有點小聰明:我可以這樣玩你,你又拿我沒辦法,那我又贏了一回。可惜一個人格分裂的國家,永遠都不會得到他國的尊重,人家拿捏不住你,也對你失去信任,更看不起你的人格,你還想融入世界潮流,與各國平起平坐,那就別想了,你就是被世界遺棄的怪物一個。
盧沙野很野,毛寧很會狡辯,但最終吃虧的就是習近平,經此一役,習近平在國際上還有公信力嗎?所以說這都是中共自己「作死」,不作不死,越作死就死得越快。

農管下鄉作惡,中共越「作」越死 顏純鈎

 


20230425
農管下鄉作惡,中共越「作」越死
中共最近向農村派遣大批農管。近日,網上有不少農管作惡的視頻,成隊農管抓雞殺狗,挖地毀田,侵門踏戶,所到之處寸草不生。
中共向城市派遣城管,用以搜刮市民,鎮壓反抗,但之前未大規模向農村派遣農管。因為農村的壯勞力都到城市打工,鄉下只剩留守老人與兒童,他們即使生活困苦,遭遇不公,也沒有能力反抗,不可能造成廣泛的社會動亂,因此多年來沒有農管。
自今年年初以來,情況發生本質改變,大批失業農民工被迫回鄉,他們回到祖居地,政府無力安置,坐吃山空,面臨不可想像的困境。
農民工早已習慣城市生活,不知種地為何物,也不適應鄉村單調生活,突然收入枯竭,看不到前景,思想苦悶之餘,對政府怨氣衝天。日常無事,互吐苦水,發洩對政府的不滿,如此在中國廣大農村,便積聚可怕的政治反抗能量。
中共發覺這個不妙的苗頭,深知未來農村形勢凶險,而鄉村專政力量薄弱,因此急急派出農管,作為監督和打壓鄉村反抗的先頭部隊。
本來,農民工失業回鄉,政府應該善加安撫,盡量提供一些謀生機會。農民種水果蔬菜,養豬羊雞鴨搞點副業幫補生活,這都是正常人家過日子的方式。政府無力安置回鄉農民工,更應該保護農村副業,讓農民維持基本生活開支,現在倒好,連原本不堪的生活都保不住,政府一門心思就想逼農民工走上絕路。
視頻所見,有農管用挖掘機鏟平山坡,把整座山修成整齊的梯田,看上去很像樣。修梯田為種糧食,種糧食是習近平繼承老毛備戰備荒的戰略,中共內憂外患,得罪全世界,只好做開戰準備,為開戰又擔心糧食供應,所以突然下令退林還耕,這便是在荒山上亂修梯田的原因。但滿山的樹木都砍光,就能種出莊稼嗎?
中國南方的梯田,不是人為改造修出來的,什麼樣的土地適合種什麼農作物,都受制於地理和氣象條件。我鄉下很多「赤土埔」,只能種蕃薯花生,你怎麼改造,它都不能種水稻。
修梯田的條件是山坡高處有水源,活水從泉眼湧出,沿山坡往下流,下面每一層梯田便都有自然水灌溉,那才可以種植農作物。若山上沒有活水,那麼大一片農地,又處在荒僻山野,水從何來?沒有水,種什麼莊稼都不成,這都是農管與村幹部為上繳忠誠所做的蠢事。
鏟平樹林造一山梯田,拍好照片上報,黨媒再鼓吹一下,這些黨官又能升官了。可惜毀了林木果樹,糧食又種不出來,不但浪費了資源,苦了百姓,還讓習近平的青山綠水成了夢幻泡影,天底下有沒有更蠢的黨官?
習近平要求全黨忠誠,又要整肅低級紅高級黑,一邊要解決社會矛盾,一邊又挑動底層人民的仇恨,完全亂了方寸。政府對社會不滿情緒,不是採取舒導安撫的方法,而是採取暴力鎮壓的慣技,農管一到,即濫用職權,層層加碼,為害鄉里,無惡不作,「王權特許,先斬後奏」,結果是民不聊生,全社會都在等待一次總清算。
本來農管是去防範農民反抗的,結果因為壓榨農民,反而更煽起民間的仇恨。農民本來只為出路發愁,現在農管壓迫到「埋身」,終於看到生死存亡的危機,明白最終的出路是推翻這個毫無人性的獨裁政權。
習近平抓權有本事,治國卻無章法,近年不同政策互相打架,各級政府焦頭爛額,奉旨胡搞。本來是小問題,非要弄成大問題,本來只有一個問題,非要弄成更多問題,本來問題可以解決,非要把矛盾激化。多年來中共早已陷入一種救火隊的角色,一邊自己放火,放完火再去救火,火頭四起,只好四處去撲火,光顧著救火,早已忘記防火才是根本。解決了一個問題,又帶出更多問題,問題成堆,心如亂麻,已不知如何收拾了。
中國大陸普遍呈現一種末世景象,民怨沸騰,社會動盪,百姓互害,官民死磕,政府不但失去公信力,更失去權威。農管下鄉作惡,與最近中共駐法大使盧沙野對東歐國家主權的挑釁言論一樣,都是中共自己在「作死」,沒有人害他,他永遠在慢性自殺——作死作死,越作越死!

2023年4月24日星期一

盧沙野大使大肆撒野 馮睎乾十三維度

 


盧沙野大使大肆撒野
上周五,中共駐法國大使盧沙野接受法國LCI電視節目訪問,主持人羅契賓(Darius Rochebin)跟盧大使談及法國總統訪中、台灣現狀、俄烏戰爭與中共歷史等問題,訪問長達四十多分鐘。
其間盧沙野發表的偉論,震驚全球,尤其是他以斷水流大師兄口吻,直指烏克蘭等前蘇聯國家沒有實質主權地位,激起各方猛烈批評。八十名歐洲議會議員在《世界報》發公開信,指盧沙野言論違反國際法,呼籲法國外交部長勿對這種「無恥攻擊」默不作聲,該盡快宣布盧沙野為「不受歡迎人物」。
有人認為這次盧沙野是失言,也有人認為他必得中共授意,向世界發表「戰狼」宣言。要判斷真相如何,最好是看看盧大使受訪的節目(注1)。我今天忍着笑看完,發現沒有人提及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盧沙野的法語水平。
令我非常詫異,這位中共駐法大使的法文其實頗為彆腳,文法常常有誤,又辭不達意。聽盧沙野講法文,感覺跟我聽李家超講英文差不多,你話大唔大鑊?以下舉幾個實例,為這場災難級的歷史性訪問,留個紀錄。
主持人談到台灣命運,該由台灣人決定時,盧沙野馬上反駁,「該由中国人決定台灣命運」,主持人插嘴:「包括使用武力?」盧沙野答:「包括所有方法,若不能實現国家和平統一的目標,我們就訴諸一切方法。」接着盧說:
ce n'est pas nous qui menacent [menaçons], mais c'est nous qui sommes menacés.
意思是:「不是我們威脅別人,而是我們受威脅。」這兒盧講的「menacent」,解「他們威脅」,文法有誤,該用「menaçons」(我們威脅)才對。
談及台灣問題時,盧沙野講了很多歪理。例如主持人指台灣民調顯示,64%受訪者自認台灣人,30%自認是台灣人兼中国人,只有2.4%自認中国人。盧沙野便反駁「民調可以操控」,又指民進黨執政後,向學生灌輸分離主義,這種台獨教育可追溯到李登輝時代。盧以肯定的口吻說,台灣「回歸」之後,民意將會改變。
至於訪談中觸發軒然大波的言論,盧沙野原話是這樣的:
Sur le droit international, même ces pays ex-Union soviétique n'ont pas… n’ont pas… le statut...er...comment dire... effectif dans le droit international... parce qu'il n'y a pas d'accord international pour concrétiser leur statut de pays souverains.
直譯是:「在國際法上,即使是這些前蘇聯國家,他們沒有⋯⋯沒有,呃⋯⋯怎麼說⋯⋯在國際法上有效的地位⋯⋯因為沒有國際協議將他們的主權國家地位具體化。」
主持人追問下去,盧沙野就說:「不要在這種問題上找碴(Il faut pas chicaner sur ce genre de problème)。」我見很多華文媒體把「chicaner」譯成「詭辯」,不確,盧大使這裏的意思是「挑錯」、「找碴」。
此時主持人沒有迴避,繼續說:「但從烏克蘭角度看,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盧大使怎反應呢?他拿起杯,喝了幾口水。
其實只要看看盧沙野的現場表現和身體語言,就知道他根本不是有備而來,要向世界發表什麼「重建世界秩序」的歷史性宣言。他只是因為表達能力差,一不小心就講出真心話——也是如實反映了中共野心的真話。
今天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記者會上,就想方設法為盧沙野補鑊,表示前蘇聯解體後,中国是第一個與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又說這些前蘇聯國家在聯合國具有獨立地位,中方尊重各國領土主權云云,明顯跟盧大使不同調。
查盧沙野的背景,在文革時代讀書成長,法語能講成這個樣子,相比起唸華仁的李家超,已算很厲害了。跟習近平一樣,盧大使應該很愛毛澤東,所以法國主持人一說毛澤東殺害了百萬計的中国人時,盧大使就勃然大怒,怒罵對方:「您有讀過書嗎?(Est-ce que vous avez fait des études ?)」這句話由盧沙野來講,令我當場忍不住笑。
有諸內,形諸外,引發這場外交大災難的原因,除了中共的狼子野心外,我覺得也跟「loser」大使的外語能力有關——如果呢隻盧沙野的法語講得好一點,詞彙豐富一點,相信就不會一邊喊着「怎麼說」、「怎麼說」,一邊說出不該說的話了。
彩蛋
看了盧沙野專訪後,我想到一個上聯:「盧沙野大使大肆撒野」。本想用政治人物對下聯,苦無頭緒,只想到:「蒼井空老師老是真空」。不知各位有沒有其他下聯呢?

寶馬與雪糕,受虐與自虐,愛國與誤國 顏純鈎

 


20230424
寶馬與雪糕,受虐與自虐,愛國與誤國
寶馬車展,一杯小雪糕搞出大頭佛,對這家國際知名品牌來說,真是一場無妄之災。
不給中國人派雪糕,當然不是外國人主管作的決定,稍有公關頭腦的人,都會知道在自卑感深重的中國,如此「歧視」中國人,等於捅了馬蜂窩。
事情很可能只是派雪糕的兩個女孩子自作主張,雪糕快派完了,只能「有選擇」地派發,現場外國人少,所以只派給外國人,她們不知道中國人心靈如此脆弱。
主辦方一發現有人關注這件事,擔心事情鬧大,趕緊將雪糕搬走了,可惜他們反應還是太慢,中國人極端敏感,自尊心當場受損。有人自費買了雪糕到現場,指定只派給中國人,區區兩袋雪糕只有象徵性,他只是要給外國人一點臉色看。
事情越鬧越大,最終又要搬出八國聯軍,中國人心智殘缺,心病難醫,周期性發作。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人睥睨世界,但內心那點文化根性仍在,還是拿自己沒辦法。
拿一杯雪糕來大作文章,並不是民族尊嚴的表現,恰恰是民族自卑感的自我流露,真正有尊嚴的人對這種雞毛蒜皮小事,最多一笑置之,提都費事提。
這是民國年間「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民族恥辱的遺傳,多年前有報道,那件公園辱華事件根本是生安白造出來的。中國人窮,被外國人欺負,中國人當作民族記憶銘刻在心,一有風吹草動,這種內心刺痛又沉渣泛起。
當初果真被欺負,那就長點志氣,把自己的事情辦好,然後經濟上升,民生富足,科技發達,政治進步,那樣我們就可以平視世界,融入普世價值,那才是正路,才能扳回民族尊嚴。古人說衣食足而知榮辱,今日進場看車展的中國人,應該都屬於「衣食足」的一族,但他們還不知道榮辱是什麼。
這樣的民族,即使口袋裡有錢了,心智上還是幼稚淺薄。說到與外國人的關係,為什麼不提美國將庚子賠款送回給中國建清華大學和協和醫院,為中國的現代教育與醫學奠基?為什麼不提清末民初美國人為我們培養了第一批留學幼童,這些第一代中國知識精英學成歸來,造就了中國的現代工業﹑交通和金融業?為什麼不提鄧小平當面求卡特接受中國留學生,至今人數以百萬計,這些人學成回國,造就了改革開放的成果?為什麼不提美國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統和聯合國,推動了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
中國人只記別人對你的不好,不記別人對你的好,因為記住別人的好,就會有感恩之心,記住別人對你不好,就會有報復之意。感恩外國人,就不會感恩共產黨,而共產黨就是靠中國人的「感恩」才維持他的統治。所以中國人的自卑感與自虐心態,都是中共維持統治的社會心理基礎,為中共所樂見。
多年前因為日本聲言出租釣魚島,中國人在街上砸日本車,寶馬雪糕事件後,會不會有人號召罷買寶馬車,會不會有人在街上聚眾打砸德國車?那就要看事態發展了。從「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到寶馬雪糕事件,一百多年過去了,中國人還是沒有長進。
今日中國經濟一沉百踩,習近平寢食難安,正發愁不知如何把外國人再騙回來,現在倒好,中國人因一杯小小的雪糕,又燃起民族主義怒火,排外情緒發作。這樣的新聞鬧到國際上去,正好給那些鼓吹與中共脫鈎的西方政要們提供現成的理由。中國人排外情緒高漲,外資在中國不安全,外資經營空間偪仄,在中美長期對抗的大背景下,豈不更令人卻步?
本來是受虐,發展下來變成自虐,本來是愛國,發展下來變成誤國,這就是中國小粉紅們的「貢獻」,習近平多得他們唔少。
人為什麼會自虐?因為一旦心理變態,自虐是有快感的。你看那個買兩袋雪糕到現場表演的年輕人有多興奮?好不容易,他找到一個可以讓自己出風頭的機會,花錢不多,收獲同病相憐者的喝采,他覺得值了。中共正抓破頭皮想要拉攏德國與歐盟,這個冇腦中國人,以對外國知名品牌的敵意來宣洩自虐快感,他的「貢獻」會不會得到政府嘉獎,那就不知道了。
寶馬「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已經為此作出公開道歉。商人為賺錢,沒有榮辱可言,但經濟氣氛惡劣,市場活力死寂,在這種形勢下再鬧一次,正是「唔知死字點寫」。

2023年4月23日星期日

香港女演員反擊戰 郭靖言

香港女演員反擊戰


郭靖言

2023-04-18

1. 英皇這兩年連開兩套大片,韋家輝的《神探大戰》和莊文強的《金手指》,兩套戲的女主角都是蔡卓妍(阿Sa)。所謂「大片」,就是會在香港和大陸上映,即是符合大陸的合拍片資格。梁朝偉和劉德華任男主角的《金手指》仍未上映,《神探大戰》則是去年在大陸上映的港片之中,票房最高的一部,收7.12億人民幣。

2. 香港女演員擔任在大陸上映的合拍片女主角,這情況在過去十多年是絕無僅有。為何?一切由2003年的CEPA開始。

3. 03年CEPA註明,香港和內地的合拍片,在內地市場會享有如內地片的待遇,但合拍片有重大規限,如下:「香港主創人員所佔比例不受限制,但內地主要演員的比例不得少於影片演員總數的三分之一。對故事發生地無限制,但故事情節或主要人物應與內地有關。」

合拍片要用三分之一的內地演員,而男主角又沿用有票房保證的香港男演員做,因此不少女主角都會起用內地演員。

合拍片要用三分之一的內地演員,而男主角又沿用有票房保證的香港男演員做,因此不少女主角都會起用內地演員。

4. 自此,香港女演員就進入黑暗時代。由於合拍片要用三分之一的內地演員,那時香港電影圈的做法是,合拍片會沿用有票房保證的香港男演員做主角,香港女演員和新演員就多數被犧牲。合拍片的女主角從此多用內地女演員,而一些旁支角色也會起用內地演員。

5. 在這情況下,內地女演員范冰冰、李冰冰、周迅、高圓圓和張靜初就成為香港電影常客。《導火線》有范冰冰、《槍王之王》有李冰冰、《單身男女》有高圓圓、《如果愛》有周迅、《竊聽風雲》有張靜初。

6. 但有趣是,由於劉嘉玲是生於內地蘇州,有傳在合拍片的申報資格上,劉嘉玲是可以被當作內地演員。

劉嘉玲是生於內地蘇州,有傳在合拍片的申報資格上,劉嘉玲是可以被當作內地演員。

劉嘉玲是生於內地蘇州,有傳在合拍片的申報資格上,劉嘉玲是可以被當作內地演員,因此不少合拍片的女角都會由她擔任。

7. 那時電影圈有個說法,合拍片的男主角由導演決定,女主角由內地投資商決定。更有一個傳聞關於一個內地女演員,她為了爭取演出機會,會討好老闆、導演和製片,有說她連攝影師也不放過,原因是攝影師可把她拍得靚些。也有傳一個內地女演員,為了演出機會,送了一箱極靚的紅酒給香港一個知名導演。

8. 合拍片的規例,甚至影響劇情走向。彭浩翔的《志明與春嬌》,故事發生在香港,演員對白粗口橫飛,在香港上映時,被列作三級。到第二集《春嬌與志明》,為了要迎合合拍片資格在內地上映,結果故事背景發生在北京,志明和春嬌身邊出現的第三者,都是內地演員楊冪和徐崢。

9. 無間道第二、三集也為了在內地上映,加了內地演員,《無間道II》有胡軍,《無間道III:終極無間》有陳道明。胡軍在第二集中飾演黃秋生上司,由於是演香港人,故要配音演出;陳道明則在第三集中演大陸公安臥底。

10. 其實在03年CEPA訂明合拍片最少用三份一內地演員之前,香港明星在內地市場是票房保證。內地第一部過億的華語片,就是02年由張藝謀執導的《英雄》,演員有李連杰、梁朝偉、張曼玉、甄子丹、章子怡和陳道明,結果票房勁收2.5億人民幣,而梁朝偉、張曼玉和甄子丹都是香港演員。有指早年大陸影視圈都愛用香港演員,影響內地演員生計和發展,至令03年有合拍片規限香港和內地演員比例。

11. 03年CEPA通過打後,香港女演員和新演員的機會少了很多,明顯出現斷層,而內地演員也乘時而起,時至今日,港星在內地電影市場已不是票房保證,甚至有一個說法,說全由港星主演的電影,在大陸不能有過10億的票房。

12. 19年4月是香港演員重要的一個日子,尤其是女演員,皆因合拍片終作出重大放寛,如下:「香港人士參與內地電影業製作不作數量限制;對中港合拍片在演員比例及內地元素上不作限制。」

13. 換言之,自此香港在大陸上映的合拍片,可以全片都用香港演員。於是我們見到的是,去年黃子華主演的《飯戲攻心》,及今年的《毒舌大狀》,全片都沒有大陸演員,故事背景都在香港,劇情沒有大陸元素,而且兩部電影都有在大陸上映。《飯戲攻心》去年在大陸收了1.07億人民幣;今年的《毒舌大狀》在大陸上映,首三日的票房擊敗了同期的大片《流浪地球2》和《滿江紅》,迄今仍在上映中,已收了近1.9億人民幣。

IMG_8660_0.JPG

廖子妤與余香凝受惠於內地放寬限制,不時於港產片中出任女角。

14. 以後香港片如想以合拍片資格在大陸上映,究竟用不用內地演員,已是商業考慮,而不是規條所限。張學友和謝霆鋒合演的新片《海關戰線》,就有內地女演員劉雅瑟,而她在之前《智齒》的演出,為她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后。

15. 郭富城的新片《斷網》,演郭富城老婆的女主角是台灣女演員賴雅姸,《斷網》也是合拍片,亦有在大陸上映,迄今票房近6千多萬人民幣。如內地演員比例未放寬,郭富城老婆一角定是由內地女演員飾演,絕不可能由台灣女演員去做。

16. 條例放寬後,直接受益的是香港女演員,任女主角的機會比前高非常多。而一眾新演員亦獲益,如岑珈其、胡子彤、何啟華、吳肇軒、廖子妤、袁澧林、余香凝和王丹妮等,現在就有相當多機會參與合拍片演出,皆因不用再硬性預留角色給內地演員。

吸血鬼奴才:雷菲爾:尼古拉斯基治的可愛演出

 

吸血鬼奴才:雷菲爾:尼古拉斯基治的可愛演出

吸血鬼奴才:雷菲爾 電影

英文片名:Renfield

 

《吸血鬼奴才:雷菲爾》北美上映劣評如潮也票房敗北,首週末開畫票房竟連1,000萬美元都沒有。這縱非為佳作、不乏沙石,卻與劣作還有一段距離。看見近年「重出江湖」的Nicolas Cage,繼《喪盡癲才》後再拍喜劇作品,大抵都會猜到這是甚麼題材,故事講述一位「吸血鬼奴才」反抗主人,劇情熱熱鬧鬧,亦再見Nicolas Cage演喜劇的能手,看著他七情上面演個玻璃心吸血鬼不乏笑料,亦喜見電影的動作暴力場面效果不俗,香港能不以三級上映也算「踩界」,以B級娛樂片的心態觀看,這個半小時也沒太多冷場,劣評如潮下也有驚喜。只是,《吸血鬼奴才:雷菲爾》的故事不難令人想起《低俗殭屍玩出征》,同是談吸血鬼在現代社會的生活,無論電影版或已拍足四季的劇集版也搞笑有趣、創意奇高,對比之下,故事幾乎一樣的《吸血鬼奴才:雷菲爾》則不夠盡興,笑料也未如想像般精準到肉,劇情交代更帶點混亂,亦為敗筆。

 

Renfield服侍老板配Dracula上百年,不斷四出為他尋找獵物,Dracula卻只當他是個奴才。Renfield找來的獵物都是社會上的壞蛋,此舉不單令Dracula不滿,更讓他捲入了毒販Tedward的鬥爭中。與此同時,警員Rebecca為報殺父之仇,多年來一直對Tedward窮追不捨,他仍每每巧妙地逃脫。Rebecca眼見Renfield有能與之一戰,而Renfield仍深知這是反抗Dracula的最佳時機,二人便因此合作,可沒想到Dracula亦有後著...

 

《吸血鬼奴才:雷菲爾》世界觀的設計不乏創意奇想,仍覺笑料十足

觀乎不少《吸血鬼奴才:雷菲爾》劣評皆衝著電影的無厘頭而來,但既已入場也應得有心理準備,這根本就是一部無厘頭的喜劇,劇情也比想像中完整有趣得多了。劇情談一個「奴才」與「變態上司」之間的關係,兩男設定充滿趣味,針鋒相對、地位不對等的情節也不乏笑料,配上Awkwafina一貫的喜劇演出,笑位即使未如想像般密集,也能讓觀眾有源源不絕的笑聲。這某程度上也可定義為Cult片,看著一眾吸血鬼與警員不按常規的出牌,就連反派們都帶點小學雞的味道,雙方遇強愈強,更有意想不到的佈局,甚至終極一戰「以夷制夷」的方式也充滿幽默感,數場大型打鬥也始料不及的爽快,亦喜見電影在血腥動作場面上,不乏創意奇想,中段一場屋苑血戰最為痛快過癮,既刺激又看得哄堂笑聲。導演Chris McKay在《LEGO英雄傳》《LEGO蝙蝠俠英雄傳》的大量in-joke式笑料,今回依然大派用場,對次文化與吸血鬼傳統的惡搞,一樣充滿幽默感。

 

Nicolas Cage在《吸血鬼奴才:雷菲爾》帶點可愛的演出,一分恐怖九分惹笑,是為電影一大賣點

《吸血鬼奴才:雷菲爾》一大賣點是兩位「Nicolas」之間的化學妙用。Nicolas Cage近年「重出江湖」後,都開始夫子自道,帶點自嘲式向喜劇進發,去年的《喪盡天才》已為他極具個人風格的本色之作,拍爛片都可以拍出傳奇,今回再次以喜劇形式出發,演個帶點玻璃心的自傲吸血鬼,表面充滿霸氣,又帶點傻傻戇戇,豐富的臉部表情與小動作,竟帶幾分可愛,看其出場哪管沒有笑料,都必能帶動觀眾笑聲。Nicolas Hoult繼《熱血喪男》 (《熱血喪男》日版電影海報單張只剩最後一張!請即按此購買《末日先鋒:戰甲飛車》後再演這類古靈精怪的「白臉」角色,看他一臉天真無邪、積壓盡對「主人」的愛恨交纏,每場對手戲都充滿火花,充滿濃烈的喜劇感,選角的出色也令可觀者大增。

 

《吸血鬼奴才:雷菲爾》這類惡搞吸血鬼的題材看來帶點過時,片長所限下也難玩得盡興

若當作一部Cult片來看,《吸血鬼奴才:雷菲爾》確沒有失望,但過程還是不乏沙石,一大問題正是這個題材推出得太遲了。《吸血鬼奴才:雷菲爾》談吸血鬼與奴才的關係,他們又是如何在現代社會生活,這類題材老早已拍了不少,像是《低俗殭屍玩出征》的「神枱」級地步也難以突破。《吸血鬼奴才:雷菲爾》在有限時間下,難如《低俗殭屍玩出征》般有個完整的世界觀,對欲諷刺的議題都難玩得更盡興,變相全片就只是停留在兩位主角的恩怨情仇中。在電影只有短短個半小時下,即使有個「吸血鬼捲入毒販大戰」的設計,初段看來確眼前一亮,最終都得急就章地完成整件事;劇情過度簡單、一切順理成章,要兼顧的元素過多,多條支節的角色都得有所涉獵,讓劇情極為鬆散,重頭大戰也來得太突兀,若對電影有一定要求,劣評亦非空穴來風。

2023年4月22日星期六

北京未開一槍,已給龍應台帶來創傷 馮睎乾十三維度

 


北京未開一槍,已給龍應台帶來創傷

去年獲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以「香港作家」自居(注1)的前台灣文化部長龍應台,日前在紐約時報發表中英雙語文章,英文題為「In Taiwan, Friends Are Starting to Turn Against Each Other」,中文叫「北京未開一槍,已給台灣社會帶來裂痕」(注2),宣揚她的「與強盜和解才最務實」的偉論。

台派當然鳴鼓而攻之,但以我所見,迄今對龍應台最權威的反駁,就是中共黨媒Global Times(環球時報英文版)昨天刊出的〈Lung should know freeing Taiwan from being US chess piece is only right choice〉,意思是「龍應台應該知道,讓台灣不再做美國的棋子才是正確選擇」。

許多台灣人在龍應台文章中看到「投降」,但對岸小粉紅和官媒看到的,哈哈,則是「台獨」。環球時報對龍應台如何痛加貶斥呢?我讓Google Translate譯幾段黨八股(我稍為潤飾了一下)給大家欣賞:

「台灣內部分裂誰負責? 毫無疑問,龍的解讀符合美國人口味。但是,台灣島內的對立和分裂顯然是『台獨』分裂勢力和外部勢力共同造成的。現在,以龍應台為代表的一些人要把一切都歸咎於中國大陸的對台政策。

「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步步升級,而民進黨則通過製造恐慌保選票來維護權力,引起台灣內部不安。毫無疑問,龍正在助長和販賣這種焦慮,製造中國大陸和台灣之間的不和諧。這是操縱和誤導民意,不僅綁架了台灣人民的意志,也綁架了和平統一的美好前景。(......)

「作為在台灣有一定影響力的作家,龍應台沒有自我反省,更想在這個時勢彰顯自己的『智慧與識見』。她聲稱,實力應該只是台灣戰略一部分,政治家和其他公眾人物應該展現真正的勇氣,跟中國大陸溝通,以某種方式緩和局勢。龍氏說法的真正目的,並不是為了營造兩岸的良好氣氛,而是企圖搞亂和拖延兩岸和平統一。

「以龍應台為代表的那幫人,內心是極度矛盾的。他們害怕武力,但又不願意促進和平。(......)這種刻意渲染的恐慌,會導致台灣民眾對外部形勢缺乏客觀認識,從而盲目走上歧途,被以蔡英文為代表的頑固『台獨』分裂勢力挾持。 這是美方樂於看到的。」(注3)

環時對龍應台這一輪氣勢磅礡的臭罵,除了用「大快人心」形容,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簡直想like它一萬次。事到如今,龍應台的「反戰」矯情文系列,就算再多講一二百個「朋友、鄰居、農民、漁民」故事,也及不上她本人被環時直線抽擊一事那麼有說服力吧。

事實勝於雄辯。原來像龍應台這麼「溫柔」伸出橄欖枝的和平天使,中共也不打算用文明來說服她,反而是左右開弓幾巴掌,直接斥之為包庇「台獨」、擾亂「統一」的罪人。哎呀,就算以龍女士臉皮之厚,恐怕也受不了這樣的重創。

根據黨媒上述的凌厲指控,龍應台已涉嫌勾結外國勢力(紐約時報),別有用心煽惑台灣民眾,企圖破壞祖国統一大業,很可能已觸犯「国安法」。我鄭重呼籲香港「文化局局長」楊潤雄及康文署嚴肅回應,是否要褫奪龍應台去年獲得的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

最後,我也想衷心感謝龍應台女士,以自己作餌,引誘中共向台灣人發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訊息:不管你說什麼,我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