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5日星期日

港情講趣●攞正牌僭建 防日曬雨淋  發水轉角樓 拆一幢少一幢

 港情講趣●攞正牌僭建 防日曬雨淋  發水轉角樓 拆一幢少一幢


灣仔菲林明道及灣仔道交界,有三幢轉角樓,弧形的牆身形成一道特有風景。下雨天在轉角樓避雨,你又有沒有想過那凸出來的騎樓露台,原來是「違法僭建」?究竟為甚麼會有轉角樓建成?

關於轉角樓的建成,其實與騎樓及露台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主任李浩然指,早於1935年以前,政府容許發展商在行人道上興建騎樓或露台,雖然行人道是官地,但當年政府認為興建騎樓或露台可以令行人有瓦遮頭,不用日曬雨淋,具有公眾用途,因此免地產商補地價。「地產商見有利可圖,便用盡轉角位置,依照行人路轉角的形狀興建露台,建成轉角樓。」

「原本法律禁止用窗封起露台,因為那始終是官地上的發展,但地產商把露台當建築面積賣出去,買家花了錢買了單位,便用窗封起露台當室內空間。」李浩然說:「這是被政府容許的一種僭建。」1966年《建築物條例》詮釋文便提到,政府對這個行為表示「tolerate」(容忍),因為當時香港房屋供應不足,此舉可以增加居住空間。

香港的轉角樓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戰前,受當時的《建築物條例》規限,樓宇最高四層,有柱及騎樓;於1929年建成,位於太子的雷生春便是戰前轉角樓之一。李浩然笑說:「雷生春『發水』騎樓的面積甚至比原有的建築面積還要大。」這些大露台被稱為「走馬露台」。

到了五十年代,隨着戰後越來越多內地的人湧來香港,人口急增,當時政府未有公共房屋政策,房屋供應緊張,遂於1955年修訂《建築物條例》,放寬樓宇高度限制,此時期建成的樓宇普遍有六至八層。李浩然說:「地產商當然把那塊地皮用到盡。」因此這一時期的轉角樓比戰前更高,例如灣仔大樓便有八層高。

莊士敦道及灣仔道交界有三座轉角樓,包括美華大廈(圖中)、中匯大樓及大有廣場(圖右)。大有廣場前身是英京酒家,翻新後仍保留了轉角。
莊士敦道及灣仔道交界有三座轉角樓,包括美華大廈(圖中)、中匯大樓及大有廣場(圖右)。大有廣場前身是英京酒家,翻新後仍保留了轉角。
第一期轉角樓:1929年建成的雷生春,樓高四層,有騎樓及柱,屬第一期轉角樓。
第一期轉角樓:1929年建成的雷生春,樓高四層,有騎樓及柱,屬第一期轉角樓。
第二期轉角樓:1959年建成的灣仔大樓是一幢多邊形轉角樓,樓高8層,屬第二期轉角樓。
第二期轉角樓:1959年建成的灣仔大樓是一幢多邊形轉角樓,樓高8層,屬第二期轉角樓。
第三期轉角樓:1964年建成的中匯大樓,樓高16層,屬於第三期、亦是最後一期轉角樓。
第三期轉角樓:1964年建成的中匯大樓,樓高16層,屬於第三期、亦是最後一期轉角樓。

六十年代初放任發展 引發銀行擠提

但放寬發展後,又引來「屏風樓」的問題,李浩然指向灣仔大樓,「全部轉角樓一嚿一嚿,好似一件件蛋糕升上來,使街道變成山谷。」

於是政府於1962年再次修訂《建築物條例》,當時的詮釋文曾指「1956年《建築物(規劃)規例》所許可的房屋高密度發展,最近頗受批評。按照比例,在一百呎寬的馬路的轉角位置上,往往每英畝地居住一萬人或以上,這樣的居住密度產生許多問題。」因此新例引入「地積比」及「覆蓋率」限制建築物發展,避免樓宇間距過密。

「但地產商發現發展面積減少了,就跟政府商討,最終政府作出讓步,這條1962年修訂的條例,推遲至1966年才實行,還未建成的就在這四年間完成。於是地產商紛紛趕搭尾班車,不斷起樓。」1962至1966年便是轉角樓發展的第三個時期,亦是最鼎盛的時期。

李浩然帶我們在灣仔莊士敦道、灣仔道及菲林明道交界一帶逛了一圈,那裏便有多幢於這時期落成的轉角樓,例如1963年的美華大廈,1964年的中匯大樓、光華大廈及東成樓等。

「但由於發展太多,地產商不斷向銀行借貸,導致1965年銀行擠提,恒生銀行便是其中之一,骨牌效應亦導致不少華人銀號結業。」李浩然如是說。經濟問題亦引發後來的六七暴動,轉角樓的熱潮至此戛然而止,自七十年代開始,已經再沒有轉角樓。

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主任李浩然
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主任李浩然
美華大廈外牆有凸字招牌,因為轉角樓屬「綜合用途建築物」,可作商業及住宅用途。受訪者提供
美華大廈外牆有凸字招牌,因為轉角樓屬「綜合用途建築物」,可作商業及住宅用途。受訪者提供

賓館維港景 靚房變洗衣房

事實上,轉角樓的正式名稱為「綜合用途建築物」,即是商住合一的建築物。五六十年代香港經濟發展蓬勃,為解決就業及土地問題,政府容許這些建築物可作住宅及商業用途。因此美華大廈外牆上會有凸字招牌,例如「英京迎賓館」。

位於美華大廈9樓的英京迎賓館,自1963年美華大廈落成時已經開始營業。現時的負責人Stanley說,賓館是他父親的,他記得小時候只來過幾次,「那時附近還未有高樓,這裏差不多是最高,景觀很好,看到整個維港,現在都被阻擋了。」無邊際的海景只剩一角。

英京迎賓館共有九間房,最大一間便位於轉角位置,但這房間不外租,「以前這裏放兩張麻雀枱打麻雀,後來改放洗衣機及乾衣機。」以前放麻雀枱的地方,便是轉角樓「發水」而來的空間,Stanley說他原來並不知道這房間有一半其實是露台,「直至之前強制驗樓才知道,但九十年代發牌時,發牌機構已經諮詢過屋宇署,當時這賓館的間隔都獲得批准。」

賓館營業多年,自2000年Stanley的父親過身後,這賓館就主要由Stanley的母親經營,但由於經營難困,加上母親年逾九旬,始終無法再做下去,於是自去年尾開始,英京迎賓館已經停業。

隨着轉角樓慢慢老去,樓上的商戶換了又換,戰前弧形轉角樓只剩下三幢,那麼戰後五六十年代的轉角樓又能否逃過推土機的碾壓?李浩然說,他希望政府能夠保留灣仔區一帶的轉角樓,「因為這裏的轉角樓保存得比較完整,而且數量多。保育不一定要將它變成古蹟。事實上轉角樓是一種實用性建築,可商可住,在配合香港的發展下保存它的用途便是最好的保育原則。」

英京迎賓館負責人Stanley說,以前轉角位置的房間可以放兩張麻雀枱。
英京迎賓館負責人Stanley說,以前轉角位置的房間可以放兩張麻雀枱。
英京迎賓館門口的招牌由1963年開業至今沒有更換,保留六十年代特色。
英京迎賓館門口的招牌由1963年開業至今沒有更換,保留六十年代特色。

記者:黃桂桂

攝影:劉永發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