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1日星期二

聲生不息的國貨港樂停在懷舊的風裏和真實的香港越走越遠 端傳媒

聲生不息的國貨港樂停在懷舊的風裏和真實的香港越走越遠 端傳媒

https://bit.ly/3lPwpcP


//首先,論述強調香港音樂和中國音樂的同根同源,追溯香港文化和中國文化的一脉相承。舉例而言,節目將港樂追溯到中國的地方文化粵曲之中,而填詞人鄭國江評價自己的詞講「中國人不怕艱難、很堅毅、對事物的包容」,盧國沾就有很多「民族大義」的歌(如《萬里長城永不倒》),黃霑則「對唐詩宋詞滾瓜爛熟,很容易傳遞(中國)最傳統的各種思想」。在這一層敘事底下,片段和講述卻也分明顯示,是香港和中國的「區隔」和「分離」(所以有外國文化影響),而不只是「文脈賡續,血脈相融」,才造就了香港流行音樂的榮景。這不便點明,但片段卻很難完全掩蓋這些香港流行音樂的真實歷史。

其次,這種港樂論述的營造是有港人高度參與其中的,節目受訪人物之「本土」、粵語使用程度之多,都是大陸節目所少見。香港研究領軍學者朱耀偉、音樂人鄭國江、郭偉亮(Eric Kwok)、劉卓輝和譚詠麟等人都主要以廣東話言說香港流行歌的歷史發展。節目大幅引用港人的話語,意在以香港人的聲音,彰顯香港流行音樂的獨特性和輝煌歷史。
但港人參與的敘述自然不是要導向一種挑戰國家文化的「本土」文化認同。恰恰相反,節目試圖視「港樂」為中國的地域文化,港人聲音的出現是為了被篩選、剪裁、整合到更宏大的國家敘述裏。也就是說,節目越是強調「港樂」的獨特性,其實越是和中原文化和國家認同掛鉤。此所以節目突兀地稱「港樂」​​為「傳奇國貨」和「中國製造」。//
//在《聲生不息》中,「港樂」論述的最大爭議是整個香港流行音樂的發展在90年代的「黃金年代」戛然而止。對於香港流行音樂在2000年代到2010年代的發展,節目輕描淡寫,對廣東歌在近年的復興,節目更隻字不提。這個取向,同樣表現在歌手的選歌上。//
//諷刺的是,《聲生不息》捧起八九十年代的金曲,也得小心翼翼,以符合最新的政治紅線。儘管節目宣稱致敬港樂,但對支撐香港流行音樂黃金年代的林夕和黃偉文卻避之則吉:前者是一歌不選,後者雖然選了五首歌曲,卻刪走歌曲填詞人一欄,極盡不敬之能事。
更令人反感的是,《聲生不息》諧音生生不息,有復興港樂的寓意,但節目卻只談前世,不講今生,和香港時下最火熱的流行音樂完全脫鉤。在節目中,如今的香港流行樂壇一片沉寂,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但這顯然不是事實。恰恰相反,2019年後香港樂壇破舊立新,改朝換代,湧現令人欣賞的新面孔,曲風、題材也較多樣化。可以說,香港樂壇終於走出緬懷「黃金時代」的階段,迎來另一個新的世紀:香港人再聽廣東歌,支持香港新歌手,買唱片看演唱會,關心頒獎典禮的賽果。而香港流行音樂亦繼續訴說年代、貼近民心,很多歌曲或是唱出「香港大離散」的集體經驗,或是言之有物(弦外之音)地訴說「美麗新香港」的種種情緒悸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